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06 15:21: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说课稿 篇1

  一、把握目标,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ang eng ing ng》是一年级上册字与拼音的最后一课。本课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后鼻韵母ang eng ing ng的音和形,第二部分是声母和后鼻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ang eng ing ng的书写格式,第四部分是一首儿哥《马路上》。本课安排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是正确认读ang eng ing ng四个后鼻韵母,掌握两个整体认读音节ing和uan,并能学会拼读音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ng及声母与后鼻韵母相拼的知识,掌握发音要领。

  2、过程和方法: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技巧与方法,掌握声母与后鼻韵母的拼读,初步直呼音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科学合理地进行发音,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拼读是本课重点;eng ing的发音和直呼音节是难点。

  二、多方位渗透,说教法

  1、联系现实生活导入法

  创设情境,模拟动物声音,从象声词的音节中抽象出后鼻韵母ang eng ing ng。

  2、教、扶、放结合法

  教学后鼻韵母ang eng ing ng的发音。教ang时,先发a,滑向后鼻韵母-ng,再多形式教会学生发音。eng ing ng的教法与此类似,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让出时间给学生参与实践,教师适时辅导、点拨、指正。

  3、新旧对比比较法

  把已学过的前鼻韵母an en in n和后鼻韵母ang eng ing ng的音形进行比较,将声母与前鼻韵母的拼读和声母与后鼻韵母的拼读进行比较,还有练习四声的比较,这些都有助于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和声母与他们的拼读。

  4、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背投将画面与音像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5、游戏教学法

  采用猜谜游戏的方式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提高能力,说学法

  1、模拟想象法:

  让学生想象小狗、蜜蜂、雷声的叫声、响声,学生回答怎么叫(响)后,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动”中学

  老师随意读出韵母,学生上台动手摘卡片,让学生动脑猜谜语,动口说出谜底并拼读。动口、动手又动脑,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学得愉快,学得牢固。

  3、学朗读和学说话同步进行

  以范读、跟读、同桌合作读、比赛读等形式读发音,并让学生用生动、有韵律美的语言说出口,提高学生的音准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优化结构,说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 出示:小狗、蜜蜂、老鹰及雷电。

  师问:××怎么叫? 生答:小狗汪汪叫。

  2. 出示课题ang 、eng 、ing 、ng

  (二) 合作探究

  1.学习ang 、eng 、ing 、ng的音和形

  (1)音ang 、eng 、ing 、ng

  形式:师范读→生跟读→同桌合作读→各种形式赛读→全班读

  (2)形:比字形,出示卡片an→ang en→eng in→ing

  (3)书写:哪一个后鼻韵母在四线三格的位置与其它三个不一样(ing在上中格),学生在书本P62上描红。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ing uan

  íng uán

  欢 迎 十 元

  轻松一刻:学唱歌《劳动最光荣》

  3.学习后鼻韵母与声母相拼

  (1)猜谜游戏引入,出示(师板书)

  —áng→áng(太阳) sh—àng→shàng (上课)

  f—ēng→fēng(大风) d—īng→dīng(叮当响)

  h—óng→hóng(红色)

  (2)对比拼读练习

  Wēn 5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 说地位:二次函数是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的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理解的补充。而本节课的内容,是对二次函数y=ax2+bx+c中系数,a,b,c功能的探究,意在深化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在每年中考中,此内容都占有一定的分量,不可小视。

  2 说联系:通过对y=ax2+bx+c中a,b,c功能的探究,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图象及其性质,为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作基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 说课标:结合前后知识,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两点,一是熟练掌握y=ax2+bx+c中系数a,b,c的作用,二是进一步体会函数里数形结合的思想。

  4 说内容: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归纳总结出y=ax2+bx+c中a,b,c不同的取值对其图象位置的影响,然后通过4个例题,从不同角度,刻画出a,b,c的取值对函数图象位置的影响,每种例题都配有1-2个练习,供巩固提高,最后小结。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书上没有独立成节,是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积累沉淀下来的。本节课的例题是我在前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捡拾出来,有些题目还做过删减,或者改动,最终还剩下4个例题6个配套练习。学习内容基本上按先易后难的原则,螺旋上升,循序渐进。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各地中考试题类型,以及学生认知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根据a,b,c不同的取值范围,确定抛物线的大致位置,反过来,根据抛物线的大致位置,确定a,b,c的取值范围。(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掌握学函数的基本方法。

  说重、难点: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弄清y=ax2+bx+c中a,b,c的取值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教学难点定为:体会函数中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象求取值,根据取值找大致的图象。

  二、教法,学法

  1 说教法:本节课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学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九年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2 说学法:就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为四个模块,第一块是温故引标,先复习抛物线在不同位置情形下时,它的一般解析式,然后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探讨二次函数中a,b,c的功能。第二块是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分组活动,归纳总结出a,b,c的作用。第三块是例题剖析,巩固提高,第一个例题配套1-2个练习,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第四块是小结,反思。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五、说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1 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这节课的内容设为两大块,第一块归纳总结,第二块分4个例题。中间2个,右边2个,相互衔接,浑然一体。

  2 说反思:本节课既可以说是上新课,也可以说是一节复习课,因而所教内容,一部分同学都有能力独自完成,还有一部分同学需要老师引导才能完成。设计的内容比较单一,训练的题目能否多一点,力争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有的是害虫,有的是益虫,如蜜蜂、七星瓢虫等。我们三年级很多学生对昆虫都会有好奇心,因而比较容易激发对昆虫的探究兴趣,因此我确定了探访昆虫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昆虫保护宣传画》这个活动是学习包上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昆虫知识,知道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制作昆虫保护宣传画来增强保护益虫的自觉性。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益虫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感兴趣的,想了解的内容。

  2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

  三、活动学习目标

  1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及保护昆虫的方法;

  2在交流分享中发现、归纳出宣传画的特点,并能运用特点设计昆虫保护宣传画。

  3在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活动重、难点

  发现、归纳宣传画的特点,并能运用特点设计、评价作品。

  五、活动准备

  学生:

  1.有关昆虫知识的书籍;

  2.绘画用纸、彩笔。

  3收集一些宣传画。

  教师:

  1.有关昆虫知识的书籍;

  2.昆虫的相关图片;

  3.绘图用纸。

  六、设计意图

  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法和学法确定为如下几个内容: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体探究、了解保护益虫的方法、设计保护昆虫的宣传画增强保护益虫的自觉性。

  1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归纳、概括的学习活动,得出宣传画的特点。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明确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集体之智慧,聚集体之合力顺利完成设计宣传画任务,同时在设计宣传画的过程中,增强保护昆虫的意识。

  七、活动流程:

  本节探究课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确定保护方法。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发现宣传画特点

  第三部分:设计宣传画。第四部分:展示交流评价

  1第一部分:确定保护方法

  本节课导入用复习上节课学生探究昆虫的相关知识,引出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该怎样保护益虫”这一问题揭示本节课探究学习内容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前提下,从而保护昆虫的初步意识。

  2第二部分:探究新知 发现宣传画特点

  在提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这一问题后,让学生用已有知识表象充分发表保护昆虫的方法后引出设计宣传画来保护益虫的这一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同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宣传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什么是宣传画?合作探究宣传画有哪些特点?在这基础上带领学生阅读《学习包》P18页有关于主题设计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掌握设计宣传画的主要元素,为下一步的设计宣传画打下基础。

  3第三部分:设计宣传画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征以及学生对宣传画的认识和自己的特长喜好,引导学生也来设计一张昆虫保护宣传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自主确定宣传画的主题。依据自己平时看到或听到的人类破坏有益昆虫生活的例子,选择宣传画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工具等使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第四部分:展示交流评价

  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作用让学生把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展示给班级学生欣赏,同时让他们说说设计的意图一起评一评,投一投,在这过程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最后通过 “这么多宣传画,你准备怎么做?”来总结课文。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这样在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结合绘画、探究与德育教育为一体,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起到最大的作用。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三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极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把两个加减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有力的铺垫。《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三 、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三年级学生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三步四则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依托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经历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课教学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2)自主探究,全班交流。(3)多层练习,深化认识。(4)反思回顾,交流总结。

  下面,我将对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全班交流”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一环节是新知的形成过程,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独立尝试。

  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取 “一个保温桶6*元、一个垃圾桶17元,学校为每个班各配置一套,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这个信息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此时要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第二步:全班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大部分学生做完后,老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肯定学生的做法,并板书出教材中的方法。交流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先交流分步解答,给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化解题方法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6*×6=390(元) ●6*+17=82(元)

  17×6=102(元) 82×6=492(元)

  390+102=492(元)

  教师接着指出,“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是用一个算式来解答的,非常好,其它同学能不能把自己的分步计算也改写成一个算式呢”,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步骤,鼓励学生将三个算式或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提示:只改写算式,不进行计算。在改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改写情况,并请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做法:

  ●6*×6+17×6 ●(6*+17)×6 ●6*+17×6

  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并说出它的运算顺序。特别针对第三个算式问问学生,你的运算顺序和解题思路是否一致,通过说运算顺序,学生会发现自己是想要先算6*与17的和,但列出的算式却是先算17与6的乘积,追问学生:怎么做才能先算6*与17的和,让学生明白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所以,我们的算式应该在这里加上括号。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错误算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与反思中,准确把握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

  第三步:让学生自主计算改写后的算式。

  学生对第一个综合算式可能会有两种解法:

  ●6*×6+17×6

  =390+17×6

  =390+102

  =492(元)

  ●6*×6+17×6

  =390+102

  =492(元)

  学生通过观察及比较,发现第二种解决方法更简单,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两步乘法运算可以同时进行,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第四步:拓展练习。

  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如果把问题改为“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钱”,该怎样计算?鼓励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在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让学生说一说列出的算式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方式:

  分步解答:

  (1)6*×6=390(元) (2)6*-17=48(元)

  17×6=102(元) 48×6=288(元)

  390-102=288(元)

  综合算式:

  (3)(6*-17)×6

  =48×6

  =288(元)

  (4)6*×6-17×6

  =390-102

  =288(元)

  全班交流时,重点交流三步混合运算6*×6-17×6 的计算顺序。

  最后再一次总结、归纳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整个教学过程我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相信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掌握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且能够实际运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达到预期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本节课通过圆的认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因此,通过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的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骑过的自行车,有一些学生可能还用过圆规,对圆有一些了解,但只是直观的认识。另外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对圆有了初步感知,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增强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将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我顺势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并思考一下圆有哪些特征,引出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接下来是探究新知环节,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这是学生会有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用三角尺等等,我顺势引出运用圆规画圆。先用课件出示圆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圆规。指出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边尝试边小结方法:定好两脚间的距离——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在画图过程中,我让学生说说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画圆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自主尝试的过程,从最初的利用实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画圆,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运用圆规画圆,重点说说画圆时的注意事项,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通过刚才的画图,我会展示几份学生用圆规画的圆。并提问:为什么都用圆规画圆,圆的大小都不同呢?这跟谁有关呢?(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半径……)

  接下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概念。我会让学生将名称标在自己画的那个圆上,标注圆心(o)、直径(d)、半径(r),并判断图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同学画的圆,带着“为什么圆的大小不同、同学说的半径又是什么”等疑问,学生很好奇地自学教材内容,并在图上标注名称,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及时巩固了知识。

  结合画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半径和圆心。

  并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由半径决定。)那圆的位置呢?(由圆心决定。)

  设计意图:明确了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思考如何画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圆,初步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探索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请每位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与刚才的圆的位置与大小都不同的圆,再画一个与刚才的圆大小相同的圆。将三个圆剪下来。选一个圆形纸片,沿任意一条直径折一折。(发现:沿直径对折,两侧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中心点为圆心。)

  在一个圆内任意画它的半径和直径,并量一量。通过画图、测量等活动发现: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半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五)小结作业

  我会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餐桌为什么做成圆形?(2)为什么这些都称为圆桌会议?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希望通过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圆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圆的认识,如:餐桌做成圆形是因为圆周上每个点到中心的距离相同,这意味着每个人夹菜距离相同,对就餐的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圆桌会议更是体现公平的理念;这也是对圆的本质属性更高层次的体验。

  七、说板书设计

  通过设计合理、明了简结的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圆的认识

  圆有圆心、直径和半径,其中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直径)确定圆的大小。

  同圆中,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实用】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冰花》说课稿范文01-15

《离骚》说课稿范文12-09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10-08

体育说课稿大全体育说课稿范文11-11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07-09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06-25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合集10篇05-16

关于数轴说课稿范文02-22

木兰诗说课稿范文11-29

《木兰诗》说课稿范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