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玉
考场作文写得好坏与平素的作文训练有直接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其中创新选材的训练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创新选材,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选择写作材料上的新颖独特。这样说,以为主要面对学生而言。如何做到选择写作材料上的新颖独特呢,好比修房子要根据需要选择最新的建筑材料才有可能别致宜居;缝衣服要根据爱好选择最能表现气质的材料才有可能华美舒服一般,写文章也要有这样的讲究。 鲁迅先生对此这样言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秦牧老师更形象地设喻:“好比一颗菜,要摘取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可见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中一册中就有一篇作文教学短文,它明确了写作必须围绕中心选材的要求,实际上提出了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选材与运用的能力的问题。因此,努力培养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实现作文的材料充实、典型、真实、新颖是当前作文教学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我们要选择好那些能够充实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来写作,并能结合中心的需要对材料作出恰当地剪裁,做到材料安排与使用的详略得当。
那么,如何才能启发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材呢?我比较喜欢做饭,觉得写作文选择材料如同做米饭,米选好了、处理好了煮出来的米饭就可能色味俱佳,写作文呢也是如此。可以拿生活中煮米饭的感触概括地谈谈选材的问题:
一、教学生“找米下锅”。大家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往往在教师没有培养“找米”能力的情景之下,学生是无米可用,也就无文可写。理论倒是有,比如“找米”就是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操作呢?往往没有或者说缺少练习的对象。学生也知道写作文要回避陌生、首选熟悉,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应该也是选材的一个基本点。教师还会强调大家可以写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所闻的事情,其实只是教化,好像要让学生记住守纪律的条条框框一样。我听过这样一节作文课:教师先给学生命制了《母亲》的作文题且高悬在黑板上,然后又引发了一堆亲眼、亲耳、亲为的感慨,还列举了学生一动笔就去写放学路上妈妈在村口等候、上学路上妈妈给自己打伞,甚至晚上妈妈在昏暗的灯光下给自己缝衣服的情景等等学生写作时的病症。然后教师竟批评学生这样写千篇一律,不够创新。至于怎样的千篇一律也许教师还真弄不明白“千”在哪里。但是,学生写母亲的“米”在哪里,怎样去找呢,没了下文。何也?作文课游离了具体的范文分析。教学生依据范文分析,弄明白人家作文的“米”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可能才是正事,但是,没有这样的环节。写作课上教师不能从思维的层面启人心智是悲哀的。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用“例子”的分析来解决“找米”的问题。比如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利用散文《母亲》来引领学生分析作者朱德元帅是如何选材的就会很好。作者找了哪些材料来写母亲的勤劳、朴实的?这些材料都真实吗?是不是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来写?随着组织学习的环节进一步展开,学生一步一步利用文本感受选材的方法与目的才可行。这样,在激烈的考场上学生面对话题来写作文,一定不会无米可找、东拼西凑。
二、教学生“选米下锅”。这一点,简单地说就是把独特的材料筛出来。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个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写作材料。保证选材的独特性,一位教师的提出来了一个做法: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因为这些材料也会是别人容易想到的),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这位教师之所以这样说,我想是从学生写作时的思维惰性出发的。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情况比较多,好像再想也是那样。这反映了一个作文教学的现象,接近学生写作实践的方法指导的缺失。弥补这样的缺失依然可以沿用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譬如让学生写发生在瞬间的事,写作之前,拿出来一篇同学们都可能喜欢的文章来分析,《背影》就很好。朱自清先生创作这篇名作是故事发生后大约二十年后的事,在文中可以了解到。二十年中,也可能作者想过了写父亲的事,诸如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回家奔丧的情景等等,但是都没有落笔。可以想见,直到有一天,他感觉父亲的背影总是纠缠在内心而且久久不能离去,他才把这些记忆写了出来。为什么二十年后才写出来?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面容呢?为什么一写就写了三次呢?从父亲的背影里朱自清先生看到了些什么?假如你来写发生在瞬间的事,你会不会注意到父亲的某个特别的地方?思考一定有价值,加以教师的指点,选择材料来写瞬间发生的事如何动笔学生不会缺少底气。假如能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考场上不急于动笔,遇到话题能三思而后文也是有希望的。
三、教学生“洗米下锅”。“洗”呢,就是把陈旧的材料再利用。对于旧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应该完全照搬,而是要经过技术化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沿着原有的故事继续设想后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逆向解读,撇开一般性的认识观点,从与之相反的角度去审视旧材料;可以转换视角,从叙述主体、切入角度上创新;等等。关于这一点,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会比较困难。现今学校最缺失的是褒扬教师培育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也没有可以操作的方案,很多学科皆如是。不过,也有一些开路的教师。就讲解课文《愚公移山》来训练逆向思维的问题,也有专门的课例。但是还是拘于文本原来的意义如何正确解读的结点,如何把陈旧的材料解读读出新意,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呢,大都便会落到对智叟的话的肯定上,智叟成了一个更客观更实事求是的人。毕竟太行、王屋山就在那里,愚公的人力太有限。教学指导很难前行了。显然,这样的所谓开放式教学把教材选编的意义给推翻了。然而教师又无力自圆其说,这样的尝试多事败笔。其实,推陈出新,不是全盘否定,要继承中创新才会有出路。利用文本训练逆向思维,还是要从文本的经典解读入手,观其向背,想其双刃才好开始。“人定胜天”没有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改变自然的主管要求,同时,站在今天的角度,节约化发展,寻找更多的出路也不是不可行的。这样,教师立足于时代的引导,对学生的选材,乃至人生态度不无裨益。这是教学上的“柳暗花明”。如果有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在考场上畅谈古今不是不可能的。
四、教学生“想米下锅”。换言之,便是把想像的情景写下来,古人把这样的写法称为写虚。人的思想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围绕某个话题或主题,你要敢于穿越时空隧道,请出历史上的人,请出未来世界里的人,请出文学作品中的人,让他们登台唱戏或你去往他们那里神游一番,也是一种创新之举。大家都赞成想象联想是作文的灵魂的说法,很多教师都能把一堂作文课围绕一个题目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这就非常好。但是,要注意品质。依托我国丰富的古诗文资源来落实这方面的训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例如以“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远上白云间”等这样瑰丽的想象之句,引导学生进行写虚的训练中,教师做了功课、做足了功课,从生活感受、感情历练及辞采发端上厚积而薄发,当然能收到指引前路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考场上,根据写作的要求与需要“指点江山”一定会非常幸福。
五、教学生“配米下锅”。这里讲的是如何选配材料的问题,把合适的材料配起来写文章也是一些名家的神来之笔。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可以形成表现主题的“合力”,取得上佳的表达效果。比如,可以是主辅搭配,展示面广;可以是同类列举,凸现主旨;可以是正反对比,强调差异;等等。注意:搭配时,要考虑各自不同的代表性。魏巍先生写《我的老师》表达了强烈的我很爱我的老师的主题,作者就选取了七件小事来写,不同的事情,不同的角度,主次也不同。搭配呢,更不用说了。娓娓道来让读者自然感受了他的老师的美丽和爱他主旨。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个例子来点评学生写作内容单一的问题,相信偶可收获。学生如果认真练习这样的选材与运用方法方法,在考场上一定能写得顺山顺水。
刘宝玉
[中考作文创新选材训练]相关文章:
1.白居易诗歌的选材
4.最新中考历史专项训练试题
6.中考满分摘抄作文
7.散文类中考作文
8.期中考的总结作文
10.中考作文结尾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