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03 14:29:03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经典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施方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经典4篇]

实施方案 篇1

  活动方案主要由七部分构成:总活动方案、活动经费预算表、工作安排表、活动具体流程表、活动效果评估、其他附件、活动应急方案等。 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必须包括这些要件,一些简单的活动可将活动经费预算表、活动具体流程表、其他附件等要素合并在总活动方案中,工作安排表可另行制作,其他项可以不做。但有些活动比较复杂,由多个活动组成,需要由多个方案组成。如:某发廊举办店庆活动,活动包括晚宴和晚会,那么这个店庆活动的总方案又包括晚宴方案和晚会方案,这两个方案又要分别做活动经费预算、工作安排表、活动具体流程表及其各自的附件、应急方案等。

  总活动方案 总活动方案要求简洁明了,内容不宜过多,但要全面。 总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或意义、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对象、活动组委会、活动流程安排、工作人员安排、活动经费预算、相关附件、应急方案等。具体的方案项目设定由具体的活动决定。 活动流程安排、工作人员安排两项只须列出标题即可,在备注中标明:详见附件**即可。 活动经费预算只须将大的项目列出并计算出总和即可,并标明详见附件。 附件项目中一定要将总活动方案以外的所有涉及活动的方案、表格等全部列出。

  活动经费预算表 此项中要将活动经费的去向一一详细列出,并统计总预算。 在经费预算中必须添加“不可预计花费”项,此项费

  用预算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凑整原则,二是5%—10%的原则,三是具体活动指导原则。凑整原则是说不可预计花费和其他所有预算加起来尽量是个整数;5%—10%的原则是说不可预计花费占其他所有预算总和的5%—10%;具体活动指导原则是说根据具体的活动确定此项费用。 此外还要注意,费用预算尽量多一些,否则超出预算会有很多麻烦。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里。

  工作安排表 任何活动必须成立活动组委会,并进行分工,分工要尽可能的细。 做出分工明细表,上面明确标出每项任务落实的'具体人和完成的具体时间,这点非常重要。 工作安排表包括前期准备工作的安排和活动当天的工作安排,前期的工作安排可具体到某一天,活动当天的安排必须具体到分钟。

  活动具体流程表 是指活动当天的流程,具体流程一旦确定非人为不可抗拒原因及重大事件不得随意修改。

  活动效果评估 活动效果评估一般以调查员工的满意度为主,问卷的形式较多。 这一项很多公司都没有明确的要求,或者有些活动很难去评估,即使做了也是走走形式。具体根据公司的要求而定。 活动应急方案 活动总方案一般在活动前30—60天制定,因而无法确定一两个月后的一些具体事情,所有应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应急方案主要是针对活动当天可能出项的影响活动进程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此方案包括的要件与主方案大致相同,不再细说。

实施方案 篇2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夯实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育主动学习意识,涵养健康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决定课堂教学的高效关键在于学校课堂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在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学过程科学民主的管理。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学校有序的教学管理必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本学期将从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关注小现象以研促教几个方面分三步走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教学管理有序:落实教学常规,让教师心中有规范

  1.民主发展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关注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自主发展,把教育教学行为进行量化,发挥过程评价的敦促功能。建立并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师备课检查方式,改变个人学业成绩考核方式,加大教师学习监测的力度,增强教师自主评价的透明度,实现网上交流、积累、反思,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2.领导跟组教研:学科组每个学期要组织学科组教研不少于两次,备课组的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区级教研除外),于开学第一周做好规划,上报教学处。教研内容以研究教材、突出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备课,继续落实二次备课制度,人人要做主备、课课要有研讨、作业要分层次。负责年级的主任参与教研活动,给出指导性建议。

  3.交流听课点评:严格按照“千分制”的标准,一把校长不少于120节,教学校长不少于15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100节,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要普听一次本组教师的课,做到听一节评一节。要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认真执行《xx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切合、反馈达标、学有收获。讲课时间把握在25分钟内,发挥小组互评功能,当堂练习完成率100%,正确率90%。

  4.尝试多元评价:建立对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机制,尝试星级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习,促进成长,促进发展。从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社团二课堂、学业成绩和服务家庭(社会)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一个维度一颗星,形成学生、教师和家长共评体系,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五星级认定。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给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5.设计分层作业: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减轻学生负担,适合学生个性需要。作业布置做到精选先做,难易适度;作业批改及时全批,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业的习惯。学校要做好作业问卷调查,坚持抽查和全员检查的时效性,保障教后的有效性。

  6.教学月例会制:每月的第一周周一下午大扫除时间为课堂教学质量反馈会议,主管各年级的主任、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对上个月听课中发现的课堂教学问题及时反馈,商榷改进策略,让每一节课都有效益。

  7.教学过程制度建设:对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巩固进行制度完善,让教学过程有章可循,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最大效益。

  (二)教研活动求实:提高教学技能,让教师手中有方法

  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要解决真问题,求真务实,凝心聚力。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要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让教学的每一个问题最佳,归避碎问、费时、随意等少慢低耗的教学劣迹出现。要以课程标准为衡量尺度,考量教学内容的适切度、作业分层的难易度。要问自己:为什么布置这道题?学生究竟能提高什么能力?我还能否独立设计新题?等类似的反思问题,不断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平。按照“千分制”的要求,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要留下活动痕迹。请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做好教研计划。

  1.相约名师:继续开展“相约名师”活动,坚持“请进来,长出来”的策略,与名师同课异构,学习教学艺术,学习钻探精神。本学期拟定开展中考科目的与名师携手成长的活动。活动中让学科组教师参与课堂点评,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批判性。

  2.xx论坛: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师论坛活动。教师论坛是自我提升和价值体验的需要,是民主治校和校园文化的需要,更是校本教研超越与革新。继续开展xx教师论坛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表现力,让教师教育才情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排解教育倦怠,重树教育信心,以师为本,以论坛促研究。

  3.基本功考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做好学习结果的检测,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成果验收。开展学科素养比武的活动,依托学科组教研,本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学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对成绩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敦促学习提高。

  (三)教育研究常态:促进素养提高,让教师脑中有智慧

  1.关注教学小现象:让“教师论坛”成为培育教师科研的契机,推动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热情,真正享受教学、研学的成长快乐。每位教师可以申报学校课题研究《小策略促高效的教学案例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自命子课题,研究时间长度为一学期。关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就是在不断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实现。

  2.研究性学习规范化:开足开启国家课程,丰富二课堂内容,尝试研究性学习进课堂,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实践能力。以劳技课为依托,进行部分班级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3.创新教学模式:《五步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科教与学策略研究》课题已经接近尾声,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已近成熟,确定4月份为我校教学模式展示月,积极探索富有学科和课型特点的学科模式的创建。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体验、探究、合作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实施方案 篇3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由于招生形势的变化,我校的生源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校生中有正取生、择校生以及镇鳌生,他们无论是认知水平、智力水平还是学科成绩的差异都非常大,以前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现在的教学,只有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使学校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适应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与提高,个性得到最优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是当前教育教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

  分层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最优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它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的实际出发,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环境,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改革教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

  教育的起点在于: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施教。

  二、分层教学的思想来源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存在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三种差异:一是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二是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三是智力的差异。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决定其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的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的程度有深有浅。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向教育提出了必须有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的要求。

  2.对学生“分层”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是构成人的差异的物质基础,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特点。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发展虽然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优势领域则是千差万别。其表现:一是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既便是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也各不相同;二是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

  3.对知识结构“分层”的合理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这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安排首先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展示始终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的要义在于“全体性”(全体学生要有所发展)和“全面性”(每个学生要全面发展),并要求“教有特色”、“学有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同时,必须做好知识结构的“分层”。

  基于上述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分层教学思想,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这不同于“抓中间、带两头”的思想,也不同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思想。而是时时处处在全教学过程要始终建立面向全体,关照个体的教学思想。

  所谓“分层”,就是在承认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智力结构、情商、智商、学科成绩等综合标准测量,对学生大致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因此,“分层教学”就是学校以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前提,教师有区别地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授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我国教育原则之一的“因材施教”思想。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人是有区别的,在智力上有“上智”“中人”“下愚”的个别差异(《论语·雍也》),在基础上有“入门”“升堂”“入室”的不同进度(《论语·先进》),在学习上有“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不同态度(《论语·雍也》),他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国教育经过几千年发展,在学习上人的个体差异已经得到确认,“因材施教”已经作为教育学上的教学原则之一。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教育家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曾经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教学实验。实验的最后结论是:“在恰当的条件下,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优等生。”布卢姆说,“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

  3.心理学家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纳德认为,人类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有些人的某些智能比较弱,却可能在其它智能上存在惊人的潜力,这些智能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是:①语言能力:对文字和词句搭配的敏感性。②逻辑—数学能力:处理连锁推理及识别模式和次序的能力。③音乐能力:对音节、节奏和音调的敏感性。④身体活动能力:身体灵活的运动和灵巧的操纵物体的能力。⑤人际关系能力:理解人和处理好与人关系的能力。⑥空间感知能力:准确的感知世界以及再创造或改造世界某个空间的能力。⑦探索心灵的能力:认识感性生活的能力,并以此作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手段。因此,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评价都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式化的,教育应该根据个体智能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4.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四、分层教学的主要措施与策略

  教育学家的理论运用于分层教学的实践主要从学生个体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辅导、评价六方面来展开。

  通过学情分析按照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分析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各段组织召开以班级为单位的学情分析会,会诊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具体分层标准是:A层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成绩好;B层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一般,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困难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厌学。分层结果由教师隐性分层,学生分层的目的是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实施教学分层备课计划和教学目的分层计划的前提。

  1.教学目标分层。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和归宿点,也是评价、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确立明晰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做哟个。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

  “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层教学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及内容,综合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已有水平,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制定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分层讲授新知”前使学生其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同一知识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虽有差异,但目标之间应配备拾级而上的“台阶”,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有所认识, 并在教学中逐步分层认知。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不同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因此,分层教学在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C层学生使用基本目标,但必须能够达到《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中的“识记、理解”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困生易学。

  2.教学内容分层。

  “一个课时一个教案、一个层次一个教案”,教学设计要作到四个清醒认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水平有清醒认识;对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有清醒认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清醒的认识;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和个体激励的方法有清醒认识。

  分层课堂教学应坚持先预习后学习,方法重于知识,过程和兴趣重于结果的原则;分层课堂教学应该坚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的方法;分层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C层次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教学策略、作业布置等都要围绕C层次学生的学情来设计。

  教学进度分层。难度降下来,进度不降。教学难度降低并不是降低要求,低难度、高要求。教学难度降低到连考纲要求都达不到,所以无法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但使学生不满,而且让家长不满,这不是我们分层教学目的。

  3.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

  对C层次的学生一定要单独设计作业,可以是做课本后面的作业,也可以是练习纸,但必须全部由教师自行精选、编印,内容以本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为主,难度主要以识记、理解为主,即要求学生记忆、简单理解和一步到位的运用,以通过会考要求为标准。A、B层次的练习可以合起来,但一定要分别对待,指明B层次哪几道可以不做、选做。

  4.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

  确定分层辅导的目标。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C层次班级学生要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为此,老师在制定辅导目标的时候,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完不成教学任务。老师应较好地去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几个方面。C层次班级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这些好习惯,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提醒他们在哪些方面努力,并与其他科 任 老师和学生一起帮助他们。比如,学好地理,要学会看地图,就要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步骤:第1步要看图的名称,了解题目考察的地理知识、第2步要看图中的图例、第3步要看图中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更多的获取图中的有效信息,提高答题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得分率。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进行提高性辅导;对优生采取个别点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成立“兴趣小组”,采用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合作。同时,还要做好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这样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修改教案,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分层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

  分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动态评价、纵向评价和综合评价3种方式。动态性评价,每个层次班学生学习水平是动态化的,考试评价也应使其具有动态性和选择性与之相适应。纵向评价,主要是通过不同阶段的和平时的课堂提问、谈话、作业等评价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主动性等信息通过纵向的比较,而做出的评价。综合评价,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要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主体性和主体精神品格的提升。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即要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时都应遵循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应有所区别,对A类、B类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对于C类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

  在纵向评价的基础上,按月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评价,期末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

  (1)考试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月考、年级统考等环节,合理设计试题,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C层次的考试试卷要求单独命题,A、B层次的试卷可以合在一起,但可以附加题的形式进行分层要求。

  B、C层次学生要想进入A、B层次,报名参加A、B层次的考试,采用A、B层次试卷。不以一考定输赢,几次重要的考试每次占一定比例,最后合成一个总分,确定学生能否进入A、B班。A班也确定一个方案,后面的学生流动到B班。

  (2)评价分层——包括对平时练习、月考、统考成绩等评分,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各层的评价方法应该不同,多鼓励学生,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积极肯定。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经验,得到成功后还可以再做更高层次的题目。

  五、分层教学的管理与评价

  1.分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1)成立定海一中实施“分层教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定海一中分层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陈兴浩 副组长:虞硕铭

  组员:李莹吕薇 夏邦国 洪伟方 姚如康 林雅红 傅嘉平 高宏彬 沃维林

  定海一中分层教学工作小组

  组长:虞硕铭 副组长:姚如康 林雅红

  组员:顾苗章 潘微 陈跃文 陈志军 黄明才 叶教科 柴晓敏

  (2)教务处负责分层教学方案的制订、分层教学的监控与档案收集工作以及分层教学的检查,着重检查教学常规各环节中分层教学的安排与落实情况、分层教学的质量情况。

  (3)年级段负责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管理工作以及分层教学的协调,做好分层教学的实际操作。一要分别制定三个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二要修改常规检查办法,在原有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把分层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定期进行检查,看老师们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分层教学;三要向教务处推荐在分层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并对作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4)任课教师负责分层教学的实施与信息反馈,教案上看得到,课堂上听得到,作业上查得到。

  在教学管理中以备课组工作为抓手,促进课堂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对备课、授课、作业、辅导、测试五大教学环节的检查,坚持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注意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班貌。尤其是对于平行班,特别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作用。年级段要关注各层次班级的状况,为各层次的教学提供保障。

  2.分层教学的监督与评价

  从评价对象看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评价(指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过程中,对教师教的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是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学科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

  坚持以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避免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的不良做法。通过评价,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不良环节,激励教师修正、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教学目标。

  坚持对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进行群体评价,把全年级全体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发展作为评价该学科教师群体的标准。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该组教师的学科教学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全组教师的团结合作。

  (1)及时检查,注重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例如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反馈、评价分层教学;加强对教案、课堂教学、作业、辅导、测试五大教学环节的检查。

  (2)多渠道获得学生反馈,掌握一线现实资料与信息及效果,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整方案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3)年级段、教导处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4)A层次的班级以舟山中学的平行班为参照,比较统考、高考的平均分与上一类大学的比例;C层次的班级以舟山二中的平行班为参照,比较统考、高考的平均分与上二类大学的比例。

  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要通过舆论宣传,提高教师的认识,以形成共识,产生合力;又要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老师积极性,以产生动力。对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确定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办法,保证及时、足额兑现。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校内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

  六、其他

  1.分层教学的课堂管理。

  班级教学难以覆盖班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课堂上的分层教学仍然是教师面对群体的一对多,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纠正是不可能的,推行学生之间的分组帮教、争创全优组,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不足。分组帮教,以固定分组为主,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品质进行合理搭配,混编组,突出以优辅差、生管生、生教生。每组2—3名学习好、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骨干作为教师的助手,分组之后排位,注意层进性以达到“以好带差”和互相取长补短。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差生学习,也有利于团结学习,共同提高,班内各科学习情况,通过“小助手”或“疑难问题征答”迅速反馈给各类教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和辅导的重点。

  2.班级内分层教学的思考。分层教学不但是班间的分层,还要做到班内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班级内分层教学法,还可采取“全班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主要着眼于 B 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 A、C 优差两头。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 B 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 C 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 A、B 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 A、B 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学校分层教学采用重点推进、分步展开的策略,先以容易分化的数理化等学科重点推进,然后在各个学科中逐步展开。但其他各科教师一定要有分层教学的概念与意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加以贯彻。

  学校将对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主要通过学情调查、座谈会、随堂听课、检查教案、上交并检查作业与试卷

实施方案 篇4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村、各机关单位把消防安全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乡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全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切实落实了消防安全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方针。各村成立了防火安全工作小组,负责日常的防火监督检查和组织火灾扑救等工作。二是层层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年初,乡政府与各村、各机关单位签定责任书,专门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村委会与各村民小组、村民家庭分别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村民防火公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做到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考核五到位,使我乡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运行,确保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三是适时召开全乡防火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安排消防工作。年初下发了《赵五家湾乡20xx年消防工作实施意见》,安排部署20xx年消防工作。四是乡党委、政府领导带头,联合各村、各机关单位深入农村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今年以来,全乡共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指导 6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在认真深入地分析当前消防安全形势,牢牢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上。一是开展好消防安全常识教育。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消防法》,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以“消防安全进村庄,平安伴我奔小康”为主题,充分利用村的道路、村级活动阵地等公众场所以制作墙报、出黑板报、悬挂或粘贴消防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广大村民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等知识。全年来,共制作宣传栏5次,粘贴标语8次,出黑板报9次,散发传单600份。二是开展好消防宣传阵地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和“村委会”两个消防宣传阵地,以中心小学为主,将消防安全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由法制副校长每月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中,组织师生进行自救逃生训练,在学校开展消防专刊黑板报评比,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全乡农村人人讲安全,户户懂消防的良好氛围。三是我乡加强对商店、餐馆、家庭式小作坊等经营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的基本常识和疏散、逃生的基本技能。为我乡消防安全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完善设施,优化环境

  针对我乡消防工作基础设施薄弱、群众传统式生活习俗,火灾隐患依然突出,致灾因素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一是实施道路改造,解决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问题。针对普遍存在道路交通条件差,没有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实际,我乡着重解决道路问题。二是开展“三堆” (柴堆、草堆、粪堆)专项治理。结合精神文明乡、文明村建设,将我乡“三堆”的规划治理作为我乡消防工作的重点,秋冬季乡政府均召开会议对“三堆”问题进行部署,把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让老百姓将灶台边、过道上和房梁上的柴堆、草堆和房前屋后的`粪堆搬到就近的堆场,统一堆放,对无法设置堆场或离堆场远、无法就近堆放的,严格规定“三堆”的堆放间距和高度,杜绝由于随意堆放生活用品而引起的民房火灾。通过“三堆”治理,极大的改善了我乡消防安全环境。

  三、农村消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一) 乡政府重视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前提。政府高度重视,拨出专款2万元,用于购置消防装备,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乡的各级消防组织,使全乡的消防工作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形成以乡为主导,村委会为依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为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动群众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关键。目前,消防部门警力有限,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全力推进消防宣传进村、进单位,才能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只有将农村消防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整合资源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础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农村消防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使农村消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安全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校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农村消防安全。

  近年来,我乡在防火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乡消防工作仍存在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未同步进行、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还不高、部分村民消防安全责任制不尽完善、各村火灾隐患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

  总之,我们一定要以今年消防工作为基础,认真学习借鉴全县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强消防工作,对公共场所、学校等人口密集区采取切实有效的消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03-27

实施方案04-24

实施方案【经典】09-29

实施方案(精选)09-08

[经典]实施方案09-04

(精选)实施方案09-27

实施方案(经典)10-19

实施方案11-19

【精选】实施方案11-03

实施方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