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8-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十六课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要词语的释义

2、特殊句式的把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分析课文第1-2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解题。学生阅读注释①, 

补充介绍: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秦始皇统一中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暴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 

三、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鸿鹄   怅恨   適戍    忿恚   罾   笞   被坚执锐

四、学习1-2段.

1、齐读这两段,教师板书字词。

 ①实词

尝与人佣耕        怅恨久之          適戍渔阳           死国可乎         

念鬼              固已怪之          楚人怜之           之次所旁         

天下苦秦久矣      比至陈            失期,法皆斩       乃丹书帛曰     今亡亦死          陈胜王           此教我先威众耳     狐鸣呼曰       楚人怜之          念鬼             置人所罾鱼腹中       

②虚词

而   笑而应曰                        夺而杀尉             

乃   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以   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        固以怪之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然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2、强调重点句子。

①理解默写:

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表明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                       ,直接原因的句子        

                                                 。

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              、               (用文中语句概括,四字短语)

②赏析陈胜的个性化语言。

五、熟读这两段,牢记词句。

第二课时 

一 、分析学习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 

 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      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  亡:逃跑。

陈胜佐之:帮助、协助。        成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

十六七:十个里面有六、七个。  从民欲也;顺从。            

为坛而盟:筑。                祭以尉首:用。

将兵徇蕲以东;率领。          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     骑千余:古时一人一马称为骑。

2、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①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三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设下激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交,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  

②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众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法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3、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详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记叙方法上的特点是,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吏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 

二 、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三、课后练习: 

1.在下边句中的通假字下面加点,并在句后括号里写上它所通假的那个字。 

①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②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       ) 

2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手? 

②上(          )使外将(         )兵。 

③大楚兴,陈胜王(        )。 

④借(         )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           )。 

⑤将军身被坚(         )执锐(         )。 

③皆刑(          )其长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领会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两课时我们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这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政,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也让读者了解了起义领袖敢于反抗,善于斗争,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那么课文在记叙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胜的性格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本课时我们先来讨论这一问题。 

二、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可见识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

第1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

第2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起义策略的确定、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

第3段中,陈胜同成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可见保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三、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①苟富贵,无相忘”。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讨论明确:

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四、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特有的固定形式。

1、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 

项燕为楚将(     )    上使外将(       )兵

以数谏故(      )     杀之以应陈涉(      )

祭以尉首(      )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2、讨论下边一词多义用法:

①“故”的用法有。a.事,事故b.原因,缘故c.故意人所以,因此d.旧的。

下边句子中的“故”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公问其故(      )  B.广故(        )数言欲亡     C.以数谏故(        ) 

②“为”的用法有:a.作为 b.认为. c.做,担任 d.是 e.向.替 f.因为 g.被。 

A.若为(     )佣耕                B.为(     )屯长。

C.为(    )天下唱,宜多应者。     D.士卒多为(       )用者。 

E.为(    )坛而盟。               F.自立为(       )将军。 

三轮备课

 

朱子

[陈涉世家(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教案

2.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3.陈涉世家课件

4.《陈涉世家》课件

5.九年级上册语文《杨修之死》教案设计

6.九年级语文《林中小溪》教案设计

7.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8.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

9.九年级英语教案设计

10.有关陈涉世家原文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