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夏》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王长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夏天的特点;

2、赏析稳重精彩的词句,体会作者融入在字里行间的情感;3、学习对比的写作技巧和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美;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美,感受作者对夏天独特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想进行一个调查,请看大屏幕。单选题: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A 春天 B秋天  C冬天  D夏天 看来,最喜欢夏天的同学最少,为什么呢?(询问一些学生)夏天留给大家的大都是炎热的感觉,著名作家梁衡对于夏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的散文家梁衡的《夏》,感受他笔下夏天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作者。

过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指名读。

(二)走近作者。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主要作品有:《新闻三部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过渡:有人说全身心的投入阅读是幸福快乐的,让我们带着任务来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吧!(指名读自探提示一)

(三)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设疑自探。

自探提示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依次标注序号;

(2)、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读通句子;

(3)、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过渡:同学们自学的多认真呀!好,来检查一下效果。

1、正音。芊芊 黛色  主宰 酿成 贮满 磅礴 匍匐  迸发  澹澹  苦涩  轻飞曼舞  闲情逸致 春华秋实

(指名,同桌评价一下,齐读。这些词中有一些字比较难写,我们来练习一下。)

2、辨形。指导学生对于易错字在通用格中书写并展示点评。1分钟书写竞赛。

(教师读竞赛规则,1分钟倒计时现在开始!请一组同桌带着书写到展台前展示,请书写水平高的同学评价打分并给出建议。其他同学互评打分,提出建议。教师:让我们记住好的建议,提笔即练字,让自己的书写越来越漂亮。)

3、理解词义、新词积累。请学生说出重点词的意思,再请说出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其他学生帮助解释,不准确的教师解释。

4、设疑。过渡:同学们,善于发问是有效阅读的重要一步,根据课题、结合刚才的阅读,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放手让学生自主质疑,教师予以鼓励并及时归纳、梳理问题,在黑板左边简要写出重点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重点写了夏的哪些特点?(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学生自探,教师巡视。过渡: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请大家根据老师给出的探究指导,带着发现的眼光去品读课文,相信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自探提示二: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从文中划出有关语句,并尝试用旁批的方法在相关的语句旁做上批注。

1、作者笔下夏天的总特点是充满着怎样的旋律?

2、你能概括出第2自然段作者从哪个方面表现夏天的旋律的吗?你是从书中哪些语句看出的?

3、课文第3自然段作者确定了夏天的主色调是什么?这个颜色标志着什么?

4、课文第4自然段从哪个方面表现夏天的旋律的?你是从书中哪些语句看出的?

5、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解疑合探

过渡:同学们能把心放到课文中,认真的读书批注,收获肯定不小,赶快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1、小组交流探究收获。

2、全班交流、展示、评价,教师点拨。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

问题1:在学生展示评价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紧张、热烈、急促。你能读出夏日的这种气氛吗?生读,师评价(已经很有味道了,但老师觉得还可以读的感情更强烈些),生齐读。

问题2:夏天到了(夏天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2、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3、还有火红的太阳,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热风浮动,麦子的香味。……

生回答,生评价(从细草长成厚发、林带的颜色变化、长鸣的蝉儿、火红的太阳、翻滚的麦浪等这些夏天独特的特点传递着一个信号---夏天到了,夏天热烈的奔跑来了。希望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也要选择最具典型性的素材来表现中心。指导朗读。指名,假如让你来读这一段,你觉得语调语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注意语调要重,语速要快)老师同意你的看法,请你范读一下。表扬:嗯,确实读的很有范儿!

问题3:夏天的主色调---金黄。含义: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点拨:为了突出这个“旺季”,这一段的后两句作者把一些农作物都写的充满活力,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这些词语,自己细读一下来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

问题4:夏天的旋律---紧张。哪些语句看出的?

点拨:这是农民劳动的场面,充满着紧张,你可以读出这种紧张吗?

过渡:面对这样一个独特的夏天,作者的情感怎样呢?

问题5:(热爱、赞美)追问:你是从那句话知道的?来,我们大声的齐读这一句。

提升:本文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我们在平时作文中也要尝试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三、质疑再探

1、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2、回顾课文,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呢?

预设:1、作者我们通过精彩的描写,已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夏的风采,那还有必要牵涉到春、秋的景物吗? 

夏处于“春华秋实”之间,割不断与春秋的联系;为了充分表现夏的个性,多借助比较:2节春夏景物的比较为了突出夏的热烈;3节色彩的比较,让人领会到夏是“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5节的对比,突出夏的紧张、繁忙,让人想起劳动者的辛苦付出。 

2、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①从结构上看,本文是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有条不紊。

②从景物描写上看,本文所选景物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即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

③从表现技法上看,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和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方法。

④从炼字炼句上看,本文用词准确生动,语言优美,富于表现力。(动词、形容词等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第4自然段作者写“快割、快割……快打、快打……”是不是显得重复?

快割,快打使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因为一件事后面还跟着一件事,写出夏天的劳动的紧张。

四、运用拓展

过渡:没有问题了,那同学们能不能尝试为同桌编一道习题考核一下,看他学的怎么样,老师将要选择编的最好的考一考全班同学。

1、学生自编习题(可以从生字新词、课文内容、文章主旨、感受收获上设计)。

2、拓展练习。比较阅读: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答案: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火热生活的向往。

3、分享收获。过渡:这节课呀同学们好像都吸收了夏的火热、夏的激情,相信收获肯定不小,来,慷慨分享给大家。

4、学科班长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请学科班长代表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一个点评。

5、布置作业。春日融融,夏日炎炎,秋风飒飒,冬雪皑皑,一年四季各有其迷人之处,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写你最喜欢的季节。(提醒:抓住季节的特点,尝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不超过200字)

附板书设计      十七   夏(梁衡)

特点               画面             感情

紧张             景色               热爱

热烈             色彩  金黄

急促             劳作的农民         赞美

 

王长顺

[《十七夏》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2.《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设计

3.十七课可贵的沉默课件

4.十七梦想的力量课件

5.论语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6.学习十七大演讲稿

7.《赠别王十七管记》文言文翻译

8.十七日观潮阅读答案

9.十七岁的生日祝福语

10.创业十七条经典成功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