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驰左在海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新华社发
“多年来,我看了那么多高考(微博)前后的人和事,也唯此让我心跳,灵魂都跟着颤了下。”
这是这几天在网络上转发率较高的一条微博,而这同样让很多网民心跳、灵魂发颤的人和事直接指向三个关键词中学生、高考冲刺、捐骨髓救人。中学生名叫张文驰,他在距离高考70余天时,牺牲宝贵的备考时间,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网友亲切地称他“最美中学生”,力顶他是“在人性的高考中得了满分”。
冲刺阶段“捐骨髓”感动网友
连续几日,很多网民都在微博上热辣辣地随着一个中学生的举动而不住地感慨、感动:正值高考冲刺阶段,湖北省襄阳市襄阳一中高三学生张文驰选择赴京捐献造血干细胞(俗称“捐骨髓”),挽救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无数的网民都在微博上发帖追踪:“张文驰3月21日离开湖北到北京了!”“3月22日张文驰在海军总医院注射第一针动员剂了!”“3月26日动手术捐献造血干细胞!”“约3个半小时的紧张采集过程中,张文驰躺在病床上,始终面带微笑”……
“张文驰在冲刺高考的关键期捐献造血干细胞,此事让人温暖,让人感动。”知名网友、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微博)在微博里说:“多年来,我看了那么多高考前后的人和事,也唯此让我心跳,灵魂都跟着颤了下。”
网友“根本不输”说,高三学生为挽救患者生命,主动放弃高考的准备时间,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奉献爱心,真了不起!甚至有网友评论,“时代楷模张文驰,人性的高考你得了满分!”
“功课落下能补,生命只有一次”
“救人比高考更重要,救人的事没什么好犹豫的。”张文驰的这句话被无数网友转发。
在记者见到这位勇敢而无私的少年时,他依旧是那句话:“如果因为备考而耽误患者治疗,我会后悔。”
3月26日,在海军总医院的病房里,只有造血干细胞采集机发出轻微的声音,张文驰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媒体镜头面前显得有些腼腆。
此前,张文驰曾连续4天注射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以便采集。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张文驰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只是有些疲惫。”海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建良说。
目前,从张文驰身上采集到的50毫升造血干细胞已经在第一时间送到了空军总医院。
记者采访了解到,张文驰1993年出生,2011年4月,张文驰参加义务献血,并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俗称“中华骨髓库”)。当年10月,在140余万份数据检索中,张文驰与福建一名4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当即确认捐献意愿。
2012年2月初,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电话通知张文驰,捐髓时间定在3月下旬。因为对于病人而言,“3月份是最佳时机,如果错过这个时机,患者病情可能恶化”。
而此时,校园里“高考倒计时牌”在提醒张文驰决定命运的时刻正一步步走近。但是,在紧张的备战高考面前,张文弛果断地选择了先救人,因为他觉得“功课落下可以补,生命只有一次”。
今年将是张文驰第二次参加高考,去年他因为生病影响发挥,最终选择复读。陪伴张文驰来京的还有学校副校长张跃军和英语(论坛)老师,“因为我英语比较弱”。
然而,高考毕竟还是竞争异常激烈的“独木桥”,每临近高考,考生及家长都会变得敏感,生怕丝毫的差错影响“决定命运的一考”,也因为此,张文驰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会不会影响高考?”
“高考是我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说不担心那是骗你的。”他说,“也就是耽误一个星期嘛,我有把握能弥补这一个星期落下的功课。我要把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和高考这两件事都做好。”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捐献行列”
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说,张文驰是全国第27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中国年龄最小的捐献者,也是全国首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高中生。有27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就意味着有2700个生命的种子播撒出去了,让2700个生命得到了生的希望。
目前,中华骨髓库库容量已经达到148万份。洪俊岭说,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血液疾病患者人数多,造血干细胞供需间仍存在巨大差距。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要不断扩大库容量,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并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来。
然而,现实是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动员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家属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还不太了解,仍然有很多顾虑,导致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大困难。
张文驰说,最开始没想让媒体报道,但骨髓库的人说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其实我没有做什么事情,都是骨髓库、医院在忙碌。如果大家真心觉得我做这个事情有意义的话,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高三生高考前捐骨髓救人,人性的高考满分(感动温情)]相关文章:
1.年会温情主题口号
3.海豚救人教学课件
4.高考满分散文
6.深入骨髓的近义词
7.高考考前口号汇集
8.
10.永在的温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