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文是自读课文,应借助教材的“情”与“美”,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让其自读自悟,提高其人文素质,丰富其精神世界,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品味本文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精彩语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努力创设氛围,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作品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二、教学目的
(1)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2)品味文章温馨蕴藉、充满哲理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泪珠与珍珠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两位台湾诗人余光中和席慕蓉的各写的一首同题诗,还记得吗?大家一起背诵他们的《乡愁》。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海外游子思念家园故土、祖国亲人的愁思。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位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看看她抒写的是什么样的情怀?
(二)齐读 (播放背景音乐《乡愁四韵》)
提示:文章感情纤细浓重,语言充满哲理。朗读时注意品味那些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尤其是议论句,要读出作者语言的神韵。
(三)理解
①再默读全文并思考:哪一段照应了题目?“泪珠”与“珍珠”的关系是什么?蕴含什么哲理?
引导学生读第10段,该段最后一句比喻的含义:珍珠的光华与泪水的苦咸本是相伴而生,珍珠恰是痛苦的结晶。
哲理: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的艰苦!磨难、忧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泪水的珍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战胜苦难后的精神升华。
②请学生再仿造一个比喻句。
例:每个人都曾是一粒沙子,都曾在母亲的泪水中长成一粒珍珠。我们这颗珍珠,又何尝不是母亲的泪珠呢!
学生思考、作答。(鼓励创新)
(四)分析(幻灯展示以下题目,分组讨论)
①文中的线索是什么?文眼句在哪?
明确:线索是“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这也是文章的文眼。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作用、含义各不相同。第一次,引出话题;作者虽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第二次,再次提起,贯穿全文;作者经历痛苦后,内心更显清纯。第三次,照应开头,呼应全文;更深地体会到我们只有感恩于这个世界,才能使自己纯洁真诚。
②文中着墨较多的是什么?作者对此有哪些感触?你怎么理解?文末写“观音流泪”,“信徒流泪”,各有什么深意?
明确:写“泪”。备尝人生忧患后回到故土所流的泪--一种相拥而哭的眼泪以及对于亲人遭罹难的哀痛之泪。还有“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亲人相见时的欲哭无泪。“我常常为他的冥顽不灵气得掉眼泪。”--对于亲情欲诉不能的眼泪。作者的这些感触是通过一个成年人的口吻叙述自己饱经风霜之后对家国、对亲人的那种种复杂感情,成熟深切。泪中有浓浓乡情,泪中有融融亲情(板书)。文章主旨体现在此。
从“观音流泪”,“信徒流泪”可见,眼泪并非为一己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泪中有深深大爱(板书),所以它如珍珠一样的宝贵。作者由此感悟了人生的崇高境界。通过对比深化了主题,指出眼泪是“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同时呼应上文。
③文章是如何组织文脉的?
归纳:由少女时代的记忆写起,通过马区夫人的话点题,引出冰心的散文、白居易和杜甫的诗,为下文铺垫;然后,写成年后,备尝人生忧患才真正对人生、对亲情有切身的感受;结尾宕开一笔,借说“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通过对比加深了主题,指出眼泪是“怀感恩之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从这内部结构安排得异常巧妙来看,《泪珠与珍珠》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
④知人论世,联系作者其人及作品来看主题。
(幻灯显示):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自幼酷爱文学,中学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时随词坛巨擘夏承焘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大学毕业,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在法院工作多年。退休后,在大学教授新旧文学。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我是因为心里有一份情绪在激荡……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琦君)
结合课后琦君的《虞美人》(词)来欣赏其内容、风格。她在词中充分表达了乡国之思。她的这种情感也完整地体现在散文创作中。她以一支生花妙笔倾注满腔热情地写故乡风情,追忆当年在大陆的逝水年华,寻找那失落的“根”,呈现出丰厚的文化乡愁。
(五)品味语言
①美在古典。善于引用古诗文名句,营造出浓烈的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内容,深化了意旨,还满溢着古朴、雅致、淡远的书卷之气,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示着古典美。
②美在真情。以真切的细节描摹烘托出温馨深远的意境,如“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儿子冥顽不灵却“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还有“流泪的观音”等等,寥寥数语,小中见大,细中显神,无不是泪光融融的动人画面,无不是情味深浓的真善美的世界。
③美在哲理。标题、文眼句、珍珠的传说等等无不蕴藏着丰富的哲思美。珍珠的光华与泪水的苦咸本是相伴而生,珍珠恰是痛苦的结晶;“流多泪水”与“饱经忧患”是生命的真谛;故我们只有感恩于这个世界,才能使自己纯洁真诚。
(六)感悟(音乐响起)
泪珠晶莹透亮,浸润着人的欢喜、悲伤和痛苦。同学们,在大家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流过泪?最动情的流泪体验是哪次?请“真情告白”。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小结:人是要流泪的。大凡流泪的原因乃是人的各种经历所致。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泪的。而人生的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这真切和纯洁的泪弥足珍贵,如珍珠一般。
(七)升华
琦君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把人生苦乐化为灵情慧性的美,表达着东方人性、人情、人道的丰富内涵,体现着中国清新、意蕴香醇的人文精神,给我们平添了一份文化灵气,开拓了一片诗性风景。读懂了泪珠香醇的人生意蕴与美丽的人性光华,也就读懂了生活!
板书设计: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泪中有浓浓乡情
泪中有融融亲情
泪中有深深大爱人性美
哲理美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5.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设计