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班级            姓名           号次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赢得胜利!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淮南子》等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学习难点】多角度讨论分析,理解文章内涵,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知识链接】

    《淮南子》简介: 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思想,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课前自学

熟读课文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淮( huai )颛顼( zhuan )(  xu )折(  she )倾(  qing  )潦(  lao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共工触怒不周山》选自(  《淮南子》   ),是西汉淮南王(  刘安   )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

结果是:“       天柱折,地维绝        ”(用原文的句子填空)

对照课文注释和《词语手册》,解释下面划线字词,用红笔在书中圈画出来。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  从前  ),共工与颛顼争为(   做   )帝,怒而触(   碰撞  )不周之山,天柱折(   断   ),地维(   绳子  )绝(    断    )。天倾(   倾斜  )西北,故(   因此  )日月星辰移(    移动   )焉(   兼词,于此,向这里     );地不满(   够,达到   )东南,故水潦(  积水  )尘埃(    尘土    )归(   汇集    )焉。 

  合作探究  (各小组组长检查成员完成情况并提出本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     (一)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1、小组内2人结对检查课前自学完成情况。

2、小组交流翻译有困难的句子,合作翻译全文。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共工怒触不周山》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你如何看待文中的解释? 

 现象:1、                    2、                                        

 解释:是我们的先民对神州地域所见的天象、地理作出的最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体现了他们对揭示宇宙奥秘的强烈愿望和求索精神。         

2、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尝试当堂背诵并默写。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⑤杀鲧于羽郊⑥。鲧

复⑦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卒:最终  )

  鲧(gǔn):人名,禹的父亲。   2.帝:指天帝。       3.息壤:一种神土,传说这种土能够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故名。息,生长。            4.堙(yīn):堵塞。         5.祝融:火神的名字。          6.羽郊:羽山的近郊。        7.复:通“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鲧腹三年后自动裂开,禹乃降生。        8.布:同“敷”,铺陈,即陈设,布置。            11..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西汉以前认为禹治水后划定九州。

《盘古开天》

  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1.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

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

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发鸠之山:山名。之,助词,无意思。2.枯(zhè)木:枯树,桑树一类。            3.乌:乌鸦。4.文首:头上有花纹。文,花纹。             5.喙(huì):鸟嘴。6.其鸣自詨(xiào):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詨,呼叫。“精卫”本是这种鸟叫声的拟音,所以说“自詨”。7.是炎帝之少女:这个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是,这。炎帝,相传就是教人民种植五谷的神农氏。8.为:成为,变做。             9.堙(yīn):填。

漳水:浊漳河                11.出:流出,发源

  

《羿射九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尽死,坠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神名,以善射著名。

   逮至:及,到。尧,神话中的天神名字,又是传说中的古帝王。

   射十日:射十日,中其九日。

 

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