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如何翻译? (高一必修三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如何翻译?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作者贾谊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揭示了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全文写得汪洋恣肆,雄辩有力,颇有文采,极具感染力。而“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全文的主旨句也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传颂。然而,这一句应该如何翻译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实验教材》)和《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以下简称《普通教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实验教材》教师用书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普通教材》教师用书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两种翻译看上去大体差不多,然而,它们之间有一个小小的不同,那就是《普通教材》在译文中加了一个字“使”。这说明在译者看来,句中的“而”表示的是“因果”关系,“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而《实验教材》的译文没有加“使”,这说明在译者看来,句中的“而”作为一个连词表示的是“转折关系”,“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如果按照《实验教材》的翻译,那么,这句话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秦朝没有顺应“攻”与“守”的形势变化而改变其“不施行仁义”的政策,从而导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如果按照《普通教材》的翻译,那么,这句话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秦朝之前由于施行仁义使秦国在攻打六国时势如破竹,一直处于“攻”势,以致于夺取了天下;可是,后来由于不施行仁义,使秦朝成为百姓攻打的对象,一直处于“守”势,最终“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那么,句中的“而”作为连词到底是表示“因果关系”还是表示“转折关系”呢?到底哪种翻译更符合作者贾谊的本意呢?由于这个观点是作者在对秦由兴而亡的历史叙述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此展开分析。 

作者叙述秦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包含着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国兴起的阶段,即夺取天下的阶段,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攻”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秦国灭亡的阶段,即失去天下的阶段,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守”的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从秦孝公时开始叙述。“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其兴起不可谓不迅速。然而,考察历史事实,我们发现,秦人如此轻易地获得西河之外的土地,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即靠“诈力”而获取的,决不是依靠施仁义而取得的。有人说,从根本上来说,秦国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商鞅变法。这是没有错的,可是,考察历史我们知道,商鞅变法从总体上不是使落后的秦国变得文明了,而是使落后的秦国变得野蛮了,“虎狼之秦”的称呼可为一佐证,况且商鞅变法决不能简单地用“仁义”来概括。由此看来,秦国兴起异常迅速,不是由于施行仁义,而是依靠“诈力”(或曰智谋)。 然后是秦国势力的进一步的扩大,引来九国之师的进攻,最终九国大败,秦国土地日广。这一段文字是作者对历史史实的高度概括。历史上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由此看来,秦国势力的进一步的扩大,也不是施仁义的结果,而依然靠的是“诈力”(或曰智谋)。 

其次是始皇统一天下。文中“振长策”“执敲扑”“筑长城”“却匈奴”等词语已经告诉我们秦始皇统一天下靠的是武力而不是仁义。 秦国兴起的阶段,即夺取天下的阶段靠的是武力,那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呢?“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这些词语也告诉我们,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的策略并没有做任何改变,只不过是其以往策略的延续,而其结果却是“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由此看来,作者认为依靠武力是可以夺天下的,但依靠武力是不能够守天下的,秦国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没有顺应“攻”与“守”的形势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策略,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根据以上对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句中“而”应表示转折关系,《实验教材》的翻译应更符合作者贾谊的原意。作者得出这个结论就是要指出秦国的错误在于没有随着“攻”和“守”的形势变化而改变策略,导致灭亡,从而告诫汉朝统治者,他们经过楚汉相争,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也处在“守”天下的形势之下,要确保汉朝统治长治久安,就要改变策略,对百姓实行宽松的政策。这也正是作者贾谊写这篇《过秦论》的目的所在。 

看来,对这句话的翻译,关乎对全文的理解,不可小视。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位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的意思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语境来展开,否则,就可能出错。 而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以这个句子的翻译为切入点,让学生结合全文展开讨论,将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张继全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如何翻译? (高一必修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课件

2.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3.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翻译

4.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加翻译

5.高一历史教学反思随笔

6.地理必修三教学计划

7.教学教案及反思三篇

8.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9.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

10.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