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省咸安区南门中学
授课教师:余龙翔
参与备课成员:
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是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领会并学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的赞颂以及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正确认识阿长性格中的缺点。
2.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问题设计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3、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核心语句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策略方法 “导读法”、“整体感知一重点的研读一揣摩迁移”三步法;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
课前预习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解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三、具体研习。 四、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品味本文的语言。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分配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快) 自主合作
探究问题
(慢) 互动展示
解决问题
(透) 当堂训练
巩固问题
(精) 巡视指导
激励启发
导语设计 、解题 演示多媒体课件
1、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
2、了解作者,作品概况。
3、了解学习目标。
4、检查字词预习。 学生通过听发言、观看课件加深对课文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 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等,引导下学生发掘课文文化意义的兴趣 -- 5分钟培养自学习 惯
整体感知课文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2、给段落标上序号。3、用符号标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4、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人物、思路、所写的事情等。 让学生通过听来捕捉有效信息,在想象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且学会提炼概括 10分钟
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具体研习 细读课文
研习问题 (1)文章选取了长妈妈哪些事情作为写作材料,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板书重点内容。 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将讨论的要点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并与原文相结合作评、点、批、注。 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注意研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15分钟
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拓展迁移能力
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A、描写法
B.对比、映衬法 学生发言,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提示。 教师出示目标后,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对相关文字进行评、点、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想互相提问,排除相互干扰,遇到问题举左手,由教师帮助解决。 教师巡回辅导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种信息,使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提示,具有针对性。 5分钟
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
品味本文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 学生找到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研讨,教师点拨。 学生讨论、发言。 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以及长妈妈的了解。 教师点拨学生,锻炼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0
分
钟 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拓展迁移能力
作业设计 对看课后练习四,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
板书设计 事例 品格风貌 方法 感情
1、喜欢切切察察 不拘小节 1、描写法 对长妈妈
2、夏天睡相不好 诚恳、热情 动作、语言、 深切的
3、懂得许多规矩 善良、宽厚 心理、细节 怀念
4、讲“长毛”的故事 仁慈 2、对比映衬法 与感激
5、买《山海经》
余龙翔
[《阿长与山海经》问题驱动四环教学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6.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9.阿长与山海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