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漫笔:与诸子登岘山a href=http://bbs.zuowen.c321.cn(本站论坛专稿)/a

发布时间:2016-10-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原帖地址:http://bbs.zuowen.c321.cn/thread-36029-1-1.html

东方雪

9、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读罢这首诗,我也想大哭一场,为孟浩然而哭,为自己而哭。

叶嘉莹先生评说孟浩然的时候将他与王维对举起来,说孟浩然“仕隐两失”,而王维则“仕隐两得”。这是一个大致的比较。其实孟浩然在四十岁求取功名之前,隐得也还是比较自在惬意的,连狂人李白都赞叹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青年孟浩然对公家的车辆和制服毫无兴趣,宛若仙人长卧松畔云端。清高如此,洁净如此。做官的确要承担太多的风险,第一是失去自由,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可能会沾染上阿谀奉承的习气,由方正变得圆滑,赤子之心便不复存在。以自由和人格作为成本来交换或是牺牲,代价太过昂贵。因此,自古士人中就有那么一拨,视官如坟,独善其身。

但从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我们发现孟浩然哭了,而且更多的是自伤老大。面对纪念西晋名将羊祜的碑石,仿佛听到羊祜当年登山时说与众人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便自然联想起自己一生无所作为,自己不幸被羊祜说中,怎能不泪如雨下?

孟浩然一共活了52岁,这是他晚年的作品,沧桑沉厚,已经彻底洗去了农家生活的闲趣和道家生活的高逸。晚年的孟浩然脊背生疮,而且久治不愈,睡觉都不得安身。后来我们知道他就因为好友王昌龄来做客大吃了一顿河鲜病发而死的。我不知道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身体怎么样,但是根据他的身世可以判断他晚景凄凉。三十岁前他衣食无忧,隐得潇洒,文才风流,有很多的知己。大概中年遭遇了什么变故,家境从小康陡然走向糟糠,老母贫弱,让这个整天追求诗意的文人直接面对生存的危机。于是他进京赶考,尽管诗名远播,朝中也有王维、张九龄等欣赏自己才华的朋友,但还是因为“不才明主弃”得罪了玄宗,两次落榜,被迫返乡。其间虽偶然被罢了相位的张九龄召为幕僚,但很快张九龄去世,自己的衣食还是没有着落。话到沧桑语始工,这样的情势一定会酿造出伟大的作品。于是才会有这首《与诸子登岘山》,至于所谓的“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等,好自然也好,但是谈不上如此伟大。

一首诗好就好在整体意思好局部表达也好两个方面。这首诗的起句不凡,“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毫无修饰,直接表态,不仅写出了个体生命的悲哀,而且写出世道沧桑循环的哲理。像花儿一样,一开一谢,像足迹一样,一来一往,就成了古与今、生与死的界限。第三句“江山留胜迹”承“古”,第四句“我辈复登临”承“今”,结合起来,隐约含有历史是需要后人不断见证之意,而诗人自己又能留下什么让后人见证呢?这也为结句张本。颈联写景,前实后虚,秋水萧条,鱼梁洲更见其阔,此印证题目中“登”字,为俯视所见;因为天气转冷,远方的梦泽一片苍茫,这是心境的折射,寓年老而功业未建之慨叹。因此结句水到渠成,眼泪也就成了最形象化的悲伤。

四十岁,是人生历程中了一个重要节点。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可畏也矣。” 杜甫在四十岁的除夕就写过“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不为世人称道,也真的就是“草野之无闻者”了,这辈子算是白过了。当然,儒家倡导的“闻”自然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吸引人的眼球。孟浩然是不是因为预感到自己生命的落空才出来求仕,而求仕未果却又增加了他的失望和悲伤,甚至连之前闲隐的高洁也打了**。但是正是有了这样的曲折,孟浩然才成为真正的孟浩然,而不尽是文学史习惯称谓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唐诗漫笔:与诸子登岘山a href=http://bbs.zuowen.c321.cn(本站论坛专稿)/a]相关文章:

1.a拼音教学课件

2.《a u iu》教学课件

3.《a e 》教师备课教案

4.典范英语1a课件

5.A字母开头的四字成语

6.汉语拼音a的教案

7.哆啦a梦剪纸教程图解

8.牛津英语2a课件

9.小学英语课件:A GreatTrip

10.学前班拼音《a o e》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