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哥顿神结(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1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作者:樊文军 邮箱:fans1968@eastday.com

关键词:哥顿神结  作品含情   教者有情  学者会情

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师生真正互动,无论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注重激发师生的情感因子,“铅华洗尽唯见情”,其实这个“情”字就是一切教学中的“真金”。

语文教学的内容纷繁庞杂,要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不知其倦,是每个语文老师踏破铁鞋追求着的至境,可结果大多往往“教者劳而无功”“学者劳而无获”,这让我想起了古代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挥剑斩断“哥顿神结”的故事。公元前333年冬天,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够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亚历山大满怀信心,驱马前去解结。可是,他尝试了几个星期,却无法找到结的两端。他茫无头绪,但又不甘罢休。思来想去,突然顿悟:“我何不自己制定一个解结的规则呢,”于是,亚历山大扬眉剑出鞘,他将“哥顿神结”砍开两半,结被彻底“解”开了。要解开语文学习这个“神结”,其实我们只要挥起“情剑”,就能迎“剑”而解。

语文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苏轼唱“大江东去”令多少仁人志士扼腕痛惜:柳永吟“杨柳岸,晓风残月”又让多少风情万种的才子佳人黯然神伤,李清照之“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又何尝不让人愁肠百结、“人比黄花瘦”呢?毋须指明,其虽形式各异,但“情”字各在。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唯如古诗那样“情剑”出鞘。要作到“情剑出鞘”,我以为须三方要素:作品含情,教者有情,学者会情。

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所选教材必须切合学生年龄特点,除了一些知识较强的教材之外,还得引入大量文质兼美、情感动人的好诗文,即须作品含情。戏谚云:好戏能把人唱醉,坏戏能把人唱睡。好戏和坏戏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否打动观众的心,而优秀的作品和拙劣的作品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中。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越想知道的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囿于教材,还应通过多元开放的课程内容诸如电脑网络、报刊杂志等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素养。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大量引入古代诗文,尤其是让学生多赏析唐诗宋词,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诗人的作品,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对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情感体验、捕捉美的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九万里风鹏正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诗句,抛开文字的韵律美育功能不谈,其背后有着强烈的人性美,可激发起学生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在语文教学中无疑似一股清风,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文美,当然需要懂得美的人去欣赏。语文教学引入美文,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能做到披文入情,而后才能寓教于情,以情动人,即教者有情。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正的文学作品更是以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去拨动读者心弦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一种情,“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伤乎故都”是一种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情,至于《荷塘月色》《项脊轩志》等名篇佳作,更是情真意切。情深意浓的文章,若仅提三两问题,摆摆电脑,此中真意又怎能辨得明、感得到呢?如此看来,教师上课要“有情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文心雕龙》言:“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有情,首先要披文以入情。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反复体验并深刻把握作者倾注于作品中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哪怕是字里行间含蓄而微妙的点滴情绪,真正做到教师和作者同心化一,教师与作品物我同一,而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出乎其外,方能感染学生,激起其思想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外的各种载体把这些情感传染给学生。或声情并茂的朗读,或切中肯綮的提问,或栩栩如生的形体动作。我在备宗璞的《哭小弟》一文时,紧紧把握作者失小弟的悲痛之情,抓住五个单独成段的句子,“可是他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七时,他去了”“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人啊!”“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小弟,我不哭”,这些句子把全文悼念小弟的悲痛心情渲染到极至,前二句只为小弟的逝去而哭,是一种骨肉深情;第三、四句不只为小弟的英年早逝而哭,还为许许多多像小弟一样“迟开而早谢”的人们而哭,是一种忧国忧民之情;第五句则体现了作者要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和看到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希望的真情不哭,析文至此,眼前犹如展现作者睹物思人(一张名片依然),物是人非,油然而生万分悲情,以至潸然泪下、泪下如绠的情景;仿佛看到作者急天下知识分子之急而奔走呼告的身影,也看到了小弟强忍病痛,埋首苦干,笑对死亡的情景,更被那一群知识分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所深深感染。及至课堂教学时,通过充满深情、抑郁难止的朗读,一悲三叹的感慨,丝丝入扣地提问,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其情感,把学生带入到至情至性的作者为家为国哭小弟的悲情之中。可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艺术形象思维是一种被情感所激发和加强了的认识,是一种把情感通过形象体现出来的思维活动”,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把附丽于艺术形象的情感激发出来,通过激情引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只有教师有了情,方能慷慨激昂,挥洒自如;方能刚柔相济、亦庄亦谐,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美。只有教师有了情,才能让学生遨游于文学殿堂,让他们获得如坐春风般的感受。

语文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完美结合的过程。其主体无疑是学生,教师披文入情,无非是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机制,既学者有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眼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这种课堂教学境界,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从根本上促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提高其语文素质。从很大程度上讲,学生的“情”要靠教师的“情”去诱发。要让学生用情品文,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得“目中有人“,授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感悟作者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主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我在讲解《哭小弟》一文时,紧紧抓住文首小弟的一张名片入手,把作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悲情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读全文后,学生被小弟那无私的献身精神及兄妹间骨肉深情所感染,顺势针对文中作者写到的“他是儿子,三十年在外奔波,他不该尽些家庭的责任么?”这句话提了一个问题,“这句话是在表现作者对小弟未尽家庭责任的抱怨之情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就答:“不是抱怨,而是在衬托小弟为国家航空事业而牺牲小家,把全部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崇高品质”。由此情展开,让学生体会“自古忠孝难两全”的含义,并进行相似相关联想,学生马上联想到岳飞、文天祥、苏武等仁人志士,被他们那种为国家民族而抛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所感染,使他们浮想联翩,立志要像那些风流人物学习,可后都写了读书笔记,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品位,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真可谓“真情出鞘”气象万千。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积极和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做到教和学的完美结合。于漪老师说得好:“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语文学习只有做到作品含情,教者有情,学者会情,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书目:《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理论》(施良方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语文教学中的哥顿神结(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哥顿神结阅读答案

2.心旷神怡造句

3.安顿的同义词

4.多嘴的八哥教案

5.鼓神的阅读答案

6.形容聚精会神的成语

7.聚精会神造句

8.鼓神原文阅读及答案

9.神线阅读答案

10.在篱笆下读书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