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式解读是随着我国小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本解读方法。“评”即评论,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内容书写评语,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点”即圈点, 评点者在欣赏作品时遇到神来之笔、精湛手法、艺术技巧等,在文字边上加上圈点,表示赞赏。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方法。现在所谓的“评点”,主要是指附着于文本的短小精悍的评论文字。
张洁《我的四季》是一篇选读文章,又是一篇抒写人生哲理的经典文章,可圈可点之处颇多,我就尝试着让学生去评点文本,主宰课堂。
先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研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一阶段: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原则是:。拿着笔走进文本世界,从三方面入手:⑴ 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总体感受?⑵ 针对某一段话、某一句话、某一个字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⑶ 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阶段:小组内交流,记录、整合,推出发言人。第三阶段: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小组成果。
对于这帮到高中还不满一个月的新生,我并不抱多大的期望,本着鼓励的原则,观望的态度,点燃他们说话的欲望!但高一(14)班同学的表现,则让我赞叹不绝,从而反思自己的初衷是多么的幼稚。
第一组,春天,发言人--洪志伟、戴军跃
句子赏析:“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梨。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细瘦”写出我力量单薄,“紧”写出紧张与吃力,“锈钝”写出工具的不锋利与破旧,“深埋”写出播种的艰辛。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我的极度疲惫,也写出坚持的不易。
句子赏析:“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暗示着责任所具有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要自己去面对、承担生命中要担负的事。
句子赏析:“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人也许有贫富之分,但是每个人的希望都是高尚的,并无贵贱之别。
总体感受:春天代表希望,生命中有希望的存在,才能有方向,才能找到奋斗的力量。
教师絮语:人一出生便意味着你必须要承担责任,必须要耕种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土地。上帝无法公平的给予每个人同一个起点。有些人出生名门,有些人出生贫贱。但在生命的春季,你若选择了放弃,那你这一辈子都没有立足之地。
第二组:夏天,发言人--郑嘉璐、陈金彤
句子赏析:第五段,由“盼”“恨”到“明白”的心理转变,告诉人们遇到困境,应自己创造条件,努力奋斗。被动等待,只能迎来更多的失望。
句子赏析:“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主动出击,付出百倍艰辛,因为一点过失又与成功失之交臂,自责、痛苦后,面对挫折只能重新开始!
句子赏析:“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默。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强者与弱者是自身与厄运抗争而决出的高下,并非依赖外部的扶助而产生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在失败中成长,在成长中变强,走完自己的路。
教师絮语:人生的夏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脆弱,容易遭受挫折的时期,积极、勇敢是必备的良药,经历了风雨才能让人走向强大。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第三组:秋天,发言人--卢佳晨、林超颖
句子赏析:“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干瘪”说明谷粒没有得到充足的养分,将谷粒比作我的收获,侧面突出现实的残酷。“酸”“苦”写出我在过程中的艰辛,收获却不尽人意。“欢乐”写出努力付出后的满足,用生命换得的成果,即使再微小,也问心无愧。
教师絮语: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勿以成败论英雄,过程同样美丽。充实的过好每一天,你终将收获幸福。
第四组:冬天,发言人--王雪莹、杨捷
总体感受:一次四季,一个轮回,你经历了初生的春,奋斗的夏,丰收的秋,终将会走向暮冬。你曾错过什么,也便永远错过,坦然地面对过失、反省、检讨自己,所有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存在过,我创造过,在生命的尽头用“死”感受对“生”的无比希望。
教师絮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句卷首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
董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