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导读

发布时间:2016-4-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林语堂(1895~1976年),幼名和乐,又名玉堂,福建漳州人。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

林语堂的祖籍地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今珠里村)。父亲林至诚在五里沙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曾做过小贩,24岁时入教会神学院,后来成为牧师,被派去平和县坂仔乡传教。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就诞生在平和坂仔,在兄弟中排行第五。

林至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敏锐而热心,富于想像,幽默诙谐”,给林语堂兄弟以十分深远的影响。

林语堂6岁时进坂仔乡教会办的铭新小学读书。10岁时,到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读书,13岁小学毕业后进寻源书院读书。1912年,17岁的林语堂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爱上大家闺秀陈锦瑞,因陈家嫌其家贫而未能成眷属。后来,林语堂与鼓浪屿商人的女儿廖翠凤结婚。

林语堂于1916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往北京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起先后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语言学,获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讲师。1924年11月,《语丝》创刊,他是长期撰稿人之一。1926年1月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英文系主任,这个时期出版散文集《翦拂集》。同年8月,去厦门大学任教授兼文科主任。次年,到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不久即去上海致力于写作。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研究员,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创办《论语》,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又办《宇宙风》,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被誉为“幽默大师”,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杂文集《大荒集》、《我的话》等。1934年夏,应赛珍珠之约,用英语写成《吾国与吾民》,在美国一版再版,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林语堂也因此在国外一举成名。

林语堂1936年8月去美国从事写作活动,1940年5月至8月曾回国。抗日战争期间,林语堂在国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写文章宣传抗日。发表《日本征服不了中国》、《日本必败论》等许多著名文章,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起了激励作用。他与旅美华侨一起,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人民的正义斗争。支持妻子廖翠凤参加救亡工作,为她出谋划策,还曾捐款4000多法郎抚养六个中国孤儿。这一时期创作的小说《京华烟云》主人公就是抗战前线的人民、勇士。小说结尾处一段歌词“不到山河重光,誓不回家乡”,正是林语堂当时的心声。

1947年,曾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文组主任,1952年,在美国创办《天风》月刊。他曾刻苦钻研,发明中文打字机,但未投入批量生产。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在美国期间,用英文写了《京华烟云》、《朱门》、《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介绍中国人的性情、哲学。

1966年6月,林语堂回台湾定居。20世纪60年代后期,用中文撰写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其间的作品大多收入《无所不谈合集》。曾先后出席国际大学校长协会、国际笔会大会等重要会议,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并因《京华烟云》一书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72年,林语堂主编的《当代汉英词典》出版。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终年81岁。

林语堂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一生写了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分别在海峡两岸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约800种,其中中文版400多种,外文版300多种。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就超过200种。林语堂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读者遍布全球各地,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他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林语堂热爱家乡,在他的自传和许多著作中一再提到家乡,满怀深情地描绘家乡的山光水色和风俗人文。他在76岁时写的《我的家乡---漳州》中说:“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道,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他在许多文章里一再认为“山的力量巨大得不可抵抗”,说自己的“天真、率直、自然”的人品来自于大山,并自称是“山乡的孩子”。他还经常提到家乡的院子旁种着龙眼树、荔枝树、柿子树,提到家乡的兰花、夜百合、含笑以及家乡的朱砂印泥、金箔等等,还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

林语堂先生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文学院长、南洋大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从这些经历来看,林先生是位教育家。然而作为林语堂先生的同乡,我觉得最让人钦佩的是他那种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取得的丰硕的文学成就,以及他那种对人生的哲思与幽默态度。

在文学方面,林语堂先生真是个非常活跃的文学活动家。在1924年起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一生中能够参与或自己创办这么多刊物,要是在今日的文学界,怕是很难做到的了。

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林语堂文集》来看,林语堂先生著述丰富,文学成就确是一流的。他说“我的雄心是要我写的小说都可以传世”,他自己对《苏东坡传》、《庄子》、《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都比较满意,这些书也确实都是常为世人所称道的。日前,他的经典名著《京华烟云》又再次被改编为40集电视剧。新版《京华烟云》以北京城中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为线索,抒写了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这一段社会历史的变迁。赵薇、陈宝国、潘虹、寇振海、王刚、潘粤明等明星都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

林语堂先生在农村的基督教家庭出生,在厦门和上海的教会学校读书,很早就接触西方文明,后又到美国和德国留学,但是他却不是全盘西化。他用英语写小说,但是回到国内又努力补充古典文学知识。他的著作里有《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武则天传》,这些都是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他喜欢把中西文化做比较,曾有自题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说,“自我反观,我相信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心”。其实,想起来他那时代产生的很多学者、大师,也都是如他那样,学贯中西,留洋学成归来,在自己国家服务。

林语堂先生走的是弃时代潮流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路线,坚持独立的人格。在北大时期,他就时常“信口批评时政”。而离开厦门大学后他曾经到武汉的国民政府做外交部秘书,但很快就辞职了,在自传里他“不能不把这一章纪事删去”,我想他是耻于谈及自己的这段经历吧。他那种性格的人,自然是不适合在政府里做事。他创办的《宇宙风》,就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林语堂先生对人对事是很坦诚的。他和鲁迅的关系是“两即两离”,但是他始终尊敬鲁迅。自称“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在《林语堂自传》里,他写他的婚姻,写他恋爱的故事,还有一本自传体小说《赖柏英》,写在农村老家终究无缘结婚的恋人。他能把自己的故事都老实自然地讲出来,他说,“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亲和我同睡。我和母亲极为亲密。那是我能与母亲同睡的最后一夜。我有一个习惯玩母亲的奶,一直玩到十岁。就因为有那种无法言明的愿望,我才愿睡在她身边。那时我还是个处男”。这些话出自林语堂《八十自叙》,我想能够这样毫不忌讳地说出自己私人故事的作家,恐怕也只有林语堂吧。

在《林语堂自传》里,林语堂先生谈到他的读书习惯,说他“不喜欢第二流的作家”。要么读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这些高尚一流的,要么就读民间歌谣和苏州船户的歌曲。认为那些才是文学思想和生命的源泉。这种见地是有一定道理的。作家余华也曾经提到要阅读经典,这跟林语堂的阅读提倡可以说是一致的。作家张炜说有必要重读四书五经,同样也是对经典价值的再确认。而经典著作,当然多数出自一流作家之手。林语堂先生还谈到他读书很少,但是读一本书就读透它,务必吸取书中自己认为相同或可以接受的有益的思想或观念。因此他相信自己“读一本书得益比别人读十本的为多”。这样一种读书方法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开篇一段很重要,总体上写北平的特点,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宽大”“包容”。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说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那么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个总起。

第二段以下的几段写就集中表达这两种特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共容,体现“包容”;“一株古木老树”之喻,体现“老成”。也就是说这几段恰当地表现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点。

从“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开始,文章从多个方面展现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写的方面有:宫殿亭园楼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杂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闲方式等。

作者虽然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难以整体全面地观照和描写的,但是他仍然试图写出北平的立体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静态的景象,更有活动的、流动的市民生活景象,还有深远的历史景象。一般来说整体全面地写一个地方,难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则处处是具体可感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都“浮光掠影”而过,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生动描写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所在。

当然,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原先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在过去那个年代,不少作家写了故都北平的散文,郁达夫写了《故都的秋》,老舍写了《想北平》,他们在文中也同样表达了平民意识、平民倾向。所不同的是,郁达夫、老舍眼里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语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体形象、整体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问题探究

一、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

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的北平无处不动人。一是自然风光动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可见作者极其沉醉这于故都的自然风光。二是城市景象动人,这里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无数充满文化艺术的建筑物,整体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里再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进入《动人的北平》后会变得如此美丽动人?一方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另一方面作者带有审美的眼光,他看见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觉得是审美的对象。说到底,作者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二、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合。

三、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统整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没有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当代人阅读本文具有怎样的意义?

本文似有述往事、怀旧情的感觉,那么把它选为课文是何道理?今天全新的北京城去往昔破败北平远矣,为什么还要感受对旧北平的赞美?首先,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家,对五四以来白话散文的创作理论、创作实践,对白话散文的文体开发与建设,对白话散文的风格追求和倡导,都有过一定的贡献,他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其次,阅读本文可以感受那个年代经受新旧两种文化熏染陶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高尚品格,从文章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故都的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读出对平民生活的热爱,读出作者的一种“泛美主义”的倾向(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无处不有美的内蕴、美的灵光);再有,阅读本文可以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从来就守旧融新,不断发展,如今故都已经蜕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体认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也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察她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

语言品味

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从本文看他的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神韵流动其间,甚至感觉不到“语言”本身的存在,眼前闪现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景象。

全文都是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试看开篇一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再如下面一些话:“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还有这样的话:“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虽是散文语句,却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全文都是抒情的语句,前面提到的语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既是叙述,又是抒情;更富有诗意的是“清晨在花园中拔出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这样的话,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另外,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本文之间的距离。

全文有多种变化的句式,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动人的北平》导读]相关文章:

1.动人的北平教案

2.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3.名著导读论语的教案

4.西游记导读课件

5.《北平的春天》阅读答案

6.想北平读后感1000字

7.论语导读读后感

8.领导读书心得体会

9.想北平读后感精彩范文

10.想北平的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