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课前独学(A级)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屈原的生平以及《九歌》、《楚辞》的介绍见教材58页。屈原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疏远,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楚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课件展示放逐行程图)都城郢被秦将白起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相传于公元前278年旧历五月初五抱石跳进汩罗江中。这一天就成为后世纪念他的端午节。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注释里说“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与《诗经》四言诗不同,它采用参差不齐的形式,有大量“兮”字,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其它特点见58页教材“想象奇特瑰丽,语言铺陈华美,极富浪漫色彩”。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世人称“楚辞体”或“骚体”,并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屈原的作品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离骚》《九章》等在流放生活中写的政治抒怀诗;一类是以《九歌》(共十一篇,《湘君》、《湘夫人》、《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等其它介绍见注释和相关链接)。为代表的祭歌和反映诗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天问》。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设题依据:高考考纲“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2、字音辨析
眇眇 ( ) 袅袅( ) 罾 ( ) 裔 ( )
麋鹿( ) 搴( ) 薜荔( ) 门楣( )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二、合作交流、质疑解难(B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设题依据:高考考纲“概括文章内容”)
2、诗歌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诗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对有效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概括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二、合作交流、质疑解难(B级)
3、诗歌的开头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气氛?这对全诗起了什么作用?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朗读这首诗,探讨诗歌的主题。(设题依据:高考考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检测巩固:
1、名句默写 (设题依据:高考考纲“识记重要古诗文”)
袅袅兮秋风, 。
, 播芳椒兮成堂。
白玉兮为镇,
,聊逍遥兮容与。
合百草兮实庭, 。
四、拓展阅读 爱情的绝唱--《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译文: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岁月已晚啊谁能让我永葆花季?
五、学后反思 :
陈春玲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