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周晓春 参备人:
计划课时数: 2 课时 备课类型: 自学、讲读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重点)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难点)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难点)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难点)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
二、自学提纲
1、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是 (国籍)的 。
2、文体常识
(1)本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 ,这种体裁有三要素,分别是 、 、
,其中总重要的要素是 。
(2)小说的情节分为 、 、 、 四个阶段。
3、注音释词
郝( ) 叟( ) 哽咽( ):
懊恼( ):
祈祷( )( ):
4、你认为需要注音解释的字词还有:
5、朗读课文回答,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现了那种精神?
6、本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阶段?从小说情节的划分看,应该怎样划分本文的情节?
7、请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4)分析第四阶段。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三、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
1、1-5个人自主完成。
2、6-7小组合作完成。
四、自学交流展示
1、作者简介--黑板展示
2、疏理字词--黑板展示
3、5指定回答; 6-7小组合作,抽取4人交流--指定;
五、教师小结
六、附注
1、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2、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心 理
第2课时
一、自学提纲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3、完成课后练习二。
4、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5、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分析)
6、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就像一面面小国旗”这个比喻有什么作用?
7、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走动巡视,指点指导)
1、1-5人自主完成。
2、6-7个小组合作完成。
三、自学交流展示
1、1-5--指定同学进行口头展示。
2、6-7--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附注
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六、教学反思
肖华
[《最后一课》学案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