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久长
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有这样一段话:“(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在。”
这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出处.这里记的虽然只是个传说,谁也不会信以为真,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点睛”赋予了画面之龙以生命力.
那么写文章是不是也如此呢?请读下面的短文:
爝 火
(俄)柯洛连柯
一个黑暗的秋夜,我在一条险恶的河流中航行;没有星,没有月,天黑沉沉,地也黑沉沉,一切都是黑沉沉约。忽然望见前面河流的转弯处,乌黑的山脚下面,闪动着一点爝火。(爝火,指航行水面所见远岸居民的灯火。)闪动得又明显,又强列,并且十分临近。
我很高兴地说:“哈,老天保佑!快近住宿的地方了!”摇橹的人转过头来望一望,淡淡地说:“还远呢!”
我不相信,爝火明明就在前面,看去只须再摇两三橹,就可以到了。
但是,摇橹的人说话毕竟有经验。我们的船还在黑如墨水的河流中航行了许久。中流突兀的怪石,两岸峭绝的悬崖,渐渐地迎面泅来,,又渐渐地泅了过去,落到晦冥无边的远处;可是那一点爝火,还在前面,一闪一闪,在那里招手一一总是这般近,又总是这般远。
人生,就像在这险恶的河流中航行,爝火还离得远呢!但是,总在前面,一橹一橹地摇上去,总有到的时候.
怎么样?是不是很棒?是的,很棒。它写出了作者几十年人生的感悟,它是作者几十年人生体验的结晶。它的确很棒!而这篇精彩的短文的最后两句:“人生,就像……!但是,……总有到的时侯。”便是“点睛之笔”,没有最后的两句,文章就是平庸之作,只是一篇极平常的记事文;有了最后的两句,文章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读者就可以透过一次极普通的夜间航行看到人生的整个航程。由此可见,点睛之笔在文章中多么重要。
翻开我们的课本,你便会看到在许多文章中都有点睛之笔。下面举两个例子: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这段话不仅点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而且道破了作者写本文的真意:赞扬白杨树,就是赞扬北方的农民。这样文章就不再是一般肤浅的“状物”,而成了寓义深刻的“托物言志”。
我悟到遗忘一切其他事物,集中意志以求工作完美的这种热忱,就是我过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这是成功的秘决。我现在知道,舍此以外便无神妙的方法了。
一一茨威格《成功的秘决》
“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这是成功的秘诀。”一句话,不仅扣住了标题,而且让读者明白了文章中许多写罗丹忘我工作场景的深意。
点睛之笔就是在作文的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使内容越发生动有力。有一篇文章在全国中学生微型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就大大地得力于善于使用点睛笔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鲇 鱼 跑 了
荆州地区东方红中学 余霁月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他买回了三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看见这鲜活的鱼,我似乎看见了一碗热腾腾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鲜鱼汤,哇,真美……
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如果不严加防范,那钻鱼汤可就喝不成罗!”爸爸把喂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决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走进厨房。
第二天大清早,我就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见。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
妈妈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给听见了。”“哼,便宜无好货,咱们一人少吃两块鲇鱼肉!”爸爸愤愤地说。
我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也不像爸爸妈妈那么想,困为我突然感觉到: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 2003年3月7日《作文指导报》
汤久长
[玩转作文之二十一--巧用点睛笔 作文指导]相关文章:
1.画龙点睛造句
3.作文课指导教案
4.
6.舞狮点睛主持词
7.看图作文指导课件
9.优秀作文指导教案
10.小学作文写作指导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