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09 16:36: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第三幼儿园的闫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语言活动《爱吃水果的牛》。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说目标、说思路、说过程、说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

  《爱吃水果的牛》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绘本故事(ppt上放一张绘本图书的封面图片)主人公是一只爱吃水果的牛,具有拟人化的特点,故事情节温馨流畅,非常吸引人。同时画面形象生动,主题突出,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有利于幼儿的想象与充分表达。因此,我把它选为小班绘本教学的内容,希望通过让孩子们阅读,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对身体好,能够大胆的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表达,知道在别人生病的时候要多关心,帮助别人。

  第二,幼儿分析:

  首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喜欢把动物当作人,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选择《爱吃水果的牛》这个内容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第二,从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和成人一起看图书,喜欢模仿故事中重复的语言,但他们对词义的理解比较表面化和具体化。第三,从我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来说,我们班的孩子比较对水果的选择比较单一,有的孩子遇到不喜欢吃的水果一口不吃,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其他人。所以,选择《爱吃水果的牛》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接下来,介绍我的活动目标:

  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将此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第一: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对身体好。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

  第二:能够大胆模仿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表达。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

  第三:知道在别人生病的时候,要多关心、帮助别人。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活动思路:

  结合此次活动的目标及重难点,我本着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路,设计了激发兴趣——初步理解故事——第二遍深入理解故事——情境体验游戏——情感升华五个层层递进的环节。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图片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会出示爱吃水果的牛的图片(PPT出示爱吃水果的牛),请幼儿仔细观察,通过“图片中是谁,他的肚子里是什么”的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爱吃水果的牛》的情境当中,顺利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首先,我会边播放PPT,完整、生动的讲述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并通过以下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爱吃水果的牛都吃了什么水果?

  2.主人和邻居都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没有生病?

  3.当主人和邻居生病的时候,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环节,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听老师的阅读、回答问题,使幼儿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多吃水果和牛奶对身体好,当别人生病时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同时还为下一环节的互动操作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互动操作,共同讲述第二遍。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连续听故事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同时,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直观。因此,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给爱吃水果的牛”送水果的操作墙面,鼓励幼儿一边操作粘贴,一边和老师一起进行第二遍故事的讲述。故事讲完后,墙面上形成了一幅爱吃水果的牛的完整画面,幼儿也在和墙面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持续了对故事的兴趣,也对故事中吃什么水果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下一环节的情境游戏做准备。

  第四环节:情境游戏:我来送牛奶

  这个环节,利用上一环节创设好的情境进行游戏,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的重复性语言:请喝杯草莓牛奶吧、请喝杯西瓜牛奶吧,这样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达和互动。《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情境和操作材料的支持下,能够大胆给同伴或老师送去不同口味的牛奶,并大胆进行表达,实现了难点目标。

  第五环节:情感升华

  故事结束,出示爱吃水果的牛的图片,提问“亲爱的邻居们,你们的感冒好了么?”引导幼儿感谢爱吃水果的牛。“我们要向爱吃水果的牛学习,当你的好朋友生病的时候,我们要关心、帮助他们。提问,我们可以怎么做?孩子们自由回答。爱吃水果的牛还要告诉小朋友:“为了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小朋友们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喝牛奶!活动自然结束。

  说效果:

  1.游戏化:

  首先,这次教育活动遵循了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将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自然大胆的表达。

  2.互动性:

  其次,结合故事内容,创设了互动的环境,提供了可操作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最后我想一个语言活动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种田人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是不对的,《守株待兔》位于本单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下跟《亡羊补牢》。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再也没有”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3自然段讲的是种田人拾兔后的心里活动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体会种田人荒废的时间;(4)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 ’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动画演示种田人拾兔后的心理,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 “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作品,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在平凡朴实的语言中,体现出“人们应该尊重并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这一鲜明的主题。如“花展上没有刻意培育的名贵品种,所有的花卉都尽可能让它们呈现本来的自然状态。新西兰人尊重一花一草,平等地对待所有的生命,由此可见一斑。”一句,颇耐人寻味。不培育名贵品种,告诉我们新西兰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即使是面对植物,也要“呈现它们本来的自然面貌。”同时,为下文的升华主题打下伏笔,对于“生命的尊重”,不仅仅是尊重花草,更是尊重每一个人。课文先写新西兰人的眼中花展的重要程度——“人人都不想错过”然后写花展的传统——“提前一天向一些特殊群体开放”,由此展现出新西兰人“尊重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优良传统。之所以在“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前一天”是要让这些特殊群体和正常人一样欣赏到花展,之所以“只对特殊群体优先开放”是为了他们不受拥挤和打扰。其中描写了特殊群体的人们参观花展的感人场景。“不可抵挡的生命的尊严”和“春天”说明这些人尽管是病弱的,但是却应当同样拥有享受生活的美好的权利,点明中心,值得回味。

  二、教法学法设计

  二期课改的内涵是要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园地。二期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更给我们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在教学中必然会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必然会摸索乃至形成新理论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课的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上课伊始,利用两分钟新闻播报这个小小版块,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这种自由表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新西兰美丽的风光图片,加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师生的互动,成功的导入,对学生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一开始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的心牢牢吸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使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

  (二)质疑交流 深化认识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堂课中主要围绕两个大问题来展开,1是一花一草已经表示所有的花草,所有的生命还包括哪些呢?2是花展有一个传统,就是它在正式对公众开放的前一天,只对一些特殊群体优先开放:残疾人、智障者和老年人,以使他们不受拥挤和打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第一个问题由老师扶着学,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提醒学生拿起笔圈圈画画,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交流整理问题中,帮学生归纳提问的诀窍:提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生有了疑问,再经过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考,议论,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学懂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样,既使学生学懂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发现,由思生疑,由疑促思。

  (三)读有所感 读有所思

  单一的朗读训练形式会使学生厌倦、注意力分散。所以,我们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结合实际需要和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训练,如齐读、指名读、引读、自由读、略读、精读、配乐读等。如配乐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随着美妙的音乐,或激昂、或舒缓,使学生把书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了生动的画面,感情自然流露其中。 此外,还开展各种朗读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甚至与教师赛读,鼓励每一位同学,只要多练习,便一定能取得进步,超越别人。把朗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训练到位,通过朗读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说课稿 篇4

  刚上一课《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内容浅显,篇幅短小,形象对比很鲜明。为此,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反而令我犯难,举棋不定。思忖再三,为课堂教学设置以下三步:

  一、定主线。

  该课的主线我就定在能有感情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文上,沿着这根主线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这是基础。第二步是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着读好课文,这是理解的深入,感情的深化。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根据板书板画复述课文,考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得以提高。第四步基本上就是让学生尽量做到边背课文边表演,真正地让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统一。这根主线是整堂课的主脉,把握这根脉去组织教学、组织课堂。所以很想说老师是导演,强调的就是导的作用。

  二、引副线。

  有主线就有副线,有主干就有支干,整个过程才显得完整、充实,而富有生气,副线的引导是随机而出现出示的。我把副线的重点放在词句训练上。

  1、需要重点提显的词是两个,即“满头大汗”和“自由自在”,而领会这两个词时,我所做的工作也并不多,基本是三步曲:第一步读好带有该词的句子,读出前者的累、后者的舒服;第二步就是给句子配以动作表演,让学生体会深刻些;第三步是联系生活中所见所感来为这两个词儿说句话,应该是水到渠成,学生不难表达。

  2、在教学的无意识中,我偏隐性设置的词语有“神气”、“躺”等等。教学中涉及到前者时,我就让学生来表演神气和不神气的情态,以此来确定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也从中加以理解、领会。后者“躺”的原句是“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一读就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躺”字上尤显浓烈。那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字眼的了得呢?于是,我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感悟——“如果把‘躺’换成‘躲’好不好呢?”这样一问一引,学生很自然也很愿意进行积极的思维,也就不难找到那种舒服之感的共鸣了。

  3、还有蜻蜓点水的句式训练,这主要显示在“有的……有的……”这一句式。教学时没有刻意地让学生对它进行说话,几乎是蜻蜓点水了一下,而这水就点在自己做老虎大王复述课文时故意出错这一步:蚂蚁搬粮食的方法很多,但不需要全写;蝈蝈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很多,想补充也行。“有的……有的……”是个有弹性、很自由的句式,学生表达的空间是游刃有余的,对它有个模糊的认识就可以了,不必给它设置框架而约束词的范围延伸。

  我想语文课始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去积累去运用,这也正是设计这些个训练的出发点吧。当然,如果让训练不显山露水地进行,则就是最佳境界了。

  三、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薄弱,持续注意的有效时间较短,这都很正常,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的每个问话方式、每个体态言语都带上磁性,这样才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学生的.思维。我在课堂中的简笔板画:

  还有戴老虎大王头饰的童话情境,以及一些过渡的语言链接,无不是为此而设计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忘记疲累,在自发的兴致中上好一堂课。所以,现在我还想说自己是个演员,进入状态就是个好演员。当然,这个舞台的主角永远是面前的学生。

  整个课堂的状态和预想没有细节设置,只是体现我的思路,学生怎样,得看临场发挥、表现了。当然,不管学生的思维要走哪条道,我不会强迫他们一定要跟我走,我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跋涉的路途上留下矿泉水或面包或其它实用的东西,因为终点只有一个。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灰椋鸟》是鄂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在文中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点明植树造林的意义。该文的作者徐秀娟是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她为了寻找一只失散的丹顶鹤,不幸陷入沼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艺术家为她谱写的歌曲。 《灰椋鸟》一文主要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景象以及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作者欲扬先抑,先写了灰椋鸟的“不好看”,接着,层层铺排,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温馨和归林后的热烈、喧闹,让我们跟着走近灰椋鸟,发现了这不起眼的小鸟的好看之处,让我们相信,世上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发现,也足以让我们动心——如果我们有体贴的爱心,就能进入万物的内心;如果我们能心如镜子般明澈,就能照见生命平等的真理。天地万物,相互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大美。学习本组课文,要使学生懂得;是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去创设一种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美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第二部分是重点,作者将灰椋鸟归林的活动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同时描写,交融渗透,合为一体。

  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学设计中力图以“美”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不断推进,透过作者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在语词的深处,挖掘文本鲜活的内涵,使之成为学生内心呼之欲出的情思与感动。

  根据文章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以下三个:

  1、学会6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读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想象句子所描绘的场面,体会作者的感情。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大自然的热爱,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是: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是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学习习惯还有待改进,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不太会用心倾听别人发言,经常出现重复别人发言和走神的情况,小动作多。其次是缺少知识序列性,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困生占班级比例大。经过一年的熏陶,现在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但阅读需要积淀,现阶段他们的感悟能力还较差,对于文字的敏感度还不够强,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程度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三、说教法

  针对本教材特点,我采用读中理解、品析感悟、想像拓展等教学方法,通过词语理解、句式的推敲训练,情感的体会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读感悟,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领悟式指导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读感悟,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通过顿悟,给学生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学法,总结学法。

  迁移式指导法、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

  点拨式指导法。以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味的方法点拨学生学习。动用这种方式的关键是设计、选择点拨,点在学法指导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另外还要选择点拨的最佳时机。点在新旧知识接时,点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对比式指导法,就是通过对比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五、说教学流程

  六、说板书

  一、板书课题:

  1、刚才课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歌名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涉水渡河时不幸陷入沼泽地的女孩儿叫 一起读 徐秀

  娟一生热爱鸟,为鸟献出了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她生前写过的关于鸟的文章。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拿出手来,端端正正写课题。(文章的作者有特别感人的事迹,学生对这篇文章也会更加感兴趣一些。事实也如此,当学生听说就是那个为了鹤献出年轻生命的女孩写的文章时,朗读的时候非常投入。)

  2、出示图片,这就是灰椋鸟。它正栖息在树的枝头,让我们一起仔细地看一看,它的嘴——

  生:尖尖的

  师:它的背——

  生:灰灰的

  师:远远望去——

  生:黑乎乎的。

  3、初次见面,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音

  1、师:有什么好看的呢?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鸟,在徐秀娟的笔下却那么富有生气。她是带着怎样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来描摹她心中的灰椋鸟呢?自由放声朗读,手中拿支笔把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关键的地方做做记号。

  2、检查字音 生字 多音字 难读字

  翘首 应和 能把它所在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吗?我翘首期盼“六一”儿童节快点到来,因为那天我要为同学表演单口相声。

  一样吗?内心地急切和期盼的心情时就可以用翘首这个词。

  一、复习导入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灰椋鸟最初给作者的感觉呢?课件出示灰椋鸟的样子,(师生接读)灰椋鸟( )的嘴,( )的背,远远看去( ),有什么好看的呢?

  师:原先在作者眼中这样有什么好看的呢,这样灰灰的,这样其貌不扬的灰椋鸟,到最后为什么说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为什么有如此变化呢? ..

  师:我们还是跟随着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等候灰椋鸟归来,走进它们的世界吧!我和同伴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鸟还是那些鸟,怎么会从“有什么好看”变得“好看”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刺槐林,靠近灰椋鸟,到作者的文字里去发现。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境。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初步感受一下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当时的场面,你会想到哪个词?教师板书,或学生板书。教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的感受还真不少呢?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哪些词语可以归为一类,为什么?

  渗透学习方法,品读第4自然段

  师:群鸟归林,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那片树林,走进灰椋鸟的世界,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的第4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学习方法)

  读:默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

  画: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鸟的词语或句子。

  思: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理由。

  预设一:投入

  我喜欢“投入”这个词,因为从“投入”可以看出灰椋鸟非常喜欢这片刺槐林,就像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灰椋鸟就是这片刺槐林的孩子。

  1、(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单株的刺槐,一张是成片的刺槐。) 师:看,这就是刺槐树,每年五月就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一棵棵刺槐树,组成了一片刺槐林。在灰椋鸟眼里,刺槐林就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就像它们温馨的家园。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个别读。

  2、师:请同学们用手势做一个“盘旋”的动作,然后想一想,灰椋鸟为什么要在枝头“盘旋”?

  生:也许是先归来的鸟儿在等待后归的鸟儿。

  生:也许是贪恋落日的余晖,还想再美美地欣赏一会儿。

  生:他们就像一群贪玩的孩子,在回家之前,不忘抓紧时间再玩一玩。

  3、师:这哪里是鸟啊,简直就是一群活泼泼的孩子!

  预设二 排空而至

  生:“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这句话写出了灰椋鸟数量众多,气势磅礴。

  1、师: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灰椋鸟“排空而至”的情景。

  生: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2、师:看看文中的这幅插图,有没有把“大部队”排空而至的情景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闭上眼睛想想,“排空而至”是种怎样的景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认为基本表现出来了,但是插图上的灰椋鸟应该画得再多一些,因为“整群整群”说明数量非常多。

  师:课文也对“排空而至”作了解释,读读,看看能不能找出来?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灰椋鸟数量很多。

  生:数百米长、浩浩荡荡、巨大、一批一批??“大部队” 这儿的“没有”可以省去吗?(体会“快”)

  学校从东到西 百米长,

  师:数量众多,规模浩大,黑压压地布满天空,这就是——

  生:排空而至

  3、师:这里的“排”和哪些词语中的“排”意思一致?

  生: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师:还有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表来”中的“排”,意思都相同,现在你知道“排”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推开。

  生:意思是灰椋鸟一大群一大群,像把天空都推开了一样。

  生:意思是灰椋鸟很多很多,呼啦啦一起涌进刺槐林,像要把天都撑破了,场面非常壮观,气势非常宏大。

  师:你们看,这就是排空而至。(结合黑板上学生板书的词语总结归纳)灰

【【精华】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冰花》说课稿范文01-15

体育说课稿大全体育说课稿范文11-11

关于数轴说课稿范文02-22

关于初二地理说课稿范文合集大全02-17

英语说课稿合集15篇12-21

初二政治说课稿范文01-17

初二物理说课稿范文01-17

关于学会感恩说课稿范文11-19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8篇02-15

【精华】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9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