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说课稿范文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通过了解祖国幅员之大,祖国感受风景之美,依次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和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向往。
本课教学中尽量体现品德课程的体悟性、实践性和生活性,比如课前我做过一张”祖国知识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力求学生在课前就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这些信息。
本课中的三个板块,第一块是了解祖国地方大,第二块是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第三块是感受首都北京的美。我觉得第二板块民族大家庭牵涉的内容很多,所以单独拎出来作为一课时,把首都北京这一块的教学整合到第一板块中。这样我就形成了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的两个主要板块:第一板块是“了解祖国知识:感受祖国之大”,第二板块是了解以首都北京为代表的各地风景,感知祖国之“美”。
先来说说我对第一板块的教学设想:“祖国”一词在学生的心中是很抽象的,为了让这一概念具体化,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所熟悉的“嘉兴地区”作为切入口,让学生感受到嘉兴五县二区的面积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信息,从嘉善到嘉兴开汽车需要30分钟时间,再感知到浙江省地图,用汽车行程时间来丈量省内几个城市的距离。让人感受到浙江之大,之后在两次对比,由小到大中呈现中国地图,感受中国幅员辽阔。知识抢答赛,我安排了四个粗浅的祖国信息,从面积、人口、民族以及两大海岛来感受祖国的基本信息,但是这个知识抢答赛的意义还仅限于课堂,更在于课前学生对资料的搜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祖国知识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一过程既是对学生资料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更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获得更多元的祖国信息资料,弥补了课堂上四个抢答题的基础性和粗浅性。最后在这一板块中设计了请学生说说身边人来自那些外省份,通过小磁铁在地图上的分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祖国地方之大,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
再来说说第二板块:了解以首都北京为代表的各地风景,感知祖国之“美”。通过交流照片、纪念品等物品,在简单讲述中让各地的信息变得具体可感,在此,结合文本内容,重点介绍北京,依此辐射到其他省市风景区。在首都北京的交流中,先由学生交流补充,再由老师做系统性、总结性、典型性地介绍,并以8月上旬我校四五年级学生北京游学做结尾,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在此想说说贴照片这一环节的设计,教案预设的时候我希望学生能找到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旅游照片,然后让那张中国地图上贴满照片,表示我们的足迹曾经遍布到祖国各地,后来我想:首先客观因素,不可能贴得比较均匀,像内蒙、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去的人就估计不多,甚至一个也没有,主观上我也认为不一定要贴全,那些我们没一个学生没有一个家长涉足过的祖国土地还有很多,这不正好印证了我们祖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吗?也正好在这样的不完满中促使学生产生长大之后要走遍祖国的那种美好愿望吗?于是我就放任了这一块照片张贴的不均匀。
两个板块的介绍最后以一首简单的小诗做结语,最终上升到赞颂祖国的层面。我还想把这张贴上照片的旅游地图在课后及时地展示,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兴奋点一直保持到课外,课后津津乐道地和同学一起评论着这些图片、照片,相信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会给他们留下更久更深的印象。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个《是乐谱错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自信,而《是乐谱错了》继续了小泽征尔在欧洲参加大赛的的决赛时,发现了乐谱错误,即使在评委一致否认的情况下,仍然坚信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乐谱错了!从而夺得了大赛桂冠的事,通过对小泽征尔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良好的自信素质对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做了很多的诠释。
二、设计理念
以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诛仙,锁定重点语句和词语,以悟为核心,加深学生对的感悟能力,以品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力求课内与课外结合,基础只是训练与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达到三个 学, 共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从中提高学生理解、鉴赏、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小泽征尔自信和敢于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面对挑战,要相信自己,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小泽征尔自信表现的细节描写和对评委们态度的叙述的意图。
五、教学策略
本文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话,自读自悟引导教学方法,让学生周瑾小泽征尔去感受他的自信。
学生在学法,我主要让学生品读、感悟、体验小泽征尔在赛场上的表现,从而更好地体会他的自信。
六、教学过程
1.释题质疑,引入新课
教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觉,进而板书课题(板书),在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进一步质疑,从课题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判断句,为什么在“乐谱错了”前面加一个是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他又是对谁说的呢?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几十年前欧洲的音乐厅上演的精彩一幕。
这样的设计,不尽激发了学习的欲望而且从质疑上,让学生关注这句话,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新课理解、解读自信
共分4个环节
(1)初读、感知自信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课学生就会从整体上感知的主要内容,获得初步感受、训练学生阅读概括的能力。
(2)细读、整清思绪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仍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自由读读看看,课题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这样的设计,迅速呈现课文的主旨,开门见山,蓄势待发,而理解小泽征尔的自信,正是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者直弃中心,主奔主题去探究。
(3)品读感悟自信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感受,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乐谱错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发现、 下)执着引导学生体验,如果你是一名看台上的观众,你会怎么想,从小泽征尔一次又一次地停止演奏而且还指出了“乐谱错了”从中你看出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有自信心)进而体会评委是怎么做吗?感受他们的预期表达的意思,而在评委们一致认为是乐谱没有错的情况下,再次让学生角色转换,如果你是看台上的观众,你此时的情会怎样?在学生都小泽征尔紧张,捏把汗的时候再引导学生感受小泽征尔的神态、动作(出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坚强、坚定)在词基础上出示“乐谱错了”这句话,并与“乐谱错了”进行对比从中让学生感受小泽征尔坚持理念的优秀品质(板书:坚持、真理)接着让学生第三次进行角色转换,如果你是观众,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评委你又会怎么想,劲儿感受小泽征尔参加决赛时的平静是于他的自信,(板书: )他对评委的恭敬(板书恭敬)又为下文小泽征尔的坚持真理开线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自信,并让学生从小泽征尔的指挥 中感受自信给他带来的艺术巅峰。
以上这一环节,我把学生的朗读和情感体会相结合,把小泽征尔的神情语言和评委的表现相结合,把学生和文本和音乐互相结合,特别是让学生三次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从小泽征尔、从观众以评委的角度去感受大赛的紧张和小泽征尔的自信,并让这样的自信时候给学生熏陶和感想,体现了就 的理念。
(4)美读、追求自信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多 读的情况下,去感受小泽征尔的自信进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小泽征尔细节指写和对评委们态度的叙述对文表达中心的作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3.拓展结束、拥抱自信
在是本 的结束环节,我主要让学生交流一些有 自信的`格言,拥抱自信
七、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结合式板书,让学生对小泽征尔在赛场上的表现一目了然,并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也突出了板书技能的作用,纵观本节课,我遵循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情感体验,突出了语文教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为学生打造了学习做开展语文活动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野望》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唐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诗。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在诗歌历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位置又是这一课的第一首,所以我把这首诗歌当作典范来上,故而上的比较细致。
二、说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的要求
1、(1)了解作者王绩的生平创作,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五言律诗这一体裁;
(3)积累名句;
(4)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5)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2、在过程与方法上我采取情景感染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拓展法。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体会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感受汉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借助品读、想象,感受诗人孤独仰郁的心情,感受汉语言的美;积累名句。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领悟诗中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背诵默写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我采取谈话法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疏通文意,理解诗句含义。这首诗朴素自然,晓畅通达很好理解,所以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完成,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且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来谈,老师只做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整体感知诗歌之后用问题设置悬念引出作者介绍,这是在需要作者和写作背景时插入,孩子们更能接受,也显得自然有用。讲述王通与王勃是为了激起学生好奇心,顺势引导他们多读书,平时我会给孩子推荐可读的书目的。
在细读课文,赏析诗句环节我采用就近分组小组讨论探究的方法初步解决问题,然后学生展示回答,老师引导订正补充。力求整个过程过渡自然,条理清晰,使学生对诗句有深入理解,体悟汉语的美,以及作者精妙的写景抒情手法,体会作者苦闷,孤寂惆怅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依然是学生主体,老师指导,师生共同合作,让孩子们依然感觉是自己解决了所有问题。在问题的设置上我也是反复推敲,难易适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重难点。在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所以让学生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诗文转化成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否则,根本无法体会文字的美,它们不过是一个个汉字的组合而已。在品味“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字词上,我想起了《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那一段,所以用换字的方法帮学生体会这几个动词为何用的自然而精警。
接下来是对诗歌语言和体裁特点的一个探究,旨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在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对律诗的特点进行一个总结,使学生对律诗有一个系统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对以前所学律诗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合。然后是布置作业,在课堂语言描述的基础上再扩展,把本首诗的名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改写成一篇优美的小散文。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全面、明晰、重点突出,只要通过板书就可以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诗歌传达出的思想感情。整个课堂都浓缩在这小小的板书里。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拒绝战争》是教科版九年级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第一课内容在饱受战争创伤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创造一个和平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意义,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在新世纪 ,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主流。但是局部战争仍然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残害生命,损毁财物,特别是摧残儿童。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战争的巨大危害性,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战争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危
害,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战争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理
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认识问题的
能力和权衡应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和平,拒绝战争的情感和意识
3,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其中最重要的事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说学情:
当今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亲历战争的危害,仅限于影视资料缺乏对其直观的深刻认识,更缺乏理论思考,本节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直观资料,深刻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性,从内心深处树立热爱和平的精神。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无法真实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危害,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利用图片,战争记录短片等方式形象展示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战争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声情并茂地描述战争的残酷,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灵魂深处拒绝战争,理性地认识战争。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战争的危害性,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请学生看上述两组图片,说明分别反映了我们人类的哪两种生活情景
板书:第17课 战争与和平
多媒体放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段)后教师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 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
学生发表观后感,教师再加以评价
板书:⑴战争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多媒体展示)
一级级台阶上,男女老少,尸横遍地。许多人枕叠在一起,一些人俯身向下,一些人仰面朝天。他们是为了躲避日军轰炸,在防空壕里窒息而死的。 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3个多小时大轰炸,造成"重庆防空壕大窒息惨案"。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共空袭重庆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
在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万。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3百万人,其中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
师讲述过度:战争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与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
板书:⑵战胜消耗大量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
读一读(多媒体展示)
教材第129页图6—3。6—4及文字。
小资料:(师生共同分析资料)
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战争(学生各抒己见)
多媒体展示读一读:可怕的核战争
目前,世界上有5万多个核弹头,约达200亿吨梯恩梯当量的核武器,一旦发生核战争,只要动用现在世界拥有的1%的和储量,就足以严重破坏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核爆炸产生的烟尘将弥漫全球,使地球数月不见天日,全球气温降至零下25°C,动植物成批死亡,人类面临全面生存危机。这还仅仅是1%,如果是全部,那就足以让地球毁灭几十次
教师讲述过度:由此可以看出,战争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当然,战争的危害还不仅如此,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展示读一读,想一想:
教材第129页下辅助文。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从9。18事变到日本投降,在长达 14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教师设问:阅读了上述材料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战争还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学生回答思路:战争还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板书:⑶战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教师讲述过度: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在家,有父母的呵护,享受着温馨的家庭生活;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教育,安心地学习,成长。可是同学们是否知道,战争中的少年儿童,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多媒体展示读一读——教材第130页图6—5及文字
多媒体展示战争中的少年儿童
师生共同评价图片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从四个方面简单了解了战争的危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又何止这些。同学们看过哪些反映战争的电影或书籍 能说说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进一步引导:通过上面的学习和同学们的讲述,我们懂得了,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代价是惨痛的。面对残酷的战争,我们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拒绝战争。
教师揭示主题:这就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拒绝战争!
板书:拒绝战争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找规律》,目的就是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主动创设活动、参与活动,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说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的间隔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列;并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三、说重点
活动的重点: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说难点
活动的难点:在有规律的排列中会表现2——3种规律。
五、说教法
整个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观察法、操作法、尝试法等几种方法,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活动中,边玩边学。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发现、生动活泼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六、说活动流程
活动分为三大部分。即自由探索---动手操作感知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尝试自由排列。 第一部分是让幼儿自由探索,活动一开始以游戏引入,让幼儿寻找卡片,观察卡片上有什么,找找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各种事物的不同排列,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运用游戏法能使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大大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发现、感知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
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这是活动中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找出物体的规律,并将规律补完整,以加深巩固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个幼儿都不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在补规律的操作活动中准备教学具时,按幼儿的能力来分,能力强的有2——3种规律,能力弱的有一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和发展进行个别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主动活动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
第三部分是让幼儿尝试自由排列的活动。这是活动中的难点,让幼儿尝试在有规律的排列中表现出2——3种规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必备】说课稿范文6篇】相关文章:
《冰花》说课稿范文01-15
《离骚》说课稿范文12-09
体育说课稿大全体育说课稿范文11-11
关于数轴说课稿范文02-22
苏轼水调歌头说课稿范文03-16
《雨巷》说课稿范文08-15
雨巷说课稿范文12-05
《望岳》说课稿范文12-05
《将进酒》说课稿范文12-04
木兰诗说课稿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