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习报告

时间:2021-07-09 13:39:33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编辑实习报告集锦八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编辑实习报告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实习报告集锦八篇

编辑实习报告 篇1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支持你前进。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

  编辑部的工作者们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

  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

  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不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编辑实习报告 篇2

  熟悉了整个公司从技术到运营再到市场,最后我终于来到自己所在的网站编辑部。主编将我分配到关系到整个网站赢利与否的知识频道,负责带我的姐姐是全公司业绩最好的,心里自觉压力陡增,也又一次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

  网络媒体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称的媒体,高效意味着忙碌,也意味着偶发性强。所以,虽然只是刚入职,但工作中的每天都在不断学习和接受从来不曾接触的新知识、新技术。

  做网络编辑,除了基本文字知识,最重要的是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其中dreamweaver、photoshop是所有软件中的核心,而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仍然停留在几年前学的那点皮毛,相比较其他两位新入职的同事,一位是计算机系毕业已经工作两年,另一位是北二外新闻系的应届生,无论是从学历本身还是从技术的熟悉度上衡量,我都清楚自己必须尽快找准自己在编辑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因为网站的赢利主要依靠点击率,而点击率通过公司技术部门就可以调出统计数目,因此,我们的工作效率高与否、正确与否、赢利与否,都是直接而又直观的被呈现,职场的残忍与残酷,就这样轻易呈现在我的眼前。网站编辑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由于之前寒暑假期间,我只在电视台和报社做过实习生,因此网络媒体方面除了平时对网络使用的喜好与依赖外,网站编辑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零起点的工作。刚刚入职,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信息搜集、整理、加工这样看似简单却十分耗费时间的工作。因为不熟悉排版规律,所以编辑出的新闻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更改。了解到从前浏览网页并不注意的关键词,其实是关系着seo及整个网站赢利与否的关键命脉,所以大部们的时候,我又苦恼于无法为整篇文章起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标题、找到准确的关键词,因此平常每天20条更新的规定到了我这儿只能完成四分之一。

  为了赶上进度不拖后腿,从入职第一天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加班生涯。公司在加班这一点上一直都做得很公平,晚七点后打卡回家均有20块的加班费和补助,因此平常的日子里,即便5点半下班时间过了很久,留下的人仍然是大多数。而且事实上,网络媒体工作加班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面对庞杂和随时可能更新的新闻,我们都要时刻保持着警觉和判断,不同的是,老员工加班是因为想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我却是为了完成自己本来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已。

  因为公司定期会为员工做一些技术上或与网络新闻有关的培训,所以,虽然我刚入职不久,却在三天之内参加了两个培训。在未工作前,我一直对培训充满了期待,天真的以为培训就是员工的交流会和联谊会,而真正实质性的内容都是要到会下工作总结的。可是没想到的是,我接受的第一个培训竟然是前叽歪网的ceo李卓桓。关于twitter,一直是我在大学期间特别关注过的网络新变化,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机会和中国twitter的开路者做交流。接受培训的过程是轻松而又不断受启发的过程,公司讲求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开放姿态,但这两点都是我在学校工作中曾经出现过多次的问题。

  以前在学校经常做编辑的工作 ,所以整个人基本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每天面对死板的文字做校对、编辑,正如面试时的人事主管担心的一样,在接下来的几次培训中,因为我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过于内敛的性格,都致使我在培训过程中主动丧失掉跟培训人的交流机会。关于公司为员工培训的内容,大多数都与网媒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经自以为早已熟捻的网络操作和网络平台却无法在培训过程中完成良好的融会贯通,事后我曾不断反省,过于中规中矩的思考方式是问题最关键所在,在学校的学习让我已经忘记如何逆向思考,而只是学会了被动的接受,但在如此开放的年轻团队中,我最需要的却是开放、活跃、聪明。几次培训下来,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自己的确存在着太多问题。同入职的其他两位新人在培训中都表现出了实力,而我在这方面却显得默默无闻毫无特色,心里清楚一个员工能够在公司站住脚跟需要核心竞争力,我虽无法在新入职就一步登天,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全面发展。网站编辑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编辑实习报告 篇3

  从3月5日到4月8日,我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以下简称校报编辑部)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单位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中共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实习内容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

  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五。实习收获及对本次实习的意见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

  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

  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

  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

  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

  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编辑实习报告 篇4

  《新闻与写作》实习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除了帮着编辑部搬家和校对稿件之外,我一共做过两次采访,采访对象分别是漫画家方成和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徐滔。而我认为最大的收获还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编辑部几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东西,也真正明白了实践的意义。

  《新闻与写作》有一个固定的采访栏目叫“名人谈充电”,采访对象都是国内著名的新闻人,以对话形式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充电情况。一开始分派给我的采访王志的任务就属于这个栏目,但由于期间遇到了一些阻碍,所以采访未能进行,我重新领到的任务是采访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徐滔,主题仍然是谈充电,由我和另外一位实习生负责,带我们的老师是编辑王卫国老师。

  对于这次采访,可谈的事情实在太多,我所得到的收获也很多,其中主要是从王卫国老师身上学到的谈话和采访的技巧,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对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王老师大约五十多岁,曾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师从谢冕和严家炎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到《北京日报》工作,现任《新闻与写作》编辑,是该杂志水平最高的编辑之一。

  为了做好这次采访,我和搭档作了充分的准备,在网上搜集到了几乎所有关于徐滔的资料以及其他媒体采访她的稿件,通过准备我们掌握了有关徐滔的基本情况。北京电视台有一个王牌节目叫《法治进行时》,这个节目通过录播破案现场深受北京老百姓,收视率非常高,徐滔就是这个节目的创办人兼主持。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件事情:XX年某夜,北京西站发生歹徒劫持人质事件,公安人员将其团团包围,为了保护人质安全,局面一直僵持,后来犯罪分子提出要见媒体,于是公安人员找到了徐滔,结果徐滔凭借出色的口才对歹徒展开了心理征服战,经过九个小时的鏖战,她终于凭三寸不烂之舌配合公安人员将人质解救,将犯罪分子制服。节目播出后徐滔一举成名,并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开始列采访提纲。

  我们先请教王老师,他告诉我们,采访时脑中要始终有一个框架,即:为什么要充电?怎样充电?充电的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虽然简单,但采访时绝对不能脱离这三个框架,否则就会离题千里。然而一开始,我们总也抓不住重点,不知道第一个问题应该从哪儿切入。采访提纲一次次地列,又一次次地被王老师批评,总也不能令人满意。当我们几乎江郎才尽的时候,他拿着提纲问我们:“徐滔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回答:“是XX年西客站解救挟持人质事件。”“你们为什么不提这件事?”“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媒体采访徐滔时都会提到这件事,如果我们再提的话就会很俗气,难以出新,所以有意将其避开”,王老师听到后,一摆手,对我们说:“这么想是不对的,徐滔之所以是徐滔,就是因为她这种独特的经历,而她最得意的事情就是XX年西客站解救劫持人质事件,这是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你们连这个都不提的话,怎么抓住徐滔的闪光点?也正因为这件事情最典型所以别人在采访她时都会提到。我们不管他们提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充电的角度和这件事结合起来提问题,而这就是我们要出新的地方,也是可以和她拉进距离,引起她谈话欲望的地方。”一席话使我们茅塞顿开,于是经过短暂的思索,我们把第一个问题列为“徐滔您好,几乎每个记者采访您都会提到XX年北京西客站劫持人质案件中,您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谈判9个小时,并协助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的那段经历。我们想知道,当时您为什么能如此准确地把握犯罪分子的心理呢,您学习过犯罪心理学吗?”,这个问题既抓住了徐滔的特点,又紧贴充电主题,得到了王老师的首肯。万事开头难,第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其他问题很快就列了出来。后来采访徐滔的时候,我记得她见到我们后说的第一句话说的就是:“你们这份提纲写得很棒,很专业”,后面整个采访也进行的很顺利,很愉快。事后我想,能得到京城名记这样的评价,那当时反复列提纲付出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采访的成功当然要归功于王老师的指导,他经常对我们说,他作采访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四个字“六经注我”,就是说在采访前对某一个问题首先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采访过程中只是引导着被采访者来注释自己已有的观点。我明白要做到这点需要具有准确而独到的洞察力,要有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王老师无疑具有这样的能力,这是最令我佩服的地方,也是要从他身上学习的最大的无形财产。王老师曾经给我们介绍说,央视许多大牌记者,诸如白岩松、王小丫、撒贝宁、王志等都和他 “认识”,可是他们却从来没见过面,所有的交流都是在电话里进行的。在和这些人第一次通电话时,王老师往往能一语道破出他们主持节目的最大特点和不足,这往往会使他们有如遇知己之感,因此对王老师约的采访、派的记者很少拒绝,这也是我们这些实习生能采访到这些大牌记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采访结束,回来就要整八月底的骄阳依然似火,暑期的背影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夏日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影。想起在《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实习的日子,挤公交车、外出采访、校对稿件,这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细细梳理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初出茅庐

  很早就听说学校要求大二学生在暑假时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一直不大以为然,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才发现自己无从着手,好像初学走路的婴孩儿,不知道应该先迈哪一只脚,彷徨了好一阵子,也犹豫了好一阵子,仍然毫无头绪。于是,我想起了向老师求助,首先找到宋琳老师,他是社会知名诗人,也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当我断断续续地说明自己的意思时,宋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等消息,自此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着宋老师的最终答复,又是一段忐忑不安的时光,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终于,宋老师告诉我,让我去联系《诗刊》杂志的某个编辑,到此时,我才真正看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光明,终于将社会这扇紧闭的大门撬开了一条缝隙。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一条道路向我敞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里看到《新闻与写作》杂志上有一则招收实习生的信息,随手抄下电话号码,便战战兢兢地给对方打了电话,电话通了,让我两天之后去面试。我如期而至,面试并不复杂,我的心里却很紧张,说是面试其实也就是和主编聊天,在聊天中会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幸而编辑部的人都很随和,面试很顺利。但是在这之前有两段小插曲令我至今记忆深刻,面试的时候,《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还没有搬到东单的新闻大厦,办公地点仍然在和平西街那个很幽深的巷子里,由于事先没有查清楚行车路线,所以在去的路上不断地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地址,就这样,原本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的地方,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当编辑部主编指出这个问题时,羞的我满脸通红,初入社会便表现出如此的状态,至今想来仍然觉得惭愧;另外一件事情是,由于出门匆忙,竟忘记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等证件,这个疏忽可是致命的,不过幸亏我带着一些盖有学校印章的获奖证书,才不至于不能证明身份。后来主编对我说,对于这件事情,如果他们再严格一点儿的话,那我就不可能留下实习了。这次的面试经历暴露了我的许多缺点,也得到了一些教训,不过对于日后真正找工作来说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心存感激。

  从实习单位回来后,我就去中文系主任办公室找了孟登迎老师,因为编辑部交给我一个采访任务:采访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对于这个采访任务我诚惶诚恐,因为与名人尤其是名嘴面对面交流,对于我来说尚属首次,所以想请孟老师给予指导,和孟老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他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教授我了如何把握住采访重点,一席谈话令我收获甚丰。

  《新闻与写作》是隶属于京报集团的党办新闻理论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正是这样一份杂志却能给一个初来乍到的实习生采访央视名嘴的机会,一开始我是很惊讶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信任我们这些实习生,因为在这之前,其他实习生先后采访过白岩松和撒贝宁。但是后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编辑部实行激励实习生的机制,他们信任大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把一些重要任务交给学生去做;对于我的话,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学校院报做记者和编辑、在中文系葵社主办《新声》社刊的经历以及一些校内文学比赛的获奖证书起了作用。

  聊完了采访的.事情,孟老师说可以推荐我去《青年文摘》实习一段时间,听到这个信息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多都是捧着《青年文摘》长大的,这本杂志在全国非常有名,销售量也很大,如果能去那儿实习的话,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当时毫不犹豫便答应了。

  就这样,在两周之前还一筹莫展的我,现在已经拥有了三个实习机会,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我又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就社会知名度和刊物发行量来说,《诗刊》和《青年文摘》远远高于《新闻与写作》,而且我是学中文的,平时也喜欢阅读和创作一些诗歌,所以无论选择《诗刊》还是《青年文摘》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最终却忍痛割爱,选择了《新闻与写作》,我之所以这样选择是有原因的:第一,这个单位完全是我自己联系的,自己种的果子吃起来永远都是最甜的,因为这个过程凝结了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所以不忍将其舍弃;第二,《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老师对我非常信任,能给我提供非常大的发挥空间,而这一点在其他单位是很难遇到的;第三,我想社会实践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而做新闻无疑是最便捷、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我最初也就是抱着能够接触社会的想法去进行社会实践的;第四,虽然我是学中文的,但是在院报的工作经历使我对新闻产生了感情和兴趣。在这些想法的基础上,我选择《新闻与写作》。

  二、良师益友

  在《新理采访录音,整理过录音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耗时耗力,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一万五千字的内容,至少要在电脑前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说这项工作是体力劳动的话,那么接下来整理初稿的工作就是要考验脑力的时候了,一万五千字的内容经过选择、提炼,要整理出三千五百字的初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逻辑清晰,语言简明,这对于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取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还有语言文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逼着你做出尽善尽美的文章。经过这样一通程序下来后,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倍感亲切,而当看到自己付出的劳动终于变成铅字时候,兴奋地看了又看。

  编辑部还有一位负责采写工作的编辑叫刘建新,她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编辑了,在实习期间我也有幸跟着她参与采访了著名漫画家方成。按王老师的说法,刘建新老师的采访方式也可以用四个概括,叫做“我注六经”,她为人和蔼、循循善诱,往往第一个问题就能给人以亲切感,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然后不断通过自己的提问,使被采访者说出更多想说的话,这在采访方成的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和王老师的“六经注我”一样,这是两种不同的采访方式。而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并学习到这两种风格迥异,但效果相同的采访方式,着实受益匪浅。

  主编郭洪新非常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并且非常具有创新意识,他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一些栏目,包括实习生,使每个人的长处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因为我平时写一些诗歌,所以他让我管理网站上的“传媒人诗苑”栏目,并且安排我为该编辑部写刊歌的歌词。这些都为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和学习空间,而他的这种管理理念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思考的。

  总之,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能结交这些良师益友是我最大的收获,他们对待我的态度使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恩的心,就像王卫国老师说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和你们年龄差不多,我们希望他们单位的老师能够对他们好一点儿,反过来,我们就想要对你们好一点儿”。

  三、满载而归

  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时间不长,却收获颇丰,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杂志相对报纸虽说比较清闲,但却可以在一个题目上不断打磨,可以做得很精,将一块璞玉磨成精美的玉器,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手艺也在不断提高。当然,除了技术层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对自身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学习真的很重要。以前常听人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回到学校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知道怎样去学习了,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对此我更是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和王卫国老师聊天,谈到了理论学习的问题,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参加工作后,当一个人的工作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难突破的阶段时,起决定因素的往往是他的理论功底。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是如何在大学生活剩下不到两年的有限时间里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我却是比较迷茫的,因此我向孟登迎老师请教,他告诉我说,要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并不一定要看多少理论方面的书,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找书来读,但一定要读经典,比如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试着对其进行阐释,自然就会涉及到各种理论,这样容易切入,也容易深入下去;至于要真正提高理论水准,上好美学课和哲学课至关重要;此外,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可供省察的事件,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并对此进行有益的思考,自觉运用学过的理论去解释它,那么理论思维会很快得到提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现在也更多的读一些经典书籍,包括中华古籍、中外名著以及文艺、哲学理论方面的书,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尽最大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以前老师上课的时候苦口婆心对我们说的,要珍惜大学时光多读书、读好书之类的话,回想起来突然发现这真的是至理名言。当然,学习并不只是要学习理论,也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才学习,走出校门后更需要学习;不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习社会这本大书,提高自身修养,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塑造成能够适应社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2.试着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大学四年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他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但既不能把自己想得过高,也不能低估自己的实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囿于校园,要适当地走出去,走到社会这个大网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个点。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最起码我们试过,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不会觉得陌生。此外,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必须得批判地看待这个世界,社会上的许多事情和校园里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把它想得那么完满,也不应想得过分恶劣,要学会公正地看待它,以我们自己的一颗平常心来体悟社会,体悟生活,为最终走向社会作好充分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3.体会到生活不易,学会珍惜生活。实习单位的地点在东单,从学校到东单要转乘一次公交车,至少要一个小时才可以到,当时是最炎热的7、8月份,而且乘车时间往往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所以挤公交车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有了这样的经历便多少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更懂得去珍惜生活。

编辑实习报告 篇5

  网络编辑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在实习单位所学到的技能加深对网络编辑的了解。增进自己的编辑功底,以及了解人们对网络传播的真正需求。

  2.实习流程:怀着对网络编辑的向往于20xx年6月向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投出简历,六月中旬接到面试通知,通过四轮面试后于六月底接到入职通知;随后在体检中心体检合格,于7月3日正式入职。20xx年8月21日实习结束。

  3.实习单位: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单位性质:外商独资 单位规模:XX人以上

  4.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平时的积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自己的观察与学习,发现网络传媒与传统的传媒的差别,发现以前自己在编辑新闻稿件时的疏忽与漏洞,一些自以为无用的文字其实背后还大有文章。通过实习,编辑水平有了提高,自己也得到了锻炼,除了做事还有做人。

  二.实习记录:

  1.投出简历:20xx年6月10日在智联招聘上投出简历,6月18日接到面试通知。

  2.面试:6月19日9点按时抵达位于清华大学科技园区的威盛中国芯大厦,在面试会议室接受人力资源部第一轮面试,面试官主要考察的是应试人员的文字能力和表达能力。6月20日接到进入第二轮面试的通知,6月21日再次到中国芯大厦参加第二轮面试,由人力资源部副主管统一面试,这轮面试主要考察的除了文字能力和表达能力之外,更注重对公司的了解程度和个人品质,由于面试前对威盛做了充分的了解,获得下一轮面试资格。6月23日上午由实习所在网站部门的编辑进行了面试,着重考察对网络编辑的了解程度和文字能力;当日下午由网站部门主管进行了面试,第二天接到入职通知和体检通知。

  3.接受培训:体检合格后于7月3日正式入职,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入职培训,了解了威盛公司内部网站的使用,公司系统的使用,入职流程以及与主管kevin做了谈话,

  明确了实习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为威盛开办的fun学网做文字编辑工作,核心任务是按照主管的要求全篇修改民间故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以及在后台上传这些故事,在随后的工作了解到,由于这些故事属于课本读物,为了防止网站内容造成侵权,必须通篇全改,通过扩写增加描述内容等方法使之完全不同与原本的故事。

  4.渐入佳境:刚开始的时候一天最多上稿子4,5篇,随着自己熟练掌握了编辑的技巧后最多一日可以编辑上10余篇稿子。由于表现出色,之后还承担了fun学网电子报主题文章——本周焦点的撰写工作,得到了主管的赞赏。

  5.部门会议:fun学网的目标是全球最大的中小学生教育类网站,为综合多方面意见,主管召集七名实习学生多次召开了会议,听取学生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外企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在会议中,然后各抒己见谈下看法,在大家的讨论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6.终要告别:就这样两个月就过去了,到了快开学的时候就要离开这里了,说真的,很不舍,部门里的每个人都很好,大家在一起合作的氛围也很好。8月21日办理完离职手续,上交了工卡、电话、电脑以及其他公司资产后离开了这里。三.实习体会: 第一点:真诚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实习的时候,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安”,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编辑们以及其他实习的学生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点:沟通

  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编辑们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部门时,他们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识,所以跟编辑们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主管以及负责中文内容的编辑我我有了大体了解,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知识。在对故事以及新闻的编写工作中,真正学到了网络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甚至在实践中推翻了书本上旧有的不合实际的知识,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此外呢,还多次参加了威盛的几次员工活动,例如拔河比赛,篮球赛和爬楼梯比赛等,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配合意识,对外企公司的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点:激情与耐心

  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在威盛时,主管给我们说,想做网络编辑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网络工程,不断的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平常的书本上仅仅是获得感性的认识在耐心的实践中得到验证,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这样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切忌眼高手低,要善于钻研。还有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更新后台的记录,因为后台的使用是复杂的,既要保障归类准确又要保证更新速度。往往是故事稿件上了页面还要再后台进去修改。像这些工作我深深地感觉到没有激情与耐心是做不成事情的。

  第四点:“主动出击”

  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在部门时,我会主动地帮编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时间,向她们请教问题,像朋友那样交流,谈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通过这些我就和编辑们走的更近,在实习当中,编辑们就会更愿意更多的指导我,我就能获得更多的收获。由于表现出色,踏实肯学,最后主管还将电子报主题文章的撰写工作交到我手里。因为我的主动,我巩固了我所学的知识,并且得到了主管以及编辑们的认可。

  第五点: 讲究条理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这是一位编辑给我的忠告

  在部门时有一个频道是课表读物频道,日常的文件材料很多,这就需要很有条理的去整理好,以免用的时候翻箱倒柜的去找,耽搁时间,浪费精力,误了事情。所以编辑的桌子上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这一点对我感触很深,同时让我联想到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美籍华人当部门经理时,总裁惊讶于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处理完毕,而其他经理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他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养成讲究条理的好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虽然短暂的实习生活结束了,但我相信:大学因实习而完整,而大学生活却因实习而精彩。

编辑实习报告 篇6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编辑实习报告 篇7

  编辑工作实习的内容就是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编辑工作实习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在编辑部工作实习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编辑工作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编辑实习报告 篇8

  大学期间的寒假毕业实习即将结束,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编辑工作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收获。让我学到了很多在网络中常见的现象,受益匪浅。我所实习的公司是潍坊添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是潍坊地区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是58同城网在潍坊东营滨州地区的唯一核心战略合作伙伴。添翼网络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网络营销解决方案为己任,以领先的网络应用技术服务企业客户,立志成为国内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公司位于潍坊市奎文区,拥有几十人的服务团队。多年耕耘,已具备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添翼网络全体同仁立志遵从“客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的宗旨;全心服务潍坊中小型企业。公司经营项目有: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络推广,58同城网邻通潍坊地区销售。

  实习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前的过渡期,也是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通过实习锻炼自己,认识自身的特点是主要的目的。其次是培养自己的挑战精神和合作意识,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保证客户的满意。由于是实习工作,管理部门安排的是相对简单、繁琐的工作。主要是做网络基础的编辑。首先就是文字处理,选题的策划和发帖。其次,就是复杂的排版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一定要有坚持下去的耐力和责任感。因为排版是一件比较枯燥的工作,必须一篇一篇文章的排版,还要注意标点、错字、语言组织、美工等,工作的时候要十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而我每天早上就是浏览网页,选择识别今天要用到的内容。下午则是自己写好并整理,用编辑工具把写好的东西排放在页面上或是发给客户,帮助他们完成网上的宣传。

  这样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整个实习期间来看,每天都是这样重复性的工作。在空闲时间多学习一些其他网编技能,让自己能胜任更多的岗位。网编相对复杂而有技术的工作包括资讯的搜集、整理,定期热点专题的组织与制作,内容及栏目日常维护的监督,内容审核,把握网站内容运营导向,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资讯,并进行推广。实习期一过,便要做这些相对有技术性的工作。

  作为编辑部的实习人员,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作为整个团队基础环节的人员,一定不能粗心大意,否则将会使当天的任务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内,本人最喜欢的工作是论坛的维护与发帖并做好网络推广。这是一项单独完成的任务,不需要团队他人的配合,简单有趣。首先是选择对公司推广有帮助的论坛,注册账号以及进行发帖。有时候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注册成功的账号,会因为发表了一篇文章而被禁用,导致永久不能使用。有时候花了很多心思写出来的文章,却被管理员删除掉再也找不回来。其实或多或少都会被人打击。但是,万事开头难,总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放弃,而是应该想方设法找出改变的原因,想想怎样发表文章不会被删贴,是不是自己写的文章违反了论坛规定。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清楚,而不是在论坛里随便乱发,这样只会造成资源、时间等的浪费。有时候搜索文章无意间看到自己注册的博客被百度收录到,会感到很欣慰。后来,心里默默地想着自己发表的文章被百度收录到,能让其他人通过网络搜索看到自己发表在博客的文章,心里是多么激动,毕竟也是自己努力付出的汇报。慢慢的就会越做越好。跟同事学习了一些发帖和维护的技巧后,知道了其中的规则,能更好的完成这项任务了。而困难的论坛维护任务,我一直觉得缺点很多。耗时,费力,还要一直盯着,不能出差错。网站维护是一项“拆了房子再盖”的工程。需要特定软件的帮助完成,而且中途会有种种的不定因素(黑客、木马),如果不看着点出了乱子一切就得重新来过,这也是老员工最不喜欢做的工作。因为新手技术性差,所以这种被称作“点活”的看电脑工作就由新手完成。期间还有接听办公室电话的工作。由于是新人,对公司业务还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对于接听一些业务方面的电话会不知道怎么回应。遇到困境的时候同事会给与我一些小提示。但是,这方面的电话比较少,业务方面的咨询电话并不多。因此,接听办公室电话是比较次要的工作。

  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文字的处理,材料的选题,可谓是强项。每天有一定的时间是自由发挥撰稿时间,这些都必须是自创的文章要交到上一级由专门负责网站的同事选择使用。一开始觉得这个工作很费脑子,写不好的话没有稿费不说,这一个月的绩效分就没有了。但也许是多年的语文功底起了帮助,每天都会使用到我的文章而且点几率还可以。编辑期间对于名人名家的原话要加注,这是死规定。我觉得,这一规定减少了创新语言的出现。比如,要是“模仿话”也会被称为刻意模仿。排版工作最能体现自己的个性。“不乱而有色彩”是最高境界。偶尔翻翻别人做的网络美工,绝对是惊叹不已。而我也是尽力去做好,争取自己的作品让网民满意。渐渐地,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发现自己成长了,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还有其中职场做人的的道理。我觉得,不管做什么都应不忘学习,时刻想着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的前进。总体来说,通过网络编辑实习能够使本人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网站编辑、Photoshop图片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现在能熟悉的运用网站编辑的各种工具。通过在实习单位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学到的技能加深对网络编辑的了解,增进自己的编辑功底,以及了解人们对网络编辑的真正需求。临走之际,我也向贵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一些新的见解。而编辑部主任的话更是让我深有感触。踏入社会的每一行业,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做好事情最大的动力。特别是面对枯燥的工作。其次是坚持下去的耐力和责任感。无论做什么,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去完成。最后,特别是做好一个网络编辑需要一颗能经受打击的心。这也是本人后来才慢慢适应的苦差事。

  互联网行业正在飞速发展,网编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复制粘贴,更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各方面丰富的知识,超强的信息资源整合、写稿评论、组织策划能力等等。网络编辑必将发展成一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必须武装自己的头脑,来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扬长避短,培养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奋斗。

【编辑实习报告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记者编辑实习报告范文02-10

电视编辑实习报告5篇01-23

大学生编辑部实习报告01-24

编辑社会实践报告01-11

编辑人员述职报告01-28

广播电视编辑岗位实习总结01-27

网络编辑辞职报告5篇01-22

实习生实习报告集锦8篇02-04

顶岗实习报告(集锦15篇)01-24

测量实习报告(集锦1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