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方水土画板上的柳江散文
这话不假:夏日柳江之美,重在古镇映衬的山水神韵。
据说,有几位美术学院的学生,暑期到柳江写生,一来到柳江,就被这里的神韵搞懵了。美是一回事,重要的是迷失,季节的迷失。明明是夏,这里却没有洪水肆虐,只有青山映溪,波澜不惊。杨村河的水,其静其幽其大雅天成,决不逊色于书门闺秀。要说是春,虽也有点点娇艳,撒落月季杜鹃枝头,却不能说红肥依旧。这里的茂林修竹,绿得滴翠,戴上放大镜,也找不到“碧云天,黄叶地”的影子。更不要说山寒水瘦了,只能被人笑为痴人说梦。
难落笔了,难落笔了。老师教的审美发现不管用了,往日魔幻般的七彩色板,也突然变得木纳僵硬不好调遣。几位学生东瞧瞧,西瞅瞅,磨皮擦痒地折腾了大半天,灵感没找到,人早已弄得精疲力竭。于是问了一下导游,一路找到大榕树下,选了个露天餐厅面江而坐。然后,要了一些清汤雅鱼、石磨豆花、瓦屋山蕨菜之类,就着几瓶啤酒,青山为靠椅蓝天当客厅,边吃边看边扯,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扯了半天,还是众口难调毫无结果。最后一位同学说,咱们百里而来,总不能扛着一张白板回去吧。不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顺着这节令,以柳江夏韵为题,各自发现吧。大家说好吧好吧也只有这样了,便各自扛着沉重的画板出发了,撒落到柳江古镇各个角落。
柳江韵夏。是啊,明明正置身盛夏,为何要舍近求远。
又回到了刚才的难题:这柳江夏韵,该何处落笔呢?不仅是游人,此刻,发出这疑问的同学,正站在杨村河河心的桥墩上。他本来是要从水出发去觅夏的,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却发现了葱郁的山。山就在江的尽头。所谓江的尽头,距离并不是想象的那般遥远,最多也就两三里地。并不需要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那种望穿秋水;也不是列塔索和阿里奥斯托笔下的山,一切都是高尚的、温柔的,一切都在诉说着爱情。虽然,老君顶和五凤山,其名其形也是一阳一阴,宛若天作之美,也是含情脉脉,有如鸳鸯绝配。他们厮守在杨村河两岸,银汉迢迢,怎奈群山在后,大军临阵,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只见那山层峦叠嶂,一直往前排列,一排,就把一堆堆葱郁推到上了天,直至隐匿于蓝天白云间。山和云似乎还有一些交接,那交接之处一会儿山像云,一会儿云似山。草和树叶都被省略,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剪影。那剪影大小不一,高低不同,挟持着绿影,堆砌在那里,让夏归隐为山和云之间堆堆厚重的影子。画板上的季节变得单一。在云蒸霞蔚中,单一的绿影被夏垄断,镜像妖娆,像凝固的树,被风吹着,多变而混沌,不知那树是长在山上,还是云端。
写生的学生灵感一动,想到了深山藏古寺。对,藏!葱郁不正是藏的绝妙遮蔽吗?那么,藏什么呢,肯定不该是古寺,也不该是鲜花美女。学生再次举头,仍见葱郁堆砌,云山模糊,弄不清是形而上的演绎,还是形而下的观照。原来,这绝世的混沌之美,就隐匿在夏日柳江,云山之间,让庞卡莱列举的哈密尔顿方程也费解。还不快快将这葱郁的模糊召来。此刻,艺术技巧已变得拙劣,而灵感才是神力之源。快叫太阳调整一下姿势,侧一侧身,扭一扭头,六十度或四十五度,斜斜地照过来,让葱郁滴翠,先打湿人衣,再把阳光分解。无须聚焦,也不要色板,只须山与树之间,穿过一些零乱的光线,而让更多的光亮留在背面,与云一道,作为底色,听山差遣,来滋润荒凉的画板。最好有一席轻风,徐徐拂过,只带走炎热,不带走心情。当然,不要有暴风骤雨,电闪雷鸣。那样就糟了,会惊扰云与山的融合,不仅让捕捞到的夏韵逃遁匿迹,树与云披挂的霓裳,也可能因此而撕裂,柳江唤醒的大山之美,会被在画板上击碎。甚至不要有太多的花,或者太多的落叶,不要风霜雪雨和季节变幻,否则,柳江之夏的一山云影,就丧失了葱郁的纯粹。
当然,无风无雨,无鲜花无枯叶,不可能无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真正的仙气,既非人,也非神,而是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只是诗人发表的诗性;水是生命之源,大山之魂,江河的血液。此刻,夏日的柳江之水,正流入学生的画板,形而上的源头却在灵魂里。灵魂里的水,先只是佛洛伊德的潜意识,另一位学生在寻找灵感时,把他请了出来。那学生本来在岸边,就在刚才喝啤酒时的那棵大榕树下。寻夏觅夏捕捉夏踪中,他懒得走远,就在杨村河边左观右看,前瞻后望。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是这里的学问不是什么学理玄机,而是夏韵,柳江夏韵。发现只在一瞬间,就像书上说的电石火花。当河边学生的目光,落在江心学生和他的倒影上的时候,一下就被柳江的水抓住了。柳江的水,实际上就是杨村河的水。柳江只是个地名,并不是给这里带来水的江名。水是杨村河带来的,乍一看,你容易误会。因为水太清,不仅是春秋,而是包罗四季,一眼就可看清河里的水草沙石,你会以为没水。别要小看了这河,麻雀虽小,却肝胆俱全。流水,舟坝,小岛,码头,石拱桥,河边拥吻的恋人,还有天上的流云,远处葱郁的山,近处的吊脚楼和临水榕树。一汪一汪的水,构成一块一块的镜,把天地之物拥揽入怀。于是,就形成了两个半柳江,一个在地上,一个在水中;地上的柳江清新单调,水中的柳江朦胧灵动。半个是水和鱼。学生发现,最贪婪的水,在独揽天地时,自己却私藏着游鱼,二者寸步不离,不给天,不予地。好在,全部给了画板。
俗话说,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这柳江的水,杨村河的水,究竟是从哪里的呢?由于杨村河太小,不像长江黄河岷江一样,有族谱身世之考,传说和猜测,几乎构成了他的全部故事。这让写生的学生更感兴趣。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至少有三种。一种说来自天上。理由是,追溯杨村河,一追到瓦屋山就追不走了。不是没有了河,而是河以不同的方式,钻进了山里。山乃土石一堆,肯定没有水。唯有的可能是,这山与天连接,天上的浓云密雨,通过山顶的树尖,丝丝入土,浸润成溪,汇集如流,形成了杨村河。另一种说法是来自山里。理由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土石是死的,山却是活的,是内在的水份储藏,构成了山的大小血管,山才有了生命。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来自地表径流,包括高山平地,村前屋后。因了杨村河的博大胸怀,既不拒大雨,又不拒细流,才成就了自己的江河之梦。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学生急了,问身边一位本地老人。老人一脸诧异地反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弄得那么清楚呢?有这水不就行了。学生先是一愣,继而莞尔,连说谢谢,谢谢,赶紧在画板上涂抹。
夕阳落在山顶。河岸的学生与河心的学生互相点了点头,收起了画板。扛着画板上的柳江,见面,交流,都觉得夏有了,韵也有了,但似乎仍缺点什么。双双决定,趟过河里的石墩,到对岸柳江古镇去,去寻找另外几位写生同学,和他们的画板……
【一方水土画板上的柳江散文】相关文章: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作文08-03
一方檐瓦散文04-30
在水一方经典散文05-08
课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案设计05-05
那一方净土的散文06-15
朋友,在水一方散文05-04
一方土养一方人散文06-23
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征文01-17
保护一方水土守住青山绿水征文01-17
给自己留一方净土散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