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菜园里》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菜园里》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菜园里》说课稿1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的一篇归类识字课文,题目是《菜园里》。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
一、教材分析:
《菜园里》是本册教材第三部分的第三篇归类识字课文,课文主要由加了拼音的9种蔬菜名称和一首儿歌、一副插图组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学好本课为本单元其它课的学习打下识字基础。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积累和运用词句,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课文特点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个新笔画卧钩,会写心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大量识字,读懂课文,因此,我将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确立为本课的重点。识记生字是难点。
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我又准备了生字词语卡片、挂图、蔬菜实物及图片等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起到化难为疑,提高课堂效率等多种功效。从本课集中归类识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触摸实物,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同时,我还采用了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多次进行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看看、摸摸、读读、议议、画画的学习过程中,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地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思路:
依据儿童的特点和教材的特色,本着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首先是兴趣导入,接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的好处,互相启发,共同探究。最后,运用生活经验,拓展延伸,从而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
(二)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副精美的图画,在学生整体感知菜园里的画面后,我接着问:看到菜和园,你有什么好办法一见面就能认识它?探究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2、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通过向学生展示九种蔬菜实物,创设菜园里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下座位去看看或动手摸摸,来初步感知这些蔬菜的的特点和识记它们的名称。然后再说说自己刚才的收获。由于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初读课文内时,先提示学生解决不认识的字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
3、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在自悟。通过让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男女合作读等一系列读的活动,把课文读通顺。然后引导学生质疑,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如,在学生提出为什么萝卜地下捉迷藏?时,我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先引导说说平时自己是怎样玩捉迷藏游戏的
,再结合萝卜的特点,使学生读懂课文。最后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擂台赛表演读,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3、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巩固识字,我特意安排了为蔬菜画像和找朋友游戏。同时趁热打铁,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仿编儿歌,既积累了语言,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4、课堂总结,实践活动: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里的收获,以及自己小组哪些地方合作得好,那些地方还需要进步,总结出小组今后努力的方向。接着,老师建议学生放学后随父母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并画下来。有意将课堂引向生活,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不拘泥于教材,把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宗旨,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等一系列读的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逐步学会探究,增强了与人友好合作的意识,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菜园里》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中的第三篇课文《菜园里》。本课以一幅菜园丰收图为背景,配有个蔬菜名称,和一首带有六种蔬菜特征的韵文组成。本文极具生活特色,体现了让学生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的意识。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又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加以巩固。
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场,对于各种蔬菜的认识也是来自于饭桌上的。又因为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图片展示蔬菜及名称,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感知生活。
结合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
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说教法:
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
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种蔬菜。
当学生为种蔬菜命名感到为难时,出示儿歌,通过小组读、讨论,判断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在教学前,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引发学生积极质疑,主动探究、思考的习惯。
三、主动识字。
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标签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教师用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呢?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识字后,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加以巩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四、读中感悟。
字词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学习字词又是为了能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字不离文,文不离字。在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文本中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本课的儿歌琅琅上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因此,我通过合作组读、同桌读、对读、齐读、指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蔬菜的特点,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学有空间的情况下设计了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儿歌,给你知道的蔬菜编儿歌的环节。既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识字,又强化了学生对其它蔬菜的直观形象认识;既培养了美感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确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写字。
一堂课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安排了卜心的书写教学环节。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菜园里》说课稿3
【说教材】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
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对蔬菜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市场及摆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对生长在菜园里的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感知较少,更缺乏对蔬菜有关基本知识的了解,针对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紧密相联,以及该年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好动这些特点,我拟订了本课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出教学重难点,精心教学准备,如下: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卧钩”和1个偏旁“风字框”。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3、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生字,扩大知识面。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儿歌,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能比较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3、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4、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知汉字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2、通过本课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有关蔬菜的知识。
【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指导写字。
二、教学难点:读准“菜”、“卜”、“风”、“藏”、“茄”、“嘴”的音,指导书写“心”、“风”。
【说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课前与父母一起到菜市场买菜、认识蔬菜,了解并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
3、带一些自己认识的蔬菜及其词卡。
二、教师准备
⑴生字词卡片;
⑵九种蔬菜实物及其名称卡片;
⑶课件;
(4)画有田字格的黑板。
【说课时安排】
2课时
【说教学过程】
1、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的选入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有活动的时空,走出课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学习,比如:课前让学生跟随父母去菜市场,看菜、买菜、认菜、了解并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开课前又设计了这样的准备活动:教师将购买的九种蔬菜摆放在教室四周,并在每种蔬菜前放上名称卡片,让学生自由动眼看,动手摸,用鼻闻,尝试认识它们的名称;课中结合学生前面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蔬菜名称说话,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并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
学生遇到新鲜事物,新的问题觉得有趣,便不自觉地动眼观察,动手收集,动嘴沟通,动脑思索,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2、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空间。
本课教学时,我本着一切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展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去获取知识,并将学习生字与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比如:开课时,请学生自愿介绍自己到菜市场了解到的蔬菜名称;在识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认知蔬菜名称,学习生字词;在学习儿歌前,请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用九种蔬菜名称说话;学习儿歌了解蔬菜特点后,又安排了拓展延伸,扩展识字,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去创作儿歌。
在整个识字、学习儿歌的过程我还采用自读、互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比赛读、挑战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体现并落实语文学科以读为本、读悟结合的特点。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积淀语言。通过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识、写结合,在认字同时重视写字。
本堂课在认读了“菜、园、萝、卜、豆、角、心”这七个字后,将“萝卜”的“卜”和“心”的认和写结合起来,利用制作的写字教学课件与教师的板书范写进行这堂课的写字教学,并把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字的占格、起笔、收笔落实在写字教学中。
4、尊重学生选择,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在识字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自学生字。学生尝试认读九种蔬菜的名称词语,喜欢哪种蔬菜就认读哪种蔬菜的名称;在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环节,选择自己会认的词语认读;在学习儿歌环节,选择自己朗读的比较好的句子展示等。
5、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比如:展示自己会认的生词,展示自己读的好的句子,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知识和课外认识的生字等。
6、开放式教学,体现“大语文”的教育观。
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抽象的字与具体的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到菜市场买菜、认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信息;课前活动时将蔬菜摆在教室四周,学生通过看、摸、闻、认、读等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认知;课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过程本人力求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