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

发布时间:2016-9-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时间:2013-3-26上午第三节

教学班级:高一(1)班

授课教师:窦玮平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介绍的天文知识。如牵牛星、织女星、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等。

2、梳理本文结构,概括每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3、找出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效果。

4、探究“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梳理结构、概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探究结尾“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学探究  点拨归纳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课件展示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词和一首诗,请大家认真听。词的题目叫《鹊桥仙》,是宋朝词人秦观的作品。(开始朗读)《鹊桥仙》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的这首词描写了牛郎织女离多聚少的爱情故事,尤其是结尾句立意高远,格调明快,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的题目叫《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里的一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和前首词比较而言,这首词也是描写织女对牛郎的相思之苦,但立意哀婉,缠绵悱恻。有关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写得如此凄美动人,那么,在天文学家的眼里,牛郎星和织女星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下面,让我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再次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二、目标、重难点展示。

 三、问题展示,自学尝试。

问题1:围绕课文,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文章所涉及的牵牛星、织女星及相关的天文学知识。(可从方位、特点、相关数据入手,然后同桌讨论交流。) 

问题2:试梳理本文结构,概括每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提示:梳理文章结构时可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把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归并为一部分,能独立成段的可单独作为一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时语言要简明扼要,最后理清说明顺序。同桌之间允许交流讨论)

问题3:试结合课文原句找出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综合体会其效果。(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在旁边注明说明方法,允许同桌之间交流探讨)

问题4:探究“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讨论交流,逐一明确。

    问题1明确:

银河系的东南是牵牛星,银河系的西北是织女星,它们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织女星距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地球16光年(一光年等于94608亿公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需26年,并以14公里/秒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以33公里/秒的速度接近太阳。银河系是无数密集的小星在天空绕成一周,它围绕成的空间我们叫做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类似银河的扁平旋涡状的星云,我们叫河外星系。 

问题2明确:

一(1---3)从古诗入手,举例介绍西方和中国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神话传说,并解析《秋夕》诗的内涵。

二(4-9)逐一介绍牛郎星、光年、恒星运动、银河及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

三(10)谈人生感慨,并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文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介绍了织女星、牵牛星、银河、银河外的星系等 天文知识,由此看来,本文按空间顺序说明。

问题3明确:

本文由牵牛织女星谈起,涉及光年、银河、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在介绍这些天文知识时,文中运用了引用、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把看似深奥的天体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使读 者易于了解和接受。

问题4明确:

    面对茫茫时空,人固然藐小,但不可悲观,正是人类的生生不息,一代代探索自然,发现其中的规律,才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证明人类力量是伟大的。所以人要自强不息,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积累与扩展”第四题

(目的:通过训练,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六、小结

本文从诗歌开始,到神话传说,再开始科学知识介绍,最后谈人生感慨,水到渠成地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条理十分清楚。此外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又有文学语言的典雅,融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为一炉,十分耐读。 

七、作业布置

课内作业:

1、将本课生字带拼音组词语写一行,每个词语抄写三遍,并解释“俯首帖耳、耐人寻味、不计其数、沧海一粟”四个词语,然后各造一句。

2、完成“思考与研讨”第一题。

   课外作业:

A、完成“思考与研讨”第三题,做在书上,下节课前检查。

B、预习新课《人体内的海洋》,按老师以前强调的学习说明文要求预习。

 

窦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