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0 20:09: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依据人音社课标本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体例,在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在这一版块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同时,正如课标中指出的,“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成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充分体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编写意图。

  二、说学情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三、说设计思路

  我的处理是,考虑到学生正是生活在江南地区,江南丝竹可谓家乡的音乐,我将其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兼顾广东音乐,以便于学生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信息广度。

  教学要求上紧密围绕“丝竹相和”这一课题,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和”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四、说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2、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3、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导入——丝竹乐器听辨——丝竹乐曲赏析——丝竹风格区分。

  具体步骤与意图如下:

  ㈠ 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

  (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㈡ 导入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重奏、合奏的主要类型——本课主题“丝竹乐”

  (意图:将丝竹乐置身于民间器乐的大背景中,前后联系,温故知新)

  ㈢ 丝竹乐器听辨

  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相结合)

  小结并过渡: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

  (意图:与学生的先前经验建立联系,并为后续的听赏奠定基础。)

  ㈣ 丝竹乐曲赏析

  1、江南丝竹《中花六板》(重点)

  ⑴ 欣赏《中花六板》片段,问题引领: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

  ⑵ 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

  ⑶ 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观察曲谱,发现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有什么特点。

  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⑷ 小结放慢加花、支声复调特点。再听片段感受。

  ⑸ 从分析基础上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

  ⑹ 复听全曲(乐队演奏视频)。问题引领:用自己的语言形容江南丝竹带给你的感受。

  ⑺ 小结江南丝竹:小 细 轻 雅

  (意图:突破以乐器音色为主要教学线索的传统,引导学生关注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兼顾音乐性的同时,增强教学的人文性。)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略)

  ⑴ 简介广东音乐

  ⑵ 欣赏《娱乐升平》片段。问题引领:这段乐器中主要有哪些乐器?

  ⑶ 简介高胡。突出表现力丰富,是广东音乐的灵魂乐器。

  ⑷ 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㈤ 丝竹风格区分

  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㈥ 小结

  六、说学法

  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要为“体验”和“比较”。“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七、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综观整套教材,以动物为表示对象,为学习的内容,出现出一条明显而清晰结构,第三册就有《动物朋友》、《怪兽奇想》等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学习对象的科目。在本册,也就是第五册,又布置了以野生动物为学习对象。以心灵手巧——《动物朋友》(一)(二)为切入口的科目,融合了环保的内容,使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一起的地球母亲与美术学科紧紧地交融在一起。体现出新课程背景下,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而后在本册第十八课《亲呢》一课,更是将人文性以“爱”的形式突出体现出来,让同学感受到爱,并珍惜爱和懂得付出爱,另外在第十册还有《海洋生物》和《海洋怪兽》等内容的学习,将同学带入到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神奇的野生动物大家族。

  本课是江苏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等五册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中段位置,与其他《心灵手巧》等系列学习内容,互相交流,启发同学灵活运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动物朋友。让同学在尝试各种废旧资料的同时,了解自然,保护生命,从而引导同学关注地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

  另外同学的年龄特征对野生动物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好奇偏爱,是这堂课的情感基础。三年级的同学动手动脑的能力相对于二年级有质的飞跃,所以充沛了解同学,调动同学,激发同学的潜能,也是我备课时的重点考虑的细节。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情感性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奠定同学对动物朋友,特别是珍稀的野生动物朋友的感情,做到自身不伤害这些精灵,和自觉加入到维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去。

  2、知识性目标:让同学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找认识,我们人类一起的朋友——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体态,毛色等特征。

  3、能力性目标:通过运用多种综合性资料,能描绘或制作出动物的特征,神态姿态。从而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考虑能力以和动手表示的能力。

  4、发展性目标:鼓励同学多挖掘身边随手可得的资料,多尝试各种表示方法,使同学逐渐养成,多思勤创的良好思维能力与美术习惯。

  5、教学重点:了解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启发同学表示出形态各异的野生动物。

  6、教学难点:要求同学巧妙选择资料表示作品,做到生动有趣,作品别具一格。

  三、课前准备

  1、同学方面:依照课程要求,收集相关野生动物图片,玩偶或文字介绍,另外各种表示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2、教师方面:需准备大量的有关野生动物的声频,视频等资料由多媒体集成。

  四、教学方法

  介于本课的特点,教师通过与同学一起欣赏,一起交流的方法,让同学在老师精心营造的氛围里,积极探索,分辨,表述,讨论表示,从而将感知野生动物,拓宽视野,走近野生动物,理性认识,表示野生动物,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自然而有效地运行。

  教学程序设计和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游戏一听音辨物)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物发出的种种声音,让同学来竞赛猜猜是什么动物,并让同学说一说;就这种动物你所知道的.各方面的信息,教师可适当地提醒同学从某一方面表述。如:如这种动物的体态、毛色,爱吃什么等等。

  正当同学们表述动物的特征时候,教师因势利导,让我们再来看这些图,教师出示野生动物局部图片,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动物,对于猜中的同学,老师应引导同学回答是怎么猜到的。

  [设计意图]:导入的设计,力求创设一个动态的教学启动情景,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以紧贴课题的游戏形式,不光可以奠定本节课的情感基础,同时先让同学通过互动交流,以游戏竞猜的形式,对野生动物的特征有个初步的认识。将本课的重点化整为零,一一渗透。

  二、交流资料,深入了解

  1、游戏做完,同学们沉溺在快乐的海洋里,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正是互相交流,关于野生动物相关资料的绝佳时机,交流资料先采用互相交流形式,将自已带来的资料,与别的同学一起分享,再请局部同学上台来利用投影仪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要求同学讲一讲关于野生动物的一些故事,一方面可以维持氛围的活跃,另一方面使信息得到一种共享与集中。

  2、同学交流完毕:教师出示课件,告诉同学们野生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让我们一起直进神奇动物世界。同学可以自主浏览教师提供资料。寻找自身喜欢的动物进行了解。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此环节的设计一方面通过同学交流资料,自主查询资料,拓宽了了同学的视野,丰富了同学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看了解是表示的基础和前提,为后来的表示做好铺垫。

  三、组织讨论,表示作品

  1、“动物世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你看到哪些野动物?有没有从没看过的?

  3、你见到什么特别的野生动物?能够说说他们的外形特色吗?

  同学们在老师在引导下,纷纷表达自身的看法。

  老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动物世界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出示绘画,手工表示动物朋友的作品图片,要求同学带着问题去看。

  1、 看一看,都用些什么资料来表示野生动物的。

  2、 同样的野生动物,还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呢,而且都很有趣,你发现了吗?

  3、 你喜欢哪一种表示作品,说说你的看法好吗?

  引导同学注意资料的质地、纹理,巧妙地运用这些因素是表示的好坏的关键。

  4、 教师适当示范点拔,不可将一件作品完成,只求范表示思路和简单做法:如一只易拉罐,可以做成大象的腿,蛇的身体的一截,启发同学发明性思维。

  5、 分组进行合作创作,绘画的绘画,贴的贴、剪的剪、捏的捏、拼的拼。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特点鲜明的表示作品,可以的激发同学创作的欲望,再通过比较作品,可以使同学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开放,让创新的火花在老师的启发点燃,并通过有序的分工合作,又进一步锻炼了同学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

  四、展示作品,升华情感

  教师出示事先作好的大森林平面图,有海洋、沙漠、沼泽地、树木,请问谁上台来展示自身的作业,向大家介绍是如何想的和如何选材的,并将各类的物放在相应的区域里,大家一起来欣赏,大家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老师将森林里有些动物,故意破坏,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我,我默默打开多媒体课件,向同学展示野生动物惨遭杀害的图片。

  那血,那尸骨与刚才同学的情感发生强烈地碰撞,让我们一起来维护野生动物!1、你以后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将以为最好的同学,给他机会上台来表述,展示自身的作品,并在全班认可的情况下,进入到森林,不只增强了同学的自信心荣誉感,还可以通过同学的介绍挖掘作品闪光点和攻进点,同时也能使同学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此外,重视同学的情感体验,尊重同学的独特感受,和时创设情境化单纯说教,要维护野生动物,效果自然要好,让同学说说以后的做法。

  五、课外拓展。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学理念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学习上的后续发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单元正是向学生介绍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空间知识,同时为学生将来学习几何学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基于这点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

  情感目标:

  ①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②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平行所散发出来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为: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是:

  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同一平面”的理解和延伸。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形成本课的教学策略。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探索,使学生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在拓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特质的初步抽象化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新课程理念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分成三大版块:

  ㈠创设情境,理解平行;

  ㈡利用平行,发现创造;

  ㈢拓展探究,总结提高

  ㈠中我将其分成三步:

  1、创设情境,初步发现;

  2、教具演示,拓展概念;

  3、分类比较,升华理解。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将两根小棒随意扔在桌面上,同时提出要求:观察这两根小棒会形成哪些不同的样子?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根在桌面上,一根掉在地上”这一现象强调“同一平面”,并利用教具拓展平面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揭示今天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接着学生观察画在黑板上的6组线,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分类,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合作初步探究平行和相交的本质。在反馈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平行,并课件展示图上看着不相交无限延长后会相交的同一平面内的两线情况,揭示平行和相交的概念,总结并完成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㈡实际是一个知识的运用和再创造,我将其分成4步:

  1、出示图片,发现平行和相交的线;

  2、小组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平行或相交的线;

  3、说出已学过的哪些图形里有平行线?并指出各有几组?

  4、动手操作,做一组平行线

  在这个大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眼看(看图片)、嘴说、脑想(联想平时见到的平行线等)、手动(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平行线),进一步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同时尽量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小组内的说,集体的做,给了每个孩子交流参与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交流交往的感情需要,又是一个练习语言表达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还考虑到了层次安排:由有表象的运用层次,到脱离表象进行想象(回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和已学过的图形中是否有平行线)的层次,再到创造的层次(运用工具材料做一组平行线实际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

  ㈢中我出了这样一道习题:

  在这一题中既拓展了平面的概念,空间中的平面;又隐含着三条直线两两平行这一初中几何学中的理念,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口耳目》是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语文中的12个字都是象形字,并且配有形象的图片。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应在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调动学生识字积累的热情,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识记汉字,应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议了解,识记字形。并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 ノ 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难点是识字形。

  二、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过程,必须然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

  因此,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激趣法

  (2)图字结合识记法

  (3)合作、互助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设计及依据如下:

  我采用循序浙进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由图文结合识字向形义结合识字。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学生不仅会认,并且学会书写。

  具体环节如下:

  (1)识字游戏。在上课之初,让学生自己识读教师出示的前6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识字

  ①将上一环节认得的字,与每个生字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联系,这是一个学生理解字,由形到义的过程。运用图片和教师讲解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来的。

  ②出示另6幅图片,观察这6幅图片所画内容,通过以上学习汉字的经验,找出与现在6幅图相应的汉字。并说说图上物体与汉字的联系。这种直观的图文结合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当学生学会运用形义结合,识记汉字之后,有很强烈的书写愿望。而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汉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为学生进一步自学生字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课采用游戏合作,互助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而且还了解字议,增长了见识。

  同伴建议:

  李媛媛:对于象形文字教师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解释,让学生会辨认即可。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图、图右下角的字符和生字在形状上有什么联系。学生只要能看出它们在形状上相似,并能简单的说一说,会辨认就行。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口耳目)

  周敏:在识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会认能认的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做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

  张爱玲:领读这一环节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自己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领读后可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读、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

  教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习“语文”不能变成学习“语文书”。从生活中学,我们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与生活“衔接”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字,会写三个字。认识“ノ、丨、丶”三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难点:识字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激趣导入同学们,小猴“淘淘”听说同学们很能干,特意给大家送来了一篮桃子,不过,它给多个桃子取了名字,如果谁叫得出桃子的名字,就把桃子送给它。

  2、认读学过的生字卡片(及时鼓励读得好的)

  3、鼓励:同学们真能干,小猴还准备了一篮桃子,不过小猴不知道这些桃子叫什么名字,你能帮助小猴吗?

  二、尝试识字

  1、贴上“口、耳、目、日、月、火”几个字

  师:请你找出你认识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2、出示以上几个字的实物图片,让学生上台贴图片。

  3、学生领读生字,自由读,开火等游戏。

  三、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1、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字都很有趣,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师:对,字和物体的样子很像,这些字就叫象形字。今天,我们学过的字就叫“象形字”。

  2、板书课题,教读课题。

  四、图文结合,教读课题

  1、激趣:小猴子贪玩,它不像同学们一样,认真地坐在教室里学这么长时间,这们得找个又快又好的方法教小猴很快地记住这些字,快告诉小猴吧!

  2、学生汇报认识了哪些字及是怎样记住的。

  3、开火车识字组词。

  五、练习写字

  1、师:这么难的字你们都认识,一定也能写好字。

  2、学习“ノ、丨、丶”三种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识记字的笔顺及字形。(通过加减笔画的方法,使学生牢记)

  4、展示学生写字成果,评一评。

  六、课后作业

  回家想想哪些字与实物也很像,把它们写下来。

  教师评课:

  《口耳目》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写字教学的第二课。我在执教该课时,对教材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以后,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为依据,围绕在生活中识字这一主题,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重难点,设计出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本课开始时,我“小猴送桃子”的游戏引入识字教学,首先学生根据已有的识字经验,自己认读“桃形”生字卡片上的字,并介绍自己是从哪里认识这些字的,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基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并且在学生介绍自己认识字的途径的互相交流中,促进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的形成。

  在本课教学第二环节——图文结合识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将生字与生活中所指的事物进行相互对比,从而相互联系起来,再让学生动手把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摆在一起,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象形字的含义,也突破了本课学习的难点。

  学生学习汉字不仅是从字形中了解字义,在此同时,也应让学生结合字义识记字形。学生说出识字方法,只要有利于记住生字,我都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尊重了孩子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思维。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我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此外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我用来分析字形的时间相对多了,安排学生读生字少了;并且学生读字的形式还不够多元化,后半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地领悟新课程大纲的理念,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口耳目)

  同行听课评议:

  吴优:在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不急于教读,而是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互相交流一下。”这样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的舞台。这符合新课标中:“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识字积累让学生自主识字。”的要求。

  张爱玲:在全班同学大部分会读的基础上,开展了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识字。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介绍了自己认读又多又快的秘诀,并把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感到亲切可行,乐于接受。

  李媛媛:认识12个生字以后,教师没必要作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应该在练习中,在生活中巩固识字。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框题指出什么是集体主义原则,根本内容是分析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无论在社会生活的那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其他的)我们都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是人民思考与实践的热点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生活就会混乱。所以该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德育意义。只有理解好本框题,才能理解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从而回到一般意义上去学习怎样坚持集体主义。也就是说,围绕“集体主义原则”,本框题要完成的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内容的学习。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方面:

  理解:①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

  ②说明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

  运用: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2、能力方面:

  ①通过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进一步提高能力;

  ②通过学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觉悟方面:

  能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取向的主要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要点:

  本节课时讨论了三个问题,即: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多种价值观;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包括“集体主义的内容、产生”和“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应当主义的问题。

  2.重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原因是: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本框题的论述中心,自应属于重点。同时它又是当前人们思考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在多种价值观存在的情况下,究竟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是正确的,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生活就会混乱。要帮助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应当重视的内容。

  3.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难点是:个人与集体的利益的关系问题。这里的困难,主要不是理论上的,而是思想觉悟方面的。阐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思想障碍较少。而要提出 “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是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学生内心的思想疑点就多起来了。要从思想教育意义上来看待这个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采用比较发使学生明确日常社会生活中有多种价值观,并了解其正确与错误。通过语言描述、小黑板展示、音乐渲染和录音播放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接受教育。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弄懂蕴含其中的内涵,明白其中的道理,形成情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人物事例情景,使学生在情感上、觉悟上理解、接受,树立并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二)学习方法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首先提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然后学生自读教材,阅读时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勾划出来,并写批注。然后回答老师在小黑板上所展示的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小黑板展示(黑体字部分)——多种价值观的表现:

  A、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应提倡和奉行(是正确的价值观)

  B、有钱能使鬼推磨。——拜金主义价值观——应反对 (错误的价值观)

  C、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欢。——享乐主义价值观——应反对 (错误的价值观)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个人主义价值观——应反对 (错误的价值观)

  由学生们讨论分析各种价值观,最后老师总评指明(红体字部分)并总结出: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2、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①分析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多种价值观的原因;

  ②引导学生学习: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首先,阅读课文,然后全体朗读集体主义的内容,并思考回答三个问题(黑体字部分):

  A、“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中的“集体”是不是就是指“集体主义”中的集体? “集体主义”中的“集体”包括集体、国家、社会。

  B、集体主义的三点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反映的是集体、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C、这三点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集体、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一点是先后问题,即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第二点是结合问题,在保证集体、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三点是主从问题、或者叫轻重问题,即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分析,然后进行总结(蓝体字部分) 其次,学习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理论性教强,主要是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借助图示,通过理论分析、例析使学生明白道理(图示见教案);再次,由学生阅读回答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老师加以分析。

  3、让学生收集有关98抗洪的资料,在课堂上举例讨论,从情感上和觉悟上理解并接受: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二者必居其一时,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人们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4、小结全文,指出重难点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相关文章:

《美丽的彩虹》说课稿模板12-27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离骚》说课稿模板12-05

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06-09

《有趣的影子》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

《买东西的学问》的说课稿模板12-27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12-27

《过秦论》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

实用的担保合同模板集锦六篇10-24

实用的担保合同模板集锦6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