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记》写于1943年。张爱玲正以一个女才子的形象红遍了上海滩,并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我们在品味张爱玲的《更衣记》时,也就分享了人生飞扬时刻的神韵了。
这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它把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娓娓道来,但并不拘泥于对于服饰本身的琐屑描述,而是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由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张爱玲特有的洞察世事的机智。注意文章如何评述满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并比较在评述女装和男装上的差别。
文章的另一特色是在取喻和用词上的灵动和准确。如“极其宽大的衣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宝塔上的风铃”、“一双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等。注意细心体味。
文章通篇都在服饰的流行与共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但又把衣服说成是每个人“贴身的环境”,“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注意联系结尾的“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来理解张爱玲对于服饰、对于人生的态度。
※ 《更衣记》是张爱玲的一篇美文。美就美在从身边的小事中写出了历史的厚重之感,行文流丽华美,在语言的从容、俏丽中显尽机智和情趣。
这是一篇描写服装的散文。服装是每个女性都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一位女性对服装都自有一套说法,一番实践。然而要细数服装花样的变化,各种搭配的套路,却非张爱玲莫属。张爱玲从衣着服饰的变迁中寻出了它流变的渊源。比如说:衣服由宽大变为紧身,往往源于“政治动乱与社会不靖”,因为紧匝的衣服显得“轻捷利落,容许剧烈的运动。”又如:民国初年,服装崇尚轻便、纯真,是由于“大家都认真相信卢梭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其实,紧身衣也好,轻便装也好,经张爱玲这一番史笔的解释,便让人觉得衣服不再简单了。一件衣服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日用品或装饰品,它更是一个时代的氛围,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的心态和审美习惯的缩影。人们向来以为时装和美只与女人有关,因为它们和女人一样无足轻重,可张爱玲又从中看到了不仅仅属于女人的世界:“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服装的变化常常是社会、朝政安定与否的先兆或标志,服装是一种文化。服装又岂是小女子的独门心思呢?一种历史的厚重之感跃然纸上.
读张爱玲的作品,你会发现只要一触及服装,文字就神采飞扬。
更衣记》顾名思义是专门描写服装的更新换代,自然是张爱玲的拿手好戏了。于是,行文中有掩饰不住的欢悦之情,充溢着行家里手的品品点点,时而古今对照,时而中西相比,让人目不暇接,倘佯在服装的大观园里,留恋忘返。我们不妨领略一下张爱玲对服装难言喜好的心情,对服装独到的鉴赏眼光:“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在张爱玲的笔下,衣服是色、香、味、情面面俱到,鲜活鲜活的;说起服装的细节,张爱玲显然对中国衣杉上繁缛的点缀品不满,她写到:“惟有世界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出言不逊却精妙得当。
文章历数近代服装的演变,就如同撰写一本近代服装史,缜密而平实。张爱玲巧妙地把个人的直感搓揉进去,不仅把清末以来服装演变的过程从容道来,将服装的品种,穿着的习俗说得头头是道,而且顾盼生姿,错落有致。
更为难得是,《更衣记》的语言充满了智慧。智慧是一种灵气,一种不拘泥、出手不凡的才气。它往往使平淡显得超俗,迟滞变得畅快。语言的灵气更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像写男人与女人对衣服的感觉,张爱玲就处理得非常机智。男人常常以“妻子如衣服”来贬斥女人,张爱玲并不正面辩难,只平静地一笔:“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机灵地一击,令文章妙趣横生。
[张爱玲《更衣记》导读]相关文章:
1.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2.名著导读论语的教案
3.西游记导读课件
4.论语导读读后感
5.领导读书心得体会
6.张爱玲的随笔
7.张爱玲的语录精选
8.张爱玲名言名段
9.张爱玲生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