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科学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说课稿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1
一、学情调查与分析
首先在三年级一个班进行调查,这些内容是学生没有学过的,通过5道结构
性很强的题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其次同样的5道题目在四年级进行调查,这些内容学生以前学过,了解知识运用和发展的难点。最后从一个班抽取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在固体沉浮规律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轨迹,有利于在教学中照顾差异。
通过调查确定了探究固体沉浮规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我认为有必要在初步感知固体沉浮现象的基础上搭一个弹性跳板---指导学生体验改变固体的沉浮,有了这个体验之后,就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材分析及处理
《固体和液体》单元是根据课程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里的“物体与物质”的相应条文编写而成。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把本单元教材做了处理,共分两大体系。体系1中包括《认识固体》、《把固体放到水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体系2中包括《认识液体》、《把液体倒进水里》。在体系1中,我将《把固体放到水里》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进行融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分离出3个具有结构层析的内容:
1.把固体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体在水中的现象,体验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2.引入重量和体积因素,探究改变固体沉浮的秘密。
3.尝试同液体分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属于第一部分,把固体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体在水中的现象,体验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三、活动目标及指向描述
知识技能:把固体放入水中,感知沉浮现象。
过程与方法:探究改变固体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实验,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知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尝试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
四、材料结构性分析
1.结构层次性
第一层次:探究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经常拿来研究物体沉浮的材料,有小木块、鸡蛋、石头、铁钉、螺帽、玻璃球。
第二层次:探究材料也是生活中的材料,但是我们一般不拿它们来研究物体的沉浮实验,有玻璃注射器、土豆、粉笔、苹果、保险丝、蜡烛、玻璃瓶、辣椒、橘子。学生对这类材料缺乏经验,因此第二类材料的使用会给学生留下深度的思维空间。
2.结构功能性
注射器的功能不光是用来研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也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有的小组发现注射器是沉在水底,有的小组发现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在水中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五、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将第一组材料放入水中,通过学生的回答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现象。
2.引进第二组材料,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预测
●实验验证
●交流汇报
生成问题:注射器会怎样呢?为什么有的小组的注射器是沉在水底,而有的小组的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抓住矛盾,生成问题,将学生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自然地完成教学的过渡。
(二)、探究改变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注射器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看来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在我们刚做实验的时候还有一些材料,它们的沉浮可以改变吗?请小组讨论看看有没有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
1.小组讨论怎样改变固体在水中的沉浮。
2.提出假设,交流方案。
3.小组探究,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改变固体的沉浮。
4.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沉浮是可改变的,为下一节《探究固体沉浮的秘密》做好了思维和知识上的准备。
(三)、探究引伸,引发新思考。
1.我们实现了将物体由沉到浮,由浮到沉。
2.设疑,我这有一个辣椒,它很神奇,它可以不断的实现沉浮变化。教师演示。
3.引发新思考:你能连续不断的改变同一个物体的沉浮吗?
4.课外探究
教育应该有大课堂意识,科学课更应该有大课堂意识,沉浮自如的辣椒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孩子们课后探究留下独白的空间。
六、关于活动评价
注重通过课堂评价组织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本节课我的评价方式有:
关于评价主体:三元互动。同伴、自己、老师。从他们中间我得到几颗星?
关于评价内容:广角三维。我知道秘密了吗?解决困难时我的意见起作用吗?你有成就感吗?
课堂评价方式:倡导人文。
这节课,我最满意的地方是。我们组值得嘉奖的是。
七、反思一得
科学探究课要有活跃的气氛,更要有深层次的思考,动思维和静思维交相辉映,学生思维的活跃才是课堂活跃的第一特征。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抵抗弯曲》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自然引出“宽度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会怎样”的问题,由此展开一系列关于形状和结构的研究。所以,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抵抗弯曲》的学习在知识和探究技能方面为本单元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螺帽,比较不同宽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然后收集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明显提高。第二部分: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让学生解释横梁立着安放的现象,最后要求他们用感受尺子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验,能积极分析并善于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实验验证等手段展开科学探究。
2、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和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能理解横梁平放和竖放的道理。
三、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纸的厚度、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
教学关键: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
四、设计理念及基本思路:
本课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将实验探究、解决生活问题与课外延伸三部分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逻辑化、序列化、生活化、活动化。激趣引入部分:首先安排教师的演示实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引出纸条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也为引出课题做准备。自主探究部分:三组自主实验的设计,完全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服务,用填表形式展示实验结果,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合作,积极汇报,得出比较科学的数据。解决生活问题部分,出示建筑图片,目的是将学生的视角引向生活,让他们感受生活与科学的联系,又一次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体现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五、关于小课题的落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新能力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科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一直是科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有:实验材料难准备,学生实验难驾驭,小组讨论形式化,种种问题制约着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科学课研究的小课题显的尤其重要,本节课中为了落实这一课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注重实验材料的收集与保管,填充与更新,发动学生备齐实验材料做好实验的前提保证。
2、注重制定明确具体的实验要求,起到约束学生有序实验的作用。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组设置了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观察员,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学生有事做,有问题想,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4、注重实验设计的目的性,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效果:一节课中,如果实验没了目的,那么学生实验便乱了方寸,更别谈实验的有效性了。本节课我共给学生设计了四组不同的实验,目的各不相同,第一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对比试验要控制的条件,抓住这一关键,紧扣这一核心,就为后续实验打好了基础,铺好了路,第二、三组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实验,通过这2组实验使学生看到宽度、厚度的增加能明显提高抗弯曲能力这一现象。感受尺子不同方法的放法让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立放的道理。使科学道理回归生活。这些实验的设计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目的性强,循序渐进的把学生带入了探究的天地。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这是《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这两种机械,并通过用测力计测量、比较的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所以《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第一课时必须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观察到,(现在建筑工地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课前要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说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科学概念: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动滑轮作用与定滑轮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5.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说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选择必须对学生有启发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根据本课知识特点,根据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吗?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学生回答:有滑轮)
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学生猜测)
2、请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请各小组参照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讨论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各实验组汇报实验方案,全班分析讨论并改进,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如下: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时所需的力的大小
链接定滑轮,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测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实验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6、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学生用数据分析总结 多叫几个小组汇报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结论: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动滑轮
1、(出示课件)提问:“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不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指导学生从定义去认识并判断滑轮的`种类
2、动滑轮的定义: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板书:动滑轮)
3、猜测:你认为动滑轮的作用和定滑轮的作用相同吗?(不同)会有哪些不同呢?(学生猜测)
4、反问学生:你们猜得就对吗?(学生说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概括。
(1)组装动滑轮。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重物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6.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完成书中表格
7、交流发现: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用数据说明)
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8、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定滑轮 优点:改变用力方向
缺点:不能省力
动滑轮 优点:省力
缺点: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三、学以致用,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1、谈话:同学们你能举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吗?
2、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选择使用动滑轮?(搬运较重的货物时就选择动滑轮,想站在地面上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选择定滑轮。
3.引申的问题: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运到5楼的建筑物上,你会用什么样的滑轮?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请各小组组长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小学科学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研究自行车》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的最后一课。教材利用研究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把前几课所学习的有关内容综合起来,对所学的简单机械进行综合的观察、认识、应用,使学生知道简单机械的应用无处不在。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分3课时完成。在任务驱动页里,主题人物围绕着一辆变速自行车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活动1“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中,鼓励学生在自行车中发现简单机械的应用,加深对简单机械的了解;接着,活动2“变速自行车中的秘密”, 从变速自行车的传动部分入手,了解自行车传动装置,研究变速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搭配,对简单机械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本课在学习了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知识基础上,把前几课所学习的有关内容综合起来,对所学的简单机械进行综合的观察、认识、应用,是学生综合认识简单机械的重要一步,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一环,对以后学习复杂的机械具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的规律,我拟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验证,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好处,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识别自行车里的简单机械作为教学重点,把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实际作用作为教学难点。
说学情: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的交通工具,学生对自行车都比较熟悉和了解,但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及其应用简单机械的地方未必都清楚。
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师讲授、演示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学法:以交流、动手操作为主。
说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行车,变速自行车。
说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波 波和其他小朋友围着自行车在研究。
问题:自行车里都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呢?
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看看能发现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
二、活动一:自行车里的简单机械
导入:自行车由许多部件组合而成,我们先来认识各部件的名称。
媒体:出示课本图或自行车的实物。
思考:自行车各部件有什么特点?
问题:在设计自行车的各个部件时,工程师都做了周详的考虑。自行车中的许多部件实际上都是一种简单机械。我们能认识这些简单机械在自行车里的作用吗?
任务:观察自行车的图片或实物,研究其部件所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以及它们所起的作用。
活动:小组活动,研究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
交流:各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媒体:播放“自行车” 视频。
小结:
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的类型 所起的作用
车把 杠杆、轮轴 转向、平衡
踏脚与大链轮 轮轴 动力传递
刹车装置 杠杆、滑轮、轮轴 刹车
三、活动二:变速自行车的秘密
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这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大家认识它吗?它和普通的自行车有哪些不同?
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变速自行车的可变速特点。
问题:变速自行车可以改变速度,使我们在不同的路况中都能方便地行驶。请仔细观察变速自行车,看看它的哪个部件能起到变速的作用?
活动:
1. 观察变速自行车,找到自行车的传动部分,通过画图了解自行车的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2. 观察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器,看看它是由什么简单机械组成的?这些简单机械是如何运动的?试试探究变速器的变速原理。
思考:利用简图进行分析。
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的结论进行梳理和完善。
小结:
了解自行车的传动部件: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
了解自行车的传动过程: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
了解变速自行车的传动部件: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和叠加在大小链轮上的齿轮。
了解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叠加在大小链轮上的齿轮大小不同,通过手把的调节,组合成不同的搭配,使传动装置搭配出不同的转速。
拓展:自行车发明于19世纪初,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良,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你知道有哪些不同年代的自行车吗?它们有哪些特点?你还可以在现有的自行车中加以改良,设计一辆更方便、更省力的自行车吗?
四、阅读:自行车博览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总之,教学过程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动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