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6-04 17:03: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九篇

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小熊请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中的一个课题。

  在孩子们的心里,动物是可爱的,是可以和他们平等交流、玩耍的伙伴和朋友。如果观察孩子在动物(包括动物玩具)面前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会将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情感和爱的方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在小动物身上。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常常可以在孩子们的自娱自乐中,见到他们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和神态。在他们的眼里,动物永远是可爱、可亲的。因此,儿童时期是播种纯真、友善,认识动物、认识自然的最佳年龄阶段。

  《小熊请客》通过歌唱、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展开活动,让学生感受小熊请客时场面的热烈和小动物们欢快的心情,可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提高他们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小熊请客》整课分三教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一教时。

  二.说教学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功能,它是教师组织开展教学、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体验的活动指南,又是活动和发展的评判标准。本课,我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到小熊家里去》。

  2、表演《小熊请客》,引发学生对角色的想象与表现能力,体验集体活动中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

  3、感受小熊请客场面的热烈和小动物们欢快的心情,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到小熊家里去》,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感受小动物们愉快、活泼的心情。

  四.说教学方法:

  艺术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它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人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体验式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积极建构的情境中通过尝试实践、合作交流,得到真切的体验。本课的教学方法,我是这样设计的。

  1、教法:

  ①启发联想式教学法;

  ②体态律动教学法;

  ③ 谈话引导法;直观感受法等。

  2、学法:角色体验法

  五.说教学过程:

  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要真正将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关键是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学情境的多边互动中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形象: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熊家请客的画面。问学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展开想象,猜测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吗?等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后,我说:对,今天小熊家里在请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好吗?

  多媒体依次播放《到小熊家里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问:听,是谁来了呀?学生依次回答,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跳出小动物。

  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歌曲,请小朋友们看着画面,听着歌曲,想象小熊请客的热闹场面。这里我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

  (二)律动游戏、熟悉旋律、:

  1、分角色进行表演

  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小熊家里真热闹,哪些同学想扮演小猫?哪些想扮演小狗?哪些想扮演小鸡?这里我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我们也随着音乐声到小熊家去做客。

  这时,播放《到小熊家里去》,带领学生跳起熟悉的舞蹈。在这里,我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舞蹈,在个性化的游戏中熟悉歌曲旋律。

  (三)学唱歌曲、实践体验:

  1、教师范唱。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就是爱模仿,模仿力强,范唱可以激发学生模仿的欲望,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演唱中的难点问题。

  2、接唱。接下来,老师演唱上半句歌词,请同学们接唱下半句歌词。注意,可要紧跟旋律、唱准节拍呀!

  3、学唱歌词。让学生分角色来演唱三段歌词。

  当学生大部分能够连贯的唱好整首歌曲后,选取各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独唱,我启发引导学生,“你现在是什么角色呀?你帮它加上些什么动作呀?”让学生进入角色。

  学生唱后,我及时发给小动物贴纸,并且同时提出建议,“你唱得很好听,声音还要响亮些”、“你节奏把握很好,但是还要唱得连贯些。”“你的音色真好,你再大方些、自然些,简直可以做小歌唱家了”。用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委婉地提出要求,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很乐意地接受意见,明确努力的方向。

  3、齐唱全曲。(引导学生唱出愉快、活泼的心情,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

  (四)再现形象、展现自我。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小熊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一起过节,小熊最开心了。他为了留住这美好的时光,他要把今天所有的客人都画下来,就像我们过节时要拍照一样。现在他已经画了一个小客人了。多媒体出示小猫图象。客人太多,小熊来不及,我们来帮他好吗?然后请学生选择一种最喜欢的小动物,在空白的头饰纸上简单画出图形。

  最后我请学生戴上头饰配上歌词,再加上适当的动作。然后边唱边表演。

  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中结束本课,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形象的愉快和学习生活的愉快,从而让这种愉快的积极体验来强化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对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课,我偏重于对音乐的感受、感知、表现和创造,但如何将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紧密结合,全面地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可能还有待其他单元的互补和我的不断努力。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无形的财产》,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效果预设六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学理念

  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知识作为无形资产的理念是比较薄弱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尤其在世博会之后,这种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设计本课时以世博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学习。

  第二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及作用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两目构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发明创造,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权。可以说: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本课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会创新,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社会做贡献;同时

  增强学生尊重权利与法律的意识,不仅学会积极维权,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我智力成果的能力,并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

  提高基本的首先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等,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知识目标:了解智力成果的含义、表现及意义,了解智力成果权的内涵及属地老妪,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及依法维权的途径。

  (三)本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智力成果的重要意义,及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

  教学难点: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

  等,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第三部分: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导学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等。

  学法:情境导入、分组讨论、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说学情分析

  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的智力

  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对此了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购买了盗版光盘、抄袭了他人的作品,却理直气壮。通过教育激发起发明创造的热情,使其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

  我在本课设计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体现本学科———时代感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中,我利用上海世博会通榆的闯关东年画进行导入。

  幻灯片放映通榆闯关东年画

  师xxx年5月的上海世博会,奉献一场世界科技与文化盛宴,呈现给世界一份精彩,一份感动!而我们通榆也为世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县的闯关东年画亮相上海世博会,为世博增添亮丽的一笔,闯关东年画与农民种地所获得的成果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

  师:农民种地属于体力劳动,收获的果实是有形的财产而闯关东年画是脑力劳动,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属于无形的财产,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七课第三框题《无形的财产》(板书)

  设计意图:因为联系时代热点是本学科的教学脉搏,通过通榆的闯关东年画亮相上海世博会进行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明了小小纸也能创造价值,由此引出课题《无形的财产》。

  第二板块: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一、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1、智力成果的含义

  活动一:创新大赛——快乐思维

  将学生分组展开思维的翅膀,使白纸增值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了解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进一步了解智力成果的含义。

  2、法律保护智力成果的意义

  活动二:思维畅想——视野畅想

  (1)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智力成果

  (2)幻灯片播放世博会伦敦零碳馆,由学生谈谈这些成果对世界会有什么影响?

  (3)教师介绍“xxxx年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随着世博会的召开也在全国展开。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了解法律保护智力成果的意义,进一步了解智力成果权的含义。

  一、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1、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

  活动三:开拓思维——畅所欲言

  幻灯片展示“娃娃剪纸迎奥运”活动中少儿获奖作品

  请同学们探讨,他们是否拥有智力成果权?

  幻灯片出示案例分析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未成年人也拥有智力成果权,当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2、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活动四:海宝欣赏——七嘴八舌

  幻灯片播放“民间海宝”与“山寨海宝”图片,分析其不同的命运,引发学生讨论自己买不买盗版。

  (由几名学生出演小品,分别饰演“民间海宝”和“山寨海宝”,以人物形象来阐述他们自身的命运。)

  第三板块:梳理提炼 情感升华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思品课教学的特点,为了明了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具体到生活和学习中的运用,我设计由学生主动参与的两个小活动“思维扩展——课堂演练”“学习书签——学有所得”。最后通过教师自编的打油诗“智力成果脑力创,知识智慧价值高。鼓励创新人人夸,了解权益做的好。

  我们也有成果权,互相奔走相通告。法律武器来维护,尊重他人好创造。”将本节课的内容穿插到一起,从而结束了本课也使本课达到了升华。

  第六部分:效果预设

  通过设计这节课,感觉条理清晰事例新颖,但感觉效果不会太好,因为学生对世博方面的高科技毕竟知道的少一些,所以也许参与的相对会少一些。

说课稿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贯彻执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领悟为目的,分层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培养目标:

  (1)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比较与自我分析的能力。

  (3)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的传、接球动作技术与步法的协调配合。(跨步接球、迈步传球)、(接、迈、传的相互配合),注重“小老师”的指导能力的培养。

  难点:根据同伴的位置、跑动速度和方向,及时、准确传球到位。

  四、教法学法

  1、以教师创设教学情景为主线采用:

  讲解;示范;图示;分解;分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采用:

  复习巩固;观察图片;建立表象;分组学习;共同达标的学习方法,在“小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掌握运动技术。并且在音乐的伴奏下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放松。

  五、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篮球运动技术的理解不够,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能对球类的教学只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一味地强调素质练习。因此我根据中专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男女生的具体情况,认为在中专体育课中加强学习篮球技术尤为重要!

  2、教材分析

  篮球教材中,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中专教材,共三课时,其技术动作易学易忘,此练习需要学生极好的协调性,熟练的球性,而且密度和强度都比较大,因此初学者很难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应加强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提高训练。

  3、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2)运动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并能把此技术熟练的运用到篮球比赛的实战中。

  (3)身体健康:使部分学生能将学到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以及篮球中各项技术的运用变成学生的一种终身体育锻炼项目。

  (4)心理健康: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强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4、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学生每人一只篮球在音乐的伴奏下自主地进行熟悉球性练习(原地熟悉球性练习、原地运球){球操、运球跑圈}

  二、基本部分:

  (1)先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 (2)将班级分成三个小组,每小组指定一人为组长,并分发一张学习卡片,卡片上内容含有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的图片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但各组的学习的难易程度不同。(A:拔高组B:基本组C:问题组)

  (3)学生集合,每组选出一对动作技术好的同学出来示范,学生进行讲评,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对小老师进行指导。

  (4)按小组发放练习卡片(内容以及图解),教师巡回辅导:此卡片含有多种辅助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巩固与提高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教师根据小组学习分组指导,师生两人演示正确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6)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具体情况进行拓展性练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小组间的教学比赛)。

  (7)游戏翻越障碍跑游戏内容:

  跑过独木桥→滚过沼泽地→越过矮墙→钻过山洞→拿回木棒。通过游戏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

  三、结束部分:讲评、放松。

  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持球胸前

  大拇指方向朝前,四指略向前下

  两肘加紧

  手臂伸出,手指手腕抖动将球传出

  发力脚上前一步

  两手自然下落

  辅助性练习如下:

  C组:两人对面跨步接球;两人移动传接球;三角移动传接球;B组:五角星对角线移动传接球;多点(两人或三人)固定、移动传接球;在慢跑中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练习;A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练习;两人一组,一人传球,一人行进间上篮

  六、教具

  篮球12个

  跳箱二只 体操凳二张 栏架2只

  体操垫4场 体操棒24根

  七、教学收获

  本课时的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小老师”带领的教学策略,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运用循序渐进、分层式教学手段,形成互帮互学的合作式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身体能力范围内,学有所获而且能运用到实战比赛当中发挥作用,使学生具有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再见!

  谢谢指导

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图片的获取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涉及到图片的意义以及图片的获取方法,第二课时为图片的分类及格式,本节是第一课时。

  二、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会了利用Acdsee软件进行简单的图片浏览以及图片的保存与下载,对于本课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

  三、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作用;

  使学生通过探求图片的获取,经历获取图片的过程,从而掌握多种图片的获取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针对具体任务的需求,从多种渠道收集图片并进行筛选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情感

  能从生活需求出发,把技术应用于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技术。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屏幕截屏及从扫描仪获取图片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主要使用如下几个方法组织教学

  1、任务驱动法

  我将整节课的教学分成层次性任务进行驱动,每个层次间的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2、演示教学法

  考虑到条件的限制、学生操作上的困难,我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的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操作过程,同时配合教师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规范的执行操作。

  六、 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运用任务的驱动模式展开教学,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任务,随着教学流程的进行,任务层次逐步提高,任务难度逐渐增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片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语言相比具有更形象、直观、生动、简洁等特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图片世界(以此来作为开场白,引出图片的意义及作用。)

  2)首先,我们一起看本电子相册,主题为“我们的校园”并思考如下的问题:

  这本电子相册由哪些图片构成?

  这些图片分别是由哪些方法获得?

  设计意图:以精美的电子相册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习通常会更主动。制作的电子相册图片来源为所涉及到的五种图片的获取方法,自然而然的引出这五种获取图片的方法

  2、 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以一句“这些图片分别由哪些方法获得?”引出本课的主题:图片的获取方法,学生很自然的想到这五种方法,学生在回答时,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获取图像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整理,使学生了解获取图像的各种方法与途径。后再对每一种方法逐一讲解,重点讲解屏幕截屏和从因特网上获取,从扫描仪获取由于条件限制,采用课件形式讲解,从数码相机和从素材光盘获取一带而过。对重点部分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 归纳总结、拓展延升

  刚才同学们得出这么多的方法,那我们到底采用哪一种好呢?

  图片的获取途径很多,当我们遇到实际问题时,需要考虑存储条件、传输条件、获取难易程度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并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4、 布置作业,评价总结

  请用学过的五种获取图片的方法获取"我的班级"图片,向同学们介绍你的班级,并制作一份电子相册上传至班级网站。

  七、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画角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掌握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画角”之前,学生对于角已有一定的认识,已能对角进行分类。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各种角的特征。

  技能目标:能够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教学理念,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 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各种角。

  2、用量角器量出下列角的度数。。

  3、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在复习中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40°的角。

  引导学生活动:

  教学角的画法。

  (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40°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画法:

  要求:利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活动:

  ⑴尝试并体验画一个40°的角。

  ⑵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⑶请学生介绍自己画角的技巧。

  (动手操作,参与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4、教师演示角的画法。

  5、讨论画角的步骤。(重合、找点、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质疑问难。师:大家有什么需要请教或者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吗?

  ㈣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

  集体订正。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的角吗?(提醒学生利用手中现有工具——三角板)

  2、让学生画60°的角,由学生代表展示这两种方法。

  3、提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有两个,每个角的度数如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

  ⑴动手尝试:分别用一块三角板画角。

  ⑵使用两个三角板用加或减的方法画角。

  ⑶合作交流,按照同样的画法还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4、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比较与三角板的画法,发现问题:

  用三角板那不容易画出的角,而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三

  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画角时应该根据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画。

  5、提问: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画法吗?

  (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

  (五)练习的设计

  练习紧紧围绕本节课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画角的题目:画出70°和140°的角。

  画角的教学反思

  赵树林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角的分类》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的方法,对于反过来探究角的画法兴趣非常浓厚。

  课上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画法。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出错,出错原因我想有以下几方面:

  1、对量角器上的刻度还是不熟悉,找不准数。特别是不是整十度时,错得更多,很多学生都少画或多画了10度,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对于这个度数的取数范围在哪里心里都不是很清楚。

  2、学生在画角时,出现错误最多的是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很多。这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马上打好了点,导致本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本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

  3、有的学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图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度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4、有的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有5度的,如75度,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拿到这篇文章,我读了十遍。

  前两遍我站在普通读者的立场,读这篇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观察随笔,感受到文章结构的紧凑鲜明、语言的生动形象、描写的细致入微;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感受到作者通过拟人的手法传达出的对蟋蟀的无限喜爱之情,是一首人类对小昆虫、小生命的赞美诗。

  第三四遍,我站在学生的立场读,读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对蟋蟀熟悉吗?他们理解什么叫“随遇而安”吗?学生能从拟人写法中感受到什么呢?

  第五六遍,我站在教师的立场读,找了我和学生在阅读之后共通的一些感受和疑惑:作者为什么说蟋蟀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伟大工程的?这之后的四遍,我在阅读中积极地思考:怎样构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怎样组织一个和谐的绿色的对话的课堂。思索再三,我将目光锁定在建构主义理论,锁定在其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并作了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对教材、学生及教学理论的思考,我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等7个生字,会写“弃、毫 、遇 、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选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3.体会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话交流达成1、2两个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则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继续对话交流以达成教学目标三。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排作一说明。

  第一课时我根据“抛锚式教学法”,安排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环节,分别以四句诗进行概括。

  第一句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也是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因此在这第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昆虫世界,理解一般昆虫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的词,为下文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句诗:“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这也是第二个环节:确定问题。

  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初读课文后学习生字词,将字词按一定规律进行分组教学,与课文语句、课文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同关注。二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采用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从“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具体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的概念。

  第三句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也是第三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这一环节是课堂之所以为课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化,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沟通,就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化。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材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四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这也是第五个环节:效果评价。

  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涵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我手写我心” 的形式:“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学、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通过写一写,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秋天的雨》。

  一、教材与目标设计背景

  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学生通过一单元的学习,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积累优美的语言。

  《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课文以秋雨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三组画面:五彩缤纷秋色图,沁人心脾秋味图、欢天喜地筹冬图。从整体上带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文章结构严谨且富有诗意,采用了典型的“分述-总结”的结构,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首句均为总起句。课标中段阅读目标要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秋天的雨》这篇课文,非常适合孩子积累背诵与学习表达。另外,在修辞上,散文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秋雨描绘得可触、可感,带给人以美妙的想象。但这些被艺术化的语言,会给抽象思维处于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造成理解和学习表达上的困难。针对这样的实际,以《秋天的雨》为例,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为支架,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表达方法,学习背诵方法,积累优美语言

  二、教学目标

  结合这样的教学背景,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两课时达成。

  第一课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8个、会写12个、积累词语16个。

  2、通过查字典词语:“温柔、频频”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钥匙、清凉、凉爽”的意思。

  3、读懂课文,抓住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从而感受秋天的特点。

  第二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作者抓住颜色、样子、动作来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了解文章脉络,学习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的方法,初步学会背诵课文第1至4自然段。

  3、感受课文语言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策略上,我选择支架式学习,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为支架,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运用。

  思维导图的运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表达,学习作者抓住颜色、样子、动作来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第二个层次,以思维导图为支架,结合关键字背诵课文;第三个层次,去掉关键字“导图”转化为“脑图”学生尝试背诵。

  四、教学过程

  具体流程为:

  课前预习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疑问,解答。

  2、通过查字典词语:“温柔、频频”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钥匙、清凉、凉爽”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

  读懂课文,抓住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秋天的雨的,从而感受秋天的特点。

  四、书法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二、依据思维导图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三、作业

  下面,我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回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以支架了解课文的结构,知道课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都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二、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一)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其语言特点以及表达方法是非常适合孩子积累的,但这些艺术化了的语言使抽象思维处于起步阶段的孩子在理解与学习表达和背诵上困难,难以形成画面的连贯感。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学生学习作者抓住颜色、样子、动作来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具体通过以下步骤理解这一自然段的表达:

  1、理解表达: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概括:秋天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进而追问都有哪些颜色呢?这些颜色都给了谁?作者又想象到了什么?对比读:体会表达上带给人们的想象与美感。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美感。

  2、学习表达:孩子们找出这些颜色后,教师引领孩子们学习:根据看到什么,是什么样的,想象到什么的'方法进行表达。

  3、根据思维导图尝试朗读与背诵。配上音乐依据导图想象画面背诵。

  4、去掉关键字尝试背诵。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秋天的雨带来这样多的颜色,这样美丽的画面,所以作者说秋天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

  【这样在具体地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能力培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依据思维导图关键字,想象画面,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的雨不仅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还带来了好闻的气味呢!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并说一说都闻到了哪些气味,并读相应的句子。

  通过回答问题:“小朋友的脚为什么被勾住?”感悟秋天的美好。

  依据思维导图,想象背诵。

  (三)依据文本,想象说话。理解第四自然段

  秋天的雨不但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沁人心脾的气味,小动物们也收到了信息,它们在忙着干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教师作为记者,采访小动物。【建立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口语交际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老师搭建一个梯子-采访:学生通过扮演小动物,练习口语表达】

  (四)拓展延伸:秋天的雨还可能给谁带来影响?【想象,说话】

  (五)总结:因为秋天的雨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沁人心脾的香味、和声音,所以秋天的雨是——PPT出示最后一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是一首欢乐的歌。”

  正因为如此,课文第一自然段才这样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师生共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完成思维导图。(给题目加上钥匙的边框)

  作业设计

  作业是这样设计的: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观察秋天校园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变化,你有想象到了什么?观察后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一写校园的秋天。【意图: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口语交际与写作】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拉萨古城。接下来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兼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个步骤展开。

  一.教材解读

  《拉萨古城》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延伸开来的选读文章。第一单元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美丽风光,感受着西部的异域风情。老舍笔下的《草原》让我们欣赏到了草原的辽阔美丽,同时也感受着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的深深情谊。《丝绸之路》则从历史的角度向我们展示着这条千年文明之路,感受到了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白杨》则利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祖国新疆工作者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美好愿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样是在赞美西部工作者投身西部,开发西部,为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忘我工作。这个单元以西部风情为切入点,编者试图延伸开来,让我们感受着西部的文化。

  《拉萨古城》作为第一单元的延续,它同样向我们展示着拉萨的神秘。作者围绕拉萨的藏族民居、经幡、大昭寺、八廓街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神圣、幸福之地拉萨。文章语言优美,比喻、排比的巧妙运用,将神秘的拉萨真真实实地展露在我们面前,语言简朴却不失神秘,拉近了学生和拉萨的距离。这么美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地品读,我想,这正是编者安排这篇文章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针对文本的特点,我针对城关区五年级学生制定了以下这个教学目标:

  1. 会读:经幡、鹤立鸡群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拉萨的神秘、神圣与幸福。

  3. 学会抓住事物特点,掌握文章布局、内容安排上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拉萨的神秘、神圣与幸福,教学难点是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对于这样一篇选读课文,我试着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间合作学习、生生间合作探究,来感受拉萨古城的风土人情,掌握描写的方法。因此我设计 的教学流程,来突破重难点,最终达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课前交流,图片激趣

  1. 交流课前搜索到的关于拉萨的相关资料。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搜索知识的能力,课上一赛一赛的形式交流课前准备,给同学们一个展示的机会,也让大家对拉萨有所了解,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2.图片出示,教师补充

  图片出示布达拉宫以及拉萨相关的一些风土人情的图片,于此同时配上一张地图,平湖的位置和拉萨的位置,让学生对拉萨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

  (拉萨对于学生而言是神秘的,图片展示拉萨美丽的风光,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方面。

  2.交流预习情况

  字词教学:短皱布、经幡、鹤立鸡群等词语,这些难认读的词语在字词教学环节通过指名读、学生正音、教师正音、齐读来完成。而短皱帘、鎏金、胜利宝幢等词语则随文学习。

  3.生生间解疑

  (这个文本比较特殊,拉萨许多文化文明都不甚了解,因此,课前预习让学生对于不了解的知识点有所掌握,也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师相机出示短皱帘、经幡等图片)

  4. 交流核心问题:课文写了拉萨古城的哪些方面。

  藏族民居、经幡、大昭寺、八廓街四个方面。

  三 .品读课文,感受拉萨的魅力

  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我提出本课的一个核心问题: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拉萨的魅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拉萨的魅力。

  1. 自由朗读,找出关键句,圈出关键词,并写下感悟。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高段学生应该要学会自主阅读,并留下思考过的痕迹,做到眼到、心到、笔到)

  2.小组探究,交流感悟

  刚刚自主阅读后留下了思考的痕迹,那么接下来小组交流探究。这里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方面交流,也可以四个面都交流到。这里我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交流更有成效,学生也可以及时补充知识点,同时也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发现新的点。

  3.小组交流

  交流是以小组为单位,成员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及时补充。老师相机提出问题。(对于选读课文,老师要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也是新课标指出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围绕学为中心的生本观。)

  (1)学生说到藏族民族,则让学生读一读作者对民居的描写,试着想象一下画面,说说看民居可能还有哪些独特的风格。

  (2)说到经幡时,我们抓住文章的比喻句:像一支正要起航的漂亮而庞大的舰队,布达拉宫则是无与伦比的旗舰。抓住本体和喻体,感受作者在修辞手法上的生动形象,体会藏族人民的的美好愿景。

  学习经幡时,我选择让学生勾连我们这边的祈愿形式,让拉萨古城的神秘更深入人心。

  (3)大昭寺的部分,相机出示大昭寺的图片,感受佛教殿堂的神秘与神圣,壮观与圣洁。这些都是为了体会拉萨的魅力服务的。

  我将本课的重点知识放在了第四自然段八廓街的学习上。我将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第四段。第四段和前面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对比着阅读,找到不同点。

  A. 自由朗读,发现语言的秘密

  B. 品词析句,交流感悟

  环绕着大昭寺的八廓街,像合拢的双臂捧托着大昭寺。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八廓街与大昭寺的关系。

  C抓住关键句,体会作者在布局上的特点

  我们藏民大多数虔诚的信徒, 同时也是热爱生活的人。这句话在整个自然段中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找到这个句子,顺势引出西藏人民热爱生活的表现。

  D发现对比。

  作者在写法上的另一奇妙点,那就是对比的写,将街上的热闹与大昭寺里的庄严肃穆对比着写。人们的诵经声和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混在一起……这些对比着写,一边是这样,另一边又是那样的,两者截然不同却又搭配的恰到好处,向我们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佛教与尘世。

  (在重点部分的学生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的探究,发现语言的秘密,做到从教内容向叫语文转变。言意兼得,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描写景事物上的不同方法。)

  四.默读课文,建构全文。

  1. 默读全文,发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特点。

  2. 交流

  发现在这篇文章上,作者先写走进拉萨古城,引入眼帘的是藏族民居,再是经幡,接着是大昭寺,最后才是八廓街,他是按照游记的形式,依照地点转换顺序来写。

  另一个文字的秘密学生不易发现,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然,我们可以搭建一个梯子,出示句子:这一切使圣地拉萨……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发现作者内容编排先后顺序,正是他表达情感的需要。拉萨人感到幸福,正是因为那里的人们有着信仰,代表着人民的心愿。

  五.小练笔

  发现了这片文章在内容布局上的秘密,作者抓住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拉萨的魅力之处。请同学们也根据自己熟悉的一个事物,抓住其特点,有顺序地写一写。

  交流并修改练笔

  五.教学理念

  给学生一个点:拉萨的魅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将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上我有详有略,内容的学习略学,而文章的布局、写法上重点学习,实现从教内容到教学法、写法上。最后,小练笔,实现教学的迁移。

  六.板书设计

  拉萨古城 魅力之都

  藏族民居

  经幡 比喻句

  大昭寺

  八廓街 过渡句、对比

说课稿 篇9

  一、说设计意图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的视野”,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为纯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床,常有孩子把鞋子、袜子拿错、穿反。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鞋子、袜子、鞋垫为活动材料的《找朋友》数学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的目的。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体目标是:

  1、认识目标:

  (1)、初步形成“双”的概念,知道一双有两只。

  (2)、能按鞋子、袜子、鞋垫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教师、同伴游戏的快乐;初步感受改编儿歌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说活动准备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活动准备是服务于活动目标,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在幼儿操作的材料上,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鞋子、袜子和鞋垫。这些物品让小班孩子具有亲切感,愿意去动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师共同探索。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鞋子、袜子、鞋垫各人手一份、鞋架一个、夹子若干、玩具小熊一只。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转换活动场所,衔接下一个活动环节。知识准备是已学的儿歌《袜子歌》

  四、说教学方法、重点

  (一)这是一次数学配对活动,其中有机整合了语言领域的儿歌改编活动,但教学仍以配对游戏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认识、形成“双”的概念和正确为鞋子、袜子、鞋垫正确配对这一环节上。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找朋友”里面,以幼儿为主体,我通过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找朋友的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找朋友MP3下载

  儿歌:找朋友MP3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个朋友

  敬个礼呀 鞠个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精选说课稿模板锦集九篇】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06-13

精选七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九篇10-10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5篇06-15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9篇05-22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五篇05-11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九篇04-14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九篇10-14

精选会议方案模板锦集5篇12-31

【精选】计划方案模板锦集10篇01-19

兰亭集序说课稿锦集十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