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一、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生卒年不详。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罗氏家族一直保持了“耕读传家,诗礼教子”的家风,在这种家传的影响之下,贯中从小喜爱读书,博洽经史,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青年的时期的罗贯中,就在这个历史大动荡的影响下,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
罗贯中从事小说稗史的创作,似乎应得益于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于此,他才有时间和有可能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首先用全力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是我国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二、内容辑要:
内容辑要(故事梗概) 提示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那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虽然沦落下层,以贩麻鞋、织席为业,但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始时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接着,见刘备无礼物奉送,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把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得逃命而去。事后,刘关张三人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开始有了一支人马。
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满朝文武哭哭啼啼,对董卓无可奈何。可曹操却抚掌大笑,挺身而出,表示愿亲自前往谋刺董卓。计定之后,曹操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忙持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拉起一支队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曹操、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这时,担任马弓手的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曹操大喜,犒赏刘关张。八路诸侯乘胜出击,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群雄围攻,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袁绍攻公孙瓒,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不受重用。在江东,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此时,司徒王允在长安设下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妓貂婵而发生冲突,董卓被杀。董卓部将又反扑过来,杀了王允全家。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军,其余军士放归务农,从此威名大振,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这时,曹操老父被黄巾降将所害,操为报父仇,尽起兵马亲讨降将新主徐州陶谦。刘备从公孙瓒处借赵云和兵马解救陶谦,曹操因吕布助张邈夺取兖州而退兵,徐州解围。陶谦三让徐州,刘备终受,暂管徐州军政事务。曹操与吕布混战,收复兖州。
建安元年,董卓部将发生内讧,汉献帝逃往洛阳曹操赶往保驾,迎汉献帝于许都,大权独揽。在此同时,父死而投奔袁术的孙策,以传国玉玺为抵押,借得袁术兵马,杀回江东,江东之民呼孙策为孙郎。其后不久,曹操出兵寿春,转战徐州,败袁术,杀吕布,官封中郎将、关内侯,威权更盛。献帝不甘心受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董承设计除掉曹操。刘备这时正依附曹操,也参与了预谋。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不久,刘备就以截击袁术为名脱离了曹操。
建安五年正月,当刘备在徐州灭掉袁术,将传国玉玺送与曹操时,董承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大怒,杀了董承全家,并亲自率领20万大军进攻刘备。张飞献计劫寨,曹操早有准备,张飞败逃芒砀山,刘备只身逃往青州投靠袁绍。关羽被困于下邳,为保护刘备妻子甘、糜二夫人,他以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为条件投了曹操。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曹操极欲招降关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受了所赐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同刘备见面。
刘备去往青州后,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派颜良出兵,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令关羽出阵,关羽手起一刀,即将颜良砍于马下,害得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文丑为颜良报仇,也被关羽斩于马下。关羽被曹操表奏朝廷,封汉寿亭侯。不久,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一路闯过五关,斩六将,到了袁绍地盘,刘备却又去汝南投了刘辟。关羽继续前行,在卧牛山收了关西大汉周仓,前往古城,终于与张飞、刘备相会。三人计议结连荆州刘表以脱离袁绍。这时,孙策在江东被人射伤致死,其弟孙权继位,曹操奏封孙权为将军、会稽太守。 刘关张三人重会之后,曹操点兵迎击袁绍,两军相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曹操。曹操采纳许攸之计,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袁绍军大败,部下张郃、高览投降曹操。曹操乘胜追击,于仓亭再次大败袁绍。此时,刘备率兵进攻许都,曹操回师往汝南对敌刘备。刘备诸人败逃于汉江,投荆州刘表,驻守新野。这时,袁绍吐血而亡,曹操进而攻占冀州,随后用郭嘉之遗计平定了辽东,统一了北方。曹操班师,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阿斗。刘表染病,刘备赴荆州代为主持祭典,刘表次子之娘舅蔡瑁因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欲借机杀之,刘备逃席而出,飞马越檀溪,躲过一劫。后遇水镜先生,得其点拨,方知伏龙、凤雏。刘备访伏龙、凤雏未果,却得徐庶,并用其大败曹仁。曹操以徐庶之母为要挟将其逼至许都。徐庶辞别之前向刘备举荐了南阳诸葛亮,此人便是卧龙。刘备与关、张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前两次都扑了空。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诚心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随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道破天时、地利、人和之玄机,并以据蜀、联吴抗曹三分天下之策教之,最终出山辅佐刘备。
建安十三年七月,刘表新死,曹操率军五十万南征荆州,刘表次子刘琮袭职,降了曹操。曹操攻刘备,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取荆州,弃新野而移兵樊城。后又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刘备无法只好前往江陵。行进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赵云七进七出救下阿斗,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侯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得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这时,东吴也密切注视曹军动向,孙权亲率人马驻守柴桑。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舌战群儒,晓以利害,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孙权令周瑜领兵抗曹。周瑜率兵往夏口,刘备移兵樊口,共拒曹操。周瑜嫉恨诸葛亮才华,先派诸葛瑾劝说诸葛亮事吴,不成,即起心暗害。诸葛亮以大局为重请鲁肃劝告周瑜共同对付曹操,不要相互谋害。周瑜在三江口初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除去了水路进攻的一大障碍。随即,周瑜又派庞统去曹营献计,曹操误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以铁链相连。这年冬天,吴蜀联军准备就绪,决定采用火攻之策。而曹操则在战船上置酒设乐,大会诸将,持朔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须的东南风。然而,诸葛亮算准天时,准确预见了东南风的出现。伴随大风刮起,诈降的黄盖冲来火船,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此时军营、战船火焰腾空,曹军大势已去。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彞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待惊魂稍定之后,曹操望华容道逃奔,见此处并无伏兵,不禁大笑道:“人人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来,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处埋伏军队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去路。曹操见是关羽,拱手告道:“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士惊惊惶惶,哭拜于地,越发心中不忍,于是勒马回头,令众军四面散开,放了曹操一条生路。曹操败归许都,令曹仁驻守荆州。周瑜攻曹仁,被伏兵射中左肋。刘备众将则先后攻下南郡、襄阳、荆州,并招降了黄忠、魏延诸将。至此,刘备占据荆州。
建安十四年秋,孙权派鲁肃来讨荆州。刘备、诸葛亮答应取得西川后归还。当时,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已相继去世。周瑜出以招亲之计,想借此囚禁刘备索讨荆州。赵云陪同刘备往南徐同孙权之妹孙夫人成了亲,随后又依诸葛亮之计,让孙夫人陪同刘备去江边祭祀,趁机逃回荆州。周瑜大怒,决心要取荆州,他骗刘备,说愿代取西川以换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大败周瑜。结果周瑜终因不能取荆州而气死。孙权任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庞统弃吴投奔刘备,被用为副军师。
刘备以助刘璋协防汉中张鲁为名进兵西川,然则出师不利折了庞统。诸葛亮从荆州起兵增援,临行嘱托关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关羽不以为然。入川途中,张飞所向无敌,义释严颜,打开了西川的门户,不久,刘备攻入西川,占领成都,领益州牧。孙权向关羽索还荆州,关羽拒绝。孙权决定攻打荆州,但因闻知曹操要攻东吴,才未发兵。当曹操准备出兵之时,献帝与伏皇后密议,准备诛杀曹操。事泄,伏皇后三族被灭,举国震惊。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魏王,在邺郡建造魏王宫。
刘备为保西川,出兵攻打汉中。老将黄忠从法正计斩夏侯渊于定军山。建安二十四年,汉中被攻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诸葛亮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曹操大怒,要取汉中。司马懿献计,劝曹操联合东吴攻取荆州以打击刘备,曹操采纳。于是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同曹军合击关羽,关羽被射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治伤之后,关羽水淹七军攻取樊城,不料吕蒙却乘虚白衣渡江夜袭荆州。关羽率军往夺荆州,但士卒皆无战心,关羽大败,退守麦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不从,弃麦城往西川撤退,路遇伏兵,关羽被擒。孙权斩了关羽首级,派人送与曹操。曹操厚葬关羽于洛阳,追封荆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继位。十月,曹丕逼献帝退位,封献帝为山阳公,自称大魏皇帝。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称帝于成都,改年号为章武元年。七月,为报关羽被害之仇率兵七十万攻东吴。张飞此时因鞭打部将,被部将杀死,割首级献东吴。刘备葬过张飞,屯于白帝城督战。孙权派诸葛瑾往说刘备,望重结吴蜀联盟,共同对付曹丕,刘备不允。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剐东吴降将。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人疲意困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七百里的蜀军。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陆逊紧追,误入诸葛亮所遗石阵,方知天外有天。此时,曹丕派兵袭击东吴,陆逊退兵。
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诸葛亮赶来,刘备托以后事,并作出诸葛亮可取刘禅而代之的遗嘱。四月,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刘禅为帝,是为后主,并感刘备知遇之恩全力辅佐幼主。
刘备死后,曹丕用司马懿之计,联合南蛮孟获、东吴孙权进攻蜀汉。诸葛亮击退了来犯之敌,派邓芝结好东吴,自此吴蜀通好,息了刀兵。曹丕退回许昌,任司马懿为尚书。诸葛亮率军50万南征孟获,采纳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服人,使蜀汉后方得以稳定。
蜀后主建兴四年,曹丕病死,儿子曹睿即位,任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诸葛亮采用马谡之离间计,令其散布司马懿谋反的流言,使司马懿被削职回乡。诸葛亮乘此机会,发兵汉中。蜀军一出祁山,直抵渭水,长安告急。曹睿见势不妙,启用司马懿任平西都督,令其拒守长安。司马懿老谋深算,上任之后,即夺新城,斩了私通蜀汉的孟达,乘势直逼汉中咽喉的街亭和列柳城。马谡自告奋勇往守街亭,但他不听王平劝告,执意在山上林木深处下寨。司马懿率兵围山,断其水源,蜀兵大败,街亭失守,随即司马懿又攻下列柳城。诸葛亮闻讯,迅速安排退兵之计。但此时司马懿已逼近诸葛亮所驻守的西城。眼见城中仅二千五百名老弱残兵,退、守两难,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会认为自己平生谨慎,不会冒险,于是大开城门,让老军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司马懿赶来,满腹狐疑,惧有伏兵,急令撤退。当撤到武功山小路时,又遇诸葛亮事先布置的兵士大喊大叫,吓得魏军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逃。西城解围后,诸葛亮退回汉中。司马懿中计后,叹道:“吾不如孔明也!”为正军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向后主上表自贬,以右将军行丞相事。此后,诸葛亮又四出祁山,但都未取得进展。这期间,孙权在武昌南郊筑坛登帝位,后定都建业。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被蜀军劫去。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才死里逃生。司马懿受挫后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帼、妇人缟素之服以及书信,以激他出战。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却装出笑脸,说到:“孔明看我像妇人吧!”接受了衣物,并厚待使者,向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听了使者话后,司马懿心内盘算:诸葛亮食少事烦,看来活的日子不会长久。于是越加坚守不出,静观事态发展。诸葛亮强支病体处理军务,积劳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久长,遂授兵书于姜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是年54岁。姜维遵照诸葛亮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司马懿退兵。蜀汉全国举哀,葬诸葛亮于定军山。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国势日趋衰微。魏景元四年,司马昭令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蜀汉灭亡。魏自曹睿死后,大权先被司马懿控制,后又被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所掌握。魏咸熙二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而自称晋帝,魏灭亡。晋建国后,于咸宁六年灭了东吴,自此三国时代结束,晋帝司马炎统一天下。
桃园三结义,人物首次亮相。
张飞性格鲁莽、嫉恶如仇由此可见。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座佑铭。
奸雄形象可见一斑。
温酒斩华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
封金挂印只待与兄长相见。“义绝”形象跃然纸上。
斩颜良、诛文丑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争的转折点
伏龙、雏凤得一者可得天下。
“三顾茅庐”是小说精彩的一笔。
“张飞大战长坂坡”,英雄虎胆,天下无敌。
诸葛亮“舌战群儒”,深谋远略,令江东英才折服。
群英会蒋干中计,志大才疏,庸碌之才,成为千古笑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国中的“苦肉计”。
华容道关公义释曹操。关公情义深重,知恩必报。
气死周瑜
关公“刮骨疗毒”
“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英武过人,世间罕有。
关公败走麦城。过于轻敌是重要原因。
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
“火烧连营”是蜀吴力量的转折点。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空城计”表现诸葛亮临危不惧,足智多谋。
六出祁山,北定中原,惜其用武不成,令人扼腕。
“死诸葛吓死活仲达”。
三、人物鉴赏
1.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曹操文武双全,官至臣相,封魏王,享年65岁。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有奸的一面。但是,主要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胸怀宽广,胆识非凡,善于用人,唯才是举。曹操爱惜人才,这是出了名的。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
另一方面,曹操又是一个奸雄。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件事上:(1)杀吕伯奢。曹操刺杀董卓越未果,逃走,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杀猪待客,曹操反以为是吕将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成了他的至理名言。
(2)杀杨修。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这样几件事能说明:一是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是曹操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干,而杨修这家伙不给他面子,偏要弄穿曹操的西洋镜不可--曹操“忌之”。二是远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给曹操,被杨修一人一口与众分吃了,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卖弄小聪明--曹操“恶之”。三是曹操本想以梦中杀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曹操“愈恶之”。四是杨修告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陷害曹丕--曹操“愈恶之”。五是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杨修偏要教曹植怎么做怎么做,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曹操“大怒”。六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的一个客观的原因。
(3)杀华佗。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
(4)杀粮官。当时袁绍的弟弟叫袁术,在安徽寿春这个地方,因为得到了那一枚皇帝的印,他以为天命在我可以当皇帝了,就在寿春城自己称帝了。实际上你的实力不到,有这枚印管什么用呢?所以曹操要攻打他。但是寿春城也不是好攻打下来的,打了一阵子,打不下来,眼看粮草快完了,怎么办呢?他把粮官王垕叫过来,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你给我小斗放粮。粮官说这样做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士兵、将士吃不饱,马上不抱怨我吗?曹操告诉他,你不用管,我来替你承担责任。王垕只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果然下面的将士一片大哗,因为当天就吃不饱肚子,怎么办?然后曹操又把这个王垕叫过来,告诉他我要向你借一样东西,这王垕说我有什么好借给您的,“你的头”,要借他的脑袋。这王垕说我无罪啊,是您让我小斗放粮,为什么要杀我啊?曹操说我知道你无罪,但是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所以就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家里的妻儿老小我把他们养起来,你安心的走吧,把王垕推出去斩了,告诉大家这是粮官王垕办的事情,王垕就这样为曹操的伟大事业献身了。
(5)为人虚伪。“马踏麦田、割发代首”的事。有一次打仗,打胜了,很高兴,正好遇到四月天大麦黄,一片丰收景象,因为心情好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将士不许糟蹋粮食,有人踏到麦田里就要斩首示众,可是刚刚下完命令,他自己的马被地里的一只斑鸠飞起来,把马给惊了。然后他自己踏了一大片的麦田,怎么办呢?自己要挥剑自杀,当然是手下来劝说,丞相你不能自杀啊,你自杀了我们怎么办呢?我们靠谁啊?还指着你统一天下呢。所以曹操说那怎么办,我把头发割下一把吧,也算是我自己惩罚自己了,到他自己犯法的时候,就是一把头发解决问题了。
(6)徐州屠城。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竟被他心狠手辣地杀得一个不留。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鸡犬不留”。
(7)梦中杀人。曹操对照料自己的侍从们说他会梦中杀人,以保护自己。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的侍从,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侍从即刻身亡。第二天曹操醒来还装糊涂。弄得大家都相信曹公睡梦中确有神秘的自我保护能力。曹操这种伎俩,只有一个人看得透明之极。这个人就是杨修。当曹操装模作样为那侍从送葬时,他扶棺苦笑道:“不是曹公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
2.刘 备: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书中的刘备,是一个仁义明君,忠厚长者。但鲁迅曾批评:欲显刘备长厚,似伪。这一句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非常恰当的。周瑜讲道:刘备枭雄之姿,并非长久曲屈人下之人也。但书中的刘备却是处处表现得过于厚道,倒给人一种伪的感觉。不过,由于书中对刘备的推崇,对刘备的塑造还是正面的。刘备有武勇的一面,三英战吕布就可以看出刘备的武艺。但为了体现明君的方面,对刘备的德,是着重刻画的。首先,体现了刘备的忠,刘备对汉室的忠心,受汉献帝衣带诏,汉室未亡时决不称帝等。其次,体现了仁,在新野自身难保时坚持携民渡江等。第三,体现了义,在两位结义兄弟遇难后坚持为他们报仇等。第四,体现了厚道。多次寄人篱下有机会夺取而不取。第五,体现了很重视人才。最出色的表现就是在赵云单骑救主后的摔阿斗,所谓民间谚语中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在收买人心方面,小说中还特别会表现刘备的哭,所以有人说,刘备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来的。但也正因为刘备过于注重这样一些小德,忽视了一些大德,如在处理关羽和张飞遇难问题上,过于强调兄弟情谊而不顾国家大义,导致了兵败,使蜀汉元气大伤,从此不能恢复,兴复汉室化为泡影。
3.张 飞
张飞,刘备义弟,蜀国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张飞重情义,武艺高,谋略上当然不能跟诸葛亮比,但偶尔也表现得很出色,而且粗中有细!遗憾的是没有战死在沙场,而是被小人所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这样的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4.关 羽
关羽,是我国的武圣,与文圣孔子一起,受到国人的推崇。关羽在蜀国五虎大将中排名第一位,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关羽幼年时,熟读《左传》《春秋》,长的一副美髯,人称“美髯公”。小说在写到关羽的正面形象外,也对关羽的缺点提出了批评。主要从个性、武艺、人格这几个方面进行刻画的。武艺上,温酒斩华雄、赚城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都是对这位武圣人的精彩武艺描写,其中更有一段关云长刮骨疗毒,写出了一个铁汉的形象。同时,作为受到历代统治者和百姓推崇的武圣,人格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关云长“忠义”这方面体现得尤为出色,封金挂印护嫂千里走单骑体现了他的“忠”,义释曹操体现了他的“义”。在人格上,他与其它英雄不同,立身行事,光明磊落。正是由于这种“忠义神武”,才使他成为武圣。但《三国演义》也批评了他的缺陷,就是骄。从想跟马超争高低,封五虎将时不服黄忠时可见一斑。关羽在这方面主要犯了三个错,一错没有处理好与同盟关系,拒绝孙权联姻要求,得罪便者。二错没有处理好与同事关系,看不起同守荆州的糜芳、博士仁等人,导致孤立无援。三错轻视敌人,被人从后偷袭,大意失荆州,最后兵败竟被吴军的一个小将马忠生擒。关羽被擒后,坚决不降,被东吴斩杀,死时约五十六岁,遗恨千古。
5.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后来,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便移居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为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他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6.周瑜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周瑜这个人可倒了大霉了,被描写成智短才拙,处处不如诸葛亮的人。但虽然这样,仍能让人看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从十五回出场,到五十七回病故,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有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周瑜的风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倒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说到才干,训练了一流的水军、用蒋干将计就计、用黄盖苦用计、最后用火计破曹,这些都不用说了。但书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对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负面描写。首先是对抗曹操上,写周瑜是动机是狭隘的,是诸葛亮假称曹操有意“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才使周瑜抗曹。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也仅是发挥了配角作用,处处落于诸葛亮的下风。甚至在人品上也显得心胸过于狭小,稍有不顺就急得吐血,对才华高的诸葛亮嫉妒,下了杀心。同时,他的死亡也正是由于智力落后于人太多且心胸过狭所致,丢了胜利果实,赔了夫人又拆兵,最后意想天开想赚对方,反而连命都丧了。
7.司马懿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四、三国演义重要的情节及掌故
(一)重要事件:
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城市),立斩曹操六员大将。具本是指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3、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4、水淹七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赶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于禁的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七军的军营全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营这个弱点。他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5、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6、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7、七擒孟获: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的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8、借东风:诸葛亮与周瑜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为后来赤壁之战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9、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10、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拜访才见到诸葛亮。在这一过程中,刘备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恳。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11、白帝城托孤: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但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三国上白帝托孤的故事。
(二)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如: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三)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俗语、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4、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诗词:
(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 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 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 来舞魏宫前。”
(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7)杜宣的《江陵怀古之二》:“春风吹遍古荆州,西蜀雄关壮两眸。三国英雄茅屋里,纶巾羽扇说千秋。”
五、作品鉴赏:
《三国演义》是我国产生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作品。描写了东汉未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艺术创作上也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国演义》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采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明白流畅。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摇曳多姿,波澜曲折,在写作上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它的结构宏伟,把百年左右中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照应,环环紧扣。
《三国演义》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其中以战争描写和人物描写最为突出。《三国演义》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写了那么多战争,读者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原因就在于它写出了每次战争的特点,亦即写出了具体条件下不同的战略战术的运用,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在整个宏伟的长篇结构中,《三国演义》所写各次战争彼此关联照应,显得全部描写匀称和谐而又波澜起伏。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华北;赤壁之战,决定天下三分;彝陵之战,鼎足的局面开始向统一转化;这些关键性的重大战役,都是《三国演义》的描写重点。事物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有前因后果,因此,《三国演义》在重点描写的战争之间,又描写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争作为铺垫或余波,轻重主次配合协调。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动中有静,张驰有度。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最大特点是“略貌取神”,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它往往借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或通过周围环境来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渲染。曹操奸诈,一举一动好象都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上天真而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是那样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借助烘托气氛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三国演义》运用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表现手法,如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仅仅通过“声如巨雷”的三次大喝,便使张飞威武勇猛的性格活龙活现。一喝,曹兵“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二喝,曹操“颇有退心”,“后军阵脚移动”;三喝,“喊声未绝”,曹操部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兵“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曹操本人“骤马望西奔走,冠簪尽落,披发奔逃”。其实,张飞不过孤身一人“怒目横矛,立马桥上”而已。所有的描写都没有多少细节的精雕细刻,大都依靠粗线条的勾勒,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物神态活现,形象栩栩如生。
此外,《三国演义》在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来描写,采用对比方式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艺术经验。但是,应该指出,《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作者所描写的那些人物生来就非常了不起,看不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当时社会环境及人物切身遭遇的内的联系,一出场就定型化,而且在人物活动中还包含着不少迷信成分。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三国演义》的思想糟粕,给它的艺术带来了一定的损害。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
六、模拟测试(一)
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得天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B.“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 三国演义 》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
C.《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多脍灸人口事迹,如“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等。
D.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E.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
答案:B、C错。B项开篇词是明代杨慎所写。C项“赚城斩车胄”的是关羽。
2.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哪场战役?简述经过。(5分)
答案:比如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3.请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5分)
答案: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模拟测试(二)
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指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年间的历史,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成功的巨著。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 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作者把刘备写得宽厚仁道,把曹操写成狡诈凶残的典型;把诸葛亮写成是足智多谋的艺术典型。。《三国演义》中诸多英明的战略战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
D.《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E.“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象。
答案:B、E错。B项周瑜没有用苦肉计。E项描写的是吕布。
2.《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英雄形象关羽,请用简洁语言再写出一个关于他的英雄故事。(5分)
答案:华容道义释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亡,诸葛亮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3.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5分)
答案示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等。
舌战群儒:曹操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最后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跟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操。
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高考必考的十大名著解读之《三国演义》(苏教版高三选修)]相关文章:
1.对高三高考的祝福语
10.高考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