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中重点词语的音义,把握诗的内容。
2、通过反复吟诵诗歌,能够体味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四首诗并且能够熟练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诗中名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2、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乏一些伟大的爱国者,他们拥有一颗忧民忧国之心。战国时的屈原、西汉的司马迁、唐朝的杜甫,他们堪称爱国人士的经典范例。他们对待祖国的一颗火热的心都通过其作品得到最真切的展示。《离骚》、《史记》、《三吏》、《三别》无一不是用真挚的情感凝聚而成的。今天,我们将具体地从杜甫、杜牧、陆游和文天祥的诗文中深切体味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学习步骤:
1、学习第一首《春望》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爱国诗篇。
(2)、听配乐朗诵,然后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重点字词: ┏古义:国都,诗中指长安。
国┫
┗今义:国家。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dǐ):相当于。 浑(hún):简直。
胜(旧读shēng):能承受。数不~数,不~枚举。
簪(zān):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子。
(3)、让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独立理解诗歌的含义。
(4)、在学生自己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探究本诗的含义。
A:译文: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都是繁密的花草树木。感伤时事,鲜花使我泪水飞溅,告别家人,鸣叫的鸟儿使我心灵惊悸。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B:赏析全诗:
让学生诵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由老师点拨赏析。
诗一开始以“国破”二字点明时间。“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觉得它依然“在”。次句点明季节。诗人眼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溅”“伤”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宋司马光说:“古人的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温公诗话》)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句。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战乱,方能体会这两句如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
杜甫作此诗时,才四十多岁。却已满头白发。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鄜州乡村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抓挠,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5)艺术特点:这首诗将眼前景融于胸中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这一评析十分简要、中肯。
2、学习第二首《泊秦淮》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唐代诗人,世称“小李杜”,以别于杜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写作背景:
六朝故都建康(现在的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的流行歌曲。看到烟雾迷蒙、月光凄清的秦淮河,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时局的忧愤。
(2)词义解释:
笼:笼罩,动词。 犹:还,仍然。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不久,陈朝灭亡。《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杜牧的时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着腐败和糜烂,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
(3)、让学生诵读全诗。
A: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诗的首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夜泊秦淮”描绘了时间和地点,而且照应诗题。“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打开道路。
B: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诗人在船中听到附近酒楼中传来亡国之音,怎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可重演的隐忧。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汗颜的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这两句诗是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4)、《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这帮有权势的人。他们不以国事为怀,每天聚集在酒楼中欣赏靡靡之音,寻欢作乐,这是在走南朝亡国的老路。因此我们认为作者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矛头是指向高层的。
(5)、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构思细密而精巧。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之中透出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全诗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陆游(1125年-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2、词义解释:
僵卧:躺着不动。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夜阑:夜深。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3、赏析全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当时诗人的处境: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卧着,但是壮怀犹在,还希望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夜深了,大风雨的声音,激起无限的思绪,为了拯救国家,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奔向北方去啊。全诗写出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豪情。
4、讨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的?”
诗人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句,自然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国家的动荡,由现实转为梦境,将满腔的爱国热忱转化为豪壮的诗句。
5、明确诗歌主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
6、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
二、学习第四首诗《过零丁洋》
1、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2、重点字词释义
汗青:指史册。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赤诚的心。 干戈:泛指兵器。大动~~。
3、合作学习: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歌的含义。
4、诗歌鉴赏:
(1)说说“惶恐”和“零丁”两个词语的妙处。
诗人巧妙地运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
(2)讨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句的含义。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为有此两句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5、艺术特点:
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最后两句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6.知识拓展,说说你知道的爱国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陈庆莲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春望优秀教案
2.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3.清明的古诗教案
4.春望教学课件
8.我爱古诗活动教案
9.古诗春晓教案
10.古诗春晓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