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一年级第下册第14课《神气的大公鸡》。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小朋友在画公鸡时,不要单纯追求“形”似,而要他们努力做到“神”似,画出它昂首挺立的神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夸张和添加。根据教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能抓住公鸡的神态,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鸡的特征,画有神气的公鸡
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 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情况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主要采取演示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用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课件,使学生获得知识,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练习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在《神气的大公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练习部分,我将学生作业分两步进行,先画线描稿,再学习有创意的进行装饰美化,使本课重点得以分散,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有效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
在《神气的大公鸡》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外,我还交替综合运用讲授法、谈话法等。
三、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6个环节,分别是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欣赏探究;3.深入探究;4.学生作业;5.作品展评;6.课后探究,拓展延伸。下面我对以下6个教学环节进行介绍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谜语导入:“身穿花花衣,清早喔喔啼,红花头上戴,催人早早起。”让学生猜这是什么。然后揭示课题《神气的大公鸡》。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
氛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2.欣赏探究。
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并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公鸡简单的结构①先画身体,如一个鸡蛋等②再画昂首抬头,又圆又长的颈③画出神气十足的头④画出漂亮的大公鸡的尾巴(像彩虹)
课件中丰富的图片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示范能更直观地使学生了解公鸡的造型
3.深入探究
仔细观察一幅“雄鸡报晓”的图片,以四个人一小组,研究大公鸡神气在哪里。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
观察图片能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交流和观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神气”的理解。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5.作品展评。
学生将画贴到黑板上,并说说自己的公鸡有什么特点,神气在什么地方。 评评同桌的公鸡那里画得最好
6.课后探究,拓展延伸。
回家后,收集一些有关于公鸡的材料和图片
四、最后是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请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分析本课教材(地位和作用):
构图显示了作品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一致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是艺术家人格力量和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也往往是艺术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之所在。为此,构图能力在美术创作中,构图分析在美术欣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构图的概念、一般要求和原则,构图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从而提高构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构图的丰富内涵和重点内容。
难点:形式美法则:生动与秩序,变化与统一,多样与整体 。
二、说学情
对整个4班学生来说,素描造型能力还是差,存在很多基础性问题,比如说,握笔,排线,起型,观察对象,了解物体结构,形体透视,比例,分明暗交界线,安排构图,上色调,虚实感,空间感,质感等等。而安排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对于作业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授课时,分组辅导,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训练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对构图的原则正确的把握,并指导学生怎样规避构图常见的错误。
三、教学方法
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讲解法、示范法、分组法、讨论法和课堂作业讲评等方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1、教具:PPT课件 、画具。
2、教学课时:两个课时
3、教学内容:
(一),构图的概念:指创作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自己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安排,形成形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空间之间的特定的结构、形式,简言之,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段的总和。
在各种造型艺术中,构图称呼有别,例如绘画的“构图”,设计的“构成”,建设的“法式”与“布局”,摄影的“取景”,书法的“间架”与“布白”等均指构图。
绘画的构图:是指画面的安排和布局。构图通过形体、线条、明暗、空间位置等多种因素,在画面的结构组织关系中表现出来。
(二),构图的内涵丰富,包括:
1)、物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物象在空间大小的确定。
3)、物象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物象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物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三),构图的重点:
1),确定构图的基本形和形式线。
分割画面的主要长线有:竖线、横线、斜线、折线、波浪线。
在构图中起主要作用,画面表现形象主体组合的基本形状有:三角形、“S”形、圆形、断环形、放射形、旋形、同心圆、十字形、栅栏形等。
2),探求构图所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迄今为止,形式美法则有两类八对十六种:均衡与对称、渐次与重复、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体与主体、微差与统调、特异与秩序。前者多显示生动型,而后者显示秩序型。
生动与秩序,变化与统一,多样与整体,两个因素,既对立排斥,又影响制约,相辅相成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便是形式美法则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运用形式美法则也必须遵守的规律。
(四),评判一副画的构图好坏 :
1),构图的稳定性:即不要偏重失衡,画面上的物体不要过于偏向一侧,物体的疏密变化要掌握到位。(三角形构图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三角形自身的稳定性是极强的。)
2),构图的韵律性:即画面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不要过于呆板,使画面感觉拘谨没有生机,这就必须依靠我们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了,多画、多看。例如:点线面的构成,构图的形式美法则等。
(五),构图常见错误:
1),“构图偏”——应调整重心求得稳定
2),“构图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3),“构图聚”——应疏密对比求得变化
4),“画面空”——应丰富画面求得充实
5),“画面闷”——应缩小物象求得对比
6),“画面呆板”——应打破对称求得变化
(六),总结: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的评述
(七),布置作业:
利用2个课时完成一副素描静物的构图。教师辅导。
说课稿 篇3
说活动教材
这是一首适合托班幼儿朗诵的儿歌,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将布娃娃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在字里行间中充分体现了幼儿对布娃娃的喜爱。
这首儿歌中蕴涵着许多领域的教育价值。社会领域:可以通过抱娃娃、亲娃娃来激发幼儿喜爱布娃娃的情感。艺术领域,可体验布娃娃的形象美。教育价值最大的则是语言领域,可让幼儿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这句话适合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运用。儿歌中布娃娃的形象描绘得很逼真,可让幼儿在观察布娃娃的基础上,学习简单地描述布娃娃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黑头发,张着嘴巴笑哈哈,但并非所有的娃娃都是这样,有些是黄头发,有些是小眼睛,也有些是小嘴巴,小娃娃的表情也会有所不同,这就为幼儿的创编活动留下了空间。但托班幼儿又是最喜欢布娃娃,最喜欢当小爸爸、小妈妈的时候,儿歌中的语言正是孩子们想对娃娃倾诉的话语,非常贴近幼儿;儿歌中描述性的语言比较压韵。适于幼儿进行学习;根据托班幼儿语言以模仿性为主的特点,也可让他们尝试模仿性地根据孩子们自己抱着的娃娃长相进行适当地改编。
布娃娃是托班幼儿特别是托班的女孩子非常喜爱的玩具。孩子们喜欢模仿大人,学做爸爸、妈妈去抱抱娃娃,但幼儿在抱娃娃时只有动作,往往是无声的,而且忽略了对娃娃的形象描述。本次活动我们就提供机会让幼儿在扮演爸爸、妈妈的自然情景中边抱边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又让幼儿从观察布娃娃的眼、头发、嘴、表情等方面来学习儿歌:在学习集体描述教师手上娃娃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自己的布娃娃的长相.大胆地进行创编。最终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活动目标
(1)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
(2)能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3)在抱抱、亲亲布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喜爱布娃娃的情感。
2.活动重点
(1)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
(2)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分析】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经验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让幼儿在原有语言经验基础上来学说语言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在观察娃娃的基础上来描述娃娃形象。
3.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娃娃的形象创造性地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
【分析】对于托班幼儿来说,由于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创编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由于娃娃是他们的伙伴,因此在这方面会有所突破。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石榴、音乐磁带
学生:画笔、白纸
【说教法、学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成熟的石榴样儿。这一作画过程,实际上是对感知内容的还原,即由抽象文字还原于具体形象。同时也是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释放,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课文语言。新课程又十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喜欢的词句,一起观察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品尝它的味道。)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说课稿 篇5
一、说主题生成:
1、活动生成的原因: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的家园正面临着污染蔓延和生态平衡的变化的严峻形势。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正如一句公益广告词所说:“您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做得更彻底。”因此我设计了这一亲子活动,让“节约用水”这一行动进入家庭,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让环境教育从幼儿园走向社会。
二、说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虽然知道要节约用水,他们一边说节约用水,一边在洗手、喝水、上厕所等过程中浪费水,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感知、讨论、动手合作设计节水流程图等一系列活动,意识到节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能承担起节水义务宣传员的责任。
三、说教材
教材简析:《节约用水》是一节大班社会亲子活动。通过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录相、设计节水流程图、送标志等活动,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幼儿总结出节约用水的经验并自愿去宣传他人。
四、说目标
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个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埃里克森认为:“如果父母能积极支持儿童从事的游戏和智力活动,儿童就会发展更多的自主性。”皮亚杰道德认知发理论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实在论中解放出,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
根据我班幼儿实际情况①幼儿虽然知道节约用,但是在生活中确实存在浪费水的现象②已具有绘画环保标志的经验,但部分幼儿动手能力较差。③家长非常支持本班的保教工作。④幼儿特别喜欢看电视,发现电视中有自己会更加兴奋。
因此我制定了三条目标:
1、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讨论积累节约用水经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喜欢参与创造性的制作活动,培养节水意识。
3、感受与同伴、家长合作的快乐。
四、说准备 材料是为目标服务的,为了达到目标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它包括:
1、物质材料的准备:
①影像资料:电视、录音机、摄像机、钢琴曲磁带。
②美术制作材料:水彩笔、蜡棒、剪刀、胶水、8k白纸、透明胶布若干。
③环境材料:环保图片若干,节水标语,节水标志若干,家庭节水流程图一幅,节水卫士标志若干,小星星标志若干。
2、教师素质的准备:
①心理准备:头脑要清晰,心中做到有条理,充分考虑到在活动中可能要出现的情况,若出现该怎么办,该说些什么。
②技能准备:由于这个活动要用摄像资料、节水流程图,所以我必须做到:
a、录像的录制与播放。
b、简笔画的基本技能。如:花盆、衣服等的画法和流程图的制作。
3、幼儿的准备:
①知识经验的积累:水有哪些作用?没有水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些经验在活动前要掌握。
②技能经验的积累:会画实物的简笔画,会制作环保标志。
4、家长准备:
通知家长活动的时间,向家长交待一些活动中必要的常规。
以上这些准备活动要充分,力求达到每个材料都必须能为《节约用水》的目标服务。
五、说重难点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说说这个活动的重点:让水勤劳起来,多做几份家务,尽量减少净水的使用。
而这个活动的难点是什么呢?就是怎样才能做出最节约用水的流程图来。
如何去突破重难点呢?幼儿做游戏→讨论→总结节水经验→在家长的指导下设计出流程图。
六、说教法
我的这个活动采用了①讨论法:幼儿通过讨论,自己积累节水经验②情景教学法:运用图片、音乐、录像等手段让幼儿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③图表法:理清思路,一目了然④表扬法:鼓励幼儿⑤对比法:将浪费水的现象与水的重要作用进行对比,使幼儿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七、说学法 采用①自主的学习方法,自己去分析、讨论怎么样去节约用水;②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幼儿与家长合作制作节水流程图,节水标志;③创新式的学习方法,设计出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流程图来。
八、说活动程序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水”的主题:
首先播放一段流水的声音,请幼儿说出哪里有水,引出家中的自来水。
其次通过讨论水有什么作用,从身边的小环境中和周围的大环境中去了解水的重要性。
㈡播放录像引起兴趣,总结出如果浪费水,地球就会遭殃。由水的作用引出问题:他们做得对吗?幼儿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然后进行第二次讨论:如果没有水天池就会干的,花也会死的,地球就有会有人存在。
㈢第一次区域活动:
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节水流程图,并展示最节约用水的流程图,鼓励、奖赏有新意的流程图。
㈣第二次区域活动:
提出问题: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节约用水呢?引出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环保标志和节水标志去宣传他人。
九、说延伸 这些标志做出来,怎么样让更多的人知道呢?就由小朋友来当义务节水宣传员,拿着节水标志去到中班、小班张贴在水龙头上方,并向小朋友们宣传。
十、说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⑴家长工作和幼儿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在活动中幼儿和家长的嘈杂声较大,以致于听不清教师的指令,无法了解幼儿介绍流程图的情况。
⑵在制作流程图中家长有包办现象。
⑶在讨论中,幼儿的知识面较狭窄,只发现生活中的小问题,而没有考虑到生产建设等方面的大问题。
说课稿 篇6
1.教学对象
三年级
2.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能抓住大公鸡的特征和动态,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技法目标)
(2)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健康的个性,促进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人文目标)
3.授课时间:
35分钟
4.主要材料
教师:收集范例若干、多媒体、小型录像机。
学生:彩色作业纸、收集有关公鸡的图片、常用绘画工具。
5.背景说明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创造意向和表现欲望。从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兴趣激发——探索发现——会作交流——表现创造——评议总结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生生的激情引趣、创设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并有意识地观察、分析、讨论、欣赏,从而丰富经验、学会学习,提高艺术素养和美术创新能力。
《神气的大公鸡》一课,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发下,学会观察、分析、发现大公鸡的特征,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理解
《比一比》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第一篇识字课。课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农家小院的情景图,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第二部分是词语,第一行是情境图里的动物,第二行是图中的水果。第三部分是一则韵文。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本文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具体事物的比较,为学生提供识字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这课课题为“比一比”,充分说明了这课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和学词。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时很难建立起字词与它所反映的事物的联系。对于形象思维活跃的一年级孩子来说,这种图文结合、儿歌类的课文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领孩子在情境中自主地识字学词,从情景图中生发开去,力求识用结合。
三、目标设定
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游戏活动,学生能准确认读12个生字,并在认字中,认识新偏旁"提土旁";
2、通过"牛与羊"的比较,"小与少"的对比,学生能在观察、操作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四个字,并认识新笔画"竖钩"。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由说出读后的感受,在阅读和实践中积累量词。
四、教学流程安排及设计意图。
为达成这三个预设目标,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版块:一创设情境,识字学词;二比较观察,指导写字;三反复读文,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识字学词;
可以借助课题鼓励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看图说话,随着孩子们的表述,逐个在图上出示文中的8个词语。出示拼音拼读。之后又去掉拼音认读词语。在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词语的基础上,出示单个的生字认读。说说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整个设计都是考虑到孩子们先口语后书面的认知规律。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并鼓励在生活中认字,既能达到识字的目的,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比较观察,指导写字。
四个字可以分成两组,关注牛和羊的共同点,注意小和少的不同点。让学生在比一比中,学会观察与说字。
第三个版块--学习韵文,拓展延伸。
本课韵文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读的形式很多,有学生自由读,个人抽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间竞赛读,拍手读。课堂上书声一片,特别是学生自拍手读,互拍手读,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师生已经融入到教材所设置的情境当中,真正走进了美丽而温馨的农家小院,把课堂学习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同时,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朗读韵文时,我设计了几个拓展点,用量词来说说其他物体。
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自编韵文。在识字的同时不忘发展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我想这对孩子们来说才是最受用的吧。
五、说板书
比一比
大--小多--少
(田字格中四个范写的字)
我要准备的东西主要是课件和字卡、词卡以及生字猜分后的偏旁部件。
【实用的说课稿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担保合同集锦七篇10-18
实用的赠与合同模板集锦七篇05-05
【实用】赠与合同集锦七篇05-07
实用的愤怒的作文集锦七篇02-07
实用的包容的作文集锦七篇01-29
实用的雨水的作文集锦七篇01-26
【实用】愤怒的作文集锦七篇02-05
【实用】包容的作文集锦七篇02-07
【实用】雨水的作文集锦七篇01-27
实用的初冬作文集锦七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