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艮蓉
本学期,我们语文科组的《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提高写作素质》保题研究,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通过全体组员的通力协作深入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
课题研究冲破传统的个体性、封闭的、单向交流的狭窄圈子,克服了作文批改者、批改方式单一性的弊端。在传统的以个体为主的作文形式的基础上,构建多种形式的素质型的作文指导课。如 - 集体作文 - 教学模式、 - 列提纲式 |- 作文训练模式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专项训练模式。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网络也由原来的 - 教师 ? 学生 - 的单向交流转为 - 教师 ? 学生 ? 学生 - 的多向交流,构建了 - 三导两评 - 作文评改模式,师生共评,以改促写。并因此设计了 - 三角中学专作文纸 - ,把每次写作训练的要点,标准以及评价方案都交给学生,每次作文训练都能有计划、具体、有训练梯度,使整个初中阶段能形成作文链。这不仅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使学生的智力,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并能在有序的训练不渐次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
(一)制定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制定子课题共九个,并且开了课题开题及各子课题研究会,制定了作文序列化训练计划,确定了训练的要点、形式。
(二)编写课题研究教案(分备课组编写)。编写课题研究公开课教案(主讲教师编写),合共二十八个。
(三)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操写相关的教研论文。到目前止已有 5 位老师的论文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或发表。如刘天生老师的《浅谈初中差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赵怀兵老师的《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分别荣获中山市第十一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交流会二等奖和三等奖;黄银容老师的《加强写的素质教育和训练科学》和吴成应老师的《 - 集体作文 - 在初一级的尝试》荣获中山市 - 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 - 专题论文评选三等奖;张玲丽老师的《 - 片断作文 - 训练之我见》发表于《中山教育研究》。
(四)开展大规模的深题研究公开课的说课、听课及评课活动。本学期共有 8 位老师教师先后参与了作文教学研讨公开课的教学,其中包括黄银容老师的《记叙文写作序列化训练之 -- 写出神韵》,张玲丽老师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小作文训练之一)》,吴成应老师的 - 集体作文 - 指导课《笔》,卢惠芳老师的 - 师生共评,以改促写 - 作文教学研讨课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思路开豁,情思激越,文路流畅,有人可赞、有事可咏,有物可描、有景可绘、有感可发、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佳作。科组里还把一些成功的课例拍成了录像,如吴成应老师的 - 集体作文 - 和卢惠芳老师的 - 师生共评,以改促写 - 的课例。
(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扩大课题研究的成果影响。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到目前止,已有十多篇学生习作发表在《中山日报》和《香山报》上。还有三位同学获 1999-2000 学年度中山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是三( 6 )班的胡扩物(指导教师:黄银容),二等奖二( 2 )班陈楚潮、三等奖李婵娟(指导教师:吴成应)。
首页
二 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赵怀兵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所以,一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初二学生写作文与小学生相差无几,有的只能写一二百字。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学生升中考的语文成绩也因此一直徘徊不前。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而没有丝毫进展 , 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单单重视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写一篇作文,每篇文章老师花几小时认真修改,并且加上大段评语,学生的作文也会仍然写不好。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本人做过一项调查,在初二年级近400个学生中,有20%的学生的字写得目不忍睹;有60%的学生的字写得不够整齐;只有20%的学生的字写得较工整,而这其中仅有8%的学生的字写得很美观。因此,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考试作文分数就相对高出同类班级几分。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初一入学时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字写好了,学生的作文分数能够提高4 - 5分。
三、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
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的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开源与导流。
这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写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只是有时视而不见,一写作文便觉得无话可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不仅同语文打交道,而且能善于捕捉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然后指导他们形之于文,包括观察内容的取舍、观察角度的选取和材料中心的提炼等。具体做法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布置观察任务、写观察日记,或写分析笔记。
2.阅读与吸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得到范例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并可以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其中,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吸收尤其应该重视。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环境描写,《孔乙己》的人物描写等。而现在有不少初中学生写作文居然很少用到初中学过的词句,更谈不上写作方法的吸收。此外,优秀作文选也是很好的范例,因为其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也较浅显,更易于学生模仿。只是要注意吸收的问题,即怎样才能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能力。曾有不少学生,家里有大堆作文选,可文章就是写不好,主要是没有充分吸收。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这也许是吸收的最好方法。
3.要求与放手。
作文有三个层次:即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课内的训练要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绳之以法”,要学生按一定要求写文章;“放手”即“给与自由”,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放胆作文。这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有人形容学生作文为“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说学生作文既要在一定限制下写,还要写得优美;既要符合一定法则,又要有新意。学生初学写作,无法则乱,但法太严则成八股文。我们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使之能爆发才华的火花。
除了课内训练,还应让学生养成课外练笔的习惯,可以随时随地写,长短不限,久之可形成自觉的写作要求,从而达到创作的层次。
4。起草与修改。
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已有的生活形成文章,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每次作文先要列提纲,做到心中有数,才有“下笔如有神”的可能;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想到哪写到哪,很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句通畅的好文章。另外,写好文章,一定要修改。作文的要求是尽量完美,平时多改才能少犯错误。修改是一种习惯,又是一种能力。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有25%的时间用于修改,而我们学生往往不到1%的时间。修改可培养人们推敲词句,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的能力。修改的方法有多种,应以学生自改为主,学生互改、教师修改、师生共改等为辅。一段时间,我让学生作文写完后看三次再交给我,结果文章大有进步。我主张教师应少批多改,有时点到为止,因为批语对于多数学生无多大实际帮助。
5.训练与实用。
一般的作文无实用性,只是为练习而练习,这样可能会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把平时训练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经常写一些书信、调查、申请书、自我介绍以及小型文学作品等。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提高对作文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写作的欲望和兴趣。
总而言之,作文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单靠训练一个方面是不行的;要从多方面入手,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机械的,是有血有肉的,认识到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多方面去调动作文的积极性。这样,水平一定可以提高。 首页
三 浅谈初中差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刘天生
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初中差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很棘手的“疑难病症”。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分析了解差生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就作文来说,初中差生普遍存在以下消极心理:
1 . 应付心理。面对作文,差生无言以对、束手无策, 但因畏惧老师的批评,又不得不写作文,于是就表现出一种敷衍塞责随便应付的心理;或是不管文不对题,写完即可;或是东拼西凑,草率了事;或是干脆“借用”他人文章等等。
2 . 逆反心理。因长期的困惑 , 差生对作文仅是“望洋兴叹”,教师对此又“熟视无睹” , 于是 , 一种抵触的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有的差生本来能写好一点偏偏马虎了事 ; 有的差生干脆“交白卷”等。反正在你老师眼里总是一个“差”字。
3 . 自卑心理。差生虽经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但仍无长进。 老师讲评时,总免不了当作“反面教材”,以“儆效尤”。于是差生深感失落和自卑。
在以上种种心理的表现中 , 也同时伴随着差生的厌学心理。这样 , 日积月累,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差生就“付之以笑”,就连以前那愁眉苦脸的神态都失去了,结果其作文水平每况愈下。
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依据。老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和教育的效果。这就是因材施教。这对差生的作文教学,同样重要。我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差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尝试了相应的探索。
二、以情感为桥梁,以兴趣为依据,以生活为内容,培养初中差生的作文能力。
1 . 尊重差生、信任差生,培养初中差生的作文的信心。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前面分析了差生因为作文水平差,时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般信心不足,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我的首要工作是尊重差生 , 信任差生 , 帮助差生树立信心。为了改变差生作文不求上进、自甘消沉状况,我开导他们说:作文并非难学,你们具备学好作文的许多有利条件,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同时 , 我在批改差生的作文中突破“差”的心理定势 , 客观地评价差生;在讲评作文时,也避免把差生的作文当作“反面教材”。这样,差生在作文时,心情舒畅、轻松,作文状况也有很大的改观。
2 . 激励差生,激发差生作文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 都要依赖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尤为重要。培养差生的作文兴趣,我的做法是:
①表扬差生的学习态度。一位刚入初一的差生,头两篇作文就不交。我发现后找他谈话 , 他满不在乎地说 : “不会写。”我规劝他说:“是学生肯定有不会的,但是学生又不能不学习,你应该试试。”谈话的第二天,他果真把作文交上来。我仔细地读了他的作文,作文确实写得差,但我仍在课堂上表扬他也能完成作文的良好学习态度。这位差生很受感动,从此以后,每次作文都能及时上交。
②善于捕捉差生作文的闪光点,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我在评改差生作文时,注重运用“沙中淘金”式的方法,从差生的能力角度出发,运用鼓励式、启发式、商量式的评语,尽量挖掘差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生动的句子,也不轻易忽视。我在批改《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的作文,发现一差生的作文,记叙条理混乱,但开头一句写得较好。这名是:“今天难得空闲,可自由地看够电视,因为我一个人在家。”我当即用红笔画出来,并写下旁批:“开头一句写得妙,切题干净利落。”
差生也有自尊心和好胜心。所以,仅仅在批语中勾勒其闪光点还不够,应将其“闪光点”亮出来,以满足其成功感。于是,我在讲评作文时,除了讲析优等生的佳作之外,还特别注意讲出来差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差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追求。
3 . 以“用”开路,以“情”引发,以“实”下笔, 是培养差生的作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为的是有用。”不明确写作文的用途,也是初中差生厌倦作文、盲目应付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作文教学,对差生进行实用性的尝试。具体做法是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如开学时要差生订计划;在开展为“长江灾区捐款”活动时,教学生写倡议书;学校开展活动时,教学生写通知等。这样结合“用”进行作文教学,差生不仅有兴趣,而且学得主动,印象也深。有一个差生深有感触地说:“作文一定要学好,它与我们的生活太密切了。”
差生的作文 , 大多是缺乏真情实感。于是 , 我在指导差生作文时,注意以情景来引发其情感。去年四月份,我校发起了援助身患绝症的董老师的募捐活动,场面摧人泪下,十分感人。我便抓住这种情景,引导差生写作“得知董老师患白血病之后”的作文。结果,差生的作文较以前的作文感人多了。
差生一般都怕写作文,其主要问题是言之无物,或空话连谝;或三言两语。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以贴近初中生生活内容来设计作文题,为差生“找米下锅”。同时在辅导时强调更实、更细。在写《我最熟悉的人》作文之前,我作了如下的引导:比如你写自己的同桌,那么你可以写如下的某几个方面━━外貌(头发、脸蛋、眼睛等)、神态(上课或聚精会神,或心不在焉)、语言(声音大小、粗细,或能言善辩,或沉默寡言,或干净利落,或说话迟钝)、动作(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在课外手舞足蹈)等等;而这些方面又集中体现在人的活动━━事件中,所以,又要选择你最了解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 ..... ”结果表明,大部分差生的作文内容比以前充实得多。
差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件繁杂而又艰苦的工作,有待同仁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首页
四 由模仿到创造的记叙文写作训练
赵怀兵
记叙文是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语文教科书把记叙文训练安排在初一进行。如果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没有抓好,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初一时应想方设法打好记叙文的基础。
初一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学生作文水平相差很大,其中相当一部学生根本不会写文章,所以作文训练应从零开始。同时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我尝试运用由模仿到创造的方式进行训练,效果尚好。
孩子学话,始于模仿;学习写作,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学话”,起始阶段同样离不开模仿,一句话应该怎样说,怎样联句成段、构段成篇,怎样写清楚一件事,都可以从模仿中找到门径。作文的模仿可以分几步进行:
一、模仿生活,获取素材
作文的内容知识需要作者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哪里来?靠的生活。因此,写作成败的最关键 一步是作者是否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生的阅历虽然有限,但毕竟见过不少世面,如果作文中能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的东西,那篇文章即使写作技巧 一般,也可能成为一篇较好文章。如何写得真实?就是按照生活的原型去写,也可以说是“模仿生活”。一开始要求不要要求过高,诸如详略、选材等方面暂不予理睬,只要是按照生活的真实去写就值得鼓励。这样时间一久,学生就会觉得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容易,既不会产生惧怕心理,也能积累一点经验和素材。
二、模仿课文,归纳方法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乎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能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总结归纳方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并通过老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三、从修改中反向模仿
写作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明知是错而重犯的机会却是不多的, 在写作训练中,加强学生的修改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错误的虽然不是直接模仿吸收人家的长处,但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自己的认识本身是一种提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修改病文看成一种反向模仿。
[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 提高写作素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