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谢开颜
【教学设想】
剧本《泰坦尼克号》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材,相关的还有课文后“谈谈戏剧文学”的知识短文,作为初中语文非考试重点单元的教材,不少教师可能会在教学中忽略带过,或对照“谈谈戏剧文学”中的一些概念作一些一简要讲解。
作为初中语文唯一一的戏剧单元教材,如何很好地整合和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塑语文课堂教学之魂,把语文学习外延与生活外延在课堂进行衔接,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这应该是一个可值得探讨研究的教学艺术。
【教学设计】
用三课时进行了单元教学。
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读本单元五篇剧本,圈点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精美文句或文段,并对照以前学过的非剧本课文,圈点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设计目的:文本感知,初步体会〗
第二课时,结合课后知识短文“谈谈戏剧文学”中的知识点,对照五篇表现形式各异的剧本,针对学生对通读剧本时的疑问,结合课文实例较为具体而形象地解释短文中必须掌握的抽象概念。对其中二篇较为典型的剧本《威尼斯商人》和《白毛女》介绍了剧情和疏理了人物关系,简要分析其中主要人物性格。
〖设计目的:深层文本感知,把课本内容及资源加以合理的整合〗
第三课时,作为单元重点教时,通过剖析《泰坦尼克号》片断,让学生从理性走向感性,感知剧本的特点。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从学习的前二教时相关剧本知识的内容导入。
二、第一遍播放课文内容中的《泰坦尼克号》片断(9分钟)。
要求:学生对照剧本文字观看相关影片片断。大致能说出剧本文字与电影中画面及文字的一些区别。
此时,学生只是零零碎碎说出一些小差别。
〖设计目的:首次让学生对电影《泰坦尼克号》作感性认识〗
三、在学生粗略地感知了电影剧本与电影艺术和技术上的差异后,再次播放该剧本的电影片断。
要求:
1、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能详细谈谈电影剧本与电影艺术的差异。
2、学生课堂集体讨论剧本与电影艺术的差异。
〖设计目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结合学生生活感悟,通过学生搜集和处理课本和生活中各种信息,培养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此时,学生小组讨论非常热烈,经过8分钟左右的讨论,开始班级交流。
教师课堂提示:下面我们就课文文本和所观看的影片片段,集体讨论剧本与电影艺术的差异。
生:电影中配了音乐,能营造出气氛。
生:电影中的音乐,使我们观看时很感动,情绪上产生了共鸣。
生:电影中的人物对白与剧本中的对白有许多不同,有的好象是演员加进去的,好象接近平时的讲话。
师:这叫做口语化。
生:我觉得这种加进去的对话更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更能体现出不同的感情。假如我们平时要改变课本剧,能否加入我认为更合适的对话?
师:完全可以。这叫做再创造,情感上的再创造。
生:我发现电影中的道具比剧本里写的道具多。如救生艇上手电筒光照到的漂浮物和浮在水面的人,都比剧本里的多。还有人物的穿着在剧本里也没写。
师: 这就叫做电影是“综合艺术”。
生:老师,电影里有《我心依旧》主题曲,剧本里没写,我以后若去拍电影,能否也给加主题曲?
(学生哄笑)
师:完全可以,希望我能看到你们拍的电影,到时让我能扮演一个男配角。
(学生哄笑)
……
学生通过上述讨论,最后集体讨论归纳出剧本和电影如下几点主要差异:
1.对话中文字差异:剧本多用书面语,电影中多用口语,演员可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2.情感差异:剧本在情感上是定式,电影则可以通过演员进行再创造。
3.音乐效果差异:电影通过配音配乐能渲染烘托出一种气氛,而剧本无此效果。
4.直观差异:剧本只是对背景、道具等作说明,而电影是对剧本的再创造,从而加深了对“综合艺术”概念的印象。
四、教师归纳“谈谈戏剧文学”的相关知识,并对学生刚才的讨论作高度评价。
五、学生观看影片片尾,在《泰坦尼克》主题曲《我心依旧》舒缓的背景音乐声中结束全文。
(第三课时结束铃响,学生沉默……一片掌声)
【设计目的:“课程资源”整合的关键是课堂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整合。单独的剧本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这种纯文字的呈现方式是一维的,苍白的。在单元教学中,把影片引入课堂,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精彩的画面,悠扬的音乐和富有感情的对白。这样的呈现给学生以视觉、听觉和情感上的冲击,通过观看影片等一系列组织活动,使学生对剧本的理解不由自主地加深,通过影片和剧本的对比,剧本这种文本的特点很自然地被提炼出来并被学生所掌握。
教材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老师上课应充分有效利用这种资源。要达到对教材这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教材论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围绕教材寻找教材外的资源。多种资源的优化组合才有可能上出教师学生都满意的课。】
谢开颜
[泰坦尼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苏教版八年级)]相关文章:
1.《诗经·关雎》的教学设计方案
2.初中散文教学设计方案
3.关于《诗经》的教学设计方案
8.单元教学计划
10.排球传球单元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