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脊轩志》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教学重点: 1、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 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教学难点: 形散神聚的方法--线索串联法。
教具方法:多媒体;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全文,掌握字词。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成语,并以这个成语为谜面,猜一明代作家名。
谜面:衣锦还乡。 谜底:
二、作者简介:要求学生看注解①,教师补充。
1、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 。被称为 。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 。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这篇《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文学主张:独出于胸臆,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强调真实感情,被誉为“ ”、“ ”。
2、他的散文的特点:
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3、代表作品:《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三、解题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 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课文,标出疑难字词句。
六、重点字词
(1)正音
项脊轩( ) 渗漉( ) 垣墙周庭( ) 老妪( ) 婢女( ) 先妣( ) 姊妹( ) 呱呱而泣( ) 阖门( ) 持笏( )
(2)断句
1、顾视无可置者 2、庭中通南北为一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解释字词
1、凡再变矣 2、先妣尝一至 3、妪每谓余曰 4、殆有神护者 5、吾妻来归
(4)指出词类活用情况
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东犬西吠 4、内外多置小门 5、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亦遂增胜 8、乳二世 9、执此以朝
(5)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3、使不上漏。 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6)判断句
用来判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的句子。译文中,能翻译出“是”,相关内容一定做谓语。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表判断的词有:
①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用“……者,……也”表判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用“……者,……” 表判断,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④用“是、乃、为、即、则、非、亦、必、诚、皆、本”等词语表判断,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⑤直接用主语和宾语组合,如:“刘备,天下枭雄”。
(7)文言文中,数词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不用量词。
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顷之,持一象笏至 --直接修饰名词,无物量词
凡再变矣 先妣尝一至 轩凡四遭火 --直接修饰动词,无表示动量的量词
(8)在下列句子中找出表示第二人称代词,它们是: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某所,而母立于兹
3、吾儿,久不见若影 4、他日汝当用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理清文章内容结构
1、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根据是什么?
2、第一段写什么?哪一种感情贯穿其中?
3、修缮前的小轩什么样子?修缮后呢?
4、第二段哪一句是承上,哪一句是启下?
5、第三段写什么?哪一种感情贯穿其中?
先写由于诸父异爨,家中一片杂乱衰败景象;继写我对祖母的怀念以及对祖母的怀念抒发深沉的思念、悼亡之情。
6、第四段
7、第五段写什么?
写 。作者把 与 相对比,更以 ,抒发 之情。
二、本文写作特点
(一)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1、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用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绪?
2、老妪转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写祖母什么动作和语言?表现了祖母的什么心情?
(二)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三)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三、课后习题
(一)、 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笔墨和意境,是归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它的文章比以往的散文更贴近日常生汛’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试找出二、三例;体会本文的这种特点。
参考答案: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彤动,珊珊可爱。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这里写了 ,通过祖母既关切,又略带诙谐的家常话语,通过祖母的 、 、 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祖母对作者的 之情,笔触传神,感人至深。一句“他日汝当用之”,承载着祖母对孙子重整家业的 ,也引出了作者仍未能改变“读书久不效”的家庭境遇的 之情。
(二)、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榍,亦遂增胜。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项脊轩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渗漉(lù) 老妪(ōu) 珊珊可爱(shān) B.修葺(qì) 栏楯(dùn)万籁有声(lài)
C.先妣(pǐ) 阖门(hé) 冥然兀坐(wù) D.垣墙(yuán) 偃仰(yǎn)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B.墙往往而是(到处)
C.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D.大类女郎也(太像)
3、下列词类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
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执此以朝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6、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
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7、对下列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妪,先大母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先妣”(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刘芳
[《项脊轩志》,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8.项脊轩志教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