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跨栏—栏间跑说课稿

时间:2021-07-07 10:31: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二跨栏—栏间跑说课稿

  一、说教材

高二跨栏—栏间跑说课稿

  1、教学内容:(1)学习栏间跑(2)素质练习(自选)。

  2、教材分析:

  根据《大纲》要求,"栏间跑"是高二年级跨栏跑的"知识点",组织"以30M快速跨过3个低栏"的单元教学,改进栏间跑的节奏,发展学生连续过栏侧的运动能力。

  高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从起跑到第一栏"、"起跨过第一栏"的技术教学,高二年级的跨栏跑教学,应把巩固学生连续过栏,改进栏间跑节奏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结合快速跑及快速跑的各种能力练习,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培养节奏感。

  本单元共五节课,本次课是第二次课,重点是改进跨栏步、学习栏间跑技术。难点是栏间跑的节奏,培养运动感觉。

  3、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理3)班学生。

  (1)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他们喜新、好奇、求趣。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2)女生具有动作幅度小、频率快、向前性好、身体重心起伏不大等特点。

  (3)该班学生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但部分学生有过栏心理障碍。

  (4)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跨栏选手刘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生对跨栏跑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4、教学目标:(依据是技能规律、负荷规律、情感规律、交往规律)

  1、认知目标:了解跨栏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跨栏的`动作要领,懂得蹬、跨、摆是跨栏的关键,理解跨栏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跨栏动作,25%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

  二、说教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刘翔说起、现代奥运会说起、跨栏跑的起源说起。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会、乐,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策略:(1)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感式、诱导式进行教学。(2)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如不同栏高、不同等距、体操垫等方式引导学生,消除畏惧心理。(3)加强跨栏跑自主学习的研究。(4)注意安全教育学生采用自己的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和手段,不要逆向跨栏练习。

  3学法策略:(1)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规定本人的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栏间距、栏高等学练等条件,灵活教学,增强练习的乐趣和实际效果。

  (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改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跨栏学练,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拼搏、克服困难的品质。

  (4)引导学生重视跨栏跑学练与思想品质的培养。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3分钟

  2、徒手操 7分钟 散点散开,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活动。

  3、跨栏坐、专门性练习8分钟 目的是既热身,又提高学生专门性动作的能力。(初步体验)

  4、栏间节奏跑练习10分钟

  5、栏侧练习12分钟

  6、结束部分5分钟

  四、教学流程图

  热身 →徒手操

  ↓ →教:示范并讲解技术要领、巡回指导、观察纠错

  栏间节奏跑 ∣

  ∣ →学:看、听、练、论、创、演。

  ↓

  新授教材 →教:传授知识、观察指导、讲评练习。

  (跨栏跑过栏侧) → ∣

  ∣ →学:分组练习、个人展示、反馈评价。

  ↓

  整理 ---→ 放松、小结、作业。

  ↓

  下课 ---→ 回收器材。

  五、教学效果预计、场地、器材

  1、教学效果预计: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35--40%,练习强度较大。

  2、场地、器材:田径场8条直道,栏架子12个等。

【高二跨栏—栏间跑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二跨栏—栏间跑说课稿范文02-17

跨栏跑说课稿07-09

跨栏跑说课稿11-04

跨栏跑说课稿06-22

跨栏跑说课稿07-05

跨栏跑说课稿范例05-13

高中跨栏跑说课稿02-19

跨栏跑说课稿范文06-07

《跨栏跑——起跨过第一个栏》说课稿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