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折桂令·中秋》原文和鉴赏

时间:2023-10-01 09:15:32 剑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原文和鉴赏

  《折桂令·中秋》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下面是其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原文和鉴赏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原文和鉴赏

  折桂令·中秋

  元代: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注释

  ①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②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冷冷,清凉之貌也。

  ③银汉:天河。

  ④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作品鉴赏:

  “一轮……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无波”两句,又从另一侧面来写,只是它比前两句写得更加空灵。作者从玉露着眼,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前人曾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句,这里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面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同样写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写法。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的是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笔下的月既不解饮,又不懂情,无知而冷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怀,他想象中的月宫是“高处不胜寒”,强调的是“月有阴晴圆缺”。张养浩的这首散曲抒发的则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李白、苏轼等人的咏月名作都是将明月与人事紧紧交织在一起来写,忽景忽情,情景交融。这首散曲却与此不同。它把主要笔墨都用在了对明月的描写上,只是最后才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似乎已经成了常规,写不好,往往会落入俗套。其关键在于景要切,情要真,两者融合得自然。这首散曲成功的奥秘也就在这里。

  创作背景:

  蒙元王朝建立后,官场黑暗腐败,张养浩为官廉正,主张清除吏弊,改革政局,虽处位不低,终因直言敢谏两次获罪遭贬,以致晚年在山林过了较长一段隐居生活。这是一篇熔铸前人诗句、巧妙地以景抒情的佳构,前有姚燧以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作底子写出情思迥异的《黑漆弩》,张养浩则复将辛词加以翻演,写出了这篇咏中秋的《折桂令》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宇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辞官,居于济南云庄,度过了八年隐居岁月。在这段时间,他游山玩水,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早,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由于积劳威疾,其到任四月便因病去世。张养浩聪颖好学,饱读诗书,诗赋文章无所不通,尤其擅长散曲,著有《归田类稿》其散曲小令今存一百六十多首。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玉树临风”。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原文和鉴赏】相关文章: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赏析09-08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赏析09-08

张养浩行义原文翻译01-05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翻译的赏析09-23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翻译赏析08-27

折桂令·中秋原文及古诗词赏析05-26

折桂令·中秋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2篇)10-16

张养浩《山坡羊未央怀古》原文06-26

折桂令·九日_张可久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10-15

《折桂令·春情》原文及翻译赏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