敚斔沟俜掖耐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 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 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 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 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 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作者:菜花大盗 回复日期:2002-5-24 19:15:57
这位仁兄,不知是否有幸能与你联系,讨论讨论书籍,文学之类的
qq534156113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19:22:17
我知道我一向孤陋寡闻,一直到2个月前无意中得到一本《茨威格全集》,我才知道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厉害一个作家。真的,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用怎样的一颗心在感受着这个世界阿!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青云无路》,到《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个小时》,到《旧书商门德尔》,到《看不见的收藏》,到《象棋的故事》,再到他的《绝命书》,他的小说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多的挣扎,那么不安定的情绪,周围的世界,仿佛只是为了他的主人公的快乐而美丽,为了他们的忧愁而郁闷。
哦,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作家,真好!
作者:下一站天国 回复日期:2002-5-24 19:28:10
虽然我只看过他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但非常喜欢。
现在市面上有他的书卖么?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19:35:30
应该有的。去大一点的书店看看吧。
很多网站都有他的书下载。
不过,我现在非常想得到他的全集
相信他的传记也很精彩哦
作者:云也退 回复日期:2002-5-24 19:37:44
几乎读过茨威格全部的中篇小说。最喜欢的首推《象棋的故事》,其次是《热带癫狂症患者》、《情感的迷惘》、《看不见的收藏》、《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以及《桎梏》五篇。
当然还有那部震动灵魂的《昨日的世界》。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19:42:34
恩,他的风格其实挺统一,总反复在探索追求人性,
或者说人的内心深处的某些情感。服了他了
作者:云也退 回复日期:2002-5-24 19:42:59
个人认为译林出版社1998--1999年之交出版的《情感的迷惘》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小说集最好,差不多所有中篇精华都收进去了。传记最佳的有《命丧断头台的法国皇后》(世界知识版)、《异端的权利》(三联书店版)、《人类群星闪耀时》(三联书店版)、《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三联书店或辽宁教育版),其次是《玛丽.斯图亚特》、《三大师》、《与魔的搏斗》、《精神疗法》、《自画像》等等。
最近华夏出版社在一套小开本茨威格作品集中出版了茨威格的剧作,值得注意。
作者:云也退 回复日期:2002-5-24 19:44:17
再补充他的一个没有写完的长篇:《心灵的焦灼》,现在的译本参差不齐,我的那个是8年前的华夏版。
作者:青杏 回复日期:2002-5-24 19:47:33
嗯, 法国皇后传是我读的第一本他的传记, 写得真是好!我一直比较喜欢他的传记而非小说。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19:53:41
哦,差点忘了,他是写过挺多戏剧的,《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
《滨海之宅》,《生活的传说》,《缄默的女人》
不过,我一部也没有看过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19:56:30
我手头的茨威格全集是西安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三本
收的都是小说不过,就小说而言,还是挺全的
作者:loveswan 回复日期:2002-5-24 20:04:09
窃以为茨威格最好的作品是他的绝命书,可以和博尔赫斯的《两位国王和两座迷宫》相媲美。
作者:知叶0489 回复日期:2002-5-24 20:14:40
很喜欢茨威格的书,特喜欢《象棋的故事》。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20:15:33
如果真喜欢他的绝命书,那么你一定也要看看他的《象棋的故事》
和《旧书商门德尔》
感觉好象就是在写他的世界
作者:云也退 回复日期:2002-5-24 20:19:15
我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得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选自茨威格《绝命书》
每读到这最后一句,总不免一哆嗦。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20:42:59
我想,他是在想了很久以后作出的选择吧
并不认为他的自杀是悲剧
作者:loveswan 回复日期:2002-5-24 20:43:23
云也退啊,你那个翻译不好,我干脆录上来吧。
绝命书
在我自觉自愿和神志清醒时刻跟这生活诀别之前,有个最后的责任我得去完成:那就是向这个美丽的国家巴西表示我的衷心感谢。这个国家对我和我的劳动是那么友好和深切关注,我爱这个国家与日俱增。对我来说,在我母语通行的世界已经沦亡和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自我毁灭以后,我再也没有重建新生活的基地了。
年过六十要想再次开始营造崭新的生活,这需要一种非同寻常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已经在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漫长岁月里消耗完了。因此我认为最好还是及时地以正直的态度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结束这条认为精神劳动永远是最纯真的欢乐、个人自由是世间最高贵的财富的生命。
我向我的所有友人致意!但愿他们在漫漫长夜之后还能见到曙光!而我,这个急不可耐者,先他们而走了。
斯蒂芬茨威格
1942年2月22日
于彼得罗保利斯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4 20:48:20
每次看到这个,都会有说不清楚的感动
作者:独语者 回复日期:2002-5-24 23:01:29
我的这套《茨威格小说全集》就是西安出版社出版的,大概跟green_tea的是同一版本,从本地一个小书店里掏的,定价69.80元,我花40元买了下来。说是小说全集其实并不太全,缺《是他吧》。这个译本并不太好,就象云也退帖的那段《绝命书》,也是高中甫翻译的吧。loveswan帖上来的要好些。《象棋的故事》、《情感的迷惘》、《巫山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热带癫狂症患者》(《马来狂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写得很好。此前看过他的《异端的权利》,看这本书就不由得联想到中国的某些现实。
作者:寂寞飞行 回复日期:2002-5-25 0:16:05
我最喜欢的他的作品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得我都哭了.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5 20:38:15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心灵的焦灼》,情绪极其不安定
无奈阿!
to 云也退 《心灵的焦灼》应该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了吧
《青云无路》才是没有写完的那一篇
作者:ryne 回复日期:2002-5-25 22:02:48
因为《心灵的焦灼>>而爱上他,一个敏感善良而又激情澎湃的诗人.
作者:悠哉 回复日期:2002-5-26 18:13:06
好也。向老兄学了不少。
作者:云也退 回复日期:2002-5-26 18:16:17
哦,那可能是我记错了吧?
茨威格的名作,争议最大的还是他的两部唱片,有不少人说写得很差,跟中短篇不能比。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6 18:18:20
唱片?
具体一点
作者:寻找格非 回复日期:2002-5-26 18:21:06
学习学习,买了很多还没真正开始读他呢!
作者:云也退 回复日期:2002-5-26 18:23:13
打错了,“长篇”:))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6 18:29:02
《心灵的焦灼》和《青云无路》我都仔细读过
特别是《心灵的焦灼》,是上好的佳作
说写得很差太不公平拉!
作者:这么 回复日期:2002-5-26 22:41:16
以前爱读他的传记,最近才开始认真看小说。感觉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可爱的偏执狂。最喜欢《象棋的故事》
作者:六朝烟水 回复日期:2002-5-26 22:45:22
极爱〈昨日的世界〉,半个世纪欧洲的政治、文化、风俗的变迁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而变迁的背后,不变的是人的精神的力量。但也是看到这种高贵的力量在极权主义的践踏下荡然无存,他才会选择先一步离去。
作者:季米 回复日期:2002-5-27 15:46:36
〈昨日的世界〉我也极喜欢,确实是好书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8 9:12:18
《昨日的世界》正在阅读当中
好书阿!
作者:无聊斋主人 回复日期:2002-5-28 10:30:39
茨威格是与妻子双双自杀的么?我记得是另外一个东欧作家,一时忘了姓名。
茨威格的书很多,在深圳求知书店有4.5折的文集,有四、五本吧,版本好象不错。深圳朋友可以去看看。下面转一篇过去读《家庭女教师》的笔记:
“黑洞洞的”人生--《家庭女教师》
对茨威格,我了解很少,只看过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大概个月前,一位同事向我推荐他的短篇小说集,但我一直未看。今天在上班的车上看了一遍《家庭女教师》,感觉是不错的。
这篇小说最多不过一万字,但短小的篇幅所表现的内容是丰富的。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几乎全以内心独白方式不同的是,这篇小说以绝大部分篇幅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女教师的两个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说来表达作者的看法。
小说情节是这样:家庭教师与这个家庭的一位叫奥托的亲戚恋爱(私下的),但奥托显然是虚情假意。当教师怀有小孩后,奥托不再亲近她,让她独自承担苦果。而家庭女主人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将教师赶走。整个故事都是通过两姐妹--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二岁--的觜说出的。作者借用两个小女孩的言行,对“可怜的小姐”(两个小女孩称教师为“小姐”)的不幸表达深切的同情;也通过小女孩的言行来反抗奥托与女主人。
人们常强调经历的重要性,殊不知,经历使人成熟的同时,也使人变得狡诈,不可信。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单纯的品质总是倍受珍惜。俗语说“童言无欺”,这就是说,小孩的话是最可信任的。这篇小说正是抓住这一点,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来表达作者的爱憎和价值取向。
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以小见大,以四两拨千斤。文学不与社会、人生联系,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如果这篇小说仅仅表现了作者上述观点而无其他更深层次的思想,那么,它就不会成为名播世界的不朽之作了。作者在小说中还力图表达的一个观点是,通过这件事,两个稚嫩的生命第一次遭受尘世的污染,从而表达自己对人世的悲观看法。关于此点,作者在小说结尾时是这样写的:
“这时,她们(引者按:即两个小女孩)已不再是只为小姐而痛苦了,也不再为她们从此失去了父母而难过,而是一种突然出现的恐惧震动了她们。今天,她们第一次不安地看到了一个陌生世界里发生的一切,怎能不惶恐呢。她们对自己已进入的人生恐惧莫名,她们面临着的人生,宛如一座阴森森的大森林,黑洞洞的,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她们得硬着头皮去穿越。”
可怜的孩子,这么小便被这个世界污染了!
作者认为没有必要老是“硬着头皮”在这个“黑洞洞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中苟活,因此他终于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1999/03/20)
作者:一颗青菜没人理 回复日期:2002-5-28 10:41:20
是和他的妻子一起自杀的,那是他的第二个妻子。
我记得茨威格是近40岁才第一次结婚。可一起死的是第二个妻子。
作者:王者觉仁 回复日期:2002-5-28 12:07:28
“看过他的《异端的权利》,看这本书就不由得联想到中国的某些现实。”
与独语兄同慨!
如果没有茨威格,那么,坚持以良心对抗暴力、以思想自由对抗宗教极权的独立思想家卡斯特利奥,在他的肉体被加尔文消灭之后、他的精神很可能被历史遗忘!
让我们记住卡斯特利奥,也让我们记住“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梁漱溟、记住“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陈寅恪。
在历史与现实的暗夜中,让我们仍复有些许微光烛造、仍复前行。
作者:无聊斋主人 回复日期:2002-5-28 12:16:20
为了渺小的德雷斯福,左拉震臂一呼,给了自己十几年监禁,至死不渝。左拉是法兰西民族的脊梁,我们有脊梁么?
作者:一颗青菜没人理 回复日期:2002-5-28 14:18:14
我瞎说两句,没什么见识,楼上别太见怪。
左拉挺身而出的时候,欧洲人民正钦佩着他。一个人如果被众多钦佩的目光充满,他的勇气并不是纯粹的。
如果没有茨威格,卡斯特利奥很可能永远默默无闻。既然希特勒会攻占奥地利,自然会有知识分子讨伐他。茨威格就是那个正义的使者。不过卡斯特利奥某种程度上讲是个幸运儿,才会被掀出历史抬了头。
茨威格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能把笔触伸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既能用来伸张正义,又能进行各种温情的表达。好在茨威格本人并不喜欢政治,所以后一种文章写的比较多。眩的很。但即使充满了激情,在这类文章中,有一部分真正属于他的真实情感,他是并不会跟读者分享的。这是最让我佩服茨威格的。
作者:green_tea 回复日期:2002-5-28 16:49:35
楼上讲的很好。:)
作者:无根飞镜 回复日期:2002-5-28 16:55:26
最早看到《象棋的故事》还是小学,看到一本小人书,感觉很没劲,但是觉得那个人挺厉害,不过也太傻了,希望自己做一个聪明人。
长大了以后就再没看过。后来就是喜欢他在孤独中的勇气。
作者:独语者 回复日期:2002-5-28 21:26:33
我没有全部读完茨威格的作品,但有一个总体印象是他的传记写要比小说好,他的小说整体来说并不是非常优秀,后期作品要远远超过早期的,中短篇要比长篇的好。这也可能是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原因吧。茨威格中前期的小说充满激情,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后期小说则较为冷静。
王者觉仁兄,我觉得茨威格写作《异端的权利》跟他当时所遭受的迫害有关,这本书出版的时间为1936年,而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
后,他的作品被焚烧,这样的遭遇使他更能深刻理解卡斯特利奥遭受卡尔文迫害时的处境,他也通过卡斯特利奥这个人物表达了自己反对暴力和极权统治的思想。我想正是由于卡斯特利奥和茨威格这样的先驱,才有了西方现代的民主、自由吧。
德雷福斯案在法国曾引起极大的轰动,整个法国几乎分为了重审派和反重审派两个阵营,左拉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作家,能够站出来力主重审,是很了不起的,毕竟在那时候反重审派的势力是非常大的,他对自己后来遭受的迫害未必没有预见。这一点和卡斯特利奥一脉相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作者:mbahit 回复日期:2007-5-14 22:42:30
我最喜欢的是茨威格的《约瑟芬。富歇传:一个政治家的肖像》,刻画人物极其生动,笔触所致深入骨髓。
当然《象棋的故事》也不错,另外他的一些散文也非常好。当初一直在想,茨威格的母语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之一。现在仍然相信这一点。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我们的汉语也是最美好的语言,因为翻译过来的文字仍然能有那么强烈的感染力。当然了,茨威格本人也许不这么认为哦!他在象棋的故事里面好像有一句诙谐语提到了中国话,说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呵呵!
[我爱茨威格]相关文章:
2.茨威格说过的名言
5.《我爱大海》教案
6.我爱古诗活动教案
7.我爱你伤感语录
8.《我爱这土地》课件
10.我爱党,我爱国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