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运动训练试题及答案
大学运动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科学。
4、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的状况的综合评价。
5、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里能力所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于竞技过程中。
6、竞技状态: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
7、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8、系统训练与周期性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9、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符合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技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10、 运动训练的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1、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2、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的编织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3、 力量素质:人体肌肉工作是克服阻力的能力。
14、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即指人体后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完成动作和快速做出运动反应的能力。
15、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对两年以上的一个特定时间的训练过程设计。
16、 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
17、 大周期:指运动员竞技状态下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大周期。
二.简答
1、竞技体育形成的动因
答:1是生物学因素 2 心理学因素 3 是社会学因素
2、竞技体育的构成
答: 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竞技体育管理
3、竞技体育的主体构建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 竞技体育的主体构建是运动训练,其关系为:运动员选材(基础)、运动训练(主体)、运动竞赛(目标)
4、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征
答:理论体系:一般训练 项群训练 专项训练 训练原则 训练内容 训练负荷训练方法训练安排。 学科特征:本源性 综合性 实践性.
5、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 运动员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对手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比赛结果的评定
6、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答: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和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
7、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的建立的内容
答: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运动员所能承载的负荷
8、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
答: 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9、运动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手段的关系
答:同:都是用于完成训练任务的;异:1运动训练方法是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是人们提炼出来的比较概念化的认识, 而运动训练手段则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方式,是运动训练方法的具体体现;2 运用同一种训练方法去发展某一种竞技能力时,可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3对训练方法的表述通常是定型的,而对于训练手段的表述则是明确的数量规定.
10、从训练方法结构的角度上看,模式训练法与程序训练法有什么区别
答: 控制运动训练过程的依据,模式训练法是以训练模型为控制依据,程序训练法则是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
11、重复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的区别
答: 概念 特点不同 重复训练法的特点 负荷时间短 负荷强度大动作速度快 间歇时间充分。 间歇训练法;发展时间较长 以有氧代谢系统为主持续训练法: 负荷时间相对较短 负荷强度相对较高 练习过程不中断。
12、运动训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答: 起始状态诊断;建立训练目标;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实施;进行检查评定;实现训练目标。
13、运动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各是什么
答:两方面;一是提高运动竞技能力;二是培养运动员在此特定比赛中充分表现已获得的竞技能力。
14、基础阶段运动训练计划的任务和负荷特点
答: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负荷特点: 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5:进入专项和最佳阶段的训练任务和负荷特点
答: 任务:努力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各项目运动员还要加强对训练理论的学习,以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负荷特点: 专项训练逐年增高或波浪式 最佳阶段:波浪式.
16、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形成过程
答: 获得 保持(相对稳定) 和 消失 的顺序进行
17、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的区别
答: 时间长短不同 内容不同 前者持续不短于14周要求运动员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为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后者通常安排于有2~~3个月的准备时间的重大比赛的训练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运动员集中精力与恢复或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18、训练负荷是由什么构成的
答: 负荷的量度 负荷的内容
19、训练周中国式的分类有哪几种
答: 基本训练周 赛前训练周 比赛周 恢复周
20、动训练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答:负荷—疲劳—恢复—负荷
21、周训练课的结构两段论
答:把一周的训练分为两半。上半周的训练之后,在一周的中间(即星期三后星期四)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他形式的积极性休息作为调整。在下半周的训练中,从负荷的内容及程度上,常常与上半周的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22、周加大训练负荷的三条途径
答:增加负荷量,同时负荷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的下降。 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的减少。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机体以深远的刺激。
23、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的四---九式分类内容
答: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 速度性;耐力性技能主导类 ; 难美性 ;技心主导类; 准确性; 激战能力主导类 ;隔网对抗性; 同场对抗性; 格斗对抗性; 轮换攻防对抗性。
24、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答: 构建 一般训练学 项群训练学 专项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
三、问答题
1、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
答: 体能类主导项目运动员体能状态的好坏对于成功地参加比赛具有重要意义,训练负荷的节奏 负荷数量和强度的组合以及变化,所有安排都服务于力求在比赛时能够表现出最高的体能和运动强度。技能主导的运动负荷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单个动作数量和成套动作数量上,负荷强度主要体现在动作难度以及每分钟动作数量上。从准备期到竞赛期,负荷量由少到多,在由多到少;而负荷强度则由小到大 直到比赛前才有所降低。
2、么说训练课交替进行
答: 各种训练内容对机体对机体心里过程提出的要求不同 ; 机体供能要求方式不同 ; 机体在承载负荷后恢复时间不同 ;负荷下所需的生理机制不同 ;不同目的对机体要求不同 ; 不同内容集中安排导致过度疲劳。所以说在周训练计划中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既能够使运动员所需要生物各种竞技能力的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又可避免负荷过于集中而导致过度训练。
3、理解制定的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答:通过对多年训练计划的系统规划,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整个过程置于严格的科学控制之下,这是运动训练工作的前提,也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答: 现象: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
原因: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规律.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按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 局部损伤等)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运动员由于训练,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
【大学运动训练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孙权劝学试题训练及答案06-30
绿绿的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6-26
文竹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6-27
小升初数学应用试题综合训练及答案09-27
小升初数学计算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08-10
《亲吻爹娘》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6-26
生活的品质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6-26
阅读试题训练:隆中对(附答案)06-28
人性的爱抚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9-12
熊猫与山民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