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板书:买铅笔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第34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 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 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后揭示本节课探究内容。
2、创设“小猴吃香蕉”的情境,初步感知0×3=0。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猜想:0×5=?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试着加以说明。
2、结合数学情境,理解算法: 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 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 0”。
3、推理归纳。
(1)根据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
(2)让学生做课本34页的“算一算”,指名口答。
(3)请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4)引导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根据以上的结论判断
下面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1+2+3+4+5+6+7+8+9 ( )
0×1×2×3×4×5×6×7×8×9 ( )
5、试一试——探究算理。
(1)一个乘数末尾有0:130×5=?
①学生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②引导交流自己的算法。
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先将13和5相乘,再在乘得得数的末尾添上一 个0”的写法。
(2)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402×3=?(学生独立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想 法。)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填表。
2、争当“数学医生”。
3、小狗送信。
(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狐狸送信,往返需要走多少米?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5页“练一练”的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数与代数
知识与技能:
1、20以内的数。
2、加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
3、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钟面的时针、分针,整时时间。
解决问题:
1、把两类图形(物体)对齐着排一排,直观地比较哪种图形(物体)的个数多(少)。
2、应用加法的含义,解决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应用减法的含义,解决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知识与技能:
1、简单的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解决问题:在拼搭物体的游戏中,简单应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三)统计与概率
知识与技能
1、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2、简单的统计表。
解决问题:
1、根据种类、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把若干个物体分类。
2、对分类结果统计,并做简单的分析、判断。
实践活动:
1、有趣的拼搭(在拼搭活动中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丰收的果园(用方位知识、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愉快的周末(用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经历数物体个数的活动,认识20以内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认识数0,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计数器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知道10个一是1个十;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理解并受气10以内数的组成;联系把两部分物体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和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联系实际问题理解连加、连减和回头混合两步计算。
4、结合钟面认识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时间,会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时间大约是几时。
空间与图形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2、在堆、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3、初步认识并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统计与概率 1、经历把物体按种类、形状、颜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类的过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统计数据时的重要方法。
2、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表示分类的结果,会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减的表格,会利用象形统计图和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发展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抽象出数,理解数的含义;在操作学具活动中,感受并概括出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和学习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通过对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发展计算策略,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宜自己的算法;在计算练习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在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在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物体分一分、理一理、数一数的过程中,感受到统计是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统计结果的能力。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观察、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在教师帮助下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下,应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师的组织下,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
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2.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5.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6.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 理念设计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教材、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以前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新授的,并且本单元要学的图形都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把握好旧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学生能自然而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
四、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动物百米赛跑图)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生:线段。
师:你会画线段吗?(指名板演)用什么画的?为什么要用直尺画呀?
(此过程自然而然导入线段的特征,从而为后面要学的射线、直线作好准备)
师:线段是直的,这是线段的什么呀?你还知道线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两个端点,无限长(可以量出长度)
师:如果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或两端都延长)那会变成什么图形呢?
㈡ 、认识射线、直线。
1、 自学课本第109页
2、 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并从现实生活中举事例。
师: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呀?它们又与线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应用这个知识解释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线吗?看谁说的多。
生:手电筒的光线。
生:探照灯射出的线。
(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社会,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社会,也能用于社会。)
3、 做练一练第1题。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认识这个图形
5、 学生动手画角,说出画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
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7、 角的符号与比较。
师:认识角的符号,它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很相似呢?
生:。
师: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说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区别。
8、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
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得出:先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
㈣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㈤、综合素质练习。
9、 按要求画一条射线。
10、 过两点画一条直线。
11、 过一点画一角。
12、 动手做一做,长方形剪一角,剩下几个角?
13、 数一数右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几条直线?
14、 用三根小棒摆三个角。
(以上综合练习是通过学生的画、做、数、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让学生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自然数。
2. 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
3.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一些含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看图编题。
出示图片、学生编题
小结:自然数0、1、2、3、4、5 等,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揭示课题
认识自然
三、新课探索
(一)探究一:自然数
1.数苹果,看个数。
(1)出示:1个苹果。
提问: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回答:1个苹果。
(板书:1)
(2)逐步的一个一个添加苹果。
提问:现在有多少只苹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1、2、3、4、5
提问:这里的1、2、3、4、5表示什么?
回答:苹果的个数。
(板书:表示个数)
2. 找名次,看序数。
(1)出示:刘翔110米栏比赛后的领奖的情景
提问:谁得了冠军?冠军还可以怎么表示呢?
回答:第1名。
(板书:1)
提问:那亚军和季军又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2、3)
(2)提问:这里的1、2、3表示什么?
回答:表示比赛的名次。
小结:比赛的名次是一种有序的排列。1、2、3也可以表示这样的序数
板书:表示序数
3.小结:像1、2、3这些用来表示计数编序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被称为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地了解自然数。
(出示课题:自然数)
4.认识自然数。
(1)提问:谁能说说看你在平时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然数表示?
(2)学生举例回答
(3)小结:所以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二)探究二:自然数所表示的6种含义
1.自学。
2.交流反馈。
学生逐步归纳自然数的6种含义。
3.小结。
①表示序数——如第3个。
②表示个数——如3个。
③表示代码——如:邮政编码中的3,3号运动员等。
④表示量数——如:“多长?多大?多重?”。
⑤表示计算结果——如:2+1=3。
⑥表示重复计算的次数——如:2重复加3次:2+2+2=3×2=6 2重复乘3次:2×2×2=23=8 ㈢
探究三:“0”的认识
1.提问:“0”是自然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介绍说理。
(2)小结:从历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0是自然数,另一种认为0不是自然数。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方便于国际交流,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11-2.9)第311页,规定自然数包括0。所以在近几年进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修订中,教材研究编写人员根据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即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4)板书:0是自然数。
2.提问:有比“0”更小的自然数吗?
(1)回答:“0”是最小的自然数。
(2)提问:的自然数会是几?
(3)回答:没有的自然数。
(4)板书: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3.小结。
0是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0加1得1,1加1得2 ,2加1得3,这样继续下去可以得到任意一个自然数。而从自然数的排列顺序可知,后面一个自然数比前面一个自然数多1。因此,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合并而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单位。0可以看成是由0个1组成的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如果把任意一个自然数用字母n表示,那接在这个自然数后面的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成“n+1”。
板书: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四、课内练习
1. 找出下面哪些是自然数。
18 100.01 0 10000000 -9
2.判断。
(1)从1开始的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 )
(2)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都是自然数。( )
(3)没有的自然数,也没有最小的自然数。( )
(4)接在自然数18后面的自然数只有1 个。( )
(5)在4.2和8.5之间有4个数。( )
3. 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可以表示为(a —1),那么另外两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 )和( )。
五、本课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自然数有哪些深入地了解呢?
1.0是自然数。
2.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六、课后作业
找找身边的自然数,说一说它所表示的含义。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P27、28例8、例9、课文,P30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2、商的小数部分倍数是无限的,叫作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吗?
三、巩固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111.08÷3.313.25÷10.6
四、作业:P30第1、2题。
课后小记:
学生在预习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1、这道题能除尽吗?
2、为什么它除不尽?为
3、计算结果该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环小数?
带着这些疑问,本课的教学顺利地推进。这些问题也均在教学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针对上述前两个错误,以后再教板书时我应强调格式与写法。特别是P28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其中有关循环节的介绍及“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应让所有学生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习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xx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习(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小学数学教案欣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2、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
4、 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
5、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 欣赏美丽的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7、 小组内进行交流。
8、 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9、 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
10、 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 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要绘制的图案:
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绘制的步骤:
6、 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7、 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 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 学生评价:
①、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是画得好的,也可以是画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②、教师系统评价:
A、 学生表现
B、 作品优点、缺点
C、 需要改进的地方
D、 提出希望
五、课堂小结:
3、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4、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观看影片中的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审美意识。
通过再次欣赏课本上的美丽图案,观察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再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以及各种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真实感受图形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每位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和教师的总结性的评价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的能力,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图案?请从中选出一个你感兴趣的画下来。
让学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 理解积的乘方法则。
2、 会计算积的乘方。
3、 会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的乘方法则。
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
自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一看
1、积的乘方法则:
2、完成课堂作业部分(写在预习本上)
二、做一做:
1、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ab)2=(ab)(ab)=(aa)(bb)=a( )b( )
(ab)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
(ab)n=(ab)(ab)(ab)=aaabbb=anbn
即:(ab)n=__________(n为正整数)
2、计算:
(1)(2a)3= (2) (5b)3=
(3) (xy2)2= (4) (2x3)4=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b3b3=2b3
(2) x4x4=x16
(3)(a5)2=a7
(4)(a3)2a4=a9
(5)(a3)2a4=a9
(6)(ab2)3=ab6
(7) (2a)2= 4a2
(8)x3+x4=x7
(9) y22y2=2y4
(10) (a2b)3=a6b3
(11) a42a3=3a7
4、计算:
(1)(x5)2+(x2)5=___________
(2) (3102)2=___________
(3) (x3)( )x2=x14
(4) (2a2y4)3=
(5) m2m3=
(6) (a2b2)m=
(7) (2104)2=
(8) (6xy)2=
(9) (x2y)3(xy3)2=
(10) (x2y3)4(x)8(y6)2=
5、( )20xx(-3)20xx =
6、0.12530(-8)30=
7、2444(-0.125)4=
8、若xn=2,yn=5,则 (xy)n=________
9、已知 48m16m=29 求m的值
10、已知 x+y=a
求(x+y)3(2x+2y)3(3x+3y)3的值
三、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展示:
1、根据乘方的意义(幂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46)3表示什么?
2、那(46)5,(ab)3又等于什么?
由特殊的(ab)3=a3b3出发,你能想到一般的公式吗?
猜想:(ab)n=anbn
(abc)n= (n为正整数),为什么?
应用探究: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D、
2.计算下列各题
3.计算下列各题
4、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5、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木星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已知木星的半径大约是7104km,木星的体积大约是多少km3(п取3.14)。
拓展提高:
若n为正整数,且 ,求
的值.
堂堂清:
1. 若(9 ) =3 ,则正整数m的值为 .
2.若将棱长为2的正方体切成8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_______倍; 若将棱长为3的正方体切成27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_______倍; 若将棱长为n(n1,且为整数)的正方体切成n3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所有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原正方体表面积的_______倍.
3. 化简求值:(-3a2b)3 -8(a2)2(-b)2(-a2b),其中a=1,b=-1.
4. 已知xn=2,yn=3,求(x2y)2n的值.
教后反思 这节课又学习了一节新的运算:积的乘方,有了前面学习的过程,那么这几课也采用前面的教学过程,学生接受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对于单独的一种运算还可以做的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多种运算在一起的混合运算就有点难度。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六篇05-19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6篇05-13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八篇05-09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05-07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8篇05-1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八篇05-23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15篇03-17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05-23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05-23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