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原①河桥②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③鹤唳,可复得乎!”--《世说新语?尤悔》
陆机临刑前“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的感慨,便是著名典故“华亭鹤唳”的由来,这其中包含了多少故乡的思念、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辛酸啊。
如前文所述,吴郡陆氏世代服膺儒学,子弟多以仕途功名光耀家族。陆机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相继为东吴丞相、大司马,吴郡陆氏也因此鼎盛一时。三国归晋后,吴郡陆氏作为失败方的江南土著大族,门第大为下降。曾作《祖德赋》、《述先赋》、《辨亡论》等歌颂祖辈辉煌功业的陆机,不甘心吴郡陆氏的门第同已成为历史的东吴一同沉沦。在东吴灭亡,闭门苦读十年后,与弟弟陆云一起北上京都洛阳,图谋仕进,重振门庭。
虽然时年29岁的陆机主动承担起匡扶家业的重任,但面对陌生的异乡,面对未知的前程,陆机仍与许多游子一样,充满着对前途的迷茫和对故乡的留恋。在北上京城的途中,他即兴写下行旅诗名篇《赴洛道中作诗两首》。第一首“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是他身为吴臣对故国破灭、被迫北上深深的哀怨。第二首“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是他身为亡臣对今后的前途长长的忧愁。
如同现在南方人初到北京,陆机、陆云兄弟以“亡国之臣”的身份初到京都,也饱尝了许多北方士族子弟的歧视和白眼。当时,北方高门向来以中原正统自居,外加他们又是汉末三国的最终胜利者,所以,吴蜀人士在他们眼里,自然是“亡国之余”,处处低人一等。
一次,陆机去拜访驸马王济,王济指着餐桌上的羊奶酪,轻蔑地对陆机说:“你们吴越有什么菜比得上奶酪?”陆机一听就很不舒服,马上巧妙地反驳:“即便不加盐和豆豉,我们千里湖的名菜莼羹也足可媲美。”(王济对美食极为考究,他家的乳猪都是用人乳喂养的。)
对岳父晋武帝都敢放肆无礼的王济,为人傲慢一点也就罢了,但同样仕途艰难,文才与陆机齐名,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之誉的美男子潘岳竟然也不给陆机面子。一次,陆机与一群朋友坐着聊天,潘岳走了进来,正巧陆机起身离开,潘岳就马上嘲讽到:“清风至,尘风扬。”自视甚高的陆机也不甘示弱,随口回道:“众鸟集,凤凰翔”。
其实,王济和潘岳对待南方人士还算比较“厚道”的,与他们相比,卢志更是无礼之至。一天,众名士在一起聚餐,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卢志冷不丁对陆机来了一句:“陆逊、陆抗,是你什么人啊?”要知道,即便是今天,在别人面前,直呼对方祖父、父亲的名字,都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何况是极重视门第威望的魏晋?卢志在陆机面前,直呼陆逊、陆抗的名字,可以说是对陆机的极大侮辱。对此,陆机自然怒不可遏,马上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反击道:“就同你与卢毓、卢廷的关系一样(卢毓、卢廷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事后,在场的陆云不解地问陆机:“何必这样呢?卢志可能真的不知道?”“什么话,我们的祖父、父亲名震四海,这小子岂会不知!”陆机出离愤怒地回答弟弟。
除了这些别人的故意刁难,陆机带有吴语口音的洛阳话,以及他对玄学的不够精通,都使得他常常受到北方名士有意无意的嘲弄。尽管困顿重重,尽管受尽屈辱,但立志建功立业、重振家族的陆机,仍旧矢志不移,硬着头皮,在京城的权贵间游走,先后附权臣杨骏、贾谧,诸侯王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
可偏偏陆机又生不逢时,众所周知,西晋末年的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是一场毫无理性的血腥死亡游戏。陆机身处其间,与其说是天天在权贵间游走,不如说是整日在鬼门关外徘徊。陆机在艰难仕进的同时,也看着一群群的人成堆地倒在血泊里,这其中有王侯,有平民,更有陆机平日把酒言欢、诗酒相赠的文友(如名相张华)。对此,生性敏感的陆机不可避免地沉浸在一股浓重的感伤情绪里。作为一个诗人,陆机不能如陈胜般揭竿而起地反抗残暴,他只能用他的文字来真实地记录那个血腥的年代,用带血含泪的笔尖去表现那个时代沉重的生死忧患。在这个百姓鬼哭狼嚎的年代里,陆机写下了许多《挽歌辞》,不仅为王侯写,更多的是为百姓哭,其《庶人挽歌辞》尤其哀婉动人,其辞曰:
死生各异方,昭非神色袭。贵贱礼有差,外相盛已集。魂衣何盈盈,旟旐何习习。父母拊棺号,兄弟扶筵泣。灵轜动轇,龙首矫崔嵬。挽歌挟毂唱,嘈嘈一何悲。浮云中容与,飘风不能回。渊鱼仰失梁,征鸟俯坠飞。念彼平生时,延宾陟此帏。宾阶有邻迹,我降无登辉。
一方面,陆机深知上层的权力斗争,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一方面,陆机为了光耀家族,不得不在肮脏的权贵间奔走,成为他人无耻杀夺的爪牙。对此,自幼“伏膺儒术,非礼不动”的陆机也是深深的苦闷,他意识到为了实现复兴家业的理想,就不得不忍辱负重。陆机的名作《猛虎行》,深刻地反映出他进退中痛苦的矛盾心理,其辞曰: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襟。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陆机虽深以投身肮脏的权力斗争为耻,但“生亦何惜,功名所勤”(陆机《秋胡行》),强烈的复兴家族的夙愿,又鞭策着陆机不得不继续在乱世中忍辱负重。
后来,局势进一步恶化,几大诸侯王乱战一团,惨绝人寰的杀戮每隔一段时间便要爆发。许多江左名士见中原大乱,纷纷返乡避难。陆机同乡张翰因为思念家乡鲈鱼、莼菜羹的美味,留下一句“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的名言,便弃官南回,从而成为千古美谈。陆机的另两位老乡顾荣、戴若思等在返乡前,也一再劝陆机、陆云兄弟一道南回。可是,立志建功立业、光耀家族的陆机,始终不愿意空手而回,一一回绝了老乡相劝。可是,陆机浓重的思乡之情,和对身处险境深刻的忧患,一点也不亚于张翰、顾荣等人。他的名作《门有车马客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其辞曰: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公元303年,也就是陆机北上的第15个年头,他终于等来了大展宏图的机遇。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他为河北大都督,率领20多万大军进攻长沙王司马乂(y欤。对此,早就等着这一天,希望有机会在战场上像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那样建功立业的陆机显得十分激动。他很自负地对成都王说:“当年齐桓公信任管仲,得以称霸天下;燕惠公怀疑乐毅,所以霸业未成。这次大战的成败,取决于大王而不取决于在下(意思是,只要成都王给予充分信任,则一定马到功成)。?
然而,与他祖父陆逊、父亲陆抗不同,陆机只是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却不是个满腹韬略的军事家。两个月后,洛阳城外建春门一战,陆机大军被长沙王的部队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死伤数万人。战败后,心胸远不如燕惠公的成都王司马颖听信了素与陆机有过节的卢志和宦官孟玖的谗言,怀疑陆机与长沙王有勾结,下令处斩陆机,灭三族。
已经预感到大难临头的陆机,在冠军将军牵秀率兵来逮捕他时,身穿一袭白衣,戴一顶白色丝帽,神情自若地对牵秀说:“自从东吴灭亡,我们陆氏兄弟承蒙国家重恩,参与国策,掌管兵符。被成都王委以重任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今日被杀,难道真的是宿命吗?”随后,陆机潇洒从容地泼墨挥毫,写了封书信,交给牵秀,让他转递给成都王颖。牵秀收信后,立马将陆机押出帐外,准备就地处决。
临刑之时,陆机昔日的手下将士,都为他的冤屈而痛哭流涕,就连天气也似乎在为他鸣冤叫屈。当日雾气重重,冬雪大降,一阵阵的狂风把军旗的旗杆都刮断了。可陆机却神色从容,面无表情,对此显得很淡然。最后,迎着刺骨的寒风,他仰起高傲的头,望着雾气弥漫的天空,淡淡一笑:“故乡华亭的鹤唳,能再听一遍就好了。”被喻为“太康之英”的中国一代文坛巨匠,巨星陨落时,年仅四十二岁。
后来,陆机的忠实粉丝、贵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亲自为《晋机列传》写专论时,十分沉痛地为陆机之死叹息道:
上蔡之犬,不诫于前,华亭之鹤,方悔于后。卒令覆宗绝祀,良可悲夫!然则三世为将,衅钟来叶;诛降不祥,殃及后昆。是知西陵结其凶端,河桥收其祸末,其天意也,岂人事乎!
唐太宗将陆机的死因,主要归结为两点:一、如李斯一样,知退不退,悔之晚矣;二、三代为将,道家所忌。其实,抛开“三代为将,道家所忌”的宗教观点不谈,陆机之死的“华亭鹤唳”与李斯之死的“黄犬之叹”表面上相似,实际上却迥然不同。
作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斯之死,原因在于他对权力无穷无尽的追求;一生服膺儒学的陆机之死,原因却是他“积极入世”、“杀身成仁”的殉道精神。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乱世中,陆机所以忍辱负重,图谋建功立业,一方面是要凭借仕途功名,振兴家族;一方面是他始终以“志匡世难”、“兼济天下”为己任。
再者,我们后人是可以根据历史的前后关系,评论前人“知退不退,当退不退”,然而,在现实生活里终日为生计而奔走的我们,哪里又知道自己“何时当进,何时当退”呢?陆机一生忍辱负重,不管社会多么混浊,前进的道路多么崎岖,始终坚定不移地实践着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无奈人生的成败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陆机大业未成,以身殉道。所以,陆机的华亭鹤唳,非但不是李斯之流对人世繁华的留恋,而是一个无畏的勇者志怀高远,奋斗终生,最后对命运倔强的一笑……
[陆机:华亭鹤唳(魏晋名士的风流)]相关文章:
1.陆机诗词名句
2.精选护士的求职信
3.护士的述职报告
5.护士的检讨书
6.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
7.博士的简历模板
9.成功人士的经历故事
10.护士的反思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