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3-03-22 08:23:15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预习检测】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 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 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

  20xx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___能.

  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 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2)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小结:⑴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⑵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

  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

  原因: ,

  说明: 。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原因 ,

  说明 。

  小结:⑶ 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物体对外,内能 ,温度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 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

  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2、讨论达成共识: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 学生活动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2

  一、基本信息

  设计者:姓名,单位,职称(可选)

  学生:某某学校某年级某班

  教材:所使用的教材版本

  课时:所需课时,如果是多课时或多课时中的其中一个课时,需注明

  二、教学内容分析

  包括:所在单元的整体分析、某一节课的具体分析,包括教材设计特点、教学内容特点等。

  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先简要描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再分条目详细编写教学(学习目标),可以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编写,个别学科也可以按照其他维度编写教学(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四、学习者分析

  说明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习风格等,注重将学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技术的使用提供依据。如:学生有怎样的特点,使得案例所设计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可行,学生具备哪些信息素养条件,使得所采用的技术支持(如需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使用文字编辑工具处理信息等)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并达到更好的效果。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等。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具、学具及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的准备。以信息化资源和工具为主,包括支持教师教的资源和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例如学习环境(光盘播放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多媒体课件情况、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或教具、学具等。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七、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案例的关键所在,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媒体资源工具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八、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九、教学评价设计

  无特殊要求的也可以不设此项。如需要评价量表、工具,可说明是如何设计并使用的。

  十、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

  案例设计的基本理念或依据,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作用与效果,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想法等。

  也就是:课前设计是怎么想的?教学过程展开过程中是怎么发生的?遇到什么困难(或未预期事件)?现场是怎样做出决策的?效果如何?

  自己评价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改进的想法等。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四种动物的图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词。

  2、扩词:

  虎 借 难。

  3、第1、2段告诉我们小壁虎的尾巴──断,它想去──借尾巴。

  二、读讲第三、四、五段

  过渡: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吗?

  范读,分组读。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用上和回答。

  板书:

  小鱼、老黄牛、燕子图

  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它?

  1、第一步:

  ⑴ 指名读第3段:

  有几句话?分句读。

  ⑵ 出示:

  爬呀爬。

  齐读。

  指读第一句。

  评:读得好,使人听起来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我有一个问题,小壁虎失去尾巴多么着急呀。为什么不快快爬去借,反而这么慢,这不矛盾了吗? 师述小壁虎尾巴的功能。

  导读第一句。

  ⑶ 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比较句子:

  A、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B、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哪种说法好?

  小壁虎这样问可以看出他怎么样?怎么看出来的?导读这句话。

  2、第二步: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圈出小鱼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

  板书:摇 拨 水

  3、第三步:

  看灯片:

  ⑴ 小壁虎看见小鱼怎么在河里游来游去?

  ⑵ 小鱼摇着尾巴,可以一会儿怎样游,一会儿怎样游? (做手势)

  小鱼( )着尾巴,在( )( )游来游去。 导读这句话。

  ⑶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没借到。

  ⑷ 小鱼怎么回答小壁虎的?

  比较句子:

  A、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B、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导读。

  4、第四步:

  导读第三段,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3、4、5三个自然段中许多内容一样,因此读的.语气完全一样。 第一步:

  指读第4段、第5段,有几句话?每句分别讲什么?

  第二步:

  圈出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 板书:甩 赶 蝇子 摆 掌握 方向 第三步:

  看灯片

  ⑴ 老黄牛怎么在树下吃草? 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⑵ 燕子怎么在空中飞来飞去? 燕子( )着尾巴在( )( )飞来飞去。 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根据上面的内容填空:

  小壁虎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 ),所以没借到。

  6、指导分角色朗读3、4、5段。 三、读讲第6、7段

  1、指读6、7段,思考:

  ⑴ 小壁虎开始为什么难过?

  ⑵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呢?

  2、读后交流。

  3、导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断 小鱼图 摇 拨水 老黄牛图 甩 赶蝇子 长 燕子图 摆 掌握方向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的定义,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1和性质定理2,井能用定义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4.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菱形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能力.

  5.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

  2.难点:把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透影胶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用投影仪打出)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矩形中对角线与大边的夹角为36°,求小边所对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

  3.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较长的边分成5cm、3cm,求矩形的周长。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这时可将事先按课本中图4-33做成的一个短边也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4-39,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三)讲解新课

  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

  (1)强调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2.菱形的性质:

  教师强调,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和矩形类似,也比平行四边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质:

  师:同学们根据菱形的定义结合图形猜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质(让学生们讨论,并引导学生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分析).

  生:因为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可以得到.

  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引导学生完成定理的规范证明.

  师:观察图4-40,菱形ABCD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生:全等.

  师:它们的底和高和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生:分别是两条对角线的一半.

  师:如果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a、b,则菱形的面积为什么?

  教师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菱形面积.

  例2 已知:如图4-41,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引导学生用菱形定义来判定.

  例3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cm,∠BAD=12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4-42,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积.

  (2)还可以引导学生求出△ABC一边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后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

  小结:(打出投影)

  1.菱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2.菱形性质: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特有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四)练习

  教材P.153中1、2、3.

  (五)作业

  教材P.160中6、7、8;P.192中10.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

  教学是教师遵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双边活动;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有一定的规律,教学工作应当符合而不能违反教学规律。所谓教学常规,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符合教育规律为前提,约定俗成制定的通常实行的规则。

  教学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校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一般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复习与考试、听评课、教研与科研等环节,为全面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现制定《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小学教学常规》并公布实行,作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质量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制定教学计划

  学校、教研组、教师应根据上级的“教学计划”或“教学工作意见”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等,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按照要求应先制定学年教学计划,再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在开学前制定。

  (一)学校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本学年或本学期各年级的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进度。

  2、提出完成任务的措施和要求。

  3、确定教育理论学习的内容、形式与要求。

  4、确立教改方向,确定教改课题与实验教师人选,提出教改要求。

  5、确定期中、期末考试阅卷要求,以及复习的内容与要求。

  6、确定教师业务进修的目标,提出业务进修的要求。

  7、确立校本教材开发项目,确定校本教材开发教师人选,提出校本教材开发要求。

  (二)教研组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突出学科特点,确定各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任务,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提出具体的措施与要求。

  2、确定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

  3、落实教改课题、教改内容、教改人员,制定教改实施方案。

  4、确定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及时间安排。

  5、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教师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的实际、教材的使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执行情况的分析。

  2、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制定的“教学工作意见”以及学校、教研组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本学年(或本学期)所任班级的教学目标、任务。

  3、分单元或章节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内容和实验内容提出增删或改进意见。

  4、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拟定教学进度表。

  5、提出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6、确定本学期教育理论学习的内容、时间,以及教研、教改课题与实施方案。

  7、制定课外活动的计划。

  8、学年(或学期)结束时写出教学、教研、教改总结。

  二、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备课不准上课。备课要做到“五有”:腹中有书,脑中有纲,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坚持集体备课。

  (一)备教材

  1、钻研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明确学科教学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和地位;明确学科教学总目标和所教年级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科教材的内容体系及安排;明确本学科教学上的特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明确学科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意图和基本结构。

  2、熟悉教材,钻研教材。通览教材,注意教材的系统性;熟读教材,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研究教材,把握重点和关键。

  3、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和智能培养要点。

  4、初中理、化、生学科和小学科学学科要备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5、阅读有关参考书籍,写出札记,积累资料。

  (二)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关注个体差异,预见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贴近学生实际,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科学引导学生探究的实施方案。

  2、认真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做学习的主人。

  3、指导学生选择最佳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三)备教法

  1、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的规律出发,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由近及远、由此及彼。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最佳教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2、恰当、准确、合理地使用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达到实用、直观、高效的目的。

  3、加强学生动手实验,实施实验探究教学。

  (四)备作业

  1、作业设计要科学灵活,分层次、有特色,精选习题,安排好基础题、综合题、必做题、选做题。

  2、要认真审查作业的题量和难度,对作业质量要提出规范要求。

  (五)坚持集体备课

  1、各备课组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坚持集体备课,一般每周一次,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集体备课应围绕中心发言人的意见进行充分讨论、研究,对教学目的、内容、进度、重点、难点、作业题要统一,不能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个性化备课,突出活动式备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不强求一律,可以百花齐放。

  3、教师要提前写出分课时教案。编写教案,开拓创新。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材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鼓励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电子教案的方式呈现。电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传统教案应有的环节外,还应具有课件、资料库、友情链接等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新环节。

  没有教案不能上课。对教案,青年教师要详细写;教龄较长的教师可以简明扼要地写;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要写出特色。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的、要求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一)体现学科素质教育和活动教学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好教学,采取恰当形式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及时向学生公布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授课计划,使学生能主动学习。

  (四)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究知识。

  (五)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六)教师要用普通话授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课堂上应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抓准。语言简洁生动,板书条理分明,汉字、外语及各种符号书写要规范。

  (七)要保证教学时间,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擅离课堂,课堂上关掉手机,不中途离开教室接听电话、接待客人或从事其它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未经学校同意,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或换课。准时下课,不提早下课或拖堂。

  (八)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教态亲切自然。

  (九)要讲求效果。做到精讲精练,短时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十)实验课、信息技术课及使用语音室的英语课上课前要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课后做好使用记录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爱护好设备,对损坏设备现象按照规定进行赔偿或及修理。

  (十一)教师要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纳入教学过程。

  四、作业批改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业的基本要求是:

  (一)注意作业的实用性。有的学科中存在两套作业的现象,一套是为了应付学校及上级对作业的检查,学生基本上都已经会了,然后抄在作业本上;另一套是教师实际训练学生用的,这样也实际上加重了师生不必要负担。

  (二)注意作业的层次性。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布置一些分层作业,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

  (三)注意作业的多样性。作业既有巩固性的书面作业,也应该有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

  (四)注意合理的作业量和适宜的难度。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数量要适当,尽量在课堂完成的不要拖到课下。小学低年级不留作业,其他年级作业不超过半小时。

  批改的基本要求是:

  (一)批改作业要及时,不积压。提倡教师全批、面批及其他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

  (二)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要写好批改标记,写出适宜的批改评语。

  (三)批语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激励性,能够指导学生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评分和批语书写应规范。不使用训斥性的符号和批语,不以作业压学生、罚学生,不撕毁学生作业本。

  (四)批改作业要广泛使用批改符号。符号醒目,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师的批改意图,有利于学生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改正错误。

  (五)批改要及时作好学生作业情况的记载与分析,以便及时地、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批改要及时讲评,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教师及时做好订正后的批改。

  五、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有效措施。

  (一)课外辅导要有计划,有对象。教师不得占用学生自习时间讲课。

  (二)课外辅导重点在“两头”:促差生过关,鼓励优等生冒尖。

  (三)第二课堂以拓宽知识的深广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第二课堂活动要做到“五定”(定内容、定时间、定人员、定辅导教师)。每学期初要根据“五定”制定活动计划,报教导处批准后执行。每学期末要进行总结评比。

  (四)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科学运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和网络的能力。

  六、复习与考试

  (一)期中期末要组织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经过复习才能考试。

  (二)复习要有计划,要规定复习内容,明确时间安排,确立奋斗目标,提出复习措施。

  (三)学生成绩的考查一般包括平时考查和期中、期末的考查。平时考查除作业检查外,还包括课堂提问和单元(章)检测。

  (四)期中、期末考查,试题要以大纲、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为据,以“双基”为主,也要有一定比例的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性试题。

  (五)要严格执行考试规则,严肃考风考纪,保证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六)考试完毕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按学校要求填写教学质量分析表。写好讲评课教案,给学生及时讲评。

  七、听评课

  听课、评课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对比查找教学差异,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听评课的基本要求是:

  (一)听评课要有一定的主题,不能漫无目的,流于形式。不能为了追求数量而弄虚作假。

  (二)听课与评课要有机结合,听评课要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只听不评达不到应有效果。

  (三)听评课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有专题,每个学期要解决几个问题。通过听评课,授课者和听课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

  八、教研与科研

  (一)各校要成立5-7人的教科组,并以教科组为主体,与年级组、教研组构成职能互补、协调一致的科研管理网络。

  (二)教科组要先行一步,学习教育理论,选定教改课题,选出精华提供给年级组、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具体落实科研内容,组织实施。

  (三)教科组还要负责对各类研究课题的管理、指导,帮助总结经验,负责科研成果的鉴定。

  (四)学校要创设大搞科研的氛围,以科研指导教研,以教研促进科研,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

  (五)要强化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把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作为各教研组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求各教研组每学期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计划,做到课题、任务、时间、人员四落实。

  (六)要求教师人人都建立“三本”:教育理论学习笔记本、教学反思札记本、专业知识集锦本;每个教师人手一份专业报刊;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研论文或教改实验总结。

  (七)学校要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教育科研活动,对教师的科研成果予以肯定和奖励。

  (八)学校对重点科研课题要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订阅资料、购买图书、配备仪器等。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6

  一、概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本科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所需课时1课时。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旋转与平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很有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

  3、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图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及掌握,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采用演示、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电教辅助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玩具风车、飞镖各一个,方格纸题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由“游乐场游戏引入。

  教师先说规则: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词(滑梯、推积木、小猴表演),同学们先理解词的意思,然后用动作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面向大家),让他根据大家的动作猜出这个词并说出来。接下来一人猜词,其他学生用动作表示看到的词的意思。

  回想我们刚才做的几个动作,你感觉它们的运动特点一样吗?其实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读书资料上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在看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读书要求。

  [设计意图:从猜词游戏引入,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因为对这些词的理解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用形体表示词义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先看读书要求,这样使学生知道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带着问题和任务看书,使学生有思考的内容,同时对以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观察比较,初步感知。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8个物体运动的画面。

  (风扇的叶片转动、升旗、、推窗等)。(课件出示)

  生随着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把看到的现象表现出来。

  (2)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3)4人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用符号表示。

  (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和旋转。

  刚才大家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平移和旋转前后什么变了?(位置)什么没有变?(形状和大小)

  2、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

  想亲身体验平移和旋转吗?欢欢想请大家试着做一做旋转和平移的动作。听口令用身体活动来表现这两种运动。

  3、判断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课件出示)边演示学生边答,注意语言表达完整性。

  (三)、深入感知,探究平移。

  1、出示捉迷藏的游戏。(课件出示)

  生观察,思考,按要求寻找福娃兄弟。

  2、引导生认识平移的方法:看整图(板书)。

  3、我们可不可以只观察图形的某一部分来研究平移呢?出示:三角形图。

  (1)你能看出三角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上)你是怎么看的?(箭头)

  (2)那么它向上平移了几格呢?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请生拿出▲和方格纸来移一移,说一说。

  小组讨论三角形怎么数平移了几个格子?引导生认识对应点。板书:对应点

  (4)你还可以从三角形的哪一部分看出三角形也向上平移了3格?引导生认识对应边。板书:对应边

  小结:在物体平移前后的位置上,任意选一组对应点,再数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格?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平移了几格。

  4、巩固深化:

  (1)课本P19试一试中间的三角形图,请生任意找一组对应点,用铅笔点出来,再数数三角形向下平移了几格?

  (2)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请你在蜡烛图和小鱼图上点一点,数一数,再把空填写完整。

  指名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注意纠错。

  5、画平移后的图形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怎么看一个物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你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图形吗?

  (1)试画 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2)展示交流。

  (四)、欣赏与拓展。

  平移和旋转现象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还运用平移和旋转创造了美丽的图案。( 课件展示图片)

  体会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创造的美,了解平移和旋转的作用。

  (五)、小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表现,设(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像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八、帮助和总结

  随时深入课堂,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对不懂的学生要及时讲解。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新知识。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 图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 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 按笔顺书写生字

  3 教师范写

  4 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 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 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教学设计方案 篇【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插叙的写法。

  2、精读品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情感。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精读品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情感。

  【教学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主问题策略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模式】

  启导激趣──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进程及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观察及思考 启导激趣 互动提问。 听取;谈经历;初步感受。 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 提出主问题1:讲讲发生在“羚羊木雕”上的故事?

  巡视、指导、鼓励 速读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每个小故事的内容;班上交流。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插叙的写作方法。(训练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精读感悟 提出主问题2:

  我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妈、爸、我、万芳……) 巡视引导。

  评价激励。 分组小声朗读课文;圈点批注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评价人物;笔记;朗读展示(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认识人物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态度和性格;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提出主问题3:

  假如你是文中的某一人物,请谈谈怎样做才能更好处理这件事情? 点评、激励。

  归纳、总结。 独立思考。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亲情与友谊的关系,培养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我”被逼要回木雕

  “我”慷慨地送木雕 (插叙) 交流

  羚羊木雕 万芳和“我”换裤子(形影不离) 沟通

  “我”委屈地要回木雕 和谐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8

  一、教材概述

  本主题针对《专题教育》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主题的内容源自教材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针对学生身边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和不法侵害问题,设计了两个任务:青少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青少年人受到的不法侵害及面对不法侵害的态度。要求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4.能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青少年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看问题又很片面。

  2.青少年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

  3.青少年的学生易受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自主探究策略,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要明确;提前向学生呈现评价学习活动的量规;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人教课标版《专题教育》教材。

  为本单元学习而设计的主题探究课件。

  提出问题:

  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其中15-16岁少年犯罪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青少年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里极易扭曲的青春危险期,不良的心理如果不及时的矫治,就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变态心理影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直接诱发犯罪。

  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此,青少年不仅要懂法、守法,还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

  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识,知道哪些行为是触犯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知道法律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哪些规定,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法律伴我成长》的`主题探究活动。

  任务动员(需一课时):

  1.交待本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内容。

  2.明确任务、要求:

  任务(一):

  查阅资料,了解本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并总结出较常见的违法犯罪类型和方式。

  调查本校学生是否存在这些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或行为,从具体个案入手,调查产生此心理或行为的深层原因。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理化建议。

  写出调查报告。

  制作汇报课件。

  任务(二):

  从本校学生入手,调查未成年人容易在哪些方面受到非法侵害。

  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同学们在受到非法侵害时的态度和反映。

  针对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比较常见的侵害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未成年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写出调查报告。

  制作汇报课件。

  3.教师提供视频资源、与本探究活动相关的网址。

  4.教师辅导调查采访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包括:采访时机和场合的选择,提问的基本要求,提问的方式方法,善于观察与倾听,注意材料的核实。

  方法包括:口头采访、座谈采访、电话采访、隐性采访、网上采访等。

  5.教师辅导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6.学生分成两大组,各负责两项任务中的一项,可以抽签决定。并进行组内分工,如:家庭组,学校组,社会组,利用课下时间调查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学生讨论如何更好的完成本组的任务

  调查研究:

  教师活动:

  1.教师查询关于法律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2.教师制定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维度及评价量规框架。

  3.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应对策略。

  4.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予以指导。

  学生活动:

  1.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多种渠道搜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相关资料、案例及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资料、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比如上网查阅资料,到当地司法机关采访,尤其是少年法庭的协助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资料。

  3.调查本校学生不良心理或行为时,先通过学校教导处、班主任了解概况,知道学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选取比较典型的问题,采访学生或老师,挖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事先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掌握学生不能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比例和原因。

  5.完成调查任务后,根据调查笔记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从实际的调查结果出发,数据、事例应真实可信。在此基础上,各组对这些现象统计、分析,并深入思考、集思广益,表明本组的观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或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交流汇报(于两周后进行,需二课时)

  1.教师先讲明汇报的注意事项,包括时间(汇报每人不得超过20分钟,提问与答疑每组不得超过5分钟)。

  2.主持人可以由学生担任。

  3.学生分组汇报,在交流会上扼要介绍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必须配以课件),并回答师生评委和其他同学就调查报告所提出的问题。

  4.两组分别向师生组成的评委会提交调查报告,评委会从报告的材料、数据、采访范围、观点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5.教师对每组的表现给予一个总结和评价。然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整个主题的内容再整理一遍,进行一个归纳总结,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

  六、教学评价设计

  各组根据交流会的意见、建议,修改、补充、完善调查报告,在广播或宣传栏中向全校师生公布,引起大家的警醒。

  评价的维度:学生课前搜集材料和信息的投入程度;学生探究水平,小组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情感态度的转变。

  小组成员分工表:

  组别探究任务

  组长小组成员

  分工情况:

  成员调查情况说明:

  进度安排:(请小组讨论后,对将要进行的探究进行一个时间上的规划)

  成员收获自评:(请小组讨论后,对调查结果的初步整理)

  推荐资源:(请推荐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更好的资源)

  小组汇报量化评分表

  项目1分2分3分4分5分

  收集信息情况没有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很少。收集了一些与主题相关资料。收集了较多与主题相关资料。收集了很多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调查情况范围小,不深入。范围较小,不深入。范围一般,不够深入。范围较广,有一定深度。范围广,调查深入。

  调查报告条理不够清晰,数据、事例不够翔实,观点不明确,解决方法可行性小。条理较清晰,数据、事例较翔实,观点不明确,解决方法可行性小。条理清晰,数据、事例较翔实,观点不够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条理清晰,数据、事例翔实,观点较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条理清晰,数据、事例翔实,观点明确,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完成所有工作情况未按时完成大部分完成按时完成能提前完成提前完成,且质量较高。

  注:计算总分时,可以按照以下比例:完成者和同学的评分各占20%,评委会的评分占60%。

  七、总结和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举行,使同学们既学到一些关于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又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广大同学都纷纷表示要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反思,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彻底革除不良习气,争做学法、守法、护法的文明学生。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9

  本课程的研修活动主要围绕您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实践、反思、评价和修订。请根据自己在本校上课的教学进度,结合教材选择一个主题,编写一份规范、详实的教学设计方案。请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提交教案: 提交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确定自己的选题,教学设计方案写清楚:姓名、单位、课题名称、年级、教学时间等信息;

  2.为你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好各项内容,主要包括选题、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

  3.以发表主贴的形式发表您的教学设计,主贴标题为:姓名+教学设计方案名字,并以附件形式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附件命名为本教学设计名字+年级,如:《When was he born 》八年级

  注意事项:

  1.请您保持自己作业的原创性,我们谢绝从已有资源(网络、参考书等)的直接拷贝,原创性将作为本作业评价的重要标准。

  2.互评:阅读本班其他成员的教学设计方案,选择自己认为优秀的教案,以回帖形式发表自己观点,说明对该教案的看法和改进建议。请指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提出建设性意见,请认真评价哦,只有您真诚的评价他人,别人才会给您的帖子提出宝贵的意见。

  3.邀请:您可以在评价某人教学设计的同时,邀请他来评价您的教学设计方案,也可以通过站内短消息的方式来邀请同班同学,您的主帖回复数量将计入您的总评成绩哦!所以赶快行动起来,多多邀请同学来互评吧!

  篇二: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 概述: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4页第15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它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 设计理念

  1. 《语文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的理念。

  3. 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

  1. 能自主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 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利用掌握的观察方法,观察比较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抓住特点进行手写练习。

  四、过程方法

  1.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课文。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不能让学生按着老师的预先设计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2.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朗读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给学生留有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理解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阅读拓展资源,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阅读拓展资源、特别是“加星”资料的阅读,实现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学校留言板的写作、展示、评价工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学以致用,根据学生掌握的观察方法,指导写字练习,并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再发展的需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融汇发展。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利用媒体,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从品读大量有关“仔细观察”的故事中,培养“只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的思维品质,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喜欢写话、喜欢创作表达的情感。

  六、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学习记忆了生字词、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源中“识字通”的内容,能初步感受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初步了解课文共描写了燕子妈妈和燕子有三次对话。为第二课时归纳主要内容,实现情感目标的跨越做好了准备。

  2. 学生是河北省丰宁三小一年一班的"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从一开学就进行“跨越式”的实验研究,每位同学都有良好的识字基础,朗读基础,乐于进行手写表达。

  3. 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语文学习很感兴趣。

  七、 教学策略

  1. 读,理解内容。

  第一步:初读,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朗读 时读音要正确。不错读,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重点读准生字字音。对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自然停顿,训练领悟自然停顿的一般规律,为理解词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细读,理解意思。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细致的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以更好地理解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达到顺利通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目的。课文的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体会重要词句的有效工具。教学时,可先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与谁,它们在干什么?然后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理解词语,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三步:品读,体验情感,可分角色进行朗读,要求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缓急的语速,轻重的语音。边读边想象。他们在说话时,小燕子既懂礼貌,又兴奋惊讶神态,燕子妈妈看到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不同喜悦之情。

  2. 演,明白事理。

  在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即让学生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

  妈,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一定会不断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辅助作用。

  八、 资源准备

  1. 自制ppt课件

  2. 本节课中教师使用的资源是:“情境导入”、“生字复习” 、“课文学习”、“ 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3. 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生字复习”、“课文学习”、“ 资料城”、“ 写话练习”等模块。

  九、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看图说话:(3分钟)

  1. 资源准备:课件中“创设情境”按钮(配乐描述)

  师: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老师想让同学们和小燕子比一比看谁表现得更出色,敢不敢?

  生:敢!

  师:好样的!我们先来读一段文字,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

  生读:小燕子听说西瓜好吃,就问妈妈:“妈妈,西瓜长得什么样?”妈妈说:“你现在会飞翔了,自己去看吧!”小燕子说了声“妈妈再见”,就飞出家门。小燕子可高兴啦!它想:这次,我一定要仔细观察(chá) 。

  2. 过渡:

  燕子妈妈刚才悄悄告诉我,说你们生字读的真准, 该轮它给小燕子出题了。燕子妈妈是怎样考小燕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作为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以上导入情景。在激起学生表现欲望之后,进入复习环节。生字的复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课中,我把生字编成了简短的童话,既体现了本单元主题中的自立思想,又为本节课“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主题做好铺垫。

  (二) 学习课文,品读感悟:(17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课文学习”模块

  1. 从问题入手,体现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文,然后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 燕子妈妈出了哪些问题?(用直线画出妈妈的话)

  (2) 小燕子每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告诉妈妈的?(用波浪线画出小燕子的话)

  学生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细心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特点,“进步”是文眼。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鼓励。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小燕子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而且一次比一次观察得更仔细。

  2. 解读课本,深层感悟。(14分钟)

  (1)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把燕子妈妈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你说得对。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细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3)指导朗读。(重点朗读“看看 、 再去看看 、 再去仔细看看”)

  生自由读。

  师示范读。(生体会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启发鼓励小燕子去观察)

  同桌同学每人当一次燕子妈妈,对身边的小燕子亲切地说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打破传统的串讲方式,先精读妈妈的话,采用自由读,同桌互听互读的方式,教师示范读的方式,凸现难点。

  (4)过渡:小燕子完成任务后每次回来都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学生汇报交流:

  a.小燕子第一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

  师:小燕子有所发现了,它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师:那我们就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生大声朗读。

  b. 小燕子第二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师:小燕子又有新的发现了,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非常高兴!

  师:你能不能用朗读的方式把小燕子的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试试看吧。

  学生齐读。

  c.小燕子第三次完成任务后是怎样对妈妈说的?

  生:“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白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小燕子可真了不起,每一次的发现都不一样。它的心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了呢? 生:小燕子更高兴啦!

  师: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高兴,声音越来越上扬,对妈妈的呼唤也越来越亲切。 师范读句子。

  学生模仿读。

  (5)学生把三句连起来对比着读读。

  (6)师生共同进行分角色表演。 师演妈妈,生演小燕子。

  (7)师:小燕子妈妈太高兴了,所以,当着大家的面,它就夸奖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学生讨论交流:燕子的观察角度在变化,一次比一次有难度,一次比一次观察得仔细。

  (8)师:燕子妈妈感觉到小朋友跟小燕子一样聪明能干:同学们说话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真了不起!我觉得,我们比小燕子更棒!不信,你就仔细观察图或看看书中的`第一自然段,也许你还能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呢,赶紧找找看!

  引导发现: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冬瓜硬,茄子软等特点。

  设计意图:品读小燕子的话,采用分句品读的形式,充分体会小燕子内心情感的变化,从而明白小燕子的观察角度在发生变化,一次比一次详细、认真。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就应该点题了。于是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讨论,为什么燕子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步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了全文。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意识,同时也为深化主题,我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或看书

  第一段,去发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为总结升华推波助澜。

  教师小结过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事物的特点;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发明有创造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资料城看看吧!

  (三) 内化情感,拓展阅读:(10分钟)

  资源准备:课件中“资料城”模块,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

  1. 请你读资料城中 《大自然的语言1》、《大自然的语言2》、《谁说得对》、《苹果落地》读完的同学接着读71页的《科学的种子》和76页的《壶盖为什么会动》。一边读一边想,哪篇小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1分钟)

  2. 学生进行阅读。(8分钟)

  3. 个别汇报读后感。(1分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激活想象,开阔视野。在阅读中,我为孩子们选择了2首通俗易懂、富于童趣的小诗、2篇科普故事,2篇有关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去阅读,并且用“必读”和“选读”两种方式对阅读内容加以引导,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来体会认真仔细观察的重要,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为后面的写话练习做铺垫。

  (四) 写话练习,评价交流。(10分钟)

  1. 资源准备:课件中“写话练习”模块。

  学生进行写话练习。(8分钟)

  师:是呀,只要认真仔细观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眼中的事。(出示写话内容)

  (1) 想一想你熟悉的一个人或一种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把你观察到的写下来。

  (2) 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水果,写几句话 。(提示:可以选择一种水果写一写。也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写一写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作品交流。(1分钟)

  2. 教师总结,学生谈收获。(1分钟)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示同学们的习作了,课后大家还可以互相欣赏,相互点评。孩子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

  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

  二、自由朗读全文,把重要字词句子摘录在书右。

  三、默读全文,理清结构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两个。

  3、(7)总结

  四、思考明确一个问题: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叫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五、作业:

  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从上节课的问题开始,从国旗下讲话中“做人上人”的思想入手,说明思想是有传统的,而文化、文学也是如此。再启示学生,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2、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3、除了上节课讲到的“雨”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二、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写。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雨

  鸟

  烛

  ……

  例句

  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蒙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枫叶: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静听松风寒

  三、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鸟:有空远感觉;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相思情、愁别意

  柳:留恋、离别含义

  月:美丽、忧愁、冷清

  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

  一、 区域活动内容:

  班级区域活动名称: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公共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家、建构区、小餐馆、小医院、美发屋、小超市。

  二、 区域活动创设背景:

  小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普通话以及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思维比较有局限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本次区域活动我们小班组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计划每班开放四个区域——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三、 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幼儿能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活动结束能将材料放回原处,在老师的提示下整理场地。

  四、区域活动设置以及材料准备:

  班级区域: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

  (一)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看书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养成坚持讲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材料投放:各种幼儿图书、各种蔬菜水果卡片图、小白兔、小红帽等一系列的故事书,点读笔。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拿书的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美工区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2、 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地涂鸦和进行简单的粘贴。

  3、 尝试用小手大胆地撕纸和团纸。

  4、 学会用橡皮泥搓圆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后要把东西收拾整齐。

  材料投放:橡皮泥、旧报纸、印泥(手指点画)、涂鸦地KT板、发型设计。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橡皮泥搓圆;怎样将纸撕成细条。

  (三)益智区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会区分常见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等)

  2.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练习排序,学会简单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颜色的毛根、简单的图形、玩具配对、穿珠(不同颜色、形状)、毛毛虫排序(每个班图案不一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进行穿珠游戏,能随意穿成项链、手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生活区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2. 学会穿脱衣裤,学习叠衣裤的正确方法。

  3.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投放:纽扣拉链(每个班5套)、若干套衣裤、剪毛根、切水果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叠衣裤的正确方法,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2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说说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xx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xx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xx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xx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xx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五、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找相关语句,在旁边写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六、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七、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3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秋天的落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又会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大自然。

  指导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大自然

  课前准备:课件,树叶

  教学时间:2课时

  指导过程:

  一、激情导入,巧作铺垫。

  师:美丽的秋天,自古以来,有多少诗人、文学家把最美的语言献给秋天,谁愿意朗诵一下那优美的诗句?

  师:我们眼中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二、观察实物,揭示方法。

  师:秋天是美的,秋天的落叶就更美了(板书课题)。正是这些树叶,把秋天装扮得五彩缤纷。课前你们收集了落叶,拿出你最喜爱的树叶,把它的形状、色彩、特点……介绍一下。(板书:形状、色彩、特点——摸摸、闻闻)生举起树叶介绍……

  师:观察树叶不仅看看,摸摸,闻闻,还可以其他树叶比较比较。互相再交流交流。

  生纷纷观察起来并互相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片树叶细细长长的,像一把箭。这片树叶很漂亮,像古时宫女用的扇子。……) 三、激发想象,引导联想。

  师:刚才说的是一片树叶。现在把采集的树叶全都拿出来,看到这些美丽的树叶,你想到了什么?

  师: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树叶让秋天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只看到自己收集的一点。想象一下,如果看到漫山遍野的落叶,那是怎样一种景象呢?(放图片)看了图片,有新的感受吗?

  师:秋天真是一幅五彩的画。今天就学习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秋天的落叶。

  四、例文引路,探究写法。

  请拿出《我爱秋天的落叶》(课件出示),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秋天的树叶写具体,有顺序的。生认真读范文。师:交流一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秋天的树叶?(作者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的方法。)

  师:找找具体的句子说说。几生读范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师:还有哪些方法?(联想的方法。读范文中的句子)

  师:联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xx更生动。比如:由一片树叶,联想到漫山遍野的景象。说说你联想到什么?(看到一大片枫叶,火红火红的,就像火焰。看到眼前金黄的树叶,我联想到漂亮的花地毯。)

  师:同学们还可以联想得更多。让我们把你观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顺序。看范文,写落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生:形状、颜色、叶脉络、叶边缘、摸的感觉,闻的味道……)

  师:所以写时要抓住特点,按顺序。(对照板书小结)

  请选择一两种树叶把特点写清楚,写具体。写时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上去,但一定要注意准确。

  五、当堂习作,巡视指导。

  1、生动手写作

  2、师巡视指导

  六、及时评改,培养能力。老师选几位学生的作文当堂师生评改……

  板书设计:

  落叶

  形状 颜色 感觉(摸、闻) 联想

  课后记:

  范文:

  我爱秋天的落叶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杨树、柳树、梧桐树的叶子变得像金子一样黄了,枫树、香樟、柿树的叶子变得像火一样红了。一片片树叶从树叶上飘落下来,像一群群飞舞的彩蝶。只有柏树和冬青树还是那么绿。

  我轻轻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随手捡起一片香樟落叶,椭圆的叶片上洋红的底儿泛着淡青色的光彩,色调是那样自然和谐。叶面上脉络清晰,有条有序,宛如整齐的图案。叶边的锯齿像无数个“人”字,十分有规则而又别致。我仔细闻闻,一股细细的清香悠悠地飘进我的鼻孔。啊,怪不得叫香樟呢!再捡一片梧桐树叶,捏住它细细的柄,小手似的的叶片金灿灿的,我禁不住摸一摸,可不怎么光滑哟!抬眼望去,不禁想起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多美的落叶!

  啊!我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地上。小虫哼唷哼唷,把树叶拖过来,盖成了一座小小的屋子。小虫说:“你们看呀,我的屋子多漂亮,黄黄的屋顶,绿绿的墙,红红的地毯,住在里面既不怕风,又不怕雨,多舒服呀!”我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河沟里。小蚂蚁想:“冬天快到了,我该准备过冬的.粮食了。”于是小蚂蚁一大早起来,到树林里去找过冬的粮食。小蚂蚁来到一条小河沟边,过不去,怎么办?忽然看见沟边飘着一片黄叶,小蚂蚁高兴极了,他想,我有办法了,于是它哼唷哼唷地爬到小叶上,把树叶当成一只小船,划过了小沟,它就到树林里找粮食去了。我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小河里,小鱼游过来,把树叶当成了小伞。小鱼说:“大家来呀,都来看呀,我的花雨伞多漂亮啊!它为我们遮雨挡风呢。”我还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飞来了。小燕子对妈妈说:“妈妈,妈妈,黄鹂阿姨、大雁伯伯给我们来短信了,叫我们去南方过冬。”多可爱的落叶!

  脚踩在软软的落叶上,我浮想联翩:落叶是秋天的“顽童”呢!每当凉爽的秋风送来秋的信息,落叶就毫不犹豫地、陆续地挣脱“母亲”的怀抱,在湛蓝的天空衬映下,欢乐的奔跑着,飞舞着,它使一切的庄稼都丰收了,它看望了红通通的高梁,问候了金灿灿的大玉米,祝贺了绿油油的大白菜。五彩缤纷的原野里,到处都有它留下的足迹。落叶看到眼里,喜在心里,把丰收的喜悦告诉人们。

  落叶是懂事的孩子呢!没有花朵的艳丽芬芳,但它在春天里,在树枝上发芽和长大的时候,是为大树吸收阳光、雨露的勇士,哪怕一片叶子只能吸收一点点养分。秋天,落叶为了大树更好地生长,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不向大树争养料,不给“母亲”添麻烦, 从树枝上脱落下来,悄悄地飘落在养育它的土壤之中,化作新的养分去滋补“母亲”的身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多么可敬的落叶!

  我爱秋天的落叶。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4

  1、深入理解xx的内容,准确把握xx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xx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xx,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

  xx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xx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同时,xx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xx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xx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

  PPT

  【教学方法】

  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论证: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 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xx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xx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课外阅读《发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较两篇xx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试以《我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

  一、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二、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三、过程:

  1、认识阿文。

  (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听听阿文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3)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

  (4)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1)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14

教学设计方案07-08

教学设计方案02-2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7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08-01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12-13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1-25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11-30

教学设计方案【热】12-30

【荐】教学设计方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