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终扬帆,顽石会变金--读《诗魂》有感(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6-3-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这学期我从《诗魂》一书找到了帮助学困生转化的金钥匙。顾名思义“学困生”之所以被称之为“学困生”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困难,以致不喜欢学习。尊重学生,是爱的最高境界;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捷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能源,它能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决心,也能使孩子们的长处发扬光大,它能使学生的闪光点栩栩生辉,也能使后进生的面貌得到改变。读《诗魂》我明白了应想方设法帮助学困生转化。

首先,教师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语文教师走进课堂,不仅携手“智力”、“体力”,还得与“心”,与“爱”同行。尽力达到忘“我”,无“我”。忘了“我”的躯壳,忘了“我”年龄,更要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功与利。只有你“思无邪”,你的“心”才能那么真切地坦荡在孩子们的面前。去了尘埃的一颗心,是那么富有魅力。它,使你的语言、举止都超凡脱俗起来,凡是忘我的超凡脱俗的都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孩子会情不自禁的随你遨游在书的海洋;其次是,教师平日里的学习与体悟。学习与体悟如果是自觉的超功利的行为,那么就会成为提升自己人生的修养的金钥匙。你会成为学问通达与为人练达的教育者;你会变得非常的厚实,在你身上个性化地聚集了“真、善、美”,此时,你便“神形兼备”,浑身闪耀魅力的光彩。

其次,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应该这样做:

第一,做好基础的铺垫工作。语言的学习就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部分学生的知识被输入了就会储存于大脑,需要时顺手拈来就可以了。但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不断的输入输出才会掌握,如果反复输入输出达不到一定的程度,时间一长就会忘,常此以往就形成了“学困”。对于这些学生我们首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课堂活动需要的必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这样才可能成功引导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从而一步一步帮助学困生转化。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学生参与活动就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会越来越困难,学困生就不能实现转化。

其次,分层次的设计语文课堂上的各种学习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层次最好是循序渐进,低起点,小坡度。 这样“学困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即语文老师的设计活动必须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一部分工作,让他们每个人在语文课堂上“有事可做,有事能做,有事想做”。这样也可以避免有人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同时也从情感上照顾到了学困生的需求,使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他人的累赘与负担,从而,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今年,我在教学设计时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多考虑它们的不同的接受能力。一般的顺序是这样的:传授新知识大多都利用多媒体中的形、色、声等动态的,直观的手段进行教学。然后设计一些任务或者活动让全员参与,再学习新知识。并且,我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重点检查那些被动参与型的学生,促使学困生慢慢转被动为主动。这样就可以照顾大多数学生。

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偏爱”但“不特意关注”。主动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内心的关注表现在行为上可以是“不动声色”,却又“悄然播动心弦”。

最后,及时客观准确地评价。在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表情,状态等等时刻关注“学困生”会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点。在他们有进步或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诚恳的表扬。这样学生参与活动是有方向的,放松的,积极的。 在这种状态下的效果也是正面的,有效的。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后进生,全靠献爱心;理想终扬帆,顽石会变金。

 

张艳平

[理想终扬帆,顽石会变金--读《诗魂》有感(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1.读《少年向上》有感随笔

2.读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3.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4.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5.幼儿教师阅读随笔

6.随笔日记今夜有感

7.随笔日记听歌有感

8.生活随笔:今夜有感

9.生活随笔:生气有感

10.教师工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