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及德育最为根本、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力量就在于“心灵的感动、心灵的触动、心灵的震动”,由此,我们内在的心灵结构才可能产生更深入、更细致的变化。这种教育力量的诞生,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口耳相传的。它常常是在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教育与被教育”之时就弥漫、升腾、辐射出它的光与热。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精神分子”与“心灵元素”在内在生命中发生裂变、融合、升华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徒劳无益的。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对于“人性”与“心性”的熏陶与启发。心灵在一些细腻的情感的慰藉下,在温情的熏炙中,变得透明、清澈、宁静和丰富。没有感动就没有教育,没有触动就没有改善,没有震动就没有提升。
我们一些老师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每天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但收效甚微。殊不知,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熏陶,而不是通过耳提面命的直接灌输。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教师的教育意图越隐蔽,教育教学的效果越显著。往往“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当然,我们不是说老师就可以袖手旁观、无所用心,而是说我们老师讲“有心”艺术的潜藏于“无意”之中。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加拿大老师告诉他的八年级学生:“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叫做《千纸鹤》,我想与大家分享,以此来纪念‘死难将士纪念日’(每年的11月11日,加拿大联邦假日。这一天全国举行纪念二战死难将士的各类活动)。在这个纪念日,我们缅怀那些由于人类的冲突和战争而丧失了生命的人。”老师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它讲的是二战的余悸。战争结束了,但是人们至今仍因为二战的余波而死去。老师开始朗读故事,全班同学都静下来了。随着故事的展开,学生明显地发现老师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他的声音在颤抖--不是有意这样做来创造戏剧效果。学生们感到的是老师在故事力量面前的脆弱性。老师对故事的反应也同样感染了同学们。这些学生没有一个利用这个情境来取笑老师。为什么没有呢?取笑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很容易。但是,这些感情不止是伤感而已。
老师感到最好停下来,她对一位同学说:“你能从这接着读下去吗?”当故事读完之后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都被故事感动了,教室里寂然无声。接下来的沉默不是注意的沉默,也不是等待的沉默或服从的沉默。它是这样的一种沉默,使得故事余音尚在,让人反思,与某种深层有力的东西达成和谐
在“量化与外显”操控的技术世界中,教育教学时常忽视了感动的沉默,忽略了寂静的意义。因为,这些似乎都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难以捉摸,无可测评的。视“无形”为“虚无”与“无用”,弃之不顾,我们离灵魂、离精神、离意义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教育的本质在于以情感氤氲人性,传递人的气息与热度。这种教育教学就是不断的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并被自己与他人感动。在孩子们的心不断的溶化、溶解的时刻,敏感而细腻的情感不断的得到陶冶。我们认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一位老师上课上的相当潇洒,在课堂教学中市场锋发韵流,再辅以一手行云流水的书法,听他上课确实是一种享受。可惜他个子很矮。有一天上午,他进课堂一看黑板像往常一样擦得干干净净,只是黑板刷不见了。他瞄了一眼,只见黑板擦被放在黑板的上框,高高的,他够不着。如果去拿,还要搬着凳子踩上去,全班绝对又是一阵大笑。他用余光扫视了一下,几个学生神情有点诡秘。他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有人精心安排的。老师不动声色、若无其事的上课,读得声情并茂、写得工整漂亮--快下课了,整个黑板都写满了。老师看着还有几分钟时间,他先让同学们复习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块整洁干净的手帕,把手帕放在讲台上细致的对着了两次,接着拿起手帕擦起了黑板,学生们一片惋惜的嘘声。老师一声不响的认真擦着黑板,下面的学生有的开始变得“义愤填膺”了,有的人小声嚷嚷,是谁捣的鬼?老师仍然微笑着把黑板的边边角角都擦得干干净净。下课时,什么都没说进办公室了。果然,两位“肇事者”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到老师办公室道歉去了。
作为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诸如此类的“意外事件”。按一般常规思维,面对学生这样的恶作剧,有的会给学生一阵劈头盖脸的“狂风暴雨”,揪出“肇事者”;或者来个批评教育,让学生来主动认错;或者不闻不问……但是,这些处理方式都不如这位老师的处理,可谓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孙晟
[深入心灵的德育 德育论文]相关文章:
1.师爱德育论文
4.德育论文范本
5.德育论文感恩母校
7.家庭教育德育论文
10.班主任德育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