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章的字音字词
2.研讨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3.理解全文的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二)能力目标
1.把握小说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向思维
2.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纯粹的金钱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理解全文的思想
(二)教学难点
研讨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法
3. 谈话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有兄弟姐妹吧,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的关系怎样呢?当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发生金钱,地位上的变化的时候,你们这种亲情还会保持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体会一下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
(二)作者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居伊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他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短篇小说。他的作品重视结构的布局,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2.时代背景
《羊脂球》共收集了6篇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描写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热情,揭露资产阶级的怯懦无耻;有的真实地再现了法国中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苦难命运、拼命的挣扎与不屈的斗争;有的则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贪婪、狡诈、精神的堕落、道德的败坏、生活的糜烂等等。在作品中,作者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有所爱憎,对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鞭挞;对中下层人民,怀有一定程度的赞扬与同情。
《我的叔叔于勒》最早发表于1883年8月7日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老师泛读,或者学生朗读)
2.全文一共分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 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 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第三部分(20~47)这是故事的高潮,写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面对以沦为穷水手的 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8~49)菲利普夫妇躲于勒,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与刚上船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
(四)课文赏析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最重要的是“我”吗?那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呢?
归纳:1).主要人物我,父亲,母亲,大姐,二姐,二女婿,于勒,船长...
2)."我"仅仅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虽然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
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但那只是为了使作品有一个更客
观的叙述角度。
3).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塞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集中了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菲利普
夫妇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全文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
夫妇。
2.为什么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于勒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答案:得知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并准备回到故乡。
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
3.读课文第20段,“在一片平静地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面上......”此句烘托了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答案:欢乐的心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
4.描写菲利普夫妇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案: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于勒。
4.菲利普一样,美梦破灭,菲利普之妻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话,道出了她怎样的心理?
归纳: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5.我的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亲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这表现出我什么样的心理?
答案: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良纯真。
(五)小结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的不同态度,艺术的揭示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六,课堂练习
选择题。
1、选出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个标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恶灵魂。
B、这个标题的重点在“我的叔叔”四个字上。
C、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
D、于勒命运的变化,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2、本文开始描写“我”家生活拮据的作用是( )
A、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得很苦。
B、表明“我”家本是一个勤劳的家庭,可是生活得并不好。
C、说明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家的原因。
D、写明家里人的吝啬,为后文作埋伏。
3、文中反复写于勒来信的作用是( )
A、引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
B、表明于勒是个讲感情的人。
C、表明于勒已经是个“有钱人”并且是个善良的人。
D、表明菲利普夫妇当初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是正确的。
4、对句式的类型和句式的变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该这样胡说八道。”
B、“我也正是这么想呀!”这是祈使句,改为陈述句是:“我也正是这样想的。”
C、“这无可疑了。”这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是:“这有什么可疑的呢?”
D、“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这是否定句,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后来大家没有一个不说话。”
七,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题,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局
八,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勒:穷-----富---穷
↓↓
菲利普夫妇:撵---盼---躲
总结:面对金钱与亲情的冲突,体现出了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的一面
曲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