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和语法学习
前言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词类
一、实词和虚词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
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
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
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
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
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
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
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
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
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四、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
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
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
五、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25、12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
六、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
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
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
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
2、动量词:
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七、代词
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它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
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
八、副词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
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
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
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
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
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
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
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
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
九、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
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
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
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
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
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
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
十、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如: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
十一、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了、着、过
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十十二、叹词:
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
十三、拟声词
砰!叮叮当当!轰隆!扑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哗哗!叮咚!稀里哗啦!
第二节、短语
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短语也叫词组。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
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
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
4、补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
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
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
第三节、单句
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A、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
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
C、感叹句!
D、祈使句。?!--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
A、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它可以按“谁?说的是谁?”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B、谓语:句子中被用来陈述主语的对象。它可以按“谁做什么?谁怎么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C、宾语:句子中被谓语支配的对象。它可以按“‘打’谁?谁被怎样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D、定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对象。它可以用“谁是怎样的?他是啥样儿?”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E、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对象。它可以用“‘打’的状态或程度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F、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它可以用“‘打’的结果或后果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G、独立语: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谓宾定状补成分而起到独特的作用。如: 你看,那是流星。 我离家算起来已有五天了。 据说小萍已经离开了。
F、中心语: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成分。它是句子的主干。如:(认真)读书||【一定】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务。
G、句子的大致顺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
H、句子成分符号:
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
第四节、复句
1、并列复句:
句中各成分的内容是独立的是并列的。并列复句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同时、同样、也……也、又……又、既……也(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复句:几个句子接二连三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接连发生的几件事。它的关联词语有:就、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首先……然后、起先……后来
3、递进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进一层。它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也、而且、不但不……反而
4、选择复句:从几件事中表示要选择一件。它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复句:前后意思相反。它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而)、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到
6、因果复句。它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
7、假设复句:前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实现后的某种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如果、倘若、若、要是、要)……那么(就、那、便)
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提出某种条件,另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
第五节、句群
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连在一起构成句群。(初中暂且不学)
第六节、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不可缺少的成分。如:“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此句中缺少主语“谁?”和宾语“树立什么?--思想”即完整的句子为:你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
二、搭配不当
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了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不能配合。如:“我们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发挥--优点、改进--缺点”不搭配,应改为:我们要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三、语序不对
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对,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如:“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普遍--的觉悟”的语序应颠倒过来。又如:“你为什么把你妹妹不一块儿带来呢?”“不”应该放在“把”字前边。
四、结构混乱
两种句子格式混用,使意思不通。如:“作为学生,一方面要学好语文,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在“也是”之前加“,”号,也可直接删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滥用虚词
用了不该用的词,使句子不通或者语意不明。如:“她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第一个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为了”是表示目的的介词。“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是“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的原因,不是目的。可将“为了”改为“由于”。也可将“怕”改为“不”。这样整个句子就是表示目的的了。
第七节:标点符号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等等。
一、冒号 :
表示提示下文和引用。
二、引号“”
表示内容是所说的话或是引用来的;表示内容是反语。
三、括号( )
表示补充注释前边的内容。
四、破折号--
表示解释说明、意思转换、递进。破折号连用表示中间的话是补充说明。它还可以表示语音的停顿、提示下文、声音的延长。
五、省略号……
表示内容的省略、说话的中断或断断续续。
六、顿号、
用在句子里短语的并列成分之间或表示次序后边的暂短停顿。
第二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修辞包含语音修辞、语汇修辞、语法修辞、篇章修辞四类。语音方面如押韵、重音、轻声、儿化、拟声等等;语汇方面如关键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语法方面(句子修辞)即句子的组织、句式的选择;篇章修辞如段落和层次、开头和结尾、衔接和过渡、交代和照应。
二、修辞格(常见的修辞)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A、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
B、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
C、借喻 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让道理浅显易懂。注意:比喻必须不是同一类事物,必须有相似点,且要新颖而不落俗套,变深奥为易懂。
例:这些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我们是新世纪的花朵。
秋风横扫着落叶漫天飞舞,我们拍手叫道:“漫天的黄蝴蝶!”
2、比拟
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例:笑了,笑了,你看,我们的到来,让这些花儿笑了。
敌人嗥叫着冲了上来。
我的思想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翱翔着。
3、夸张
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
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
她每天每一点种都要换一套衣服。
B、缩小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
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
秀秀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鹃生缩小了一半。
C、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
问还没有开始,答就已经完成了。
他说,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不能够温暖她冰冷的心。
枪声才刚响,他就已经跑到了终点。
4、借代
借用能替代它的名称来代替它,叫借代。
例:天上的云姿态万千,有“奔马”、有“鲤鱼”、有“山峰”……
5、双关
一句话,兼有两种意思,表面说的是甲义,实际说的是乙义,叫双关。
A、谐音(近音、同音)双关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B、语意双关
例:我的墨水太少了。
眼前太黑了,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么?
6、反语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叫反语。
你的武功不错吗,才几下子就把这张死椅子坐活了。
7、设问--引起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无答,自问自答。
8、反问--增强语气,引人思考。
置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有答,问二不答。
9、拈连
顺势把甲事物的词语拈来连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连。
例:八路在前线革命,地主在家乡革命,而你,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来。
10、仿词
临时仿造一个新的词语,叫仿词。
例:经人劝说,她终于从浅闺回到深闺里去了。
你是家庭主妇,我就是家庭主男。
管它张介石、李介石,只要不是将介石就行。
11、对偶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对偶。
A、正对 意思相同或目的相似。例:春天繁花遍野,秋天果实满山。
B、反对 意思相反或目的相反。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C、串对 上下句构成承接、假设、因果、条件等关系,是串对。
例: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子。 才饮长沙水,又食乌江鱼。
12、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
例:来的人可多了,有工人,有农民,有警察……
13、层递(也称递进)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顺序排列起来,叫层递。
A、递升 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等顺序一层一层地增加,叫递升。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就这样传开了。
B、递减 和递升相反,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起来,叫递减。例:刚开始时有一大片掌声捧场,不久就只有一小片,再后来才有三五人,到最后连半个掌声也没有了。
14、反复
重复使用词、短语或句子,叫反复。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例:天那!天那!!天那!!!
走啊走,走啊走,终于走出头了!
你站住!你是好汉的就站住!
15、对比
把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叫对比。例:你们都有优点,有的勤劳,有的智慧;你们也有缺点,有的死了未埋,有的埋了未死。
16、通感
感觉相通,叫通感。例:她的声音好甜。灯光亮得冷冰冰的。
陈元
[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大全与写作基础]相关文章:
1.仿佛造句大全初中
2.初中摘抄大全
3.初中安全教案大全
5.初中国庆随笔大全
7.初中周记大全
8.初中生活总结大全
9.初中军训总结大全
10.寒假日记初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