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4-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词的思想内容。

           2、反复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中的“美点”。

学习重点:目标2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朗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间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代诗歌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主场

    (一)阅读《木兰诗》

     1、学生诵读课文,提醒诵读中应注意的某些字的读音。

     2、讲述诗歌内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归纳诗歌内容。

    ⑴代父从军,征途思亲。   ⑵艰苦征战,十年凯旋。

    ⑶辞官回乡,亲人团聚。   ⑷吟唱附文,隐喻赞颂。

     3、分别阅读

    ⑴阅读第一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①在第一段中,木兰平日的织布声不再听到,而只听到她的声声叹息,这异乎寻常的情景是因为什么呢?在第二段中,通过问答,点明了什么情节?

    原因是年老的父亲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事情重大,矛盾又突出,因而她下定决心,要代父从军。

    ②在第三段中,木兰积极购置行装,是否一定要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这些东西?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铺叙手法,烘托木兰一家紧张而又周密的准备戎装的气氛,又显示层次:有骏马而无鞍鞯,不可以坐骑;有鞍鞯而无辔头,不可以控制;有辔头而无长鞭,不可以驱策。

    ③第一部分刻画木兰的语句有哪些?写出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对父要从军的担忧)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寂寞征途中,在荒凉宿营地,对爷娘的思念)(细腻感情)  

    ⑵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战争的艰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万里”、“朔气”、“寒光”“战死”、“十年”--战地偏远、环境恶劣,战斗残酷、时间长久。

    ⑶阅读第三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①第五段写木兰回朝,天子对她怎样?她的要求是什么?

    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很大,天子赏赐很多,而木兰的要求是“送儿还故乡”。

    ②第六段写木兰回乡,写了哪些内容?高潮在哪里?

    先写父母姊弟等符合个人身份的欢欣向迎,再写木兰自己喜不自禁的激情,最后高潮是恢复女装与伙伴相见的场面。

    ⑷阅读第四部分,讨论(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第七段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要说明什么?

    比喻。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

    ⑸小结--

    这是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叙述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巾帼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观刈麦》

     1、教师提供有关阅读材料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景象,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赋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2、学生诵读,疏通词语,并复述诗歌的内容。

    (三)阅读《破阵子》

     1、讲述小序的含义

    为了鼓励陈同甫,写抒发壮怀的词寄给他。词讲述了1161年,金国发兵南侵,中原人民纷纷起义抗金,作者参加山东农民起义。这首词回忆当年以军壮盛的军容和战斗的情景,也同时透出作者南归后抗金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

     2、学生朗读,疏通词语,并复述诗歌的内容。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二)课堂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作业--向家长朗诵《木兰诗》,通过合理想像扩写木兰“十年征战”这一情节。 

周智

[古代诗歌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苏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爱国古代诗歌

2.观刈麦的教案

3.大班诗歌教案设计

4.写水的古代诗歌

5.哲理古代诗歌

6.古代诗歌的分类

7.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

8.古代思乡诗歌

9.古代春节的诗歌

10.花木兰诗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