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月亮文化》教学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9-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月亮文化”是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时所延伸的专题,专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要求学生将“看、听、思、说、写”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同时还倡导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方式。因此,活动旨在突破以往研究课面面俱到的形式,结合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解决在专题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节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月亮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月亮文化”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前准备

1、 师生讨论后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第一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与民风民俗,月亮的美称。

组长:高翔宇

第二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对联、谜语、成语。

组长:史伶俐

第三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诗、词、散文等。

组长:朱颜

第四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乐曲,(曲目名称、名曲音频、流行歌曲)

组长:王佳雯

2、 每人将所收集资料装在资料袋里,带到班里交换、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3、 把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再进行一次专题活动课。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分组分类查阅收集资料一周。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形成壁报。然后把图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分类、打印、装订、编辑成一部学生自己制作的书。整理资料并编订成书一周,壁报展板一天。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成果。主持人编排好展示程序,准备好串词,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汇报交流活动主题

感受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老师介绍四小组探究的主题

一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和民风民俗;

活动形式:小品《爷孙讲故事》

二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对联、谜语、成语; 

活动形式:1、相声《中秋吟联》 2、猜谜语   3、成语接龙

三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活动形式:男女生诗词闯关大比拼。

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第二关,比一比看谁赏得有深度;

第三关,赛一赛看谁积累得丰厚。

四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音乐

活动形式:1、说一说古今中外的音乐曲目;

2、唱一唱与月亮有关的歌曲;

3、欣赏经典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现场演奏)

 4、全班合唱《明月几时有》

 专题月亮文化 综合性学习教学实录

老师导语:

有人说,人类的文化智慧有一半来自于月亮的启迪,乍一听这话,有点夸张,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我们中华民族孕育了多少浪漫、神奇而又美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至今盛传不衰;在我们最具民俗特色的传统文化:对联、谜语中也处处可见月亮的影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借月传情达意的名篇佳作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了我们文学星空中最为璀璨的星群;月亮对音乐的影响更是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到阿炳的《二泉映月》,再到现在的流行歌曲《月亮之上》,也是处处可见月亮的身影。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首先让我们来聆听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

--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民风民俗

第一小组主持人:

月亮是永生不死的形象,月有阴晴圆缺,周而复始的盈亏变化,诱发古人关于不死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月亮的传说,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那么中秋节吃月饼又是怎么来的呢?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呢?下面有请高翔宇,侯思凡,张学全三位同学为大家表演小品《爷孙讲故事》。在一个中秋的夜晚,奶奶和她的孙女正在庭院里赏月……

听奶奶讲月亮的故事

1、 演员表:

候思帆   饰    奶奶

张学全   饰    爷爷

高翔宇   饰    孙女

孙:奶奶你在干什么呢

奶:奶奶在拜月呢,孙女,月饼好吃吗

孙:当然好吃了,圆圆的像个大圆饼,上面还有个福字,看起来还真有王者风范,那奶奶我们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奶:想知道呀,那就给奶奶搬个凳子来,然后坐在月亮底下,给我的乖孙女讲故事

孙:太好了!奶奶您坐

孙:来,孙女你也坐

奶: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孙:哦,原来吃月饼有这么多故事啊,奶奶您刚才为什么要拜月呢?

奶:这个呀说来话长

          咳…………咳…………

孙:爷爷,爷爷,您快来呀,您来给我讲故事

奶:爷爷身体不好,要多休息了

爷:没事,孙女想听就给他讲讲

孙:就是嘛

爷:乖孙女想听什么故事啊,爷爷给你讲

孙: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拜月

爷:好,爷爷给你讲

孙:爷爷真好

爷: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孙:唉,嫦娥真可怜,要和自己的丈夫分离在那么远,真可惜

奶:孙女我们一起拜月吧 

孙:好!

                                (拜月)

孙:啊,快看啊!那好象是嫦娥

爷 奶:哪呢!哪呢!

爷:哎哟,哎哟!

孙:爷爷您怎么了?

爷:爷爷老了腰折了!

奶 孙:啊?

奶:来,乖孙女,把爷爷扶进屋里去  

谢幕

    

猜月楹联

--对联和谜语    

第二小组主持人:

从古至今,许多著名的诗人、学者写过的佳对不计其数,而其中关于月亮的对联更是数不甚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吧!下面就请看姚云龙、张敏同学带来的相声《中秋吟联》。

两位同学上场。

甲:大家好!今天的天气真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碧…..

乙:碧日蓝天、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丽….

甲:停!干啥呢?对对联是吧?对对联还跟我对上了?嫌你你会对对联啊?!

乙:不是不是,我只是一听到可以接的,都爱接两句。

甲:你是不是叫对对联啊?

乙:你咋知道哩?

甲:我咋知道?看你长的这样就知道你只会对对联。上次听说你还把人家对联协会的人比下去了,挺厉害嘛!

乙:那不敢当、不敢当…

甲:不敢当就怪了。刚才还不是差点把我给比下去了!那好,既然是个对对联的,就跟我比划比划。

乙:比就比,我出上联,你对下联。

甲:行

乙:画眉生新月      甲:靓妆似婵娟

乙: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甲:这还不简单..!  下联是 一个西瓜,一刀切成两半。

乙:你咋会对上西瓜呢?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下联应该是:“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甲:咳,还不是因为你说什么晚上,一提到晚上我就想到一家人在院子里吃西瓜。那西瓜,忒甜!……要不我俩换一下,我出上联,你对下联。

乙:没问题。

甲:水清鱼读月       乙:嗯….山翠林沐光 

甲: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乙:子居左,女居右,世间配定好字。

甲:水底月如天上月            乙:眼前人是面前人。

甲:我就不信你那么聪明!跟你出个难的,我要让你自己承认自己笨!

乙:难的我也照样对答如流!

甲:水中有月原无月             乙:云后无日本有日

甲: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乙: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甲:这个我看看你还能不能对的上来!听好了啊: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厘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乙:我想想啊….有了!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大乔二乔一人占。

甲:出上联的是天才。        

 乙:对下联的是蠢材…….哎!你怎么骂起人来了?!

主持人: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大家是不是意犹味尽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天幕上,谜语,从来就是一颗散射着独特魅力的亮星。千百年来,她同中国文化其他体式的艺术一样,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流传着无数意趣隽永的涉月之作。

那么,我们再来猜几个谜语,请听谜面,看哪个组猜对得多。

1“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

2“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3“二月平”,打一字;(朋)

4“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字;(腥)

5“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崩)

6“掬水月在手”,打成语;(掌上明珠)

7“二十五弦弹夜月”,打现代文艺形式一;(音乐晚会);

8“我寄愁心与明月”,打科技名词;(光通讯)

9三四五,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10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11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12百年前的月亮    答案:胡 

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     答案:朝

13 半个月亮     答案:胖 

14“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横流”(打一字--慧)。 

15“一桅白帆挂二片,三颗寒星映孤舟”(打一字--悲)。

吟诗颂月

--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第三组主持人:大家都很聪明嘛!但是关于月亮的文化还远不止这些,

本组的研究专题为“吟诗颂月--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月亮,自古以来是人们赞颂的对象,涉及到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甚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等。有关月亮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体会诗词中的月亮。

首先,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由朱颜、王佳雯同学朗诵: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下面我们来一个诗词大比拼,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闯关。

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男生读: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女生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调笑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 

《虞美人》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二关:赛一赛看谁赏得有深度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夜深寒气袭人,月光照在窗前皎洁明亮。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作者,看到窗前一片水银似的白色,骤然间以为是秋霜降落。这孤寂的寒月自然引起无限惆怅,使作者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而黯然伤感。望月思乡是古人旅居外地时所常有的感情。这首诗形象表现了作者心理活动过程,以平淡的语调娓娓道来,将一副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吴飞龙

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也许月是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所歌咏的对象。它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杜甫就将自己最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都承载在月亮身上。《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是,兄弟离散,音信不通时所写的。在月亮是有着他对弟弟的深深思念。其实,天下人共享一轮明月,人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皎洁,一样的明亮,可作者却说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从这便可看出,他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深深思念。正是因为有着这一点点的“自私”心理,才使得这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的吧?!

------生:李舒琪

《月下独酌》赏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

  此首《月下独酌》更多的表现出李白的孤独,思念与愁绪,与明月共饮,与明月同醉,实无人而似有人,借酒消愁,借酒抒情,李白的酒中作诗可谓出神,而与其共饮者更是标新立异。没有亲朋在身边,夜里更是寂寞难耐,与月相对,喝下杯杯相思之酒,话在酒中,情在酒中,一杯酒下,万分思绪齐涌心头,不知不觉而醉,伴月起舞,一种辛酸荡漾不散!

----生:姚云龙 

我认为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于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生:王怡敏

   《西江月》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辛弃疾在夏天的夜晚,行走在上饶黄沙途中的 景象,也体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眷恋。读完这首诗后,我觉得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我就置身于作者所 描绘的图画里。天上空中有着明月,听着蝉鸣,谈论着丰年的喜悦,听着田野里的蛙声一片,我认为这首诗的景色描写非常好,全诗诗情画意,使人获得很好的审美享受。

                                           ----生:胡宇泽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者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生:蒋蕊蕊

小儿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窑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儿童时期对月亮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态,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 “疑” 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的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话,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生:崔柳

第三关,赛一赛看谁积累得丰厚。

女生: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益(唐)《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李煜(南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查慎行(清)《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男生: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陶渊明(晋)《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李白《静夜思》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间。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从军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主持人:月亮文化展示是不是很精彩,精彩的还在后头呢!下面请第四小组上场。

望月当歌

--有关月亮的音乐   

第四小组主持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吟诵这些诗句,我们都沉醉在月亮美的意境中。是的,月亮是美丽的、纯洁的、恬静的。月亮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每晚望着那皎洁的月亮,令人沉思;那柔美的月光,把我们带入了画卷一般,令人流连往返。其实月亮还有更多的表达方式:比如美妙的音乐!婉转动听的音乐让人陶醉,下面就请您跟随我们第四小组,进入奇幻的月的世界,去倾听月的歌声,首先我想问问:“同学们知道那些与月亮有关的乐曲?”

《花好月圆》 《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五的月亮》《 城里的月光》 《彩云追月 》《春江花月夜》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半个月亮爬上来 》《弯弯的月亮 》《月亮之上 》《二泉映月》 《爷爷为我打月饼 》《月亮河 》《月亮走我也走》 《月光小夜曲》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关山月》、《花好月圆》、《彩云追月》、《草原夜色》《美但愿人长久 》《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月半弯 》《月朦胧鸟朦胧 》

大家知道这么多优美的曲目呢,真了不起。谁能唱两句?

学生唱(略)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现场演奏的经典民乐,由我班的杨成刚同学表演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

主持人:此乐听起来非常的优美,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不由让人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幽幽扬扬,清新淡雅。

光听还不过瘾,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那首熟悉的歌曲《明月几时有》。

教师小结: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成果展示,犹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我们尽情享受,流恋忘返。时间飞逝,我们不得不下课了,但我相信同学们对月亮文化的探索步伐,不会随着铃声的响起而结束,相反,我们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之旅才刚刚启程。

 

王思颖

[《感受月亮文化》教学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日记教学实录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角数学课件

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案设计

5.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计划

7.劝学教案教学实录

8.议论文结构教学实录

9.《木兰诗》教学实录

10.议论文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