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国诞生了残疾人高等教育。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但是,历史发展到21世纪,我国的盲人还只能参加单考单招,进入吉林省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少数几个高等院校,专业更有很大局限,针灸推拿(按摩)几乎是惟一的专业,音乐、钢琴调律、外语学生只有个位数。这远远不能适应盲人多元化的需要,限制了盲人的发展,也剥夺了很多盲人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的机会。
(一)
应当说,针灸推拿在我国盲人职业教育中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正是它的“太”成功,带来了盲人职业教育理论上的副作用。针灸推拿“剥夺”了盲童童年的梦想,当笔者听到10多岁的盲童未来的理想是按摩时,一股说不出的悲哀涌上心头。普通孩子的童年是多么天真烂漫,盲孩子为什么连想都不敢想?特殊教育专业界和社会大众都不同程度地认为,针灸推拿是最适合盲人的职业,所有的盲人都适合针灸推拿。与盲人有音乐天赋一样,盲人有针灸推拿天赋是我国盲教育界广泛流行的两个误解。实际上,针灸推拿对定向与行走技巧需要较少,吻合了我国盲人定向与行走能力较低的现实。
盲人不都是一样的。盲人作为一个群体,它的多样性和全部人群是一样的:有的擅长动脑,有的擅长动手;有的擅长文,有的擅长理;有的体力强,有的体力弱;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多愁善感,有的性格开朗;有的自私,有的乐于助人。把盲人都当成一样的人,是夸大目盲的特殊性,把目盲这一个特点当成盲人全部的特点,而忽视了盲人之间的个别差异。这是对盲人的一种肤浅的、不科学的认识。因此,认为所有的盲人都适合某一种职业是不科学的。有许多盲人因为体力、智力、心理等原因不适合针灸推拿工作。
盲人不都喜欢针灸推拿,很多盲人学针灸推拿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没有兴趣、不喜欢一件事,却不得不干下去,他不会把这件事当作事业,只可能当作谋生的手段。他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为什么别人可以追求事业、追求幸福,而盲人只能追求谋生、糊口?逆反心理也是一种心理反应,为什么盲人就一点也不能有呢?
(二)
在一般人的头脑中,没有视力什么也干不成,盲人可以从事的职业没有几种。可以说,盲人(尤其是全盲)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有特殊的困难。但是,有些困难是非本质的,不足以妨碍盲人从事该项职业。全盲的人可从事的职业有很多,起码比不能从事的职业多。我们不妨把所有的职业按对视力的需求情况分成3类进行分析。
视力在该类职业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盲人不可能从事该类职业。如: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绘画、化妆师、手术、保安。在这类职业活动中,视觉的作用无法被其他感觉替代,盲人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安全、有效地从事这类工作。
视力在该类职业活动中是重要的,盲人从事该类职业有很大困难。如:体育教师、理发师、艺术设计、登山。在这类职业活动中,视觉的作用是重要的,但是,个别盲人在该职业上有特长,或者有特别的兴趣,可以通过付出比明眼人多几倍的努力来成功地从事这项职业。
视力在该类职业活动中是无关紧要的,盲人可以从容地从事该类职业。如:教师(不仅是盲校教师,美术、体育除外)、律师、经理、公务员(英国、埃及都曾有过盲人教育部长)、养殖、种植、编织、烹饪、修理(自行车)、电话接线、寻呼员、钢琴调律、音乐、针灸推拿。在这类职业中,视力是可有可无的,明眼人使用视力工作,盲人经过专门的培训和短暂的适应,不用视力同样可以胜任。
上面举的例子是不对等的,有的是大类,包括很多具体的职业,有的就是一项具体的职业。事实上,只要用心去发现,每个单位、每个工厂,甚至每条生产线都可以找到适合盲人工作的岗位。如,现行的汽车装配生产线中,把螺母旋到螺柱上(前一个岗位是把轮胎放好,后一个岗位是用电动扳手把螺母旋紧)。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盲人可从事的岗位将越来越多。德国可供视力残疾人选择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有49个不同种类;在美国,盲人可从事的职业有147种之多。当然,我国盲人实际从事的职业也有很多种,但除了音乐和针灸推拿外,都是少量的、未经专门训练的个人偶然行为。
(三)
盲人参加普通高考只有认识问题,没有技术问题。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盲人无法参加普通高考,实际上,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青岛盲人普通高中已有10年的历史,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西等地的盲校陆续办起了普通高中,这些盲校普通高中的毕业生都具备了参加普通高考的基础和资格。那种认为盲文是主要问题的观点更是不攻自破。乌干达等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已经解决,这个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普通高考,是把普通考题抄写成盲文,增加一半的答题时间,而不是另外命题。很多盲校的很多教师可以胜任把考题抄写成盲文,把盲文答案抄写成明眼文的任务。上海考试院已经做出了榜样。明--盲文计算机转换系统、专用屏幕朗读系统还可以使技术问题变得更简单。
盲人需要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视力残疾对从事简单劳动的障碍大于复杂劳动。第三类职业大多需要有高等教育的基础。当然,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发展到按需受教育的程度,我们这里也不是为所有盲人争取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只谈通过普通高考取得高等院校入学资格的盲人。
盲人可以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这是毋庸质疑的。可以说盲人有能力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不小于明眼人。在美国的普通大学里,随处可以看见在导盲犬带领下的大学生、研究生。实际上,视力残疾只是影响人的视觉表象,主要影响人的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的影响很小。视力残疾对人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视力残疾人的特殊性越来越小。盲人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他们基本上不需要特殊帮助。配备了明--盲文计算机转换系统后,大学的教师连盲文都可以不会,就能教授盲人大学生。
还有一种阻力,也是认识问题。有些人认为,社会目前只认可盲人按摩,其他专业很难找到工作。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办学要包含社会改造的使命。教育要解决问题,要引导社会向更理性、更平等、更文明的方向发展。被动适应社会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即使有些盲人不能完成普通大学学业(不要求任何特殊照顾)、不能毕业、有的毕业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但那是平等竞争的结果。这比“保护性”地给份按摩工作(而剥夺其参与机会)更平等、更进步。为了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片面认识,先驱者做出一些牺牲也值得。
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院校(包括高等特殊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都应当与时俱进,把向残疾人开放普通高考,开放普通高等教育各学科、各专业,开放自学考试(盲文试题),当作教育创新的大事来抓。以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适应残疾人多元化的需要,任何人都有平等参与、自由竞争的机会,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就业机会,每个人才能真正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创造出真正公平的社会,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须。
[开放盲人普通高考开拓盲人领域(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9.盲人骑瞎马歇后语
10.小班盲人摸象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