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说明文。本文讲述了有关克隆技术的知识和动态,教学本文应立足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今天听了王瑛老师的课,我学到了很多,再一次体会到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理念更新的重要性。
王瑛老师这节课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学目标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从导入到分析、讨论,每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面向全体,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教学方法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手段运用得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整合学科教学,尤其是讲课开始时注重基础知识字词的教学,做得很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不论何时,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都不容忽视。
总之,王瑛老师的这节课优点很多,值得肯定。但我个人还有一些思考,提出来和各位老师共同商讨:
1、这篇文章虽有些长,但它是科普文章,老师应合理安排,长文短教,突出重点。王瑛老师虽安排了读的环节,但我感觉一堂课学生和文本的亲密接触不够,致使课堂上开展的辩论活动气氛不够活跃。其实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去读文本,完全有话可说。
2、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王瑛老师课堂预设的拓展问题不够灵活,显得学生很被动,感觉是让老师牵着走。老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应扣住“克隆技术”的知识,让学生放开去想,增加创新训练。比如可设计这样的习题,“你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或“再克隆一个你,你会怎样想?”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肯定很高,就会踊跃发言,从而个性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
3 、整体设计完整,但没把握好度。语文学科既有专业性,又有生活性。本文的教学设计不能过多地重视专业性而忽视生活性。因此课文的分析不应过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行。了解了克隆技术,就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运用克隆的动、植物。学生不难说出月季、葡萄、仙人掌、壁虎、蚯蚓等这样的事物,使得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体现语文学科的生活性。
4、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具有模式性,老师应该合理运用,课堂设计容量不能太大,这样的话,老师就显得课堂上匆匆忙忙,唯恐自己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自然留给学生的空间就更少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拙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乐儿
[《奇妙的克隆》评课稿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相关文章:
2.奇妙的克隆教案
5.手指评课稿教案
7.木兰诗经典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