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8-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全班齐诵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屏幕显示课题) 

二、学生回顾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三、写作背景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伉俪情笃。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四、词牌名的由来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五、诵读指导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韵脚(秋、 舟、楼、流、愁、头)帮 助记忆。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自由朗读:(2分钟) 

  个别朗读:1 ~ 2名学生演读 

学生齐读。

六、研习新课 

㈠学习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香残: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吗?

独:为了排遣心中的冷漠孤寂,我换上秋装,独自荡舟水上。一个“独”字用的好,一个人的世界,牵挂的是远方。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

排遣得了呢?

3.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赵明诚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4.上阕小结:写女诗人的独居生活。

㈡学习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花自飘零水自流” 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2. 通过这句你是如何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的?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3. 名句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是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惟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范仲淹的《御街行》就有这样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取意即如此。李清照虽是化用此句,却化得出奇,把愁说成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按说,愁果真能运动的话,其方向应当是由内而外,达成一致,但女词人却将这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长彼消的东西,将由内到外的运动说成由外到内的运动。

4.句式“才--却--”的运用有什么妙处?

用“才……却……”这种句式表现它运动之速。如此造语不仅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从这一“下”一“上”之中还可以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种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5. 下阕小结:以抒情为主,抒发了女词人寂寞特点:

㈢全词总结: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勾勒环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叙写情事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神驰遐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借景抒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 直抒胸臆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这首词的特点: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磊落大方;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相思之情。

七、音乐欣赏

多媒体播放《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画面意境优美,音乐婉转动人,第二段师生同唱,将课堂结束在师生情感共鸣的最高峰,余音绕梁,意味隽永。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背《一剪梅》。

二、类文鉴赏: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中都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1、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

花:①“红藕香残”从色彩上、气味上写出了荷花的清丽,即使飘零水上,仍是一幅轻盈雅致的图画。②菊花本是秋令之花,令人伤感,虽然满院盛开,可由于自己憔悴瘦损,也没有心情去摘花赏花。花向来喻女子,此处指词人如今孤独寂寞,没有人欣赏、没有人守护,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雁:①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没有,说“谁寄”,即是无人寄也。――相思之情。②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 “雁”未必相识,却说是“旧时相识”,这里寄寓着作者两层感情:雁足传书为古诗词中常用之典,此指夫亡之痛;秋雁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2、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这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两处闲愁:可见两心如一,心心相印)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3、小结:

《一剪梅》和《声声慢》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一剪梅》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生离之愁,其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

《声声慢》之愁绪却是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的,这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

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三、探讨婉约词风格:  

  (提示)刚才复习和学习的三首词在风格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是婉约词。试说说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大胆发言,凡是能挨边的说法都予以肯定,然后由教师小结) 

  小结: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

        题材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 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四、创新思维练习:发散联想 

  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没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文学作品呢?若有,试举例。 

  ①豪放词:《渔家傲记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以梦幻形式表现作者冲破现实寻求光明和自由的愿望。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风格豪放,意境阔大。

  ②诗歌:《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歌颂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愿逃往江东苟且偷生的英雄气节,讽刺南宋朝廷在金人南侵后窝居江南的妥协逃跑政策。

  ③散文:《金石录后序》 

  --南渡后所作。介绍《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患得患失,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

五、随堂练笔(合理想象,补充空缺形象,再造意境)

  将《一剪梅》改写成情景连贯、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选定点评习作2篇,习作投影显示,作者朗诵) (5分钟)

  当堂点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3分钟)

  教师朗诵:改写的散文诗(大屏幕显示)--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解下丝绸披肩,独自登上木兰小舟。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啊也该早日归来。 

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 

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涩涩的味儿却又涌上心头!

 

王宏江

[《一剪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高二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2.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3.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4.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教案

5.《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6.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7.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8.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9.高二语文《师说》教案

10.人教版高二下册《短文三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