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点城市到起点城市散文

时间:2021-04-26 12:59:24 散文 我要投稿

从终点城市到起点城市散文

  一个城市是起点,另一个城市是终点。光阴荏苒,是终点的城市还是终点,是起点的城市还是起点。

从终点城市到起点城市散文

  两个城市都有极冷的冬天。

  作为终点的城市,它的冬日天空一直笼罩着浓重的煤烟。街道两边有很多的烟筒伸出来,崭新的闪耀着灰白的寒光,陈旧的乌黑破烂惨不忍睹,随时都有可能解体、跌落。无论新旧,烟筒里都有黑褐而粘稠的煤焦油渗漏出来,有些吊着玻璃罐头瓶子接住,有些不这样做,任由又黑又黏的煤焦油直接滴沥到水泥街道上。冬天的街道上常有脏污的雪泥,滴落煤焦油的地方就更加脏污不堪了。

  雪泥是人的鞋底和驴的蹄子踩成那样的。乡下人进城来,都穿着高筒的毡靴或胶鞋,鞋底上带着厚厚的黄泥。毕竟到城里的街道上了,他们中的一些大抵知道要适时地磕掉鞋子帮、底上的泥巴。但泥巴还是被另一些不注意泥巴的人用鞋底带来带去,结果,黄泥巴在城市里还是无处不有。冬雪很厚,泥巴很多,在冬天,那个城市宽阔平坦的水泥街道事实上变成了雪泥裹挟和煤焦油污染过的。

  城市及其周边乡村盛产毛驴。冬日驴闲,多在街上随意游荡,寻找可食的东西,或者游戏。有时候,街上居然出现人驴参半的景象。也有人少驴多的时候,那一定是夜深以后的事情了。看习惯了,人和驴子也就是大致相像的活物。

  驴子们的蹄上都钉有铁掌,那时候人穿的皮鞋也流行钉上铁掌。人和驴子混合在一起从街上走来走去,都发出“叮呱叮呱”的响声,响亮而清脆。人和驴子在街上熙来攘往,通常很难区分到底是人的脚掌声还是驴的蹄掌声——也无需区分,反正,不是驴子的就是人的;避让也行,不避让也行,街道还算宽敞,不是太拥挤的。性急的人或驴子总会瞅准空档抓好机会向前迈进继续赶路。驴子的性情还算温和,也有很强的仆从意识,有时候就和人以相等的步速比肩而行或者紧随其后——驴子们显然习惯这样做了——大家踩出的响声一样干脆而明确,人也习惯了。没有人觉得人驴同行没有什么不妥。

  有时候,驴子们就忘乎所以地跟随我们向校园走去。看门的小老头儿就厉声喝止:“把驴带进来干啥呢?要给它们管饭吃啊咋的?简直吵死人了,叮呱叮呱的!”我们才恍然大悟,就哗笑,然后带着惬意的笑声一哄而散,把几只驴子留给小老头儿往外轰赶。他对此好像总是极为不满,等我们走出很远了,还会从牙缝里挤出一句狠狠的话甩过来:“这些驴家伙些!”到底在骂驴,还是在骂我们,总是不好确定,但我总为他巧妙的一语双关式恚骂方式心怀几分敬意。习以为常了,我们也不跟他计较这些,即便大家心里都清楚其实他在借驴子诟骂我们。我们当然冤枉,毕竟,那些驴子总会不请自来。小老头儿也着实不易,同样的事情他一天要处理若干次,而我们也是相当的少不更事不拘小节。最后的责任似乎应该归结到驴子身上——谁让那些家伙那么粘人、对人总是俯首帖耳呢!

  一个外号悄然广传,许多人开始背地里叫他“驴拦杆”。

  最难应付的是冬日里出早操。据说校方考虑到让我们磨练意志也变相取暖,不做操,只进行环城长跑。

  天未大亮,环城路上差不多只有自行车和驴车。骑自行车的人遇到如此庞大的晨跑队伍不得不推着车小心翼翼地擦边缓行。但拉车的驴子就没有那么通情达理了。最难防备的是迎面而来的驴车。没有路灯,排头的人仅凭感觉摸索前行。晨跑队伍脚下的铁掌声是震耳欲聋的,迎面而来的驴子蹄声那么微弱,他们怎能听得见呢?人和驴子就撞上了。驴子受惊,打着响鼻大尥蹶子。耳聪目明的`人很快躲闪开了,因为早起而感到憋屈以及还想着心事的就和愤怒的驴子乱作一团。好在驴子拉着长长的板车,它愤怒的后踢动作从未伤人,结果总是驴子夺路而逃,要么义无返顾地掉头跑回去,要么横冲直撞误入路下驴仰车翻。

  赶驴车的就扯直了嗓子破口大骂了:“这些驴家伙些,眼睛都长到驴沟子上去了啊?这些驴家伙些!”

  并没有“车祸”那样的大事,即便有伤都是很轻微的,都犯不上闹到商量医疗费用的地步,确乎也应该感谢那时候人心的平淡率真和人的身体超强的自愈能力!

  最难熬的是星期天。只供两顿饭。街上雪泥粘重脏污不堪,野外白雪皑皑早已无路可行。灰天白地像沉睡一般安静。天越冷,空气中煤焦油的呛人气味儿就越加浓重。集体宿舍不供暖,我们或者拥被捧读,或者扎堆儿打扑克,聊天。早前听说那个城市的冬天是极冷的,我们在第一场雪后并不觉得。待至后来下雪的日子越来越多,雪下得越来越大,毕竟是冰天雪地了,传说中的峻厉终于变成声色俱厉的现实,而冬日的周末又是相当的无聊,仅有的休息日便成了最难过的日子。

  在我看来,那个城市总体上就是一个烧煤的大铁炉子,我们仿佛在炉子边沿上蹲着,煤气很浓重,但我们必须那样蹲着,缩成一团,并且真像在烤火一样向前伸出手去。冬日漫长,那个火炉好像并没有充分燃烧起来,我们只是在呼吸炉子底层冒上来的煤气。传说中的奇冷果然让我们难以招架了,我们不得不相信,那真的是一个寒冷的城市。

  当然,那个“炉子”终究会有烧到旺盛的时候,而那时一定是风狂雨骤的夏天。煤焦油的气味没有减弱多少,但城市的酷热在我们又是另一种折磨了。

  我们离校前,学校正在盖一座楼房,要运进大量水泥预制板。那时候那个城市很简单,简单到负重和运输主要依靠驴子和驴车。夏天多雨,路面湿滑。学校大门口有一段上坡路,很光滑的水泥青光路面,竟成了赶驴人和驴子们的一段险途。驴车很长,车杆也长。驴在前,人在后,都在两根车杆间往前用劲。到了门口,驴子屡屡滑倒,双膝着地,它们的膝盖都是血肉模糊的。多数时候驴车上不了那段坡路,解决的办法是同路的赶车人互相帮忙推车。打此以后,在我的心里,戏剧性的驴子就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悲剧性的影子,许久许久,我都忘不了那些驴子。

  真要离开那个城市了,才发现时光和梦境具有同等的加速度和压缩力。当我对发生在那个城市的一切尚未完成梦想与现实的区分与整理时,我又糊里糊涂地回到了作为起点的那个城市。

  办好档案转移手续,我又从起点城市离开了,那是由不得我的事情,我好像没有资格更没有能力继续逗留在那个城市,也没有资格和权力选择我的去处。我像一个不虔敬的教徒先被逐出教会再被指派到一个荒僻乡村里放牧一群羊——教书。我的羊是可爱的,因为他们天真无邪。那是一种漂泊,我在那种漂泊中遇到了迷蒙的自由,我用十二年的时间适应它,把一群又一群羊养大了,再移交给上一级牧羊人。

  我在那些日子里用那么长的时间给自己无知的青春画了一团纠缠扭结的线。当我的少年激情在阳关照耀下暗流涌动的生活中消耗得所剩无几的时候,我觉得我实在应该停止漂泊与任性了。离开阳光,向暗流妥协;只是妥协,没有屈服。泅渡暗流,然后重新回到岸上。我的第二个人生方案开始实施。

  我又来到了作为起点的那个城市。

  我发现我真像一头负重远行的驴子,但我来到的并不是一个盛产驴子和广用驴子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冬天也极冷酷,冷风长吹不息,仿佛其中还夹杂着冰冷的流沙,如果人对自己暴露在外的皮肤不采取必要的滋润措施,面孔和双手很快就被凄厉的风雕刻成血淋淋的千沟万壑的。不产煤,但家资殷实的人家也烧煤,是从远处买来的无烟煤。这个城市冬日的天空就没有那么浓重那么呛人的硫磺气和焦油气,人的喉咙好像也因此变得宽敞一些。很少下雪,天气年年都是极端干冷的,街上也就没有粘重的雪泥。没有驴子,而人的鞋底早也不兴钉上铁掌了。代替驴子的是汽车、拖拉机、架子车,不论是机械的,人力的,畜力的,反正带轮子的都要在大街小巷里左冲右突地跑。再也不出早操了,但晨间散步的习惯一直未丢。在滨河路人行道上,和我一样晨步的人稀稀拉拉的,活像不合时宜的驴子。

  真的很像驴子。为了生存才工作,为了生活才负重。在胁迫下工作,那种工作在多数情况下严重缺乏快乐;在欲望的驱使下负重,那种艰难在多数情况下都属于盲目。我的内心从未打算安分守己,我只想独立,更好地独立,但我所选择的生存之道必须首先屈从于各种权力的胁迫,我的生活状态也不可避免地被日甚一日的跋扈、漠视和残酷逐渐分解。我努力来到了这个城市,但这个城市里的一切都让我别无选择。我有家,有家庭成员,所以我必须忍受跋扈、胁迫、漠视对我的无情挟卷,就像忍受这个城市里极端的酷寒。我指望有这么一个春天,即便依然春寒料峭,但我能凭一己之力穿得厚一些、暖和一些,最好离风口远一些,以便抵御来自外部的欺凌和狂虐。我对擅长胁迫人的东西从来都报之以冷眼,并以此证明我绝不向任何胁迫就范。光阴如梭,生命这样东西在我的脸上已经刻写下明确的中老印记,但我常常暗自庆幸:我的身后并无权力的阴影,头上也无权力的光环,我总算留住了我生命中极其可贵的成分——精神的石英砂岩!在精神层面上,我不是利欲熏心的“赶车人”,也不是习惯在胁迫下忍辱负重的“驴子”!

  在这个作为我人生某种意义上的起点城市,我耳闻目睹了太多先屈于胁迫再去胁迫别人的劳碌者,也见过许多为了追求更大利益而失足堕入深渊者。不论是喜剧型的“驴子”还是悲剧型的“驴子”,总之都是“驴子”,他们总有各种不同的役使者和胁迫者。

  人和驴子对自己的生命形式都没有精准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要么是人,要么是驴子;驴子不能改变人,但人一定能够改变驴子。在这个城市,精神普遍迷茫的事实让许多人开始关心“佛说”。受其影响,我也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关注“轮回”。我又看到,作为灵魂去向的六种选择最终也受着权力的控制。佛的天国,也是一个权力组织,佛在权力顶层,只不过,佛的权力是以慈悲和广惠为表象的;灵魂走向佛的天国是皈依温柔的权力,远不同于基督徒一生赎罪而最终让人的灵魂回到人类共同母亲的怀抱!

  我不屈从任何胁迫,我也无法彻底否认权力的存在,我的做法是以自己人格的丰度和刚度与权力对视。完成了这个过程,若有必要,我可以和权力握手言和。

  那个终点城市成就了我的感性生命,这个起点城市成就了我的理性生命,我怎能不对它们感恩戴德呢?

  我越来越觉得曾为终点的那个城市的确是我人生某种意义的终点了,但流入时光的东西一律不可反复,那个终点所包蕴的意义就成了一种永恒;这个曾为起点的城市,它的确有必要做为我的人生另一种价值形成并凝结的起点了。梳理,甄别,分检,收藏,有一些需要永远永远地放在心里。不过,我现在所说的永远与我年轻时候常说的大有不同。在物理时空意义上,这个永远不会存在,但在精神层面上,我相信我所期望的永远是一种永恒:我敬重生存,我珍惜生活,我向往幸福,我感谢苦难,我祝福他人,我信奉爱。我相信我与生活中的种种暗流有和解的那一天,但不是现在。现在我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含饴弄孙首当其要,发挥余热仅居其次;深度反省不枉来日,光阴弥贵不可虚度。

  这个曾做为我人生某种意义起点的城市,我应该感谢它了。感谢它干爽的街道,感谢它为冬天预定了充足的阳光,感谢它不出产驴子也就无人给驴蹄子钉上铁掌,感谢它为我的晨步点亮了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